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烫到的错觉。
“刘将军,你的意思是……”根据谍报司的情报,张方知道柳毅是辽东方面,亲青州一派的领军人物,所以他才会特意出城迎接自己一行。他很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某个暗示,否则对方这没头没脑的感慨又算是什么?
“没什么,请别在意。”柳毅摇摇头,嘴上说别在意,但擅长察言观色的张方却敏锐的捕捉到了对方眼中一闪而逝的失望情绪。不过他也没办法深究,因为柳毅的失态只有这么一瞬间,紧接着就滔滔不绝的讲起辽东的发展史来。
“襄平有今天这般兴旺,自非一曰之功,早在我家主公掌握大权之前,襄平周围的居民就已经有数万之众了……”
张方对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兴趣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现在他看到的辽东,显然和其他中原人理解的有很大的不同,要是搞不清楚其中的区别,的确很容易误事。
一直以来,中原人对辽东持的都是漠视态度,就算知道这些年辽东很兴旺,但大多数人也只会认为,这里的兴旺,纯粹就是因为很多难民逃到这里所至,连自家主公这样**远瞩的人都不能免俗。
可从柳毅的介绍中,张方却听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讯息。
辽东的兴旺,绝非自公孙度或汉末大乱才开始的,早在西汉年间,这里就是个鱼龙混杂之地。
草原上失势的部落,如乌桓,汉廷给他们划下的居住地是辽东,中原的罪犯,流民,甚至还有在政争中失败的世家豪门,都会逃到边地安身。久而久之,原来荒无人烟的辽东便渐渐有了人气。
不知为什么,听过这段介绍,张方总觉得柳毅话没说完,有些未尽之意,只是对方不说,他也不好认真追究。
“先聚在襄平的,都是汉民。襄平附近水土极好,在辽东这里也算是个相对暖和的地方,沿河的良田,就都是先辈们从无到有的开垦出来的。内附的胡人虽然得到了土地,却不会耕种,听说襄平的兴旺后,也纷纷聚了过来,这附近渐渐有了些模样。”
说着,柳毅的声音突然调高,激昂说道:“但最终成就今天这般兴旺的,还得数我家主公!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襄平,今天的辽东,于国于民,我家主公都是有功的!”
“正是如此!”张方点点头,附和了一声。
这次他把握到对方的言下之意了,公孙度有功,而且也有拿功劳讨价还价的意思。只是柳毅没搞清楚,自己并不是来讨价还价的使者,只是个传达消息的所谓‘大使’,对方这番心思算是白费了。
不过,张方不会笨到将话挑明,反正对方说,自己就听着,然后完整的传达给主公,也不算白听。
柳毅微微一顿,略带诧异的看了张方一眼。他和青州没少打交道,也没少吃亏——不是真的被坑,只是做生意讨价还价,总会分个高低上下,差别只是哪边更有主动权,而非谁坑了谁。
青州方面负责海贸的主要是糜竺兄妹,偶尔王修也会来凑个热闹,诸葛亮、庞统也一度现场观摩,并参与过。柳毅虽然也不是普通人,但遇上这么一帮牛人,自然只有吃瘪的份儿。
为了迎接这次青州来人,他也是做足了准备,就想着一雪前耻呢,结果却遇上了看似没什么城府,脾气很不错的张方,感觉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里似的。
他要雪耻并不是为了面子,只是不想事情变得无可挽回罢了。张方答应得这么痛快,倒是让他惊疑不定起来,不知道青州方面是做好让步的准备了,还是铁了心的要逼着主公屈服。
好在他没少经历过大风大浪,微一愣神后,便继续说了下去,说的自然还是公孙度对辽东的重要姓。
有了人气,带来的未必是繁荣,汉代辽东的振兴史便足以证明这一点。在襄平的繁荣初见端详后,阶级立刻出现了。
汉民这边主要以破落世家为主,这些人家世虽然败了,但学识和阅历都远在普通人之上,凭借这些东西,很快就有几大家族脱颖而出。
胡人那边本就有很多人是整个部落迁居过来的,天然就有领袖,在草原上他们是大人、小帅,到了辽东,他们很快就和汉人一样,也组建起家族来。
有了阶级,有了豪强,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内斗。
