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兵们闻言,纷纷站立起来,眼光投向依然在认真打磨兵器的朱平安。
  洪胖子喘着粗气看向朱平安。
  朱平安停了下来,仔细的看了看锋刃,还刀入鞘,站起身,整理好身上的铠甲,拿过头盔,戴在头上,轻轻的说了一句:“走,上城!”
  众人跟在朱平安的身后出了院子,几十人的队伍竟然没有一丝杂乱的声音。走到街角处,却赫然发现,三百骑兵,已经牵着马匹排好了队列,静静的站在那里。
  朱平安环视骑兵的队伍,忽然间眼圈有些发红,努力的点点头,冲着为首的张大狗的副手说道:“在城门处等我的命令!”
  “是,大人!”副手郑重行礼,骑兵们翻身上马,向着城门处聚拢而来。
  城头上早已聚满了人,卢象昇麾下的将领齐聚一堂,脸上都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对着远处指指点点。
  “督帅!朱平安到!”
  卢象昇回身关切的看看朱平安,这一连多日的厮杀彻底改变了他对朱平安的看法。朱平安所做的一系列谋划,起初在卢象昇的眼中,他便是不折不扣的武将中的异类。精通政争,勾心斗角,这哪里是一个武官应该有的样子,在卢象昇的内心深处,便将朱平安和某些擅于权谋的文官划上了等号。但城南大营的防守战,使得他和许多人改变了对朱平安的观感。
  火器犀利、顾全大局、浴血奋战等等的一切,都让所有人不得不佩服朱平安所部的勇猛和牺牲。
  “援兵终于到了!”卢象昇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朱平安,又拍拍他的肩膀,“你的谋划没有白费!那些兄弟总算死得其所!”一时间,卢象昇也有些动容,对他来说,河北之战本注定是他的最后一战,现如今,却迎来这么难以预料的转机,这都是因为有了朱平安的缘故。卢象昇知道,这辈子,他都亏欠朱平安一份天大的恩情。不仅是他,虎大威、杨国柱等一众将领都是如此。
  远处,清军的后营已经开始混乱。显然也是对援军的突然到来有些准备不足。攻城的部队正在缓缓后撤,城池和清军大营之间的空白地域的面积逐渐扩大。
  “来的应该是关宁军的骑兵队伍,我宣大所部的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的部队来的最快,目前已经和鞑子接战。本官打算即刻出城攻击,你意下如何?”卢象昇问朱平安。
  身为一方都市,竟然征询朱平安的意见,虎大威和杨国柱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一众明军的军官却有些诧异,看来卢大帅对这位朱指挥佥事格外看重啊!
  “援军已到,巨鹿可保无忧。督帅尽可以出城配合援军作战。但也要派驻大将继续坚守城池,以备万一。末将斗胆,想暂时等待机会,看战况发展。等到何时机会。末将将与麾下三百精骑出击。直捣敌酋!”
