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趋势,打2分(10位宰相)。
唐朝时,虽在“五姓”,但作为郡望——“太原王氏”这几个字的影响力有限,在整体上已大大次于崔、卢、郑、李。原因除了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外,还有自北魏时起就家风不显有关。
华北门阀,在经过了长期的门第观念影响下,民间仍存有“门当户对”这种不同门第,不互相通婚的风气。例如《新唐书杜兼传》记载,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时,犹感慨地说:“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种风气一直持续整个唐朝,到了黄巢之乱才因破坏而快速消灭。
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而华北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世族的地位由地主士绅阶级取代。
七宗五姓的没落可没有代表这种士族式的政治崩溃,反而只是换了一个形式而已,比之七宗五姓更为内敛危害性更大。
地主士绅取代了这些士族的地位,成为真正的政策的实行者和破坏者,他们毫无责任敢的玩弄者国家人民为他们谋取着利益。
想想后世那个倒霉催的崇祯帝是怎样挂的,说是自杀还不如说是被活活的逼死的,作为末代君王完全就是他的悲哀。
这位拥有着秦皇汉武的能力,却没有秦皇汉武的魄力,更没有秦朝汉朝的基础,所以最后才料成了千古悲剧。
而这一切的原因就在这些地主士绅的手里,三百年的明朝社会矛盾已经到达了一个顶点,百分之一的贵族占用着百分九十九的土地那是不用缴税的,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却只是占用百分之一的土地,税务完全要他们负担。
更无语的是明朝的商业税竟然只有五十税一,而且是可交也可以交的那种,这足以让后世任何商人疯狂,崇祯那倒霉孩子没次要加商业税就有一大堆士族官员蹦出来死谏告诉崇祯这孩子不能与民争利,要藏富于民。
崇祯这位从小生活在上层社会,哪知道这东西被这些大臣一忽悠就信了,不加,不加,结果没钱了,李自成兵围北京,有没钱调动军队。
明朝有一句祖训,天子守国门,没办法他只能跑到梅山把自己挂了上去,结果这祖训又加了一句,君王死社稷。
而那些拼命阻止崇祯加税那这家伙背后是什么,那就是一个个士绅家族,他们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们的利益,哪怕皇帝也不行,这就是悲剧的由来。
(对于这些家族刘宇真心不好说什么,把国家毁了的是他们,可坚持到最后还是他们,完全无法评价,但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评价,那就是危害,汉临是不会允许他们拥有以前那样的权势,不然天下到底是谁的都分不清。)
新的一周,新的推荐,不知不觉就四十万字了,依旧没有上架,汉临真心希望书的结果和忘语大大一样,当然这只是一个梦而已。
求下收藏!!!!!
第一百八十二章 乡绅
作为帝国实际控制者的他们,掌握明帝国的经济命脉,可是正所谓贪得无厌,哪怕多一分税他们也是不会允许的。
当时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东西方交流日渐频繁,新大陆的发现使得大量的黄金白银被挖掘,这些白银黄金不可能全部运回欧洲,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交易。
而当时明帝国贸易拥有绝对的优势,一件劣质的丝绸运往欧洲那就是与黄金等价,中等的丝绸瓷器那就是天价。
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明帝国,当然由于明帝国禁海的原因,这些和明帝国国库没任何关系,全进入了这些大家族口袋里去了。
而且由于当时的明帝国无论是经济军事实力加起来比整个欧洲还牛,打又打不赢,所以没办法这种完全不公平的贸易还得继续。
而且是完全被这些家族垄断了,可怜的崇祯一旦开口向大臣要钱,结果谁都说没有,几十年的海上贸易而且是这种完全逆差贸易,你说你没钱,谁信,可崇祯偏偏就信了。
结果最后没办法崇祯只能把自己挂在梅山上,而那些之前看起来正义凛然的家伙,满清一入关结果给全降了,完全如此到了一种境界。
他们前辈士族尽管为非作歹,控制王朝的兴衰,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他们还是一个华夏人,绝不可能投靠异族,正因为有他们华夏才能从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悲剧中走出来。
可这些地主乡绅做什么,完全没有一丝民族感觉他们唯一能做,唯一会做的就是卖国,卖完这个继续卖那个,整个社会开始变成畸形了。
这种事情刘宇当然不可能让他们自己的地盘继续生存在下,这完全就是百害而无一利,绝对的害虫,而且是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
乡绅阶层的政治地位主要显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扮演朝廷、官府政令在乡村社会贯通并领头执行的角色。封建统治集团的政令、法令,无论采取何种传播方式,欲使之传遍乡村社会,都必须经由乡绅阶层晓知于民。
当权者只需将政策、法令告之乡绅,余下对乡民的宣传并使其执行的过程便由乡绅负责。此种相当于统治阶级最基层的政治地位,除乡绅阶层之外,其他阶层很难承担。