其实襄平附近的地方,不见得就是辽东最好的,但只有这里的开发程度最高。地方势力成型后,很快就失去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众人视辽东的其他疆域于无物,围绕着襄平地方上的利益,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
有的时候是汉民豪强联手对付胡人,有的时候是汉人和胡人一起对付汉人,或胡人……总之是相当混乱。胡人对争权夺利的这套东西本不是很擅长,但入乡随俗,吃过几次亏,自然就会涨见识,见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就会了。
亏了辽东本身不是什么太平乐土,周围高句丽、乌桓、鲜卑都在虎视眈眈,所以辽东人的争斗始终保持着克制,在对外的时候还是会联手对敌。虽然对外屡有胜绩,可发展却是谈不上了,某种意义上来讲,辽东的情况和后世的中原倒是差不多。
最后结束这一切的是公孙度。
他的发迹史,其实和刘表有些相似。
早在得到朝廷的敕封之前,他就已经在辽东拥有一定的势力了。得到了大义名分后,他立刻发动,借着庆功宴的机会,将私心最重,斗得最凶的近百家豪强的首脑人物一网打尽。
随后,趁着这些豪族失去首脑,群龙无首的机会,他各个击破,在短短数曰间近乎全部接受了百家豪强的实力,就此成为了实至名归的辽东太守,一方诸侯。
“在我家主公的引领下,在短短数年时间,辽东的人口增加了三倍,新开垦出的土地增加了一倍,船队、海贸规模、对外战争的胜绩,都远胜于前。不是柳某自家夸口,即便历数中原,除了王骠骑外,谁能取主公而代之,还能继续让辽东蒸蒸曰上?”
柳毅猛一挥手,像是要将一望无际的聚居点和良田全部圈起一般,大声质问道:“尊使当知,襄平如今的景象,并非一两天,而是比重建的高唐城还要更早!单在辽东一隅,谁能比我家主公做得更好?”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中已经带了愤懑之意,显然对王羽有可能的削藩之举深为不满,所以才借着讲述辽东的发展史,做出了质问。
张方沉默良久,最后闷闷的说了一句话,柳毅顿时便哑口无言了。
“柳将军说的有理,不过,在下不是代表我家主公的使臣,只是来辽东驻守,促进海贸事宜的,您用这些话来问我,我也只能说,会将这些话传达回去,尽快让我家主公知道。”
“啊?”柳毅目瞪口呆。(未完待续。)
七八三章 拍案惊奇
城池如此,自然也没法对城内的建筑报太大期望,做为辽东权力的中心,公孙度的太守府看起来也很寒酸。但进出过这个府邸的人,哪怕见识过中原的繁华,也不会因其寒酸的表现而生出轻视之心来。
倒是应了后世那句话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现在的辽东,可不是从前的蛮荒之地了。外间所知的情况,只是公孙度有意放出去的假消息,实际上,就在去年的统计中,单是辽东郡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十万户!加上他控制下的乐浪、带方,以及半个玄菟,公孙度振臂一呼,至少能拉出十万持戈之士来。
在天下大乱的当下,这是一股非同小可的力量,要不是辽东离中原实在太远,后勤供应也跟不上,公孙度同样也是有资格问鼎的一方强豪。
如此权柄在手,居所再怎么简陋又能如何?会因此而小觑公孙太守的人,只会自取其辱。
柳毅在门前稍一驻足,便收起心中感慨,匆匆而入。
“刘将军来的正好,主公正等着您呢。”本来是需要通报的,但亲卫显然早得了公孙度吩咐,一见是柳毅,连忙迎上,笑着往府中让。
“嗯。”柳毅心事重重,无暇理会太多,点点头示意,便进门去了,全没注意到他走后两名卫兵脸上露出的冷笑。
“哼,引狼入室的罪魁祸首,眼见着就是秋后的蚂蚱了,也不知道还神气些什么?”笑脸相迎者变脸也快,愤愤的唾了一口,冷笑有声。
“也不好做定论,万一和谈成了呢?那不就是功臣了?”另一人看似在帮柳毅辩解,语气中毫不掩饰的讥嘲之意却暴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哪儿那么好谈的?要是国家大事都能动动嘴就谈下来,还要咱们这些武人干嘛?乌丸蹋顿厉害吧?连鲜卑十万大军都被打退了,他都能全身而退,拥众数万,在辽东地界,怎么也算是数得上的大豪了,结果呢?”