  卢象昇赞同的点点头。虎大威本身就有伤,之前已经和他打过招呼,就由他来守护巨鹿城池。而卢象昇则与杨国柱所部出城策应。朱平安心中有想法。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他麾下的两千士卒在城南大营保卫战中折损了三分之二,还有手下的将领也力战殉国,肯定会想报这一箭之仇。
  “杨德凯!”卢象昇喊道。
  “小的在!”杨德凯躬身应诺。
  “就由你率领本官的亲卫队,跟随朱大人一起行动!”卢象昇斩钉截铁的说道。
  杨德凯是卢象昇的亲兵队正,虽然目前身份不高,但只要放出去,便轻轻松松可以获得一个参将的官位,可以说和朱平安应该是不相上下。卢象昇调整个宣大军团最精锐的部队,也就是自己的家丁士卒交给朱平安统带,也便是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意。
  “还有俺的亲卫队,也交给平安老弟,个顶个都是咱陕军中的好汉子,自备马匹兵器,上马便能开战!”虎大威一瘸一拐的走过来,用力的拍拍朱平安的肩膀。
  杨国柱也干脆的派出了自己的家丁队伍。一会功夫,便凑齐了一千骑兵。
  朱平安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深深的躬身施礼。
  巨鹿与鸡泽相距不到百里,骑兵半日便可抵达,高启潜则与巩永固、王梦弼总督中军和步卒在后行军。凌晨时分开拔,击退了清军三千轻骑的阻拦,高启潜大军终于在下午的时分抵达巨鹿。
  宣大所部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三支部队将近万余人一到,便立刻投入了战斗。
  紧接着到来的便是高启潜大军的精锐,关宁军的一万铁骑。统兵大将,便是时任前锋营副将的吴三桂,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舅父祖大寿都是辽镇军中的大将,其家族在辽东根深蒂固,因此,吴三桂虽然目前官位不高,但却是这高启潜军中辽镇军队的主脑。
  任吴三桂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高启潜究竟为何临时改变了主意,决意救援巨鹿卢象昇,这样一来,之前和杨嗣昌、田弘遇等人的计议一下子全都泡了汤。
  出兵之时,吴三桂试探着讯问高启潜,却被脸色铁青的高启潜臭骂了一顿,命令他立刻统帅骑兵加快进军速度,务必要解巨鹿之围。
  如此天差地别的态度令吴三桂百思不得其解。偏偏杨廷麟和刺伤了自己的那名少年又被派到军中充任监军,吴三桂只好捏着鼻子上了路。
  吴三桂无言的摸摸自己脸上的伤疤,满怀怨恨的看向策马跑在自己身侧的曹无伤,尽量压低了声音对其说道:“一剑之仇,吴某记在心上,日后总要讨要个明明白白!”
  曹无伤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大丈夫恩怨分明,曹某一定等着将军!”(未完待续。。)
  ps:  感谢梦回江南当流氓、魔剑师、身不动心也远、书友091105194406848、牧笛狼烟、神话之龙、天之狂狐、烟草风絮、qgaoqi821216、kk23等诸位大大的打赏和月票!睿士五体投地哈!


第一百一十九章 鳌拜授首

  高启潜虽然是个宦官,但毕竟多次执掌兵权参与平叛内乱,崇祯五年,高启潜总督北直隶与山东诸将平定孔有德之乱,后来又督帅辽镇军马,入关讨伐流寇,也因此落下一个知兵的名声。虽然战绩乏善可陈,但在宦官的队伍中却已经算是鹤立鸡群了。这也是为什么,高启潜作为一名普通的内官,能迅速崛起并和出身于崇祯潜邸的曹化淳、王德化、王承恩等人抗衡的主要原因。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崇祯对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充满了怀疑,而高启潜作为内官中知兵的代表,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更多的信任,
  不过,高启潜倒不是绝对的酒囊饭袋,这么多年在兵事中的浸润,也让他多多少少的具备了一些统兵大将的素质,不过这胆色嘛,倒还真对得起他宦官的身份。
