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撼唐-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行俨、罗士信等诸将,每日带兵巡视,随时反馈偃师城的情况,一旦发现郑军在除冰,立刻还以颜色,重新替偃师城“修筑”一道白色的坚固防线。就在杨侑围偃师而不攻的时候,唐军正在调兵遣将,在上党郡聚集,齐王李元吉带兵,太子部下魏征、薛万钧等人辅佐,积极备战。
  由于南下河内郡的孔道太行陉同样被积雪堵塞,所以李元吉没有急着进兵,他只是不断派人南下,打听着中原的战事。得到的消息让他逐渐心安。隋军在大雪前,同样停驻不前:杨侑驻扎在偃师,对偃师城束手无策,而李靖则屯兵在卫县,同样没有进攻。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元吉暂时放下心来,他下令并州各郡,积极筹备粮草,一旦雪化,立刻将粮食运到壶关,以满足军需。14058036717086304960+。 
  


第937章 门户大开

  52_52487洛阳,王世充拧着眉头,看着眼前的书信。这是王行本派人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送来的信里,王行本将最近偃师城的情况详细禀告。在这滴水成冰的日子,仅仅是十几日的功夫,偃师城就成了一座冰城,远远一看,就让人望而生畏,心中一片寒冷,更不用说身临其境了。
  王行本在书信里,大吐苦水,说杨侑如何狡猾,如何卑鄙,末了,王行本请求陛下想办法支援偃师,如今的偃师城,缺乏柴薪,百姓们只能生吃小麦、稗子,根本不可能支撑太久。而且,随着柴薪的缺乏,大批的军民被冻伤,如今偃师城中的军民,已经惶恐不安,若不是城门四周全部结冰,难以逃走,恐怕这偃师城就要空了。这偃师城,一定要尽快支援,不然,偃师就完了。
  看着王行本的书信,王世充皱着眉头,苦思着,如今天气寒冷,并不适合用兵。王世充想了又想,最后还是修书一封,告诉王行本,他已经设法支援偃师,要王行本继续坚守,等到天气转暖,他就立刻率兵支援偃师。
  其实王世充根本没有想好怎么办,他知道,杨侑一定在偃师城四周布满了斥候,一旦郑军出现,隋军立刻出击,根本无济于事。而且,如今整个河南都是大雪,官道也行走不便,运输非常困难。一时之间,王世充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这厢边,王世充迟疑不决,而杨侑显然不会继续等待,他下令隋军一边搜集雪块,一边坚持不懈对偃师城进行投掷,每一天,偃师城内的军民都困苦不堪,城中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冻伤。越来越多的军民冻死在路边,不少百姓偷偷越城,逃出偃师。
  纵然是王行本也有些忍受不住了。他的府邸虽然大,但是也经不住拆啊,在这样的天气里,每一天柴薪的消耗量是十分巨大的,而且王行本的府上人口不少,他更是带着几名小妾,此外还有上百名亲兵,都住在府邸,柴薪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消耗,很快就不足了。
  王行本先是削减了府内佣人的用度,然后是亲兵。如此一来,亲兵们都非常有意见,凭什么你穿暖吃饱,而我却单衣受冻?亲兵们心中腹诽,只是迫于王行本的威望,只能隐忍不发。
  事实上,王行本也知道偃师城不可守,而且陛下一直不来支援,让王行本心中有了一丝怨言。终于,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忍受不住寒冷的王行本带着小妾,还有数十名亲兵,偷偷溜出了偃师,为了逃命,王行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不小心从城头滑下,摔得鼻青脸肿,膝盖也青了一片,疼得他眼泪花花直转,若不是顾及身份,早就流出泪水。
