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刘黑闼而言,他希望尽快攻下乐寿,因为一个很严峻的事实摆在他的面前,那就是渔阳郡的粮食不足了。渔阳郡地广人稀,表面上有大量的土地可以供百姓开垦,可实际上只有渔阳城附近的地区得到一定的开发,广大的南部地区多是沼泽和尚未开发的森林,以一城养活他部下数万士兵,的确是捉襟见肘。幸亏罗艺当初给了他一批足够食用两年的粮食,这才勉强支撑了下来。
随着刘黑闼击破高开道,奖励百姓开垦农田,当初从罗艺那里捞到的粮食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刘黑闼希望尽快夺下乐寿,获得夏国的粮食,从而能继续支撑下去。
可是李唐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不紧不慢,让刘黑闼的心中焦急万分,他一连派人去催促李世民,可是每一次使者都回来说,秦王在巡视清河、信都等郡,并不在大营里,而留守大营的唐将,却不敢贸然做出决定。至于罗艺,更指望不上,他声称已经投靠了大唐,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秦王办理,他不过是大唐的一个平凡将领,根本无权做出任何的决策。
刘黑闼很清楚,作为平定河北之后的最大对手,李唐必然会选择削弱自己。可是当初一步错步步错,他明明知道妻儿都是被李唐所暗害,但他依然不听窦建德的辩解,毅然选择了自立,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要承受分裂河北军之后带来的阵痛。
刘黑闼本来以为能将种种不利转为有利,但在夺下渔阳郡之后,不少将领反对南下,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支军队来,为了牢牢将军队掌握,刘黑闼进行了重组,以前在夏国没有受到重用的将领在他手上得到了提拔,诸如诸葛德威就成为了他的心腹之一。
如今大军南下,表面看起来顺利,但仅仅占有渔阳郡的他显然无法和拥有关中、并州乃至于河北小部的李唐拖时间。李唐拖的是粮食,而他刘黑闼拖得却是命啊。
刘黑闼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打算,那就是自己去攻城,可是他也清楚,面对乐寿这等坚城,仅仅凭借他的五万兵力是不足以拿下乐寿的。而且他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等他辛辛苦苦即将打下乐寿城之后,可恶的唐军一定会在他的背后捡便宜。
进不能,那么退呢?退回渔阳郡?粮食的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坐吃山空还不如以战养战,不然数万大军陷入缺粮的境地,就算他刘黑闼在军中的地位如何崇高,也余下兵变一途。
真可谓进退两难啊!对此,刘黑闼又怎能不忧心忡忡呢?刘黑闼伏在案几上,仔细地看着地图,在地图上他用数块不同颜色的小石子代表着不同的势力,他在模拟演练,希望能找到一个攻破乐寿,并迅速占据粮仓的办法。
只有在攻破乐寿城之后,第一时间夺下粮仓,李世民才会承认这一既定事实,就算日后两军翻脸,刘黑闼也有足够的粮食和李唐周旋。敌人的敌人虽然是盟友,可是有一天,当利益摆在众人手上的时候,盟友也有可能成为敌人,那个时候的厮杀会更加激烈,这一点,从草根阶层混上来的刘黑闼太清楚了。
刘黑闼心中不断计算着,乐寿城的防御几乎是毫无破绽,在守不住乐寿就面临失败,面临家破人亡的危机下,窦建德显然对乐寿城的防御非常用心,不是短时间内能攻破的。
纵然是如此,刘黑闼也只得咬咬牙,非要将乐寿城攻破不可,可是,要怎样攻打乐寿呢?刘黑闼依旧没有想到办法。
此时的子牙河,由于堤坝的建造,已经逐渐干涸。堤坝上,大量的唐军正在忙碌着,将别处移来的泥土倒在堤坝上,然后用巨石逐步笃实,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泥土一定要笃实,不然就有可能功亏一篑。为此,每一天李世民都会去堤坝上巡视。
李世民的确在唐军大营中,而非如敷衍刘黑闼使者说的那般在清河、信都等地巡视,他每日关注着子牙河堤坝的筑造,自然有是他的目的。一方面,正如刘黑闼猜想的那样,一旦夏国灭亡,河北就成为李唐和刘黑闼的势力范围,可是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河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只能有一个政权存在。
与其在消灭夏国之后与刘黑闼翻脸,不如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刘黑闼的实力。李世民非常清楚刘黑闼的缺点在那里,粮食不足,战争潜力不足,只要继续拖延时间,刘黑闼的数万军队就会因为缺乏粮食而崩溃。而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足够粮食的大唐便成了刘黑闼军投靠的最佳选择。一旦这群骁勇善战的士兵投靠了大唐,必然会极大地增强大唐的势力。
李世民想的非常美好,所以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实际上经过数月的扫荡,他已经成功地整合了罗艺部下的数万兵马,罗艺如此配合,也让李世民十分满意他的表现。虽然不能直接提拔罗艺,但李世民对罗成非常照顾。
如今的罗成可谓李世民帐下的第一红人,两人同吃同睡,若不是李世民已经娶妻,不少人恐怕就会认为秦王对面容俊美的罗成有些不太好的想法了。
此时,在西风的吹拂下,李世民和罗成正在堤坝上巡视,身后不远处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
“如今冬天就要来临,对粮食的运输可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啊!”李世民显得有些担心。虽然军中的粮食还足够一个月,而且清河、信都等郡也有二十多万石的存粮,但李世民不打算动这批粮食。并州是大唐的龙兴之地,虽然去岁遭受刘武周的蹂躏,但依旧存积了大量的粮食。李世民的想法是要从并州运粮,从而解决三军对粮食的需求。
罗成微微抬起头,笑道:“秦王殿下,幽州还有不少粮食,足够三军食用半年,根本无需从并州运粮呀,并州到河北,需要翻越太行山,道路不便,用时良久。殿下何必舍近求远?”
