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唰唰唰!
就见那大寨的顶上,突然现出十几名沼人战士,每个都手持弓箭!
“这一十八名弓手,用的都是中原强弓,乃是我部最为强横的战力,”浮图说话的时候,露出白森森的牙齿,“有他们镇守,你们能跑到哪去?”
嗖嗖嗖!
话音未落,一十八名弓手已然张弓搭箭,将箭矢射出!
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可大寨边缘的空间本就不大,护卫带着田游青辗转腾挪,本来就颇为吃力,再被箭矢这么一围,前行的道路立时就被阻断!
危急时刻,护卫长啸一声:“侍郎!抓好了!”话落,松开一只手,从腰间“锵”的一声抽出长刀,当空挥舞,刀光几闪,竟是准确劈砍在一根根箭矢上。
啪啪啪!
清脆的声响中,箭矢被劈的滑落一旁,但护卫与田游青也被反震力将冲击势头迟滞,从半空中跌落下来。
下一刻,一名名沼人士兵围了上去,封死了他们的去路。
“好个勇士,这是要单骑救主么?”浮图大步走来,不看田游青,反对护卫出言招揽,“这位勇士,可愿做我的亲卫?我当以兄弟之礼待之!”
“段某大好中原儿郎,岂会做你这沼人的兄弟?”那护卫摇摇头。
“那就太遗憾了,”浮图露出遗憾的表情,看了看左右之人,一挥手,“杀了他!”
一言既出,一名名沼人立时奋起刀兵,一拥而上!
沼人铁器不多,就算本部这样的大族,能聚集起这些个兵刃也不多见,由此可见重视,挥舞起来,刀光剑影中鲜血喷涌,段姓护卫武功不错,但终究不破筑基巅峰,还是凡俗层次,双拳难敌四手,应付起来颇为吃力。
再加上,他之前救治田游青、带人飞奔逃离,已耗费了不少力气,正是疲惫之时,还要奋起精神抵抗,终究精力不济,在砍倒了五六人后,身上伤口越来越多,力气也使急速减少。
终于,一个不小心,被人一剑从后背贯穿,失去了战力,接着乱刀劈砍,化作一滩血肉白骨。
哗啦啦!
护卫死时,滚烫的鲜血,洒满了田游青一身,将这位侍郎给吓得呆在原地!
不过,并没有人注意到,护卫那破碎的血肉内,有一抹淡淡的光泽正逐渐暗淡。
“侍……侍郎,您可是要抛弃属下?”这时,又有一个声音从人群后传出,却是田游青的心腹,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脸上混合着畏惧、惊恐、痛恨、不可置信的表情。
“你们主仆二人有什么话,回了部地再说吧。”浮图精通中原官话,对风土人情也有了解,但对官场上下级的关系,理解的不够透彻,以为是部族一样的主仆,见了这一幕也感有趣,呵呵一笑,让人拿了两人。
………………
“田游青乃天外一人的棋子,但看起来并不受到重视,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放任他行动,又处处压制,按理说,天外之力应有所表现才对,但直到他陷落在沼人手中,都没有半点反应。”
武信城中,送走了三名节度使的邱言,回到书房凝神感悟,借着诸多联系,知悉了田游青的遭遇,有如亲眼所见,跟着暗暗思索起来。
突然,他念头一变,注意到余波细节。
“哦?段姓护卫的尸身里有一点古怪,莫非……”
想着想着,思路渐开。
“如此说来,倒也有理,若我是下棋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会下些闲子,又或舍弃弃子,田游青落入这般田地,日后再难复起了,但也是他应得的,重视前程却前程无望,有什么比着更大的惩罚?甚至重过他的性命,与其将资源浪费在此人身上,不如另寻他人,稍有照料,已经是极限了。”
这般想着,邱言从书柜中抽出一本册子,翻开之后,在上面写了些东西。
册子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蝇头小楷,都是他在剑南为官时的感悟。
这本书,在后世非常有名,只是眼下还未完成,名声不显。
不过,邱言写到了一半,又有意外发生,居然是一团澎湃气运,滚滚而来,冲破了门窗阻碍,转眼就融入邱言身上。
轰!