  王行本虽然疼痛无比,却不敢怠慢,急忙带着亲兵一路向西逃走。直到次日,偃师城的军民发现王行本已经抛弃了偃师,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偃师城的军民推举了一名校尉,投降了大隋。
  杨侑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略吃一惊。偃师城是洛阳门户,一旦失守,隋军便可挥兵直取洛阳。原本杨侑还以为王行本至少会撑到春来,但想不到他竟然弃城而走,看来这个冬天,实在是寒冷。
  杨侑立刻派兵清扫积雪,隋军有大量的火油的柴薪,杨侑拿出了一部分火油,将偃师东门的冰雪融化了,让偃师城中的军民,可以进出偃师。由于是冬季,偃师城的房屋又多破损,并不适合居住,杨侑下令拿出帐篷,在城外圈了一块地盘,供偃师城的军民居住。杨侑还拿出一部分粮食,送给偃师百姓。
  偃师百姓顿时欢声雷动,对杨侑对大隋充满了感激,他们发誓效忠大隋。
  杨侑夺下了偃师之后,继续休养生息,供给士兵们好吃好喝,等待着冬去春来,就出兵攻打洛阳。隋军虽然停驻不前,但密探仍然源源不断将消息传来。
  大帐内,杨侑手中拿着一份密报,笑道:“李渊这一次又派李元吉出兵壶关,意图与王世充夹击朕,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直说。”
  “陛下,李元吉不过一介莽夫,毫无带兵之能。微臣有些不明白,李渊为何不派李世民出征,而是派李元吉?”罗士信皱眉。在河北战场上,罗士信功亏一篑,没能擒获李世民,这让他引以为憾。
  杜如晦捋着胡须,笑道:“陛下,看来伪唐内部已经出现分歧。”
  “嗯!”杨侑颔首,历史上的李唐其实本来就有隐患,只不过,李唐的祸起萧墙,是在基本平定了天下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如今,随着杨侑的不断设计,很有可能提前发生。而李世民的一些表现,的确让李渊不喜。所以,李渊这一次派李元吉带兵。
  李元吉武功不错,与他交过手的杨侑十分清楚,能在吃了巴豆之后,还能挡住自己数招进攻的李元吉,不是一般的庸手。当然了,行军打仗不是靠单纯的武力,如果仅仅靠武力,项羽、吕布早就统一了天下。
  让杨侑在意的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魏征,居然随同李元吉出征。魏征原先是为李密效力,后来看见李密势穷,在李密最需要他的时候,毅然离开了瓦岗,投靠了伪唐,成为李建成的幕僚。
  在大隋声威日隆之际,魏征没有选择大隋,而是李建成,这足以证明,在魏征的心中,没有大隋。虽然魏征的确是个人才,但杨侑已经没有了收降的想法。
  “杜爱卿,魏征此人,你对他了解吗?”杨裒然问道。
  杜如晦拱手回答,道:“陛下,魏征是河北人,其人足智多谋,是难得的人才。但微臣以为,李建成让他辅佐李元吉,是一招坏棋。”
  “哦?说说看。”杨侑笑了。
  “陛下,李元吉此人无比高傲,为人凶残,魏征又不是他的心腹,微臣以为,魏征的意见,他很难听进去。”杜如晦一脸笑意的说道。
  杨侑放下茶杯,道:“这倒未必。”历史上的李元吉还是有些战功的,当初上当,也是由于杨侑步步设计。而这一次,李建成让魏征辅佐李元吉,在临行之前,必定对他好言叮嘱。李元吉为了复仇,必然会听魏征的话。
  杜如晦一愣,不知道陛下为何如此肯定?
  杨侑摆摆手,道:“如今李渊也派兵前来参合,扰乱朕攻打洛阳的计划,实在是可恶。朕打算给李元吉一个教训。”
  “陛下,微臣请命,领兵攻打壶关。”裴行俨立刻说道。
  “元庆老弟,这一次就交给我吧!”侯君集急忙说着,他眼巴巴从高句丽赶来,还被杨侑责罚了一番,好不容易留在中原,有了立功的机会,那肯放弃。
  裴行俨笑道:“既然是侯将军请命,我就不和你争了。”说着,一边退下。
  杨偾呵一笑,道:“不急,就算李元吉南下,也有李尚书去挡,朕的目标,还是放在洛阳。诸位爱卿吃好喝好,养足精神,一旦开春,就杀奔洛阳!”
