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修仙之旅-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宗只得随他两个,引路前来。
    径行数里,忽见一座高山,阴云垂地,黑雾迷空。
    太宗道:“崔先生,那厢是甚么山?”
    判官道:“乃幽冥背阴山。”
    太宗悚惧道:“朕如何去得?”
    判官道:“陛下宽心,有臣等引领。”
    太宗战战兢兢,相随二人,上得山岩,抬头观看,只见:
    形多凸凹,势更崎岖。
    峻如蜀岭,高似庐岩。
    非阳世之名山,实阴司之险地。
    荆棘丛丛藏鬼怪,石崖磷磷隐邪魔。
    耳畔不闻兽鸟噪,眼前惟见鬼妖行。
    阴风飒飒,黑雾漫漫。
    太宗全靠着那判官保护,过了阴山,前进,又历了许多衙门,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
    太宗又道:“此是何处?”
    判官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
    太宗道:“是那十八层?”
    判官道:“你听我说:
    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寂寂寥寥,烦烦恼恼,尽皆是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
    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只因不忠不孝伤天理,佛口蛇心堕此门。
    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皮开肉绽,抹嘴咨牙,乃是瞒心昧己不公道,巧语花言暗损人。
    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灾屯累自身。
    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战战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强暴欺良善,藏头缩颈苦伶仃。
    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脱皮露骨,折臂断筋,也只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堕落千年难解释,沉沦永世下翻身。
    一个个紧缚牢栓,绳缠索绑,差些赤发鬼、黑脸鬼,长枪短剑,牛头鬼、马面鬼,铁简铜锤。
    只打得皱眉苦面血淋淋,叫地叫天无救应。
    正是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太宗听说,心中惊惨,他的皇位乃是弑兄逼父得来,一生征战又杀人无数,死后岂不是要下这十八层地狱受苦?
    进前又走不多时,见一伙鬼卒,各执幢幡,路旁跪下道:“桥梁使者来接。”
    判官喝令起去,上前引着太宗,从金桥而过。
    太宗又见那一边有一座银桥,桥上行几个忠孝贤良之辈,公平正大之人,亦有幢幡接引,那壁厢又有一桥,寒风滚滚,血浪滔滔,号泣之声不绝。
    太宗问道:“那座桥是何名色?”
    判官道:“陛下,那叫做奈河桥。若到阳间,切须传记。”
    前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
    太宗听叫,心惊胆战。
    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
    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
    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却那里得有钱钞?”
    判官道:“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方得过去。”
    太宗问曰:“此人是谁?”
    判官道:“他是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借用过他的,到阳间还他便了。”
    太宗甚喜,情愿出名借用,遂立了文书与判官,借他金银一库,着太尉尽行给散。
    判官复吩咐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
    唐太宗随着崔判官、朱太尉,自脱了冤家债主,前进多时,却来到“六道轮回”之所,又见那腾云的身披霞帔,受箓的腰挂金鱼,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都奔走那轮回之下,各进其道。
    唐王问曰:“此意何如?”
    判官道:“陛下明心见性,是必记了,传与阳间人知。这唤做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唐王听说,点头叹曰:“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
    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贵道门,拜呼唐王道:“陛下呵,此间乃出头之处,小判告回,着朱太尉再送一程。”
    唐王谢道:“有劳先生远涉。”
    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唐王一一准奏,辞了崔判官,随着朱太尉,同入门来。
    至此唐王脱了阴司,径回阳世。
    却说唐王阴间走了一遭,回到阳世之后,要举办一场水陆大会,为死后之事做准备。
    谁让他弑兄在先,逼父让位在后,一声杀人无数,生怕下了那十八层地狱?
    这一切,正在陈凡的预料之中,西天取经一事,就由这水陆大会开始。(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水陆大会
    太宗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
    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
    朝臣聚众僧,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
    你道他是谁人?
    正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善人,唐僧,法名唤做陈玄奘。
    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
    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当时三位大臣引至御前,扬尘舞蹈,拜罢奏曰:“臣瑀等蒙圣旨,选得高僧一名陈玄奘。”
    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
    陈玄奘叩头曰:“臣正是。”
    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教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阇黎班首,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玄奘再拜领旨而出,遂到化生寺里,聚集多僧,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
    选得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
    诸所佛前。物件皆齐,头头有次。
    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九月初三日,太宗及文武国戚皇亲,俱至期赴会,拈香听讲。
    水陆大会之时,却说陈凡炼制了一件袈裟,与一杆锡杖,来长安城里贩卖。
    以他的炼器手段。随便炼制上两件宝物,对于凡人或者修士来说,都是不可多得之物。
    比之西游记原著之中。观世音菩萨手中的两件佛宝,也是不遑多让。
    一个水陆大会没有被选上的僧人,上前打量了袈裟与锡杖几眼,问道:“你的袈裟要卖多少钱?”
    “袈裟一万两黄金。锡杖亦一万两黄金。”陈凡微微一笑。扬了扬手中事物,含笑说道。
    僧人闻言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两万两黄金,当真是又疯又傻!”
    围观之人,却也是同样的神情,看陈凡好似在看一个傻子。
    陈凡微微一笑,也不辩驳,拿着宝物向东华门走去。正撞着宰相萧瑀散朝而回。
    宰相勒马观看,见袈裟艳艳生光。着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
    陈凡笑道:“袈裟一万两黄金,锡杖亦一万两黄金。”
    萧瑀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陈凡淡然道:“有好处,亦有不好处,有要钱处,亦有不要钱处。”
    萧瑀道:“何为好?何为不好?”
