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圣天下-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迁沉吟了片刻,犹豫着道:“如果你真的想要我出手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说到这里,苏轼立刻抬手止住了对方的话头。郑重其事地说道:“不要开这种玩笑,万一等会儿我跟老王同归于尽了,这个世界,可就交给你了,而且那孩子,也要你看着。”
    闻言,司马迁顿时苦笑道:“临战之前说这种话,真的很不吉利,这么大的担子我可担不起,老王以前就说过,我是个不顾大局的人,所以你俩可别想逃脱责任。”
    王羲之笑了笑:“没想到你小子还挺记仇的。”
    说完,三人相视大笑,平静的湖水顿时皱起了层层涟漪,无风而动。
    见到这一幕,苏轼忍不住叹道:“我记得,先生的院子里面,也有这么一座湖。”
    司马迁接口道:“然后断岳那家伙就经常在湖边砍树,砍到后来,咱们都没有可以乘凉的地方了。”
    王羲之再度笑道:“为这事儿,龟年可没少找断岳的麻烦,我记得他俩还一直想要堂堂正正地打一架来着……”
    说到这里,王羲之脸上的笑容突然顿住了,话音也停下了。
    良久之后,苏轼才怅然一叹:“是啊,可惜直到最后,这两个老家伙也没能分出个胜负。”
    说完,苏轼又转过头看向司马迁,用一种商量的口气说道:“说真的,这些年关于老断和龟年的死,我也调查了很多,但每一种答案的背后都有很多的疑点,我知道,你一直不肯告诉我们事实的真相,肯定有你的道理,但如果……”
    “我是说如果,一会儿我真的被老王一笔挥死了,你记得在我临死之前告诉我,那两件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否则我会死不瞑目的,下去见了阿生也无地自容。”
    闻言,王羲之也将目光落在了司马迁的身上,点头道:“我也是。”
    见状,司马迁只能连连苦笑:“我都说了,在这个时候说这些,很不吉利的!都有点脑子好不好啊!”
    但说归说,骂归骂,到最后,司马迁还是沉默地点了点头,算是将此事答应了下来。
    于是在下一刻,场间的气氛重新恢复如初,既不见大战之前的凝重,也没有生死离别时的不舍,反而就像是三个老朋友在湖边聊着闲天。
    不,不是好像,因为他们三个本来就是老朋友。
    更是百十年来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三个人,他们三个都早已超脱了圣阶的范畴,踏进了更深远的境界当中,但不知道为什么,今日却是他们在圣战之后第一次齐聚。
    这些年来,虽然苏轼和王羲之都同驻圣域,每天都能见到彼此,但王羲之一直都在装睡,而苏轼虽然统领百圣,却难掩他眼底的那一抹落寞。
    更重要的是,圣域中没有司马迁。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今天真的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
    只是有些可惜,百十年前身边的那些朋友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少了很多。
    一百多年前,屠生第一个离开了这个世界。
    四十五年前,断岳跟着走了。
    二十一年前,李龟年也走了。
    现如今,就只留下了他们这三个老家伙。
    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三人却并没有悲春伤秋,而是优哉游哉地聊着过往,回忆着年轻时候的趣事,时而同时放声大笑,又时而互相埋怨指责。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直到夕阳在湖面上铺了一层金纱,空气中的温热变成微凉,苏轼才突然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家里面都安排好了吗?”
    王羲之点点头,反问道:“你呢?”
    苏轼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可交代的,无非四处看了看罢了。”
    这三句话,便代表着这场关于青春和过往的追忆可以结束了,于是王羲之和苏轼都从湖畔起身站了起来,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打量着彼此。
    然后王羲之从袖中抽出了一杆翠意盎然的墨笔,而苏轼则负手而立,面色清冷。
    司马迁最后一个站起身来,没有叹气,也没有感慨,只是由衷的说了一声:“保重。”
    随即,一道比空中圣令之上更加璀璨夺目的紫金光辉悄然升起,很快就覆盖了这方圆百里的距离,隔绝了世间所有的打扰,仿佛在这一刻,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了饮马湖畔的这三个人。
    这便是司马迁的不朽域。
    =================================
    ps:是的,您没有看错,今天第一更是在早上7点发布的,这也意味着,作者君再次有了一章存稿,撒花……(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八方诸圣共候此战
    不朽域一出,笼罩于整个饮马湖畔的无边圣意便惊动了整个人族北域,于是顷刻之间,在饮马湖方圆百里之外便接连现出了一道道人影。
    七大书院的院长到了。
    圣域诸圣到了。
    人族六首也到了。
    就连率领三千狼骑于郊野急速奔袭的妖王天狼也忍不住停下了脚步,遥望大陆以北。
    没有人知道场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们认出了史圣大人的不朽域。
    无量战意隐而未发,但也足以让诸圣感受到,这场战斗,绝不是他们这样的层次能够参与的。
    圣阶,还差得远。
    于是他们知道了对战的双方是谁。
    当然是,也只能是当今圣域的两大山脉,才能闹出这样大的动静。
    那么,史圣大人难道是作为此战的见证者而入得其内的吗?
