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不少粮食留在了河内,这让王世充十分郁闷,如今大郑正是缺粮的时候,能多带回来一些粮食,压力就小了一分,可是单雄信却匆匆忙忙只带了士兵回到洛阳。
王世充本来想要怪罪他,但看见单雄信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最终还是放弃了。大郑的猛将已经不多,单雄信算一个,王世充生怕单雄信也学那杨庆,抛弃了自己。此时的王世充已经是惊弓之鸟,生恐所有人离去而去。
时间迅速流逝,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隋军始终没有主动攻击金墉城。天气渐渐变暖,大隋各郡,以及李唐各郡已经开始春耕,而王世充只能眼睁睁看着治下的土地,依旧是一片荒芜。28446552。
第939章 火烧金墉城
52_52487随着隋军进驻金墉城,大势已经明朗,隋军在城外砍伐树木,搭建高台,准备攻打金墉城。作为洛阳的卫星城,金墉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金墉城和洛阳城不足三十里,此地的归属,可以说决定了洛阳的攻势易势。
隋军在城外的动静并没有瞒过段达的眼睛,段达召集诸将,商议军情。从叶县逃出的段文哲认为,绝不能让隋军轻易攻城,因为隋军的投石器太可怕了,叶县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让他记忆犹新,如果任由隋军进攻,恐怕这金墉城,也守不住几天吧。
对此,段达也有感受,隋军仗着利器,实在是可恶。不过,段达却笑而不语,没有正面回答段文哲。
经过数日的准备,隋军已经收集了足够的石块,杨侑得到消息,立刻下令攻城。杨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带兵出击。隋军在金墉城外展开了队形,将一架架投石器推了出来,准备轰击金墉城。
杨侑站在高台上,凝视着城中。高台修建的非常高,从杨侑的方向,足以看清楚城内的一切。杨侑放眼看去,恰好段达抬起一张老脸,也朝着城外凝视。两人目光相撞,似乎激起了一片火花。
杨侑带着十足的信心,大隋势如破竹,一连攻下几个要隘,如今兵进洛阳,收复东都的日子即将来临,这怎能不让人兴奋呢?
段达在看见杨侑的时候,眼角带着一丝笑意,在段达的身后,上百名士兵抬着箱子,正在等待着段达的命令。段达眯起眼睛,见隋军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就要发动进攻了,他一挥手,郑军士兵们忙碌起来。
他们打开箱子,从箱子里搬出捆扎得厚厚的稻草,放在了女墙上,郑军的行动很快,片刻之后,城墙上就铺了厚厚几层的稻草,这时,隋军正好发动了第一波进攻,巨石落在城头上,发出一声闷响,虽然巨石的威力很大,但由于有了稻草的保护,女墙以及城墙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呼啸而来的巨石落在稻草上,滚动了几下,又向前滚动了一段距离,在城墙的另一边停了下来。
趁着投射的间隙,段达从女墙下钻了出来,仔细地看了看女墙,除了稻草无法遮挡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伤害,厚厚的稻草极大地缓解了巨石的冲击力,这个办法,果然有效。段达呵呵一笑,转过头,看着段文哲、杨保救等将领,冷哼了一声,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隋军的投石器虽然厉害,但也不是无懈可击。”
段达捋着胡须,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诸将见稻草的确有着极强的防备作用,巨石轰击之下,城墙几乎是毫发无伤,不由纷纷点头。隋军最大的利器已经丧失了最大的作用,那隋军就不足为虑了。
“陈王英明!”
“这姜还是老的辣,有陈王出马,杨侑小儿又算得了什么呢?”
“陈王出马,谁与争锋?!”
“大郑必定在陈王的带领下,克服四方,一统天下!”