  洛阳。王世充阴沉着一张脸,看着跪在地上的侄儿,王世充虽然是一代枭雄,但十分注重亲情,所有的侄儿都获得了爵位。而几个侄儿中,以王弘烈、王仁则、王行本几人比较突出。可惜,王弘烈被唐军斩杀,这口恶气还没有出,王仁则又被隋军擒获了,而今,王行本丢盔卸甲,放弃了偃师,逃回了洛阳,这让王世充怎能不气愤呢?
  一旁的宦官段瑜身子瑟瑟发抖,刚才王世充将案几一拳打烂,龙颜之怒,不是他一个小宦官能承受的。
  王行本身子一抖,伏在地上,大声哭泣着:“陛下,不是微臣不想守卫偃师,而是城中到处是冰,处处布满了死尸,城中军民不能御寒,更不能吃口热饭,只能用生麦子充饥,实在是惨不忍睹啊!”
  “微臣虽然极力弹压,可是军心已经不稳,商量着要投靠隋军,甚至还有人商量着要将微臣擒拿,献给杨侑。微臣、微臣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放弃偃师啊!若是走慢了片刻,恐怕侄儿就会被抓住,做成人肉冰棍了!”王行本一边磕头,一边说道。
  王行本打着悲情牌,试图取得王世充的原谅,尤其是最后一句话,点明了他的身份。我是你的侄儿啊!王行本的话还是有作用的,闻言,王世充的脸色逐渐缓和了下来,荆王将偃师拱手相让,他也有责任,毕竟至今为止,他仍然想不出支援偃师的办法。看来,荆王逃走,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而且,王行本的脸上,有着多处淤青,走路也一瘸一拐的,看来是吃了不少苦。王行本的父亲王世伟早死,一想到这一点,王世充的心又软了一点,心中最后的怒气渐渐消失了。
  “荆王,起来吧!”王世充上前一步,扶起了王行本,不由得叹息了一声,道:“杨侑小儿的确无比狡猾,朕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卑鄙,使用这等无耻的手段。就算是朕,恐怕也挡不住。”
  王行本一边擦着泪水,一边看着王世充,心中一颗心逐渐放下,计谋成功了。
  “荆王一路吃了不少苦吧,你早些回去,好好养伤,等你伤好,朕替你报仇!”王世充安慰着他,可是就连他的心中也没有底,能守住洛阳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谈什么报仇?
  王行本闻言,拱拱手,道:“叔父,侄儿告退!”28421039。 
  


第938章 静待时机

  52_52487虽然没有责罚荆王王行本,可是摆在王世充面前的难题依旧没有解决。…。。…此时天气寒冷,王世充猜想杨侑十之不会进兵,心中稍安。他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长安,告知了洛阳的情形。王世充的意图很明显,如今隋军势大,我是挡不住了,你李渊看着办吧。
  王世充随后派出五千士兵,进驻金墉城。这金墉城是当初李密进攻洛阳的前沿阵地,城池坚固,可与洛阳成掎角之势。王世充此时派兵入驻,也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出准备。
  王世充在调动兵马的时候,李渊接到了王世充的快马急报,对此他只是一笑,吩咐李建成以他的名义回了一封书信,说大唐已经准备妥当,随时支援洛阳。李建成见父亲一直咳嗽,不免询问了一番。
  李渊自嘲地笑了笑,这段时日,因为冬季来临的关系,他的身子有些承受不住,所以连连咳嗽,御医看了几次,却直说他受了风寒,开了一些中药,但吃了半个月,却没有太大的效果,依旧咳嗽不已。
  这些日子他已经习惯了,也就不那么在意了。倒是李建成比较上心,说要遍寻名医,为父皇治病。
  各方势力由于天气的关系,表面上都按兵不动,暗地里却在积极备战。杨侑不久之后得到消息,东西突厥发生大雪灾,冻死牛羊无数,这也就意味着,开春之后,突厥人必定会十分不平静,甚至,他们有可能南下侵扰。