迎客那名亲卫狠狠吐出一口气,低喝道:“嘿,人家压根就没看在眼里,请降可以,兵马、部众全部交出,只能保住一条命!要是咱们,那也就认了,可蹋顿是何等人,岂能就此放弃?说不得,还是得刀剑下见真章。亏姓柳的还是什么饱学之士,这点道理都不懂。”
“谁说不是呢。”另一人心有戚戚的附和道:“不过,那青州军可也名不虚传,厉害得紧,十万骑兵啊!连白马将军都被打得重伤垂死,居然硬生生的被青州军给打退了,咱们要是……能赢吗?”说着,他也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兵凶战危,这种事儿哪说得准呢?还是阳将军的话最有道理,能战方能和……”
声音愈低,渐渐变成了窃窃私语,再不可闻。不过,想要知道下文并不难,因为原创者正在议事厅内慷慨陈词。
“能战方能和!”
公孙度这些年招揽了不少人才,但真正受见用的却不多,除了他的亲族之外,主要就是柳毅、阳仪和李敏三位。现在正慷慨陈词的人,就是负责参赞军务的阳仪。
和书生气很浓的柳毅不同,阳仪长得颇有威仪,国字脸,两道八字浓眉,一对阔目,黑白分明。说话时声音洪亮,配合着适度的肢体动作,极富感染力和说服力。
“他青州固然势大,可我辽东也不是随便**的!公孙伯珪自己大意,兵败被围,全仗青州救援,岂能和我辽东等同?以末将想来,主公只管城中安坐,不须表明态度,且看那王鹏举如何出招再说。”
“镇之以静固然稳妥,但未尝不是错过机会。想那骠骑将军弱冠从军,转战天下,战无不胜,何等威风?中原群雄尚且畏惧,何况辽东?不如早做打算,多少也是诚意,若真到兵戎相见那一步,恐怕……唉,既有退路,又何苦玉石俱焚呢?”
和阳仪针锋相对,持完全相反意见的是李敏。
此人虽然名不见经传,资历却了不得,他曾经在朝中为官,还出任过河内太守,后来因为避祸,举家逃到辽东,被公孙度笼络到幕府,在组织协调、民政方面颇有建树。
“人家兵马还没到,就望风而降?哼,没得坠了自家威风!”阳仪冷哼道:“听说骠骑将军常说,面子是人家给的,自己丢的,以此来形容行之兄还真是再恰当不过。诚意?诚意有用的话,还要矛戈作甚!”
李敏也不是好好先生,闻言面色一寒,语气冰冷的回击道:“一将功成万骨枯,阳将军如此坚持要战,心里想的不过是自家的功名富贵吧?”
“你血口喷人!”阳仪大怒,起身就往上闯,一副动口不成就要动手的架势,一旁公孙康见势不妙,赶忙冲上去一把抱住,才免了前者在议事厅中上演全武行。
柳毅等人慢了一拍,但也很快反应过来,一边拦住阳仪,一边劝李敏收声,好半晌才重新消停下来。
“吵完了?闹够了?”公孙度终于发话了,语气淡淡的,但众人心中却都是凛然。
在辽东,没人敢小瞧这位自封的辽东侯、平州牧,朝廷敕封的辽东太守,特别是他身边这些人。当年他以接风宴为名,招百名豪强入府伏杀,可不是单靠伏兵,而是自己第一个抄起了战刀,亲手格杀了二十多人!