    在日后的史书之上,又将会如何记录今日这一战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但至少所有人都明白,此战肯定比苏文的生死,比戍北关的安危更加重要,所以在场的一众圣者再也挪不开脚步,驻足观望。
    “有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率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枪圣聂一,而他询问的目标也非常明确,自然是与王羲之和苏轼关系最为密切的那两位圣者。
    墨圣颜真卿,以及竹圣苏辙。
    他们一位是书圣王羲之最信任,最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外一位则是词圣苏轼的胞弟。
    或许,他们能知道个中真相?
    但很可惜的是。聂一猜错了,这一次。就连颜真卿和苏辙都完全不明白,这一战的理由和原因到底是什么。
    难道圣域的两大山脉已经水火不容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一定要用生死之战来明辨是非吗?
    这很没有道理。
    而与此同时。陆羽却悄然退到了一旁,退到了树荫下的一片阴影处,开口问了一个意思相似的问题,但却更加直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于陆羽身前,有一位青衣女子依靠着树干席地而坐,此时听得陆羽的一声轻问,似乎有些意外地笑了笑。
    “茶圣大人是在问我吗?”
    陆羽毫不客气地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废话,难不成我在问这棵树不成!”
    闻言。青圣,梁红玉眉宇间的笑意更灿烂了一些,挪揄道:“没想到这么多年未见,茶圣大人还是这么不拘小节啊。”
    陆羽撇了撇嘴,干脆也学着对方席地而坐,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模样,说道:“别扯那么多没用的,你就说你知不知道吧!”
    梁红玉偏过头,浅笑道:“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谁知道呢。”
    一句话,便噎得陆羽无话可说,倒也算是奇景了。
    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追究此战的原因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不管今日于饮马湖畔的这场圣者之战到底是为了什么。诸圣也已经没有了可以劝阻的时间。
    或者说,他们也没有那个实力。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在沉默片刻之后,陆羽突然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依你来看。谁能赢?”
    这一次,梁红玉不再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而是非常肯定地说了一个名字。
    “苏轼。”
    既然继续追究战斗的缘由已经没有了意义,那么关心此战的胜负,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如果此时苏文能在此观战的话,他的答案恐怕也跟梁红玉是一样的。
    不是因为苏轼是他的太爷。
    而是根据葬花岭一役的细节。
    那一日,是王羲之与苏轼两大山脉百年来的第一次碰撞,也是凝神境与神笔境的第一次相较高下,最后的结果看似是平手。
    但实际上,苏文却是知道,苏轼赢了。
    因为王羲之挥手书了一副字帖,而苏轼自始至终都未曾诵词。
    高下立判。
    但此时此刻,于饮马湖畔方圆百里之外,却有人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此战词圣危矣。”
    说话的人族六首之一的刑师。
    之前说,今日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因为这是百十年来,人类圣阶以上三大强者首次聚首饮马湖畔,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完整,更准确地说,这同样是人族六首自圣战后初次同聚一地。
    但很明显,至少从今天这六个人所站的位置来看,所谓人族六首,却也并非都是一条心的。
    帝师的身边站着宁师和鸣师,自成一个阵营。
    而在刑师的身边,则站着怜师和言师,虽然没有公然站在帝师的对立面,却显得井水不犯河水。
    刑师作为刑讯、查案之宗师,凡事最看重的是证据,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他通常是不会轻易下出结论的。
    所以此时他既然断定苏轼必败,则一定有他所认为的,绝对充分的理由。
    而他的依据,则因为书圣王羲之成圣的时间比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要晚,当然也比苏轼要晚,同时,王羲之也是昔日百圣当中年纪最长的一位,更是迄今整个圣域中活得最久的一位。
    所谓修行,便是在修时间。
    而且虽然王羲之的起步很晚,但却偏偏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早地看到了圣阶以外的景色,紧随于苏轼之后跨出了令众圣为之羡艳的那一步。
    这说明王羲之的智慧冠绝群圣!
    当苏轼以紫金才气加身,得以封获词圣的时候,是在天圣历三年。
    而王羲之成就书圣是在什么时候呢?
    天圣历三十三年。
    两者整整相隔了三十个年头。
    可是,当王羲之突破圣阶桎梏,踏入神笔境的时候,距离苏轼成就凝神境过去了多久呢?
    只有一年!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王羲之的文位境界的提升速度其实是远胜苏轼的!
