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奔流的河水,在大雨之中发出一声声巨大的咆哮,卷起一个个浪头,朝着下游涌去。
驻马立于洛水河边,看着比晴天拔高了许多的洛水,刘辩眉头紧紧的拧着,抬手指着河面,对身后的王柳等人说道:“水流湍急,河床已是泄洪不及。若是这场雨再下个五七日,恐怕洛水便是要发脾气了!”
同样看出洛水的河床已经比平日高了许多,王柳、王榛等人脸上的神色,也是多了几分担忧。
天空阴霾密布,大雨倾盆而下,谁也说不清这场雨究竟能下多久。
假如真的再下上五七日,恐怕洛阳便要遭受难得一遇的洪灾。
“你等可晓得,粮库粮食还有多少?”望着奔腾的洛水,刘辩向身后的王柳、王榛和一众卫士问了一句。
粮库的粮草,都是由仓廪管理,身为刘辩的卫士,自然不会晓得究竟有多少粮草。
听得刘辩这么一问,众人满脸愕然的相互看了一眼,都是摇了摇头。
“今天本王真是命运多舛啊!”见众人都摇头,刘辩嘴角牵起一抹淡然的笑容,对众人说道:“先是虫害,再来涝灾,莫不是本王开罪了上天?竟是要将这报应,应在百姓身上?”
“殿下!”刘辩虽然话说的淡然,可任谁都能听出些许的无奈,王榛赶忙抱拳对他说道:“殿下爱民如子,只是想的太多,才会如此!”
没有接王榛的话头,驻马在洛水河边站了片刻,刘辩一提缰绳,兜转战马,向众人招呼了一声:“回洛阳!”
一众战马冒着大雨,飞快的在泥泞的道路上奔驰。
黄豆大小的雨点,敲落在刘辩等人的雨披上,发出“啪啪”的脆响。
战马的马蹄踏在泥泞的道路上,也不是像晴天里那样发出沉闷的响声,马蹄声也是变的清脆且短促。
雨天的晚上,总是要比晴天来的更早一些!回到洛阳城,天色已是略略的有些发暗。
刚进城门,刘辩就向身后的一名卫士吩咐道:“去将徐庶请到王府,本王在湖边等他!”
“诺!”得了刘辩吩咐的卫士应了一声,勒转缰绳,飞快的朝着徐庶的府上奔去。
那卫士离开后,刘辩领着众人,也向王府策马疾驰。
大雨下的太急太猛,城内的出水口根本流淌不及,街面上的雨水也是已经没过了战马的马蹄。
走在街道上,马蹄每踏起一下,便会溅起一蓬水花。
回到王府,刘辩丝毫没做任何耽搁,径直走到了王府后园的湖边。
落雨的时节,风儿往往不是很大,站在湖边,看到的是在雨中漾起点点涟漪的湖面。
身后的垂柳,也是柳绦低垂,静静的承受着雨点对它们的洗刷。
跟着刘辩来到湖边,王柳等人也如同刘辩一样,站在雨地里,淋着大雨,望着泛起点点涟漪的湖面。
在湖边站了没多会,刘辩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短促而清脆的脚步声。
他并没有回头,从那阵脚步声,他已听出跑过来的,只有两个人。
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前去唤徐庶的卫士和徐庶。
“殿下!”果然,待脚步声来到身后,刘辩听到了徐庶的声音:“听闻殿下召唤臣下!”
“是!”听到徐庶的声音,刘辩依旧没有回头,他抬起手臂,朝着面前的湖面一指,对徐庶说道:“以军师看来,这湖水何时会漫出湖岸?”