  对于贪婪的突厥人,杨侑早就有了准备,自从夺下了幽云之后,隋军一直在加固幽云的城池、关隘,突厥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杨侑率兵在大营之中,吃饱穿暖,时间迅速过去,转眼冬去春来,积雪逐渐融化,偃师城全是水,杨侑派兵进入城中清扫之后,修葺了城墙,准备以偃师作为进攻基地。百姓们回到了偃师城,自发开始修建房屋。
  春暖花开,官道上不再泥泞,杨侑见时机成熟,立刻率兵五万,杀奔洛阳,余下的军队,则镇守虎牢关、偃师等要地。隋军杀奔而来的消息,没有躲过王世充的派出去斥候的耳目,他们迅速将杨侑进兵的消息传到了洛阳。
  王世充原本松弛下来的一颗心登时紧张了起来,他立刻调兵遣将,首先派段达进驻金墉城,使得金墉城的守军足有一万五千人,他再度叮嘱段达,不可轻易出战,务必要坚守,坚守,再坚守。
  王世充鼓励段达,在适当的时候,他会主动率兵出击,击败隋军。段达领命而去,王世充却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多大的信心。
  杨侑一路缓慢行军,两日后抵达金墉城外,驻扎了下来,大军连绵数里,军旗招展,在劲风中呼啸。杨佘快得到消息,金墉城的守将便是段达,想到这里,他不由微微一笑。下令士兵准备,次日攻城,给段达一点颜色看看。
  隋军进兵的消息也被单雄信得知,此时他正在河内郡驻守。本来按照王世充的指示,单雄信是要等雪化之后,再将河内郡拱手让给李元吉。可是南方战场,雪刚刚化了,杨侑就率兵杀奔洛阳,一旦隋军开始围攻洛阳,意味着就会夺取孟津渡、平津关,如此,就会截断单雄信的退路。
  河内郡,单雄信和杨庆正在商量着,对于杨侑的强势进击,均显得忧心忡忡。单雄信想要退出河内郡,回到洛阳,集中兵力与隋军决战。而杨庆却有些后悔,他是杨隋皇室后裔,在大隋最为危急的时候,他没有选择为国效力,而是朝三暮四。上次更是试图策反杨侗,不料却中了杨侗的诡计。
  杨庆十分清楚,他必定为杨侑所不容,可是,王世充已经是秋后的蚱蜢,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继续为王世充效力,显然一点都不可靠。杨庆与单雄信有些分歧,他虽然没有明说,言下之意却是要单雄信抛弃王世充,为李唐效力,如今天下残存的势力已经不多,也只有李唐才能给隋军制造麻烦了。
  可是单雄信却不肯,他的大哥是被李家人杀死,这个仇,他还没有来得及报,怎么可能投靠仇人?因此,单雄信一口就回绝了。两人不欢而散,单雄信稍作停留,带着部下两万人趁夜撤回洛阳。杨庆得到消息,立刻收拾了细软,北上壶关,在长平郡,恰好遇见带兵南下的李元吉。
  魏征得到消息,立刻建议李元吉率兵南下,李元吉采纳了魏征的建议,派护军李思行率兵五千,昼夜南下,迅速抵达河内,并趁虚占领了济源、河阳等县。另一边,李靖也得到消息,同时派兵南下,占领了河内郡新乡、获嘉、修武等县,各占河内郡一半。
  李元吉抵达河内郡之后,立刻派兵四处搜寻物资,修补城墙。李元吉打算以河内郡为根基,对抗李靖,毕竟太行陉运输粮食艰难。而单雄信在河内郡囤积了不少粮食,这让李元吉开怀大笑,觉得占了很大的便宜。
  李靖占领了河内郡东部几个县之后,立刻写了一封书信,将李元吉也同样赶到河内郡的消息告知杨侑。不久之后,杨侑得到消息,立刻做出决定,李元吉就由李靖对付,他让李靖消灭这股南下之敌,至少要将李元吉阻挡在大河以北,这样,杨侑才有足够的精力对付王世充。
  隋军积极备战,各种攻城器械、物资大量从后方运输到前线,杨侑知道,洛阳一战,是持久战,所以必须要做出充分的准备,而此时,王世充却一脸阴沉地召见了单雄信。虽然王世充早就下令,让单雄信准备撤回洛阳,但事实上,单雄信的撤退实在是太仓促了,大郑还有不少粮食留在了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