    所以刑师断定,今日一战,王羲之一定能抢先看到比神笔境更加深远的那条圣道,从而一举得胜!
    面对刑师的这番推测,鸣师虽然并没有开口反对,却在不经意中将目光落在了帝师的身上。
    事实上,此时不仅是鸣师,就连宁师,以及刑师那边的三个人,都在看着帝师。
    因为帝师是人族六首中的最强者,相比于刑师的理论依据,其实帝师更有实战的发言权,因为他距离王羲之和苏轼的境界更近一些。
    但很可惜,对此,帝师并没有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
    只是在心中悄然一叹:“我希望,是两败俱伤!”(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缕朝晖几度春秋(上)
    帝师内心的期望是源自于自身立场,亦或者是某些不为人知的恩怨,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不得而知。
    但可以知道的是,王羲之与苏轼的这一战,不论结果如何,都将给在场的所有圣者展现出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风景,从未到过的远方。
    虽然此时众圣距离饮马湖畔有整整一百里的距离,他们甚至看不到对战双方的身影,但这并不碍于他们去感受这一战的过程。
    圣道一途,比看更重要的,是悟。
    所谓悟,便是感受。
    不论是去感受空气中才气波动的变化,亦或者是空气中温度的升降,甚至于不朽域上紫金光辉的强弱,都是极为难得的体验。
    至于最后到底能悟到多少,就看个人智慧了。
    便在此时,帝师轻轻扬起了脖子,用他那双空洞而无神的双目扫向身前一丈开外的不朽壁垒,沉声道了三个字。
    “开始了。”
    一时之间,众圣俱静。
    ……
    饮马湖畔,王羲之与苏轼相对而立,彼此相距不过五尺,如果按照一般的文战标准来看,这样的距离似乎也太近了一些,很不适合战文的激发,反而更适合武者偷袭。
    但这场战斗原本就不是一场普通的文战。
    与战的双方也不是普通的文人。
    他们一位代表了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书法造诣,另外一位则当世词道第一人。
    只要他们愿意,那么这场战斗就能在任意的距离之内。在任何的时间当下发生,但在这之前。王羲之还是屈身拱手而道:“请赐教”
    于此,苏轼坦然受之。因为他比王羲之更早迈入圣境,也比王羲之更先看到圣阶之上的景色,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屠生是先教了他作词,再教王羲之行笔的。
    所以他是王羲之的师兄。
    因此面对王羲之的礼节,苏轼只是微微颔首,笑道:“请。”
    随着这一字落下,王羲之手中的墨笔动了,于是在空中出现了一条长及百里的墨线。
    从饮马湖畔一直延绵到不朽域的尽头。
    白剑秋对苏文说。决定一场文战胜负的关键之一便是行笔诵文的速度,比如白剑秋手中的杀破狼便只需要三笔。
    那么,王羲之写就一幅字帖需要多少笔画?
    答案是,一笔。
    一笔之间,空中的那道墨线便自主地凝结成了一个个婉约含蓄的墨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若轻云之蔽月,若流风之回雪。
    这便是神来之笔。
    “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积雪凝寒帖》。
    一帖之下。空中有雪翩然而降,寒风携裹着凛然之意吹拂得空中轻云若飘若离。饮马湖面的寒冰映照着其下流水潺潺而动,整个世界仿佛立刻就回到了数月之前的凛冬之夜。
    同时。这也是书道二重境,行云流水。
    岸边的垂柳积雪难负,顿时将腰身压得更低了一些,柳木被寒冰刻出一道道深痕,即便被雪色所掩,也能看到那一道道凹槽,让人心悸。
    这是书道三重境,入木三分。
    对于常人来说遥不可及的书道三境,在王羲之的面前,却是信手拈来,甚至不用他刻意去激发,也能随书而至。
    神来一笔,立刻将饮马湖畔方圆百里之内都变成了寒冬,夜色变得更加凄冷,此刻就算是烈日当头,也无法融化此间的冰雪。
    因为王羲之的圣者文心,谓之:隽永。
    所以苏轼并未试着去融化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冰寒,即便此时的他也被雪色所覆盖,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座永恒的雪雕。
    他只是轻轻诵了一首自己在世间最著名的词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阕,其典故出自于魔君屠生所创造的三国历史。
    于是在下一刻,饮马湖面上的冰石应声而碎,与湖岸柳枝上所堆积的暴雪交错凝融,倒卷直上,径直向着王羲之拍去。
    对此,王羲之只是轻描淡写地拂了拂衣袖,于是那厚重的冰石、壮阔的风雪尽数坠下,砸在他身前三尺开外,只溅起道道凄寒,片片雪雾。
    但与此同时,从方圆百里之外,却突然刮起了一阵狂烈的暴风雪,一路自不朽之域的尽头急掠而至,很快就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