    “着了我袈裟,水火不侵,百病不生,便是好处,凡夫俗子难见我袈裟直面,便是不好处。”
    陈凡扬了扬手中的袈裟,淡然说道。
    “何为要钱,不要钱?”萧瑀眼中闪过一丝惊奇,又问道。
    陈凡含笑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便要两万两黄金,与我有缘,承受得起宝物之人,便是不要钱。”
    萧瑀闻言,顿时被陈凡这番宠辱不惊,高深莫测的摸样唬住,要知道此方世界仙佛隐现,作为朝中宰相,萧瑀自然知道一些大能之士,乃是游戏人间的人物,与凡人不同。
    萧瑀即便下马,与陈凡以礼相见,口称:“先生恕我萧瑀之罪。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的文武,无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与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你入朝见驾去来。”
    陈凡点了点头,随后便与他径直走进东华门里,黄门官转奏,蒙旨宣至宝殿。
    见到萧瑀领着一人进来,唐王略一打量,却是一惊。
    此人身穿血白相间颜色的玄衣,面容俊朗,不正是当日泾河龙王的魂魄手下救他一命之人?
    虽然当日是在梦中,却可见此人的神通广大。
    “原来是先生,多谢先生救命之人。”唐王阴间走了一遭,知晓他这个人间帝王生前还能放光一时,死后在满天神佛眼里,却是什么都不是。
    如此,他才一心举办水陆大会,想要卖个好与地府,还有那佛门。
    陈凡在他眼里,也是神通广大之辈,当下就有了结交之心。
    “见过唐王。”陈凡微微一笑,轻轻一礼说道。
    “先生不必多礼,快请上座。”对于陈凡只是微微一礼,十分逾越的举动,唐王却是视而不见,赶忙请陈凡上座。
    两人落座之后,唐王与陈凡客气了几句,才想起来宰相,不由看向萧瑀,问道:“萧瑀来奏何事?”
    萧瑀俯伏阶前道:“臣出了东华门前,偶遇先生,乃卖袈裟与锡杖者。臣思法师玄奘可着此服,故领先生启见。”
    唐王大喜,本想着怎么与陈凡结交,如今就来了时机,当下道:“不知这袈裟与锡杖价值几何,我买下了。”
    唐王与陈凡倒是颇为亲近,颇有些平辈而交的意思,称呼都变了。
    陈凡却是微微一笑,说道:“有缘者,分文不取,无缘者,万金不卖。”
    此言一出,宰相不由脸色一变,之前陈凡还说两万两黄金,如今却说不卖了,岂不是让他犯了欺君之罪?
    奈何此人与唐王似乎关系亲厚,见唐王的态度,显然此人他惹不起。
    当下萧瑀眼观鼻,鼻观心,对陈凡视而不见。
    唐王闻言,却是命人将陈玄奘请来。
    陈玄奘生的唇红齿白,一副善相,似乎天生就是做和尚的料。
    “此人如何?”唐王看向了陈凡,不由笑着问道,陈玄奘乃是他选出来的高僧,应该配得上袈裟与锡杖了吧!
    “不错。”陈凡看了陈玄奘一眼,随即一扬手,将袈裟与锡杖送了过去。
    陈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
    此一装扮,可谓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诚为如来佛子。
    “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宰相不由出声赞叹道,不乏拍马屁的意思。
    既赞扬了玄奘,又捧了陈凡的事物,又夸了唐王的眼光,可谓十分老道。
    陈凡看着玄奘,淡淡问道:“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小僧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陈玄奘一听佛法,当即来了精神,一脸求知的问道。
    唐王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陈凡。
    陈凡笑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玄奘还未答话,太宗却是一脸喜色,赶忙问道:“敢问先生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这大乘佛法,却是正解了太宗的心事,自地府走了一遭之后,太宗一直担心死后之事,如今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岂不是**?
    陈凡淡淡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唐王闻言,却是真真的信了,毕竟他在梦中见过陈凡的手段,也受过陈凡的救命之恩,而且以他一生阅人无数,一看之下就觉得陈凡不似凡人。
    太宗随即传命下去:“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太宗招来化生寺众僧,问道:“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陈玄奘却是被大乘佛法吸引,上前一步,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玄奘顿首谢恩。
    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当下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
    唐王甚喜,待选良利日辰,发牒出行。
    待众人回过神来,陈凡已经不见了踪影,让唐王甚为惋惜。
    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
    有钦天监奏曰:“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
    唐王大喜,宣玄奘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駔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
    唐王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行者
    五行山下,陈凡与孙悟空正在闲聊,等着那西天取经的陈玄奘。
    陈玄奘得唐王赐名三藏,又被猎户刘伯钦救了性命,这才到了五行山。
    孙悟空露着头,高声叫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孙悟空却也知道了西天取经一事,先是得观世音点化,又经陈凡之口,知道了一些端倪。
    唐三藏闻言,下马走上前来,转眼便看到了陈凡,不由施礼道:“三藏见过先生。”
    唐三藏对于这个送他袈裟与禅杖,指点他西天取经之人,自然记得十分清楚。
    陈凡摆了摆手,含笑道:“大师多礼了。”
    “师傅,快救我出来吧!”孙悟空却是等的不耐,虽然等了五百年,事到临头,却是十分急切。
    “原来是神猴。”唐三藏看了一眼孙悟空,不由上前一步,问道:“你为何喊我师傅?”
    唐三藏在刘伯钦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