在做这件事之前,公孙度也就如何解决境内豪强问题,和众人商议过,当时也是众说纷纭,无法达成一致。然后,公孙度也是这么淡淡问了一句,随即便做出了设宴伏杀的决断。
应邀而来的豪强都心存疑虑,为了引他们入府,公孙度只留了不到五十名卫士,而那些豪强们却都是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挥刀的凶悍角色,加上他们的随从护卫,人数完全不成比例。
这个伏杀计划可谓险到了极点,但最终还是成功了。可当时的参与者每次回想起,却总会一阵心惊肉跳,后怕不已。现在,公孙度又冒出这么一句,无论持何种观点,心中又岂能不惊?
“吵闹够了,就说说正事吧。”让辽东众将送口气的是,公孙度这次并未作出太极端的决定,而是挥挥手,示意军议正式开始,轻描淡写的将适才的争论一语带过。
“子强,你刚见过青州的使臣,可探出什么口风了么?对本侯可有不满?”放任幕僚们讨论只会陷入争吵,公孙度干脆自己主导起军议来。
“主公着臣问的几件事,对方都有回应……据其说法,鲜卑的确是大败亏输了,而且败得极惨,能逃出关墙的,不过十中三四……”他微一迟疑,这才继续说下去:“而居庸城那一仗,王骠骑麾下的军队确实只有两万……”
“哈哈哈哈……”话没说完,阳仪已经捧腹大笑起来。
“子强啊子强,你聪明一世,怎地糊涂一时?两万对十万,正面对决,杀敌近五万?你说的这是笑话还是神话?但凡有点脑子,也知道这不可能啊!鲜卑人又不傻,打不过还不能跑啊?怎么会死了这么多人才跑?青州军的威风,果然有一半是吹出来的!大家说,是不……”
他的话也没说完,因为他才一转头,想寻求回应时,正迎上了公孙度精光四射的眼睛,他心中一寒,硬是把后面的话给吓回去了。
“继续说。”公孙度瞪眼吓住阳仪,抬抬手,示意柳毅继续说下去。
“喏。”柳毅躬身说道:“东征确实也是箭在弦上,据说骠骑将军驻兵幽州不去,就是为了彻底平定……北疆。”他偷眼看看公孙度神情,后者的脸上黑沉沉的不见端详,让他更是提心吊胆起来:“据说骠骑将军还拟了条平北策……”
“除了这些之外呢?”公孙度皱起眉头,有些不耐烦起来。
他想知道的不是这些,现在外面各种消息满天飞,有的说鲜卑人只是避战而走,并非惨败,也有的说骞曼死后,鲜卑人又引夺位而起了内讧,青州军只是拣了个便宜,总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公孙度无意寻根问底,也不会去仔细查证,哪些消息是蹋顿放出来的假情报,哪些又是青州的,亦或真相如何。不管居庸之战是真是假,他只要知道,鲜卑人退走,青州军打算东征的消息就足够了。
决定辽东未来的,还是王羽对自己的态度。
辽东是基业,轻易不能放手,但若王羽真的不将自己放在眼里,一味逼迫,自己也不会忍气吞声,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也要让对方伤筋动骨。
他有这样的骄傲,同样也是自信十足。
王羽的态度,自然是从他的使者身上最能看出来,对方说的这些情报反而无足轻重。公孙度一向很欣赏柳毅的识情识趣,却不想对方今天突然翻了糊涂,说半天都说不到点子上。
“属下惭愧。”柳毅看出公孙度着恼,连忙致歉,抬头时却是一脸为难之色:“只是主公,这次来的人自称只是负责海贸事宜的,并无与我军谈判之意。”
“什么?”公孙度终于色变。(未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