他的气势登时暴涨,那被压制下去的、即将冲破瓶颈的力量,又再次升腾起来,而这气运来的意外,邱言事先也没有太多注意,以至于一时间,居然是难以压制了!
“这也是命中注定吧,既然如此,不如顺势而为,好在比之刚才,现在算是有了一点心理准备,再加上沼人暂退,算是暂时平稳了,只是还需稍加布置。”
这般想着,邱言手指弹动,一个个字符凝结而出,凌空悬浮。
另一方面,他也在探查着这气运的源头,很快就发现,这次的气运源头,乃是他当初递给皇帝的一封奏折——
《先定草原而后安置诸部疏》。
这封奏疏,是邱言最后一次参与北疆战事,但不是在战场上杀敌,而是在御书房中上书,言及的也不是战场战略,而是战胜之后,要怎么安置那些个部族。
在当时,邱言此举,还被几人看成是想得太多了,但现在北疆战事分明,大瑞得胜,所欠缺的正是安置之法。
………………
与此同时,在兴京皇宫,御书房内,李坤的桌前,正摊着这封奏疏。(未完待续。。)
ps: 感谢“寒天行”、“lingling2000”、“昆仑九天”、“书生有无用”投出的月票!
第九百一十九章 看两府变迁,欲祭天封神
“这才多长时间?就闹出这种事情?”
看着面前几人,皇帝李坤眉头紧皱,面色颇为不悦。
和两年前相比,他的样子苍老许多,头上多了不少白发,脸上满是疲惫之色,不再显得精明强干,但又生出一种别样威严。
对面,几位宰执和重臣低头不语,尤其是为首的徐进,更是面色连变,这次的祸端,就是始于他徐家的族人,就算徐进现在为宰辅之首,面对皇帝的怒火,也有些吃不消了。
不错,和两年半之前相比,宰辅的行列又有变化,枢密院因国战之故,枢密使王靖和枢密副使耿赤还是原样不动,可政事堂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政事堂的五个人,以王甫、马阳为首,余下就是威望不低的张链,紧随其后的则是闫东亭,徐进作为后进之人,资历最浅。
眼下,当初的五人,只有两人还位列其中,正是徐进和马阳,而马阳又处于半退隐的状态,全副心神都放在著书立说上,就算是今日这样众臣云集的会议,他这位宰执也只是身居一角,不言不语。
除了马阳,闫东亭在两年半以前去世,王甫在一年以前,被李坤拿着一个借口,撤了其职,本要再给他一个官职养着,但王甫干脆自己辞了,自此寄情山水。
至于张链,同样是自己请辞的,这位老臣心里有数,知道那日逼宫之举,已在皇心留下芥蒂,为了张家的富贵和安宁,他就在逼宫之后的半年,也就是两年前请了辞,以自己的退去,换得张家的安宁。
如此一来。五去其三,余下一个马阳不闻不问,徐进顺理成章的上位。
只是,这政事堂的宰辅之位,不可能永远空缺,所以已经有人添补上去。
政事堂不光代表着天下权势的核心,是朝廷的中枢,同样也是各方利益博弈、角逐的地方,是皇帝用来平衡各方势力的地方,所以宰执的人选。往往有一定意义,代表着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集体意志——每一名宰执的背后,一般都站着一个利益集团。
当然,也有例外。
如现在的马阳,因无为而为的关系,渐从原有的利益集团中剥离,加上他的名声和成就,在政事堂中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
但除此之外。其余的每个人,都有一定标签,就算是徐进,这个在西北开疆而晋身的宰辅。现在也代表着西北方面的新兴势力。
张链原本代表着的,乃是大瑞世家大族的势力,在他退下去之后,那世家们势必要有一个新的掌舵者登场。这人就是许应一。