循着刘辩手指的方向往湖面上看了一眼,徐庶抱拳对刘辩说道:“若是大雨如此下下去,恐怕五七日,湖水便会漫出湖岸。”
“本王才从洛水岸边回来!”微微蹙起眉头,刘辩转过身,面朝着徐庶,对他说道:“洛水的河床,也是比晴日里高了许多,恐怕同样只须过上五七日,河水便会漫到河岸上。”
“殿下可是担心……”从刘辩的语气中听出了些许担忧,徐庶对刘辩说道:“若是大雨真个不停,今年恐怕是要有场涝灾……”
仰脸望着遍布阴霾落着大雨的天空,刘辩的脸庞被大雨冲刷着,雨水迷的他连眼睛都几乎快要睁不开。
“苍天若是无情,我等只能自救!”待到低下头,刘辩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徐庶说道:“军师可安排官员,征集民夫,在洛水河畔开渠引流,将河水引到低洼处,提前泄洪。”
“殿下顾虑周详,臣下倒是疏忽了!”刘辩说出要提前泄洪,徐庶连忙抱拳躬身应了一句,对刘辩说道:“臣下这便前去安排。”
“不止是洛阳一地,临近河边的地区,全都要提前开渠泄洪!”徐庶刚应声,刘辩就满脸正色的对他说道:“百姓连年承受兵祸,早已是困苦不堪,再不能承受一场天灾了!”
徐庶赶忙应了一声,向刘辩告了个退,返身退了下去。
待到徐庶离去,刘辩重新转过身,望着泛起圈圈涟漪的湖面,眉头却始终紧紧的拧着。
正如他对徐庶所说的那样,眼下正逢乱世,兵祸连年,百姓早已生活的困苦不堪。
虽说刘辩治下各地,由于他的一套新政推行,百姓无须缴纳贡赋,生活相对的要比其他地方的人们好上许多,可由于积弱太深,却也是难以承受一场老天降下的灾殃。
在湖边站了许久,刘辩才在王柳等人的护送下,返回了陶浣娘的寝宫。
刚进寝宫正门,早已翘首等待他的陶浣娘便迎了出来。
外面雨实在太大,虽说穿着雨披,可刘辩的身上却还是被雨水淋了个透湿。
“来人!”迎到刘辩面前,先是向他福了一福见了个礼,随后陶浣娘便扭头朝一旁的侍女吩咐道:“去为殿下取一套干爽衣衫来。”
由于刘辩在每位王妃寝宫留宿的日子不确定,所有王妃的寝宫内,都备着他的衣衫,陶浣娘这里自然也是有着几套。
得了陶浣娘的吩咐,那侍女应了一声,小跑着为刘辩取干爽衣衫去了。
“殿下!”取衣服的侍女刚刚离去,一旁的另一名侍女就给陶浣娘递上来一条干麻布,捏着麻布,一边替刘辩擦着脸上的雨水,陶浣娘一边轻声对刘辩说道:“快些将水擦擦,莫要着了风寒。”
“本王的身子哪里那般柔弱?”朝陶浣娘微微一笑,刘辩解开衣带,将外面的衣衫脱去,露出里面的小衣。
由于在大雨中淋的太久,里面的小衣也已是湿透。
雪白的小衣贴着皮肤,甚至能看清里面的肉色。
捏着麻布,帮刘辩擦拭着身上的雨水,陶浣娘的脸上,不知不觉中,竟流露出了几分心疼。
“王妃,殿下的衣衫来了!”正帮刘辩擦拭着身上的雨水,陶浣娘身后传来了侍女甜甜的嗓音。
得知侍女已经取来了衣衫,陶浣娘先是帮着刘辩将小衣解开,替他脱下了潮湿的衣衫,随后为他擦干了身子,这才取过干爽的衣服,替刘辩穿了起来。
与陶浣娘在一起,和跟其他妃子在一起的感觉很是不同。
出身农家的陶浣娘,虽然已是做了刘辩的妃子,并且早已搬入洛阳王府,身边也有着不少侍女服侍。
可她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农家女子所具有的淳朴和勤劳。
每次刘辩来到她的寝宫,她都会亲自服侍刘辩,让刘辩有种在农家小院,和妻子过着平静日子的感觉。
这场大雨并非只是洛阳一地在下,就连青州、兖州一带,也是暴雨不断。
刘辩忙着防范涝灾时,兖州一带,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在冒着大雨朝青州快速推进。
第637章 疏通水渠
领着这支大军冒雨前进的,正是曹操麾下猛将夏侯惇。
若是刘辩见了夏侯惇,定会心生感慨,他的穿越并不是对很多人没有多少影响,至少领军的夏侯惇,便是受了不少影响。
头顶紫金盔、身披熟铜甲,夏侯惇手提大刀,双目炯炯有神,在雨中望着远处。
骑马走在夏侯惇身旁的,正是刚投效曹操的郭嘉。
此时的郭嘉,已不再是文士装扮,他也是发髻高高挽起,身上穿着一件鱼鳞甲,腰挎长剑。
与夏侯惇并骑前行着,郭嘉脸上的神色,就不似夏侯惇那般纠葛。
他的神情很是坦然,好似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很有信心。
“娘的,下这么大的雨!”一边领军行进,夏侯惇一边抬手抹了把脸,对一旁的郭嘉说道:“军师,这雨若是这般下下去,恐怕我军是要吃上不少苦楚……”
“我军吃苦,别个自是也要吃同样的苦!”扭头朝夏侯惇微微一笑,郭嘉对他说道:“我等奉明公之命出兵讨伐刘备,只须将刘备攻破,至于吃苦,咬咬牙便挺过去了!”
