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秦翼明部下的士兵看着陕西兵撤回迎粮,自己却被留下来忍饥挨饿充当替死鬼,都愤恨不平,拒绝服从命令,纷纷跟在陕西官军后面乱跑。秦翼明派亲兵斩杀阻拦,却不能止。最终因为军心难违,只好随部众回撤。
孙传庭部署的阻击部队这一逃,顺军即乘势发起总攻,秦军部伍大乱,遂全线崩溃。总兵白广恩所统偏厢车营士卒为了逃命,解下拉车的马匹骑上就跑,偏厢车翻倒倾轧,道路也被堵塞,更是造成了秦军的溃散不堪。
顺军铁骑腾越而过,奋勇直追。步兵则手持大棒猛击官军,中者头部与头盔俱碎。秦军大败,死亡四万余人,甲仗马骡数万,尽为顺军所有。其余缴获、俘虏、逃散者不计其数。
在短短的十天内,秦军丢失了所有的胜利战果,溃逃近五百里。孙传庭和总兵高杰收集散亡士卒数千骑渡过黄河,经大荔县绕到潼关。总兵秦翼明也领着残兵败卒奔往潼关。
而此次汾西大败,使得大明朝所留下唯一的“精锐部队”——秦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以后,西北地区就没有能挟制住农民军的大明部队了。
接着,李自成趁着孙传庭喘息未定,于二月十九日率大军三十万直逼潼关。而此时在余子琏的一番经营之下,在河南府的黑云军也已扩军至三万多。不过他们也不敢与士气正旺的顺军交战,只龟缩在洛阳城内,任由顺军自由行动。
而当孙传庭山西大败的消息传至朝廷以后,崇祯皇帝是惊怒不已,他也把战败的责任统统推到了孙传庭身上:“谕兵部曰:传庭轻进寡谋,督兵屡溃,削去督师尚书,以秦督戴罪收拾余兵守关,图功自赎。如纵贼入秦,前罪并论。”
接着崇祯皇帝又耽心顺军万一置孙传庭于不顾,东向直取京师,所以“复谕兵部令晋、豫、保、东四抚,各整兵马,亲驻河干,协力堵御,不许一贼窥渡”。
不久以后,朝廷又下令升白广恩为援剿总兵官,挂剿匪将军印,拨给兵员三万,希望以不次之赏使这个败军之将感激用命,同孙传庭一道固守潼关,保住陕西。
而这一连窜的谕令也无非是垂死挣扎,因为李自成根本不给残余秦军以喘息的机会。虽然此时退据潼关的官军残部尚有兵员四万,不过都已是惊弓之鸟,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了。
二月末,顺军逼近潼关。孙传庭令总兵白广恩部扎营于关城外通洛川,总兵高杰部扎营于南门外西山头,他自己驱使城中壮年男子守城。
三月初三日,顺军自陶家庄进抵官坡,奋勇冲击。高杰部不战而走,向西逃窜。白广恩部抵敌不住,也望风而溃。由于官军士卒的妻子都居住在关城里面,士卒们争先恐后地逃进关城,保护住自己的妻儿家人夺门而出。有的士兵急于入城,用刀劈开南水关栅栏。顺军尾随而进,趁势占领潼关。而孙传庭和监军副使乔元柱在混乱中被杀。
如果有去过潼关的朋友,看到潼关的地形,就知道什么叫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现在的崇祯朝内,农民军几次打破潼关,宛若此地是无人之境。真是关城虽险,无勇卒即无险地也。而潼关一破,通往西安的门户就打开了。
接着李自成留马世耀镇守潼关,统兵继续前进。当顺军到达渭南时,知县杨暄籍子弟乘城固守,想要负隅顽抗。可是本县举人王命诰却开门迎接顺军入城。
三月初七日,李过所部前锋攻克临潼县。次日到达西安城下。由于陕西官军的精锐已被歼灭,西安城中的守御力量十分薄弱,地方官员留下途经西安的五千名四川兵协助防守。
而作为客军的川兵没有粮饷。西安城内的官员们劝说秦王朱存枢拿出点银钱赏赐给士兵,借以鼓起士气。可此要求却遭到朱存枢的断然拒绝。反正这屡次三番的事,证明了明朝藩王确实都长着个猪脑袋。
于是守城副将王根子大为不满,决定投降顺军。他写好约降信射到城下,大开东门迎接顺军进城。三月初八日,李自成顺军占领了古都西安。秦王朱存枢被活捉,陕西巡抚冯师孔、按察使黄炯被杀,布政使陆之祺等投降。顺军立即着手安民,下令不得妄杀一人,误者将吏偿其命。于是迅速稳定了西安的局势。
而袁宗第、白鸣鹤、蓝应诚等人统率的顺军右营十万,也于三月初九日进抵陕西商州,十二日攻克该城,处死驱民抵抗的明商洛道黄世清。十四日,占领洛南县。胜利地同李自成所统主力会师于西安。
而在占领西安以后,李自成立即部署扫除大明朝在西北地区的各个据点,他们兵分三路:李自成亲率由李过所部后营和刘芳亮所部左营组成的大军,向北追击明总兵高杰部官军,夺取陕北;田见秀率部南下汉中,追击明总兵高汝利部,打通南下四川的孔道;刘宗敏、贺锦、袁宗第等西向追击白广恩部官军,攻取宁夏、甘肃、西宁等地。