许家,亦是大瑞大姓之一,在前朝为五姓七家的一员。几经起落,却没有没落,在他们这等世家的眼中,王朝有着交替,可世家却可长存。
值得一提的是,许应一原本外放为官,主政河北,扫平了饥荒与盗匪,协助卢养赈灾,颇有成效,随后抓住了北疆战事的机会,一跃而起,以壮年之龄,就得入政事堂,成就宰执,就算是比起徐进也是不逞多让,只是稍欠资历。
除了许应一之外,新近的宰执,还有蔡阙。
此人以御史起家,从前执掌御史台,在世人眼中乃刚正不阿之人,在王甫兴起变法后,其人时而抨击,渐成旧党中坚,如今入了政事堂,代表的正是旧党的利益,算是接替马阳的位置。
严格算起来,张链也是旧党为首的几人,但许应一和张链一比,在威望上大有不如,不可能凭借一人就压住阵脚,所以许应一主要代表的还是世家权力,而旧党的利益,就渐渐滑落到蔡阙身上。
在许应一和蔡阙之外,政事堂的最后一人乃是邱言的熟人,正是出使三水的正使,孟青宾。
出使三水的功绩,加上之后与草原上其他几个部族的交涉,成就了孟青宾的地位,让他借与外之能,顺利步入政事堂。
不过,他背后的孟家,按理说同样是世家大族,可在两年以前,有了变化,得益于邱言留下来的活字印刷术、与崭新的烧锻之法,加上邱言挂名弟子华舍的帮助,孟家连同整个三晋之地,在技术上迅速崛起,并将这种技术优势,转化成了经济利益,从而使得三晋,以及附近的河北道世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蜕变。
这种蜕变,使得这几个家族更加倾向于变法一派的新党,只是他们终究不可能跳出世家局限,所以孟青宾在政事堂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中间派,略微偏向于新党。
如此一来,政事堂新的五人,也就是马阳、徐进、许应一、蔡阙和孟青宾。
乍一看,除了略有偏向的孟青宾之外,几乎没有新党的立足之地,再加上王甫被罢黜的关系,很多人一度以为,皇帝是要终止变法,排斥新党。
不过,就在人心思变之际,随着一纸任命,新党中的重要人物岑帛升任礼部尚书,李坤又与他同知国事之便利,但凡宰执在御书房议事,都有岑帛相随,并且不是旁听,李坤时常会征求意见,时有相应。
到了这个时候,其他大臣才意识到,王甫的离去,或许是因为其威望太高,对新法的影响太大,被皇帝所忌,又可能是和在兵制改革方面与皇帝又严重分歧,这才退下,可皇帝并没有因人费事的打算,依旧支持着变法。
不过,王甫一去,新党一方论资历和功绩,都没有合适之人足以步入政事堂,这才没有人成就宰执,可对岑帛的安排,无异于是另一种形式的认可。
吏部掌管官员升迁,本是六部中权势最大的部门,吏部尚书甚至有“天官”的称呼,权柄不小,再算上能参与御书房奏对,几乎是准宰执了,只等资历熬够,立刻就能登堂入室。
甚至,还有人意识到,马阳这位无为宰执,之所以能稳坐政事堂,占据一个位置,说不定,就是皇帝为了方便岑帛入宰的安排,这样一来,等岑帛入堂时,就不会因此与其他势力发生冲突——
两年半后的今天,李坤这位皇帝,在平衡各方利益、异论相搅方面,已颇具手段,不再似原本那样喜怒形于色,常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但碰上今天的事,还是免不了愤怒,怒火都显露在脸上。
“北疆之敌尽被扫灭,所余不过残留,当务之急为安置诸部,这是几位爱卿之前所说,朕句句记在心里,可你们就是这么安置的?安置官胡作非为,令已经臣服的几个部族,愤而将之他们斩杀,然后举起叛旗!这是怎么回事?嫌大瑞兵将死的不多?不够?觉得战局结束的太早?又或者觉得朕太过清闲,想给朕找点事做?”