李世民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他自然有他的目的,但是这话却不能告诉罗成。转过头,李世民轻声叹息一声,道:“幽州虽然有粮食,但短时间内不宜动用。我的打算是等我冬季大雪封山之后,再动用这笔粮食。而在此之前,并州还是首选。”
罗成不明所以,点着头赞道:“殿下英明。”
李世民摆摆手,对于罗成的夸奖并不在意,他呵呵一笑,道:“公然,我有一句话想要问你。”
罗成一愣,秦王殿下这是何意?他不由放缓了脚步,道:“殿下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公然一定知无不言。”
李世民一笑,并没有急着提出问题,而是沿着堤坝缓缓而行,罗成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十分请不明白殿下要问什么?终于,李世民走了十余步后,终于停住了脚步,目光凝视着罗成,有着一丝期盼,有着一丝焦急。
“公然,如果有一天我要争夺天下,你会站在我的身边吗?”李世民问道。
罗成疑惑地问道:“殿下,如今我不就是在跟着殿下争夺天下吗?”
李世民突然哈哈一笑,这个罗成那里都好,就是少了一些心眼,他隐晦地问这个问题,没有想到罗成竟然丝毫不知其中的含义。李世民笑过之后,轻轻叹息了一声,道:“公然,你以为我的目标只是一个亲王吗?”
罗成闻言,原本疑惑的双眼逐渐变得清明起来,他恍然大悟,“殿下原来是想要……”他话说了半截,突然硬生生地止住了,左右看了一眼,堤坝上的士兵都在忙碌着,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这边,除了一直跟在身后的尉迟敬德和秦叔宝。
“不错,公然,我想知道,如果有一天走到这个地步,你会帮助我吗?”李世民淡淡的说着,但眼中已经有了一丝杀意,纵然他对罗成十分信任,但如果罗成不同意,他就立刻将罗成推进子牙河。
罗成一愣,立刻拜倒在地,道:“殿下待我推心置腹,我罗成愿意为秦王效力。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我罗成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李世民上前一步,扶起罗成,满意地笑了。拉拢了罗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拉拢了罗艺,拉拢了十余万幽州军,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同意在攻破乐寿之后,将窦红线许配给罗成。
“公然,你放心。我不久之后就会攻破乐寿,届时你就能抱得美人归。日后我九五至尊,你就是大唐的开国侯!”李世民及时地抛出了香甜的诱饵。
罗成脸上一喜,道:“殿下,这一次攻打乐寿,我愿为先锋,为殿下披荆斩棘!”
第720章 喜忧参半
风吹乱了李世民的头发,一脸笑容的他看着罗成,在得到罗成的表白之后,李世民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负手而立,看着在堤坝上忙碌的士兵,缓缓开口,道:“这一战不仅仅关系到大唐的命运,更关系到我在军中的地位,如果这一战胜了,大唐就能在争霸天下的征途上取的更为有利的地位,而我也将成为大唐的实权派。”
李世民指的是兵权,如今大唐的兵权主要分为几个派系,其中拥兵最多的自然是他的老子,大唐皇帝李渊。
除去李渊,太子李建成约有五千兵马。齐王李元吉三千,平阳公主两千。此外便是掌控凉州的李神通,有兵五万多人。
至于他李世民,虽然掌控的是大唐的禁军,但由于常年的战斗,已经有一部分的将领属于他掌控了。一些士兵甚至只知道秦王而不知道大唐皇帝。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久久埋藏在心底的野心如同春草一样滋生了。他决定取河北为根基,然后窥视中原,夺取山东,为他将来的霸业做基础。
所以,他在河北采取的方法是格外温柔的,程名振等人投降就源自于他恩威并施的结果。
在此刻,他认为河北的局势已经基本大定,所以开始极力招揽罗成,进而掌控幽州军。
听到李世民如此信心满满的话,罗成的一颗心也活络了起来,他本来就是一个不甘于平庸之人,自然不会老此一生。他轻声笑了笑,道:“殿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河北已经收入囊中,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正要说话,李道玄匆匆而来。李道玄这一次跟着李世民出征,是自动请缨而来,在李道宗被隋人害死之后,他便决意为兄弟报仇。而要报仇,在他看来不是简单地杀人,而是要一步一步蚕食逆隋的土地,让隋帝过的战战兢兢,每一天都活在恐惧之中,这才是报仇的最高境界。
大唐曾经吃过逆隋的亏,不服气的李道玄决意将这口恶气讨回来,所以他跟着李世民出征了。
不过二十岁的李道玄匆匆而来,额头上挂着汗水,到了李世民身边,他拱拱手,道:“大帅,在半个时辰前,有一名骑士从北方赶到了刘黑闼的大营,不知道所为何事。”
李世民微微皱眉,不满地道:“怎么回事,竟然捉不住此人?”