其二、充当乡村社会的政治首领或政治代言人。在相对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下,乡村民众对朝廷政令及各种赋税的服从或抗争,首先反馈到乡绅那里,并听从乡绅的建议,争取乡绅的认同,再经乡绅向官府反映民意。
在这个由下而上传递乡村民情民意的过程中,乡绅刻意塑造自己作为一方民众政治首领的形象,有时甚至与乡民团结一体,充当乡民利益的保护人,在经济发生危机、朝政腐败外显时期,这一点尤为明显。
因此,乡绅阶层是封建统治者与下层农民之间的桥梁。它一旦松弛、分解,社会政治秩序即会出现无序。
乡绅阶层经济地位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占有土地,拥有房产,承担的赋税及对乡村经济的间接支配力等方面。土地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每个阶层的经济地位都与土地占有量联系在一起,乡绅占有的土地远多于农民,从土地中获取的经济利益高于农民,其经济地位当然也高于农民。
乡绅的经济地位还可以从对乡村经济的间接支配力上反映出来。乡绅通过出租土地,控制租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领头集资修建水渠、道路,把持乡村经济生产要素,通过捐款救灾,稳定当地民心,减轻官府的压力,维系着与乡民、官府的经济关系。
乡绅阶层始终是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特别是在朝代更替,皇权易主的年代,乡绅捍卫儒学的决心和勇气更胜官吏一筹。这种对儒学长期不变的情有独钟,奠定了乡绅阶层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文化地位。
乡绅阶层的文化地位还与自身组成成分有关。乡绅中的一部分人是通过科举考试、退任或已在乡村休闲的官员。
这些人一生中曾经有过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与对儒学的虔诚和追求紧密相连。他们从科举制度中得到的不仅是入仕之途,同时也以此作用于儒学的发展,无形中影响着周围的人的文化价值观乃至社会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又逐步确立了自身在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主导者地位。
乡绅还对乡村社会长期存在的族权、神权拥有某种控制力,对乡村社会的治安拥有管理与裁判权。通常情况下,族长由乡绅综合宗族意见推举产生,或者得到乡绅的合作认可;有的乡绅本人就是族长,对一族拥有道德上名义上的首席权。
神权的柄杖也大体如此,由于乡绅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其政治和文化地位的结合,产生了神权上执行、解释的可信度。此外,乡绅出资办地方治安队或团练,大多还自任头领,对乡村社会治安进行控制、操纵,特别是在边远乡村,乡绅的军事控制权尤其明显。
尽管这一阶级的用处不少可危害更大,这不由刘宇想起了后世那某的人大,那完全是啥东西的东西根本就是脱胎于这一阶级,好处没多少,坏处一大堆。
乡绅的控制却大大的妨碍了王朝的统治。尽管他有他的积极一面,可那也只是少数部分而已,这些乡绅造成的危害最终可都是转嫁到了王朝身上。
其结果就是一旦民不聊生就是统治者昏庸无道,或者就是朝廷腐烂,尽管也有这些原因可这些原因并不大,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家族。
当一个王朝已经走向没落,无法控制他们的时候,这时候危害的一面就开始了无限的扩大,进一步推动着王朝的覆灭。
一次又一次,使得整个华夏都陷入了一个似乎永远无法走出去的死循环当中,一遍遍的轮回着,演绎着早已发生过无数遍的事件。
千年的超越在这一次次的轮回中被拉近,最后的彻底堕落导致华夏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神州被成了亚洲,天朝子民变成东亚病夫,炎黄子孙变成了黄皮肤的猪。
这已经不需要解释太多,结果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刘宇后世时每当想起都不由暗自流泪,可如今不需要他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他就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一切,哪怕是国运他也能够书写。
想到后世的种种刘宇完全没有手下留情,进城的第一时间,直接控制了城中大大小小的家族,当然他刘宇不是强盗,不可能毫无理由进行抄家。
所以刘宇只是选择没收掉了所有家族的田产,至于反抗的,难道之前没有说过吗敢于反抗的杀无赦,既然反抗还需要存在下去吗。
血腥额杀戮其实也没多少,这些乡绅其时就是一个个的软蛋,当赤裸裸的生命威胁时可没几个人敢于反抗的。对此刘宇不得不感到悲哀,由这些人治理下百姓到底咋样可想而知。
(注:华夏没落的原因有很多,有主观原因还有着客观原因,汉临在这里只是取了一种可能而已,希望大家不要去纠结这东西,至于有些人说华夏不存在没落,呵呵!那就请你绕行吧!偶和你不是一路的,我也难得去和你去争论诸子百家和启蒙运动谁牛叉这种问题了。)
求下收藏!票票还有打赏!当然汉临最需要的还是收藏!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审上