李坤说着说着,声音越发低沉,给在场的众臣带来巨大压力。
“陛下,”王靖硬着头皮道,“这事,或许是个机会,北疆之人虎狼之性,之所以臣服,是因柔罗人被我大瑞击溃,将他们震慑,他们也打算抓住草原上的权力真空,依靠大瑞的力量崛起,成为新的霸主!这三个叛变的部族,正是其中代表,若将他们击败,可以杀鸡儆猴。”
这位之前倾向讲和的枢密使,在大瑞取得对柔罗的胜利后,腰杆子也直了起来,说话硬气许多。
“哦?王卿是这么认为的?”李坤循声看去,眉头一皱,将一份奏折扔了过去,落在桌边,“那不妨看看这封奏疏,这是三水安置使写的,上面说了三水和其他几大部族,对这次事情的看法。”
“陛下,这……”听到这里,王靖如何还不知道话中责备之意?
啪!
李坤一掌拍在桌上,怒道:“前线将士,用鲜血拼杀出来的疆土,差点就毁在几个安置官的手上了!你瞧瞧,三水族人和其他草原之人,是怎么说他们的?为所欲为!无法无天!那一句‘我就是王法’,真是好大的霸气!朕都不如!”
“陛下息怒!”
听得此言,诸大臣都赶紧表态,知道皇帝所指是哪件事情。
李坤摆摆手,继续道:“北疆能胜,有兵将厮杀之功,而奠定胜局的一仗,赖邱卿之策方成,平定了柔罗反扑,朕说要按他那封奏疏施行安置之策,可你们是怎么说的?”
李坤从位子上起身,缓缓前行,口中则道:“说邱卿远离前线久矣,所知时过境迁,其策不可大用,接着就派出自己的安置官去接收胜果,结果,你们就是这般行事的?就是这样安置的?这是逼他们再反!”
被他这样责问,众臣不发一语。
“事已至此,朕也有了决定,邱卿那封奏折,所言比尔等更见用心,从今往后,北疆安置事宜,皆从其上!这事,要在献俘大典前做好,另外,朕过几日祭天,要册封一位正神,这事也要安排下去。”
听得此言,人群中的一人立刻一惊。
“这个皇帝要册封正神?为何从来没听过此事?这种敏感的时候,册封神灵,王朝气运很可能加持其身!等到部洲晋升之际,岂非要被分润不少气运?占了好大便宜!”(未完待续。。)
ps: 感谢“玩下下拉”、“随机注册也不行”的打赏!
感谢“太阳放假”、“天天杰杰2006”、“书生有无用”、“醉梦洗心”、“卡劳”投出的月票!
第九百二十章 坐脉观芥子
“陛下,这事不妨再看看。”
待得李坤将话说完,大部分的臣子都在思索,要么就默不作声,但有个人却当先开口,正是许应一,他自是不能否定皇帝,但话中之意却很清楚。
这位壮年宰执神色从容,侃侃而谈。
李坤循声看去,神色不变的道:“哦?许卿是什么意思?是让朕将祭天大典放一放,还是指的安置事宜?”
“祭天大典乃是正道,岂能轻易推迟,臣所说的,是邱学士的那封奏折。”许应一从群臣中走出,冲李坤行了一礼,“臣不是怀疑邱学士的用心,只是学士身在剑南,负有安抚沼人之责,其责不下于安置北疆诸部,但直到今日,仍不见成效,其人亲自前往尚且如此,若只用其策,难免让人心忧。”
这话一说,群臣中不想用邱言之策的大臣,不由暗暗叫好,他们自然知道,一旦用了邱言奏疏中的计策,首功就要被邱言拿去,而且会成就其人名声——
那大战之时,所有人都在担心胜败,邱言却已经抛出战胜之后,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