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样子,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全世界都热闹起来了。V!~!
' '
第二百三十章 突发事件
第二百三十章突发事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虽然发生在北太平洋上的舰艇碰撞事件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是却让全世界所有人绷紧了神经。
这起由日本海军驱逐舰与俄罗斯海军护卫舰引发的碰撞事件来得非常突然,没有一丝征兆,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绝非偶然事件,而是一起早有预谋,至少是其中一方早有预谋。
根据日本电视台报道,事发的时候,一艘日本渔船在国际海域进行正常捕捞,遭到俄罗斯海军护卫舰拦截,并且要求渔船停船接受检查。渔船发出求援信号之后,正在该海域附近活动的一艘日本海军的“高波”级驱逐舰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双方的舰载直升机首先在渔船上空展开争斗。为了阻止俄罗斯海军劫持日本渔船,日本驱逐舰主动上前,挡在渔船与护卫舰之间,随后发生碰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俄罗斯当局发表的官方声明中,后半段基本上与日本媒体公布的消息一致,只是对于事发原因,俄罗斯当局坚称日本渔船进入了俄罗斯领海,并且在禁渔季节捕捞,违反了俄罗斯的法律,理应接受调查与惩罚。
严格说来,这起碰撞事件算不了什么。
过去几十年间,类似的事件每年都会发生好几起,而且绝大部分时候,日本都是忍气吞声,要么渔民交纳罚款后被俄罗斯释放,要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为了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日本甚至禁止舰艇进入北方四岛附近海域。
不同的是,这次日本当局没有忍气吞声。
撞开俄罗斯的护卫舰之后,日本驱逐舰没有护送渔船返航,而是由一艘来自海上警备厅的巡逻舰陪同渔船返回扎幌。短短八个小时之后,日本海军第一舰队,也就是之前的第一驱逐舰群全部到达事发海域。为了支援海军舰队,日本空军还调遣了一个中队的F…22J战斗机进驻北海道。
毫无疑问,日本当局早就有所准备,不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军事调动。
与日本比起来,俄罗斯的反应速度就慢得多了。在最初的十二个小时里,俄罗斯能够动用的只有部署在库页岛上的战斗机。直到事发十二个小时之后,由一艘“勇敢”级驱逐舰与一艘“现代”级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才到达事发海域,与完全占据了上风,而且规模更为庞大的日本舰队对峙。
双方都不妥协,使得局势骤然升温。
从表面上看,日本占据了绝对优势。海面上,日本海军出动了十艘战舰,还有数量不明的常规潜艇,以及众多的辅助舰艇,而俄罗斯海军除了出动的两艘驱逐舰之外,最多还能调动一艘巡洋舰与三艘驱逐舰,可以动用的潜艇不会超过五艘,而且其中性能足够先进的只有两艘“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空中,日本空军已经在北海道与本州岛北部部署了十二架F…22J、三十多架F…15J与二十多架F…2战斗机,还部署了两架E…767与四架E…2C,并且随时可以增派数十架战斗机与支援飞机。虽然俄罗斯部署在远东地区的空军规模更大,但是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只有不到二十架Su…27与Su…35战斗机,十多架Tu…160与Tu…95战略轰炸机。
只是谁都知道,如果日本发动战争,胜算并不大。
俄罗斯拥有日本没有的战略打击力量,即便那十多架战略轰炸机不携带核弹,其强大的对地与对海打击能力,仍能淹没日本海军舰队。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拥有日本没有的攻击核潜艇,只要偷袭成功,一艘“阿库拉”就能干掉整支舰队。
日本拥有的,只是先声夺人,以及先发制人。
只要日本行动迅速,在俄罗斯完成战争准备,调集与集中兵力之前,出动地面部队攻占北方四岛,就能利用防守反击的优势,消耗掉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与远东军区并不多的作战能力,然后迫使俄罗斯谈判。
当然,这得有个前提条件,即老毛子不会恼羞成怒,用核弹头解决问题。
可惜的是,这个前提条件并不成立。
事发不到二十四小时,俄罗斯总统就公开向西方记者表示,俄罗斯的国防政策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在遭到入侵的情况下,将动用一切手段捍卫领土与主权。随后,俄罗斯总统签署了总统令,远东军区进入战备状态。
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外交信号,而且是非常强硬的外交信号。