三天整整三天刘宇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唯一做的就是清理好这些地方的乡绅,当然扫平福建省所有残余势力不能算,毕竟那早已经准备好了的。
当然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刘宇,不可能像新中国建国初期那样一路砍过去,那样很容易激起民变,要知道地方可一直是乡绅说的算,一旦刘宇这样屠杀这些乡绅一鼓动恐怕就是天大的祸端
这种蠢事刘宇当然不会干,他先只是派兵将所有的乡绅控制起来,用两天的时间收集他们为非作歹的证据,不要以为两天的时间太短,其实已经搓搓有余。
毕竟这样的事情随便到附近一问就知道,刘宇需要的只是多问几人,顺便分析一下这些是否是真的两天的时间那完全足够了。
由于刘宇的士兵纪律性十分好,完全就不扰民两天内时而帮助百姓做些事情,两天过去了,治安也基本恢复,加之之前移民过去的百姓解说,泉州基本恢复安定,老百姓也继续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对于他们如今还存货下来的人们来说,人生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谁来统治那重要吗?敢于反抗的早已死绝。
华夏民族在这一刻完全的堕落了,不知道为什么而奋斗,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也许那只是一个单纯的愿望而已。
这不能说他们麻木,时代社会才造就了如今的他们,他们曾经有过梦想有过不屈,可是……一次次的失望知道最后一刻长刀架在脖子上他们才明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弃,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留念的。
了解到这种情况刘宇清楚的明白自己必须得做些什么,这样的场景必须得改变,否则就算他驱除了鞑虏,可又何谈恢复中华。
……
第四天的清晨,很多人就看到一名名士兵拿着一些告示向着人群集居地的地方贴上,时代虽然令他们麻木可还没有麻木到失去仅有的好奇心。
前文就说了南宋的识字率十分高继续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能够识字,告示的内容很快就让整个泉州城的百姓都知道。
原来这位汉王好像要举行什么公审大会,没错!三天过去了,刘宇的身份这些人也已经了解清楚了,不过了解归了解。
什么汉王李王关他们老百姓鸟事,也并没有什么异动产生,刘宇都已经做好了百姓反抗的事情发生的准备,毕竟他可不是正科出生,鬼知道会出现意外,可结果是啥事都没有,每个人该干嘛继续干嘛宛如和之前啥区别都没有。
这时刘宇才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要知道如果他不计一切代价的攻下泉州可不想自己得到的是一具具行尸走肉。
早已在琼州就想好的公审大会再度在他脑海中成型,之前在琼州因为完全没有办法实施,人家鸟都不鸟你再好的东西也白搭。
而现在却不同,刘宇作为如今泉州之主,就拥有实施这项计划的可能性,而且刘宇敢保证这招绝对管用。
……
事情不出刘宇所料,果然当第一个人看了告示后就有第二个,当一个时辰过去之后整个泉州城的百姓也基本全部知道了。
“喂!路人甲你听说了吗,新来的那个汉王似乎要对那些恶霸进行公审,说要还我们老百姓一个公道。”一名买菜的老伯向着买菜的大叔开口兴奋道。
“路人乙,这事你也能信,那些大老爷不都是和哪些恶霸贯通一气,又肯定是在做戏最后倒霉的还不是我们。”买菜大叔满脸的无奈,看神情就明白这位肯定是不相信这老天会开眼。
“路人甲,你还别不信那个什么汉王都贴出了告示,应该不假,都说了今日午时开始公审。”买菜的老伯兴奋的开口显然对此深信不疑。
“真的,今日午时,不就只有半个时辰了吗,走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听了老伯的话,买菜大叔显然被惊动菜也顾不得卖了,急忙拉着那位老伯向着泉州城中央走去。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充斥在泉州城的每一处,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的,有期待的也有暗自冷笑的,各种各样的议论声。
不过不管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泉州城的百姓都向着中央赶去,因为那里是刘宇告示中所提到的公审之地。
而刘宇此时却在翻看这些资料,那一个个一件件这些乡绅地主,这些大家族为非作歹的资料,这不由使得他牙龈都咬出血来了。
“畜生!畜生!”暴怒的吼声从刘宇口中传出充满了无尽的愤怒还有的是压抑不住的暴虐,他真的没想到这些人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这已经完全不是人类可以想象出来了,这些人完全都配称之一个人,甚至畜生称号都是在侮辱畜生这两个字,刘宇的怒火甚至要烧穿苍穹。
时间也在百姓的等待中刘宇的愤怒中缓缓的流逝,半个时辰眨眼而逝,午时一到刘宇就已经收拾心情来到了讲台上,只不过双目依旧冰冷,看不出丝毫情绪,只有了解他的人才明白这是刘宇要大开杀戒的前奏。
“带李家之人!”刘宇淡淡的开口,刘宇需要做的就是杀猴给鸡看,既然要整顿当然就要从最大的开始,毕竟杀鸡给猴看猴不一定怕,可杀猴给鸡看鸡绝对会怕,刘宇最先挑准的就是那三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