诸将胡乱说着,气氛一时之间,非常热烈。段达闻言,脸色变了变,忙摆摆手,道:“诸位慎言,这个法子,是陛下想出来的。而且如今隋军虽然暂时受挫,但情形依旧不容乐观,诸位不可放松警惕。”
诸将这时才反应过来,刚才的话,的确逾越了,若是传到旁人耳中,又添油加醋一番的话,恐怕会有人头落地了。想到此,有人不由汗流浃背,立刻闭口不语。
城外,杨侑冷冷地看着城内厚厚的稻草,在段达开始铺稻草的时候,杨侑就看见了,对此他只是微微一笑。巨石虽然没有效果,但不代表杨侑没有办法。杨侑站起身来,踱步到了高台边上,凝视着下方正在忙碌准备着的隋军将士。
“传令下去,执行第二套方案。”杨侑吩咐。
“喏!”站在杨侑身边的侯君集点头,匆匆跑下高台。
隋军士卒接到命令,将巨石撤下,转而将一个个瓦罐放在凹槽里,调节了距离之后,立刻进行抛射。
无数瓦罐划过长空,落在城头上,摔了个四分五裂,顿时一股恶臭味传来。段达颇为觉得惊讶,隋军投掷巨石都无法撼动城墙,这些瓦罐,又有什么作用呢?隋军又抛射了两轮瓦罐,这才暂停下来。
“杨侑小儿真是可笑,他莫非以为光凭这些瓦罐就能将城头砸坏吗?”段文哲冷笑了一声。
杨保救在一旁附和,道:“段将军说的极是,杨侑一定是技穷,糊涂了才会如此。”
段达从女墙下露出半个头,朝着城外看去,隋军依旧在忙碌着,段达不由冷笑了一声。杨侑究竟要做什么?一名郑兵快步走了上来,将一个破损的瓦罐递了上来。
段达接过瓦罐,放在地上,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瓦罐里还残留着黑色的粘稠液体。段达好奇地伸出手,蘸了一点液体,放在鼻子边嗅了嗅,有点奇怪的臭味,一时之间,段达想不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段达示意士兵将瓦罐拿走,慢慢站起身来,看着城外。忽然,他发现隋军士兵点燃了火把,将什么东西给点燃了。顿时,城外火光冲天。段达原本捋着胡须的手顿时一抖,在这一瞬间,他猜到了什么,不由脸色一变,猛地挥手,道:“快,将稻草搬下去!”
然而,段达的话刚刚说完,城外高台上的杨侑一摆手,喝道:“抛射!”
在数名校尉的指挥下,隋军士兵立刻将木箱抛射了出去,木箱准确地砸在城墙上,在巨大的冲击力下,目光四分五裂,火花四溅。随着木箱的堕落,铺满了稻草的城头,“轰”的一声,窜起了冲天的火苗。
火势来的十分突然,大部分郑军士兵都没有反应过来,须发被火焰舔了一口,顿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味。有数十人身上已经着火,他们惊恐地叫着,拼命地舞动双手,想要扑灭身上的火,可是怎么扑都扑不灭,更别说四周的大火越来越大,随时有可能陷入火阵之中。熊熊燃烧的大火灼伤了士兵的肌肤,让他们痛苦万分,只得疯狂乱跑,郑军士兵互相冲撞,城墙上顿时一片混乱,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火堆里。
城头上一片混乱的时候,段达已经逃出了火海。段达虽然年纪大了,可是反应一点都不慢。而且他比较清楚,城头上铺就稻草,虽然能极大地减缓巨石的冲击力,但有十分严重的缺点。一旦隋军使用火攻,稻草就会被点燃。段达之所以措手不及,是隋军的反应太快了,仅仅一轮抛射之后,杨侑就改变了策略,这让段达有些反应不过来,没有及时作出部署,因此吃了大亏。
段达三步并作两步,狼狈地逃下城头,惊恐地回头一看,城头上的火光已经占据了半个天空,至少上百名郑军士兵被大火吞噬,他们绝望地在火海里哀叫,声音凄厉的让段达不寒而栗。有的火人从城头上一头栽下,脊椎断裂的声音清晰可闻。而有的火人则在街道上狂奔,吓得郑军士兵纷纷躲避。火人跑了几步,很快就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竟然被被活活烧死。人虽然死了,但身上的火依旧熊熊燃烧着,近了,一股臭味传来,让人几欲呕吐。
看见这一幕,郑军士兵无不愕然变色。段达习惯性地想要去捋胡须,却发现下颚已经空空如也,原来刚才他光顾着逃命,浑然没有注意到胡须被火烧尽了。段达一张脸阴沉了下来,他知道,此时的自己,必定是无比狼狈。