“军师所言不差!”听了郭嘉的一番话,夏侯惇脸上现出一抹愧色,随后向郭嘉问道:“不知军师可有破敌良策?”
“刘备出兵,粮草皆自平原而出,我军无须与刘备大军正面厮杀,只须领军攻破平原,彼军必破!”望着前方,郭嘉嘴角牵起一抹淡然的笑意,对夏侯惇说道:“若无意外,一月之内当可收兵。”
扭头看着郭嘉,夏侯惇是满脸的愕然。
出兵之前,他便没有想过能够一两个月收兵,虽说刘备很弱,却还没有弱到连一个月也撑不住。
“若是平原军死守城池,闭城不出……”郭嘉话说的信心满满,夏侯惇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皱了皱眉头,向他问了句:“不知军师如何破敌?”
“这场雨便可利用!”一边向前走,郭嘉一边仰起脸朝灰蒙蒙的天空望了一眼,对夏侯惇说道:“只要这场雨再下上三五日,平原周边河流必定满溢,城内若是不加以疏导,也会大水漫城,届时我军根本无须强攻,便可借着水势,夺取平原。”
“呃!”虽说领军打仗已有数年,夏侯惇却是从没想到,竟然只须借着雨势,根本不用将士们拼杀,就能夺下城池,不由的愣了一愣。
这场雨果然如同刘辩等人预测的那样,一下就是个没停。
三天之后,洛水岸边,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头的民夫,正挥舞这锄头、铲子,在雨地里开挖着泄洪的渠道。
一只只装满了泥土的麻包堆放在河岸以北,在河岸以南,数条泄洪的沟渠已经挖出了很远,河道也在人们的努力下,比早先拓宽了许多。
穿着一身百姓的深衣,手中提着一只铲子,忙活了半天的刘辩直起腰,抬手抹了一把脸。
他的手上满是泥水,这一抹竟是把脸给抹成了花脸。
不过如同倾泻下来的暴雨,冲刷在他的脸庞上,很快又将脸上的泥水洗去。
“殿下,歇上一歇吧!”手提铲子,直起腰,正要活动活动腰杆,同样满身泥浆的王柳跑到他的身旁,冲他喊道:“殿下已然忙了一上午……”
“若是慢些,这河道便要破了!”扭头看着已是比前两天更高了些的河床,刘辩对王柳说道:“百姓们都在忙着疏通沟渠,本王也是无有理由歇息!”