按照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在俄罗斯总统下达命令之后,四架载有战术核导弹的轰炸机已经从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出发,奔赴共青城,加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战略打击力度与军事威慑力度。
发展到这一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日本应该退让了。
要知道,面对俄罗斯的战略核打击优势,日本的那点常规军事力量根本不堪一击,也根本不可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问题是,日本并没退让,而是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
在俄罗斯向远东地区增派核打击力量的第二天,利川小次郎就让海军与空军进入了全面战备状态,并且将部署在本土的第二舰队与第三舰队派往北方,只有部署在冲绳的第四舰队没有调动,而日本空军则将超过八成的作战能力部署到北海道与本州岛北部,其中包括全部四架E…767预警机。
一时之间,北太平洋上空阴云密布,似乎战争就要到来了。
当然,仍然有很多人相信,这场冲突不会演化为战争,因为决定权不在俄罗斯手里,也不在日本手里。
从根本上讲,俄罗斯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核武器,因为顾虑太多了。
不管俄罗斯总统的态度有多么强硬,只要通过外交化解危机的希望没有破灭,就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再退一步,即便战争爆发,只要能用常规手段守住南千岛群岛,就不会使用核武器。
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决定打与不打,也不是件容易事,至少需要获得美国的首肯。
虽然在美日安保条约中,并没包括存在争议的领土与领海,因此在日本与俄罗斯为北方四岛发生争端的时候,美国没有义务履行同盟条约,但是作为美国的盟国,而且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国,日本的任何重大对外决策都需要得到美国支持。没有美国的支持与首肯,日本打赢俄罗斯的希望非常渺茫。
从军事上看,日本更需要美国的支持。
别忘了,日本军队的主力装备中,几乎全部来自美国,或者从美国进口关键设备。比如日本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中,F…22J是从美国进口的,F…15J是购买的生产专利,F…2则是按照美国的F…16放大生产的。在日本海军的战舰中,“金刚”级与“爱宕”级以美国的“伯克”级为蓝本,“村雨”级与“高波”级则大量采用了由美国生产的电子设备,只有很少一部分由日本研制制造。
没有美国的支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必然大幅度降低。
可以说,日本当局必须考虑一种可能,那就是美国为了避免与俄罗斯敌对,在军售问题是做手脚,让日本无法及时获得补充。更重要的是,日本军队所需要的大部分情报,特别是战略方面的情报,都得依靠美国,而且美国掌握着日本军队的详细情况。如果美国在情报上做手脚,日本的下场将非常悲惨。
不管利川小次郎有多大的野心,都不可能摆脱美国单干。
受此影响,事发的第三天,日本外交大臣就离开东京,飞赴华盛顿,当面向美国总统诺里斯征求意见。
可惜的是,在这个时候,诺里斯根本没有精力理会发生在太平洋对岸的事情。
在完成了搜救工作,以及初步甄别之后,诺里斯已经起草了辞职信。按照他对国会作出的承诺,他将以身体健康为由,辞去总统职务,并且同时解除紧急状态,让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秩序。
日俄交恶的时候,诺里斯正在向副总统移交权力。
也就是说,虽然诺里斯还没有离开白宫,但是已经不再过问国家大事,重大决策都由即将宣誓就职的副总统承担。他没有立即离开白宫,主要是一些法律上的事情,比如在以健康为由辞去总统职务的情况下,必须得到半数以上的部长支持,而诺里斯还得想方设法的说服那些为他服务了三年多的官员。
面对日本外交大臣,诺里斯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即美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发生任何危害世界和平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他的要求,也是美国当局的要求。
虽然日俄交恶与发生在纽约的事情没有直接关联,至少没有这方面的证据,但是只要日俄爆发战争,针对袭击事件的调查工作就会受到影响,美国甚至得调整战略部署,把重点放到国际问题上。
美国民众会接受联邦政府这么做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对绝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日本与俄罗斯搞成什么样子,与他们没有切身关系,而查出袭击事件的幕后真凶,才是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也才是真正关系到美国人切实利益的事情。
问题是,利川小次郎会听从诺里斯的吩咐吗?