城外,杨侑站在高台上,凝视着金墉城内的火势。只有突破了金墉城,杨侑才能直接攻打洛阳。而在此之前,杨侑要让王世充知道,大隋破城的手段是多种多样,你王世充根本不可能防住。
大火越烧越旺,就连城楼也被点燃,火势冲天,十余里外都能清晰看见。足足过了三个时辰,城墙上的大火逐渐变小,稻草已经被烧尽,被烧死的尸体黑漆漆的,摆成各种奇怪的姿势。杨侑一摆手,叫过了独孤千山,传达了新的命令。
隋军再度行动起来,这一次,他们是真正的轰击,由于城墙上的火势还没有完全熄灭,所以郑军将士无法登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隋军从容轰击城墙。此时城墙在大火的烘烤之下,已经变得非常脆,巨石落下,轰隆隆的声音不断响起,多处城墙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凹陷,可以想象出,如果再多来几次,这一段城墙,就会坍塌了。
杨侑微微一笑,这在他的意料之中,挥挥手,杨侑示意继续轰击。巨石不断落在城墙上,随着城墙的每一次震动,段达的心也在震动着。这一次出兵,段达自认为已经找到对付投石器的方法,事实上也取得了效果,可是隋军早有准备,瞬间就将他的方法给破了,这让段达怎能不郁闷万分呢?
如今,经过大火烘烤之后的城墙,显得更加脆弱,巨石落下,威力更大。要知道隋军轰击叶县,可是花费了不少时日,而此时仅仅是数个时辰,这金墉城的城头,就千疮百孔,若是要修葺城墙,恐怕花费的力气比叶县还要麻烦。
段达一时之间有些踌躇,此时已经接近黄昏,但看杨侑的架势,显然没有撤退的意思。难道说,杨侑打算连夜轰击城墙,不将金墉城轰塌决不罢休吗?
54384+d4z5w+16070707。
第940章 后手
52_52487洛阳,王世充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隋军的来袭是意料之中,但出乎王世充意料的是,隋军几乎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一连攻破虎牢关、旋门关等要隘,而偃师城被杨侑弄成一座冰城,只是短短两个多月,这偃师城就不得不易手。
偃师的陷落,对于王世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意味着,隋军能分兵数次,或出兵攻打洛阳,或出兵北上夺取平津、孟津渡等地。而今,隋军又在围攻金墉城,又会有哪些诡计?
针对隋军的投石器,王世充已经想到了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稻草来减缓巨石的冲击力。按照他的猜想,杨侑想要破解这个办法,只有火攻,段达又不是笨蛋,若是看见隋军使用火攻,必定会及时撤下稻草。如此反复,杨侑必定会在金墉城面前,铩羽而归。
王世充想到这里,不由露出了微笑,能够挫败杨侑,是他最大的愿望。但是王世充脸上的笑容没有停留多久,因为危机依旧没有解除,从国力上来说,大郑是最弱的。王世充仔细地看着地图,河内郡大部已经被李唐和逆隋占据,双方正在调兵遣将,随时准备着大战。在河内郡,王世充只占有了河阳,只要掌握了此地,大郑随时可以渡过大河。
王世充最希望的是大唐和逆隋先进行一场战斗,但根据传回来的消息,双方至今没有打仗,河内郡至今平淡无波。王世充觉得,必须要想个办法,让李元吉和李靖打上一战,这样,才能将杨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同时也将大唐拉入这一场决定大郑生死存亡的战役中。
要怎么办呢?王世充想了半响,还是没有拿定注意,他忍不住抬起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从未有过的一种无力感在心头滋生。中原大战,就算击退了逆隋,中原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可是,他王世充又不得不拼死抵抗。失败了,不仅他会身死,整个王氏一门,也会遭到巨大的打击,甚至是灭门。
王世充正在想着的时候,太子王玄应匆匆走了进来,施礼过后,道:“父皇,有李渊密信。”
“密信?”王世充一愣,忙站起身来,急切地道:“密信何在?”