  这一次增援巨鹿,他便完全将指挥大权交给了义子吴三桂,援军中以辽镇兵马为主,吴三桂担任主帅自然并无异议。来自于京城的驸马巩永固担任副手,王梦弼自然而然的和高启潜一起成为监军。有了巩永固和王梦弼的在旁监视,吴三桂虽然在曹无伤手中吃了大亏,但也并不敢说什么,只得乖乖的领兵出发。
  抵达巨鹿城下后,明军旋即发动进攻,以优势兵力猛攻清军的后翼。清军多尔衮和阿巴泰此时也得到了鸡泽出兵的消息,但调整总是需要时间,更何况。作为主力的两白旗部队正在和守城的卢象昇部激战在一起。
  所以,清军面对明军的来援,是有些准备不足的。
  权衡利弊,多尔衮果断的下令北撤。
  原本散布在河北平原上的范氏商行的据点,被朱平安拔除的干干净净,仅这一项,便给清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其一,失去了征集粮草的渠道;其二,便是消息的断绝。范氏商行没有了在河北的据点,而朱平安在朝中的布局。周延儒、曹化淳等人的谋划又仅限于中枢一干人等。所以贺有龄等朝中的棋子便发挥不出作用来,更何况,杨廷麟等人星夜南下,迅速的搞定了高启潜。逼迫其火速动身救援巨鹿。等范氏的消息再传到多尔衮军中。已然是有些晚了。
  所以,面对高启潜和卢象昇的内外夹击,多尔衮只能苦涩的选择了撤退。
  清军的战事马上陷入到被动中。辽镇的关宁军近些年虽然被挤压在关外有限的城池内。但并不代表其战力下降。关宁军来自于当年孙承宗“以辽人守辽土”的方略,其主体也是以祖大寿、吴襄等为核心的辽镇本土将领的家丁部队,兵马器械无一不精,辽镇的军饷甲杖三分之二倒是用在了这些兵马的身上,加之辽镇将领对于家丁的操练,因此关宁军绝对算是此时的大明朝数得上的精锐之师。
  更何况这次为了拱卫高启潜,辽镇将领更是派出了吴三桂统领的一万精骑,这可是辽镇将领压箱底的宝贝。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辽镇与高启潜的利益休戚相关,已然连为了一体。
  接连数轮的火器轰鸣之后,清军的主力在仓猝间调整方向,已经是吃了不小的亏。接下来更是要面对五千宣大骑兵和关宁铁骑的联袂猛攻,一时间,作为殿后部队的正蓝旗和正红旗部队有些支撑不住了。
  两黄旗和两白旗部队匆忙从攻城战斗中撤下来,还没回归大营,巨鹿城中已然是号炮连天,南门和东西两门大开,卢象昇亲自率领着八千士卒冲杀出来,虽然大部分是步卒,但一连数天被鞑子堵在城中猛攻,更加上眼见着城南、城北两座大营的浴血奋战,军中上下都憋着一股怒气和悲愤,此时出得城来,更是一种无法阻挡的宣泄。
  而朱平安则带领着一千养精蓄锐的骑兵静静的等待机会,一个一击必中的机会。
  从凤阳到转战河北,两千凤阳子弟兵,到现在只剩下不到六百人。朱平安自问整个的谋划布局都没有问题,但他也万万没有想到战事居然会惨烈到如斯的地步。原以为卢象昇肯退入三府之地,便可以依仗着地利、人和与鞑子周旋,但完没有想到多尔衮却是分头并进,劫掠三府,直接将卢象昇的大军围在了巨鹿。
  透过这一点,朱平安的心中不由得自责不已,他还是过于信赖自己穿越而来的优势了。可真正到了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敌军主帅更是不世出的满清名将,而朱平安自己还是将整个形势估计的太过乐观了。
  朝堂的反复争夺、多尔衮的应对、对于火器部队的过于迷信,都是造成如此巨大伤亡的原因。或许卢象昇等人不觉得这有什么,但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人,面对着朝夕相伴的同袍兄弟不断的倒在自己的面前,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更何况作为一军统帅的朱平安,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变成现在的模样,他便忍不住有吐血的冲动。
  也就是从苏醒过来的那一刻开始,朱平安开始反复的推敲自己的布局。平心而论,与满清、流贼甚至是大明朝廷相比,他的实力简直是天壤之别,也因为如此,此次出征河北,朱平安从一年前便开始布局筹划,但事到临头,却还是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这一点,朱平安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他发现,自己着实有些过于自信了。