'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趁火打劫
第二百三十一章趁火打劫
日本外交大臣离开华盛顿的第二天,诺里斯正式卸任,副总统克洛宁在国会宣誓就职。
虽然这一政坛变化早被外界猜中,但是当诺里斯宣布卸任的时候,仍然引起轰动,更让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变得更加难以琢磨。
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日本。
不管诺里斯怎么看待日俄冲突,克洛宁入主白宫之后,日本都得调整外交政策,巩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结果就是,利川小次郎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处理美日关系,无法及时在对俄问题上做出关键性决策。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俄罗斯。
克洛宁宣誓就任第四十五任美国总统之后,俄罗斯总统立即发去贺电,希望与克洛宁领导的美国改善关系,共同创建和平繁荣的世界新秩序,同时对诺里斯因病无法继续履行总统职务感到惋惜。
虽然这只是外交辞令,但是看得出来,俄罗斯非常重视与美国的关系。
作为一位注定“短命”的总统,克洛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在大选结束之前的几个月里,让联邦政府继续运转。不管怎么说,美国需要一位总统,哪怕再过几个月,大选就将开始。
受此影响,在对外政策上,克洛宁仍然坚持诺里斯的线路。
宣誓就任的第二天,克洛宁就召见了日本驻美大使,直截了当的说出了美国在日俄冲突上的态度。与诺里斯一样,克洛宁并不希望日本在这个时候出来搅局,美国不但不会为了北方四岛履行同盟条约,也不会给予日本任何军事与政治上的支持,更加希望日本能够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
到这个地步,日本已经别无选择。
虽然利川小次郎早有打算,甚至做好了战争准备,但是没有美国的支持,日本不可能在北方四岛占到便宜。更重要的是,日本在北方四岛上的所作所为,不但让俄罗斯感受到了切身威胁,还让周边数个国家提高了警惕。原因很简单,日本不但与俄罗斯存在领土争端,还与韩国、大陆存在领土与领海争端,如果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一意孤行,必然会使韩国与大陆如芒在背。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同时得罪三个邻国,加上一直把日本视为敌国的朝鲜,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所有外交政策都将破产,甚至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而日本又无力同时击败三个邻国。
利川小次郎不是傻蛋,在日本成长为真正的大国之前,必须倚靠美国。
出于这一考虑,利川小次郎不得不将部署在北海道附近的舰队撤走,同时宣布解除战备状态,命令日本空军调整部署,让集中在北方的空中力量返回驻地。
作为回应,俄罗斯也降低了军队的战备级别,还把四架执行战略威慑任务的轰炸机撤回到了西部地区。
紧张了一个星期的日俄局势总算平静了下来,可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这次冲突中,日本表现出来的强硬立场,特别是在俄罗斯管辖的海域将违禁捕捞的渔船接回国,已经显现出了日本对外政策的根本性转变。美国的强力阻压,能让日本暂时放弃动武的念头,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几年之后,随着日本逐步正常化,不再严重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之后,会不会再次制造事端,用极端手段与周边国家解决领土与领海争端,成为危害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
有这个担忧的,不仅仅是俄罗斯,还有大陆,以及同样是美国盟国的韩国。
这种担忧,随着利川小次郎紧急访问美国,变得更加强烈。
作为克洛宁就任之后,第一个访问华盛顿的外国政府首脑,利川小次郎受到了超规格的接待。
在外界看来,利川小次郎访美,除了“例行公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借此修复已经出现裂痕的美日关系,依靠美国的支持巩固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可是让外界没有想到的是,利川小次郎见到克洛宁之后,首先谈到的事情并非美日关系,而是日本在美国的利益。
说得准确点,是那些在曼哈顿袭击事件中遭受了惨重损失的日本企业与游客的利益。
根据日本当局提供的数据,袭击发生的时候,曼哈顿岛上至少有五千名日本游客,以及一万余名日本企业的外派工作人员。在这座面积不大的小岛上,还有数百家日本企业的办事处、分公司、以及属于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袭击中,至少有一千余名日本人遇难,财产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因为美国当局没有承认这是一次战争,所以需要向受害者做经济赔偿。
利川小次郎在这个层面上提出赔偿问题,显然不太符合已经出现矛盾的美日关系,更像是在向美国施压,以此让美国在涉及到日本利益的问题上,更多的考虑日本的诉求,而不仅仅从美国利益出发。
受此影响,利川小次郎与克洛宁的会晤不算成功。
此时的美国,更需要盟国的支持,而不是受到盟国的指责与非议,更不是与盟国商讨赔偿事宜。
问题是,美国确实应该为日本企业与日本游客的损失买单。
即便不是美国联邦政府,也得由美国的保险公司买单。
与诺里斯不一样,克洛宁在对内政策上,更加注重恢复正常秩序,而不是把全部重点放在善后工作上。准确的说,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也是善后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关键的一部分。
上任之后,克洛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保险公司提供担保。
作为诺里斯卸任的交换条件,国会也在克洛宁就任之后,通过了修改后的联邦政府借贷担保法案,为联邦政府提供了更大的债务空间,也赋予了联邦政府用税收等资产,为因为袭击而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借贷担保。
在恢复经济秩序的工作中,关键就是让民众恢复信心,让企业获得恢复经营的资金。
由此可见,保住那些濒临倒闭的保险公司,成为美国经济重建的主要工作,也是受害民众重建家园的必要保障,而利川小次郎非常准确的抓住了美国的要害,在赔偿问题上向美国施压。
他这么做,无非想要美国做出让步,更加重视日本的利益诉求。
作为一名从副总统位置上升起来的总统,克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