李道玄摇摇头,道:“此人异常狡猾,我军斥候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不敢贸然动手,不然破坏了与刘黑闼的关系。”
李世民“嗯”了一声,虽然他一直防着刘黑闼,也想一口将刘黑闼给吃掉,但在没有攻破乐寿城之前,李世民是不会和刘黑闼翻脸的。想到此,他点点头,示意李道玄继续说下去。
“此人似乎从渔阳而来,只是不知道带来什么消息。”李道玄有些遗憾。
李世民沉默半响,道:“不妨,只要看紧他,料想他翻不出什么大浪。”
刘黑闼大营,刘十善领着传令兵匆匆走进了大帐,他一脸喜色地喊着:“大哥,大哥。”
刘黑闼从堆积如山的地图中抬起头,双目有着红红的血丝。他咳嗽一声,道:“十善,有什么事情吗?”说着,不由咳嗽了两声。
刘十善快步走了过去,道:“大哥,大喜事呀!”
刘黑闼一愣,显得十分疑惑:“大喜事?有什么大喜事?”
“大哥,这是诸葛德威派来的传令兵。”刘十善说着,健壮的身躯微微挪开,刘黑闼这才注意到了弟弟身后之人。
“诸葛德威派你来,是有什么大喜事?”刘黑闼问道。
传令兵走上两步,双手抱拳,施礼之后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刘黑闼,道:“汉东王,诸葛将军派我来,的确是有天大的喜事。所有的事情详细地写在了信里,还请汉东王一阅。”
刘黑闼伸手接过书信,将火漆挑开,取出了信纸,展开一阅,忍不住眉头就是一挑!
刘黑闼在一旁看的仔细,不由急忙问道:“大哥,究竟是有怎样的喜事?”他虽然知道有喜事,具体却是不知。
刘黑闼呵呵一笑,将书信递给了他,道:“你看看就明白了。”
刘十善疑惑地接过,匆匆一阅,同样也是喜上眉头。
诸葛德威在信里说,在数日前,他成功地劫杀了高句丽派到中原的商人,夺取了大批的财富和粮食。这一批粮食足够大军食用三个月。
虽然有些诧异高句丽为何会将如此多的粮食送到中原,但诸葛德威一向办事稳重,想来是没有虚言的。
有了这批粮食,刘黑闼就能安然度过冬天,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诸葛德威在信里还说了,鉴于今年天气冷的特别早,恐怕大雪也会提前降临。若是下起了大雪,道路必然行走不便,军粮也难以运输。所以诸葛德威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汉东王能够批准。
建议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克服运输粮食难的问题,诸葛德威决定减少运输粮食的次数,但增加每一次运输粮食的数量。
这样运输的次数少了,在路上的损耗也相对变低。诸葛德威说,从以前没半个月一次运输改为一个月运送一次,这是最为划算的办法。
刘黑闼思考了半响,觉得诸葛德威的这个建议非常不错。不过,他觉得还是要再改一改时间。
河北地靠北方,下一次雪可能数月都不会融化,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一些。他决定将这个时间改为两个月,这样十日后运粮队的任务虽然会特别重,但实际上却节省了很多麻烦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点便是刘黑闼觉得在这十天半月内就会有一场大战,所以他需要足够的粮食来稳定军心和犒军。
想到这里,刘黑闼写了一封书信,让传令兵立刻返回渔阳,告诉诸葛德威,按照信中所言行事。
传令兵走了之后,刘黑闼松了一口气,粮食的危机竟然如此神奇地解决了,心头的大石落在了地上,让刘黑闼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做出更多的策划。
乐寿城,经过数日的忙碌,按照窦建德所构想的防御工事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乐寿城可以说是城中有城,就算被敌人攻破了外城,也能依靠城内节节防御工事进行抵抗。
大隋锦衣卫拼死传递回来的消息给了窦建德信心,尽管他还不明白大隋天子的军队会从那里杀过来。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当他有信心的时候,再困难的事情都能完成。但当他没有信心,心中已经绝望的时候,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办的格外糟糕。当年的杨广是如此,而今的窦建德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杨广像一只鸵鸟一样,躲在在江都,以为不理不问就能将天下大乱的事情已经忘记。而窦建德却在种种压力之下,选择了奋起。这或许是因为两人的经历不同罢。
窦建德能在反贼数量仅次于山东的河北站稳脚跟,经历了太多。尤其是杨义臣差一点就将他挫骨扬灰。所以窦建德不怕失败,失败只会让他越挫越勇。
在西风中走了半个时辰,窦建德停住了脚步,从这里他能看清楚李唐在子牙河修建的堤坝。窦建德很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他这是想要利用子牙河的大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