王玄应急忙取出了信件,递给了王世充。王世充匆匆拆开一看,原本阴沉的脸漾起一丝喜色,片刻之后,他哈哈大笑了一声,道:“李渊果然是老狐狸,这个时候,使出这等诡计,那杨侑小儿,屁股着火,恐怕不久就会退兵。”说着又哈哈大笑起来。
王玄应看见父亲欣喜若狂的模样,不由问道:“父皇,究竟有什么大喜事?”
王世充笑了半响,这才一抖书信,道:“玄应,你自己看看吧!”
王玄应接过书信,匆匆一阅,脸上同样露出了笑意,道:“父皇,虽说这是李渊的计谋,但若是成功,逆隋就会后院起火,届时他自顾不暇,哪里还会攻打洛阳。”
王世充眯起了眼睛,正要说话,急促的脚步声匆匆响起,紧接着,大门被打开,汉王王玄恕和段达出现在王世充眼前。王世充定睛一看,发现段达灰头土脸,显得十分狼狈。段达身上的衣衫多处被烧坏,就连胡须都被烧尽了,脸上也是黑漆漆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王世充吃了一惊,忙问着。
段达苦笑一声,将金墉城事件说了,当然他的话语之间,对杨侑自然是大加痛骂。王世充听罢,半响沉默不语,忽然,他一拳打在案几之上。刚才的好心情完全被这个坏消息给败坏了。
金墉城,只是王世充的一颗棋子,利用此地来拖延隋军的进兵速度,可是在隋军各种诡计之下,竟然一连丢弃了很多关隘。其实关隘的失陷还是小事,让王世充捉摸不透的,是杨侑还会有什么诡计?对手强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他一无所知。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可是如今的王世充对杨侑一点都不了解,怎么退敌?
王世充的心中忽然后悔了,当初,如果他没有选择争霸天下,而是做一个中兴之臣,那么于他而言,功名利禄,都不会少。就算百年之后,王氏子孙至少能富甲一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王世充选择篡位之后,摆在他面前的,便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段达看见王世充一脸阴沉,也有些害怕。大厅内,顿时一片沉默。王世充想了片刻,忽然释然地笑笑,道:“金墉城虽然失守,但多亏陈王及时撤退,数万大军毫发无伤。这也是大功一件。”顿了一顿,又道:“既然金墉城已经落入隋军之手,就让他们来攻吧!杨侑小儿若来,朕一定给他一个教训。”
此时的洛阳城经过数月的加固修葺,根本不是金墉、偃师这等城池能比的。杨侑想要攻城,不是旦夕可下的,洛阳至少能支撑一年以上。而那时,李渊的计谋成功,杨侑十之会选择撤退,那时,王世充便可挥兵追击,夺取逆隋的粮草辎重。
段达见陛下没有大怒,反而笑了,心中一颗石头落下,见王世充有些疲倦的样子,拱拱手告退。
段达狼狈撤出金墉城,隋军随后立刻占据了金墉城。杨侑缓步进入金墉城,在府衙住了下来。杨侑立刻召开了简单的军事会议。
如今离洛阳不过半日路程,随时可以攻打洛阳。不过杨侑依旧没有选择冒进,他十分清楚,王世充就像一个赌徒,如今他已经退无可退,必然会选择死守。面对裴行俨、罗士信、侯君集等人的求战,杨侑显得十分冷静。
扫清洛阳四围,再围攻洛阳,才是最好的办法。杨侑立刻做出部署,让裴行俨率兵五千,去取平津关,余下的罗士信、侯君集等将领,则带兵继续砍伐树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