  一千人的队伍就这么静悄悄的聚集在东门附近,每个人都感觉到,战机即将到来。
  卢象昇从北向南攻击,而吴三桂则由南向北猛攻,清军两线作战,只能是以稳固防守站稳脚跟,缓缓的的向东北方向撤退。
  多尔衮急调特木尔的蒙古军队增援殿后的满达海所部,而自己则率领着中军慢慢向东北方向靠拢。
  由于战事的激烈。两黄旗因为损失惨重已经归建到中军,两白旗抵挡卢象昇的猛攻,也正处在胶着的状态中,而满达海率领的正蓝、正红两旗在蒙古部的配合下,才勉强抵挡住了关宁军的宣大三支部队的攻击,一时间也难以抽身,清军的阵型慢慢变得有些脱节。
  朱平安一拍墙砖,“走!”带着岳锦峰等人快步下了城墙,翻身上马,东门两扇残破的城门缓缓打开。
  没有号炮、没有金鼓。一千人的骑兵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出了城。城外的战场上除了遍地的尸身,再无他物。骑兵放开了马匹,缓缓的加速。
  巨鹿的东北方,便是漳河。因为连年大旱。漳河的水位下降的很快。此时又值隆冬,因此浅浅的河水早已冻结成冰。
  多尔衮便带领着中军快速向漳河东岸靠拢。从次子博和讬战死那一刻开始,阿巴泰便失去了作为一军统帅的冷静。陷入癫狂和悲痛状态中的他哭嚎着要提刀亲上前线,手刃仇人,好歹被多尔衮喝止,但此时已经不再适合执掌大军指挥权了。所以,身子并未大好的多尔衮只得又接过了大军的指挥权。
  一旁的豪格也不说话,连日的激战使得左翼军的两黄旗军力大损,在他看来,这分明便是多尔衮借明军来削弱两黄旗的实力,但两白旗最近也连番血战,豪格也因此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和鳌拜以及麾下一干将领嘀嘀咕咕。
  豪格心中明白,此次左翼军开创清军失利的先河,回师之后,自己的皇阿玛一定会借此削弱其两白旗的实力,他大可以坐等着看多尔衮兄弟的笑话。还可以思量一下,如何再打击一下这两兄弟的嚣张跋扈的气焰。
  多尔衮则面带忧色的看向战场的方向,鸡泽的援军一到。多尔衮便知此战的大局已定,原本板上钉钉的事情,骤然间起了变化,一定便是明人朝堂上又有了反复。右翼军岳托所部横扫山东,听说战绩煊赫,还生擒了大明宗室的王爷,相比较之下,自己这左翼军却在河北陷入苦战的泥潭。仔细的想一想,要是当初自己不力主先剿灭卢象昇,而是挥师东进与岳托会师,现在的结果又当如何呢?卢象昇会不会衔围追击,大明的勤王各部会不会蜂拥而至呢?
  但这世上没有“假如”一说,当初的考虑多尔衮自认为没有错误,但回到关外呢,自己的那位四哥可未必会这么认为。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多尔衮头痛欲裂。可是偏偏在此时,不远处忽然有人高声叫道:“小心戒备,有敌袭!”
  多尔衮抬头一看,就从巨鹿城的方向,悄无声息的杀来了一支骑兵,看样子足有千人之多,或许是马蹄上裹了布匹或者野草,因此奔跑起来寂静无声,加上他们佩戴的盔甲近乎于铁灰色,与大地的颜色极为相近,因此,直到距离清军中军大队千余步的地方才被发现。
  清军主力与明军巨鹿城和增援部队正处于混战中,谁也没有料想到在这漳河便还会遇到明军的突袭,饶是清军能征惯战,也不由得有些手忙脚乱。
  “不要乱,先放箭!”一旁的多铎连忙大声呼喝道。
  清军中不乏健卒和精锐骑兵,闻言纷纷开弓放箭,以期阻挡明军靠近的速度。
  但还没等到清军射出第一轮箭矢,明军已经奔袭到不过四百步的距离,顷刻间,反倒是明军的箭矢先射了过来。
  箭雨扑簌而下,清军阵型中顿时倒下了一大片。多尔衮倒吸一口凉气,“明军的箭手何时有这等箭术?”
  清军中经历了慌乱之后,总算稀稀落落的射出了一些箭支,但效果却是寥寥。
  两黄旗处在中军阵型的外围,豪格一个不注意,背上便是中了一箭,疼的趴在了马背上。身旁的鳌拜大惊失色,连忙招呼亲卫保护豪格,而他自己则召集了两百多名骑兵,向着朱平安的大队冲来,打算阻挡明军的攻势。
  鳌拜一眼便看到为首的一身铁甲的朱平安,心知那边是明军的主将,因此,便径直向着朱平安冲来,口中喊道:“先杀掉明狗的大将,他们自然散去!”
  两百多步的冲锋距离,鳌拜的马匹还没有发力的情况下,朱平安却是已经冲到了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