说着话,他又将铲子顶在地上,用力的挖起泥土。
河岸边上,黑压压的开渠百姓,一个个也都忙的热火朝天,在这滂沱的大雨下,洛水河边竟是显现出一片蒸腾的沸意。
“吃饭了!吃饭了!”众人正忙着,一群兵士抬着数百个大筐,跑到河边,一名军官向在场的百姓们喊道:“大家吃罢了饭食,再接着干!:”
听说要吃饭了,百姓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活计,朝着抬筐的兵士们跑了过去。
得知饭食送了过来,王柳也挤进人群,从一名兵士那里领了两个布包,朝着刘辩这边跑了过来。
“殿下!”再次折回刘辩身旁,王柳把一只小布包递向了刘辩,对他说道:“且吃些饭食,歇息片刻吧。”
伸手接过装着饭食的小布包,刘辩一屁股坐在泥浆地里,对王柳说道:“你等也好生歇歇。”
“嗯!”王柳应了一声,刘辩坐下后,也在刘辩身旁不远处坐了下来。
地面上满是泥浆,坐在地上,就等同于坐在水窝里。
可无论是刘辩还是王柳,都已经感觉不到潮湿给他们带来的不适,他们浑身已经湿透,再湿一些,也是无妨。
小小的布包里,包着的是金灿灿的煮粟米。
大雨浇在布包上,将粟米打的透湿。
河岸边上的人们,包括刘辩在内,所有人都是就着雨水,狼吞虎咽的吃着粟米。
刚开始疏通水渠,刘辩来到此处,与人们同吃同作,百姓们还很是惶恐,可到了后来,也多是习以为常。
不过有刘辩的加入,被征集来的民夫干活的时候,一个个都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生怕比别人干的少了些。就连附近村子的妇人和孩子,也有好些都跑到河岸边上帮忙。
民夫开挖水渠,不仅每日吃食由洛阳军供给,到了傍晚收工,他们还能按照人头得到相应的铜钱做为报酬。
在民夫们看来,他们参与开挖水渠,那是在给自家做事,为自家做事都有好处,前来领头干活的洛阳王,又是为了什么?
也正是由于刘辩亲自在河岸边上挥舞铲子、锄头,水渠的进度才要比预计更快一些。
大雨还在下着,若是再过两日,水渠还是不能贯通,附近的村子就可能会受灾。
虽然早春栽下的作物已然收割,可田地里还有新栽种的禾苗,一旦大水淹了村子,地里的庄稼便会全都被水给淹死,百姓们便要有一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狼吞虎咽的吃完饭食,许多民夫已是提起的工具,一个个又走回了他们劳作的地方。
坐在泥水窝里,望着那些已经开始干活的民夫,刘辩对一旁的王柳说道:“我大洛阳的百姓都是这般,本王又如何须担心洛阳受灾。”
“这都是殿下的功劳!”不出刘辩意料的,王柳在听他夸赞了百姓一句之后,微微一笑,对他说道:“若非殿下亲身来到此处,恐怕此时怠工的也是不少!”
听了王柳的这番话,刘辩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
以往温柔的洛水,在大雨中奔腾咆哮着。
高高卷起的浪花,拍打着河床、敲击着河岸,发出一声声巨大的轰鸣。
浪花击打在河岸上,溅起一团团水花,四溢的水花崩溅,落在河岸边上,在岸边的水窝中激起一圈圈涟漪。
“该干活了!”仰脸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刘辩站起身,提着铲子,朝他刚才正在开挖的水渠边走了过去。
刘辩在河岸边上参与开挖水渠,可是苦了跟随他一同来到此处的王柳、王榛和一众卫士。
众人每日天不亮,便追随他离开洛阳城,一直到天色擦黑,河岸边上的民夫都收了工,才跟随刘辩一同返回洛阳。
如此往复,虽说只是过了两三日,却还是感到浑身的力量都好似要被抽离了一般,骨头都有种要散架了的感觉。
可身为洛阳王的刘辩,却好像浑然未觉一般,每日里依然挥舞着铲子、锄头,忙活着其他贵胄不屑于去做的劳作。
生活在最低层的百姓们,素日里做的都是这种依靠体力求食的活计,在贵胄们的眼中,体力劳动是一种低贱的事儿。
莫说刘辩身为洛阳王,就连下面一个官员,若不是在刘辩的治下,恐怕也是不屑于和百姓们一样提起铲子、锄头,参与到开挖水渠之中。
像洛阳王这样的贵人,都能够来到岸边,与他们从事着相同的劳作,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强的触动。
在不断翻飞的铲子和锄头下,水渠正在一点一点的延伸。
就在水渠如同一条贴着地面的长龙,向远处延伸时,一个卫士飞快的朝刘辩跑了过来,到了刘辩近前,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启禀殿下,王妃们来了!”
听说王妃都来了,刘辩愣了一下,扭头朝后看了一眼。
果然,在大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