而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的时间内,李自成的顺军就掀起了狂潮般的西北攻势。
而相对于李自成顺军的一路狂飙,吴世恭的汝宁军却是步步艰难。先不提面对优势清军的薛永利部,首先说说赶赴武昌的八万汝宁军。
当汝宁军在吴世恭的指挥下,相当顺利地包围了武昌城以后,突然发现武昌城已经变成了盘桓在自己面前的一个硬钉子。
李定国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张献忠断后的命令,放弃了城外一切要地,把全部军队撤入了武昌城内。他们就要利用武昌坚城高墙和城内可供应全城军民一年多的粮草,加紧战备,就要在此地拖住汝宁军的步伐。
第八百四十四章武昌城困境
二月的武昌依然阴寒,可吴世恭所待的小院内,已经有燕子来筑巢。虽然兵祸来来去去,可武昌城外的民房却没什么损毁,这也就说明,以前在武昌没发生什么激战。
可是现在,大多数民房却保不住了。汝宁军为了攻城,把靠近城墙的民房都拆毁了,还学着清军在锦州、农民军在开封的模样造了一座城外之城,挖了好几道壕沟,垒砌了好几道土墙,把武昌城就这么团团的围困了起来。
不过整个工程的工程量倒也并不大,五、六万人干了几天功夫就建造出个模样了,毕竟武昌是两面临水,水面上都可以由炮舰来封锁,汝宁军只要困住陆路的这两边就行了。
可这么一来,再加上大营的修建,城外的民房就没留下几间,所以吴世恭能有个小院住,已经是挺不错了。
而现在武昌城的战斗,陷入到了汝宁军最不愿意见到的长期围困战中去了。
虽然被围在武昌城内,李定国的大西军才二万出头,可听闻官军来剿,遗留在城内的二十余万百姓立刻是同仇敌忾。他们动员出青壮男女,日夜打造兵器,凭着武昌城高耸坚固的城墙和城内充足的粮草,誓与武昌城共存亡!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这时候官府的名声有多么的低劣,官军的危害有多么的巨大,武昌城内的百姓已经认为汝宁军与左良玉部是一丘之貉,他们绝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死交由官军来掌握。就算是背个造反的名声也在所不惜。
对此结果,吴世恭他们也只能摇头苦笑了。怎么样劝降都没有用。城内的百姓都认为:一旦破城,就将面临屠城。这官军的信誉度在左良玉之流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百姓们心目中,成功地下降到了“绝对零度”了。
而李定国的“革命意志”也相当坚定。李定国作为大西军的高层,当然知道的东西就多一些。他也明白:只要自己投降献城,那吴屠夫是不会把自己和自己的二万兵马怎么样的,最多也就是一个软禁在汝宁的下场。可是城内的百姓,那就凶多吉少了。什么都能骗人。就是绰号不会骗人,谁让城外的吴总兵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吴屠夫呢?也不要说,吴世恭在这里也是够冤的。
还有,李定国也知道北方李自成的顺军现在是风生水起,辽东的清军也再次入关。他就是要等到汝宁军顶不住北方的压力,主动撤军,为武昌城内的军民觅得一线生机。
不过说心里话。跟随着张献忠时间长了,李定国做事也变得现实了许多。他并不反对投降,只是要争取一个较好的条件。除了要保住城中百姓的安危以外,李定国还认为:一兵临城下就投降,那投降的条件也肯定并不怎么样。等到城外吴屠夫多碰几次硬钉子以后,就能谈个较好的条件。毕竟吴屠夫在江湖上守信的名声还算是不错的。
而武昌城作为湖广重镇,城厚过三丈,城高超五丈,根本不是火炮能在一朝一夕敲开的。再加上城内大西军的军民众志成城,如果硬攻。一定会有巨大的伤亡。为此,汝宁军也只能采取最花费时间的困城战了。
“怎么?城里还是没有回音?”吴世恭问迟明道。这问话现在变成了吴世恭每天的例行公事了。
见到迟明摇了摇头。吴世恭也只能长叹一声,他接着吩咐道:“再没有消息,就跟城里说一声……”
说到这里,吴世恭就犹豫了一下,接着改口道:“算了,咱们的条件绝不能降低。注意多与徐州的薛司长联络,只要他们有事,我们这里情愿放弃武昌,全军往北,也不能答应城内的条件。没想到那个李定国,还真是个人物啊!”
吴世恭的犹豫不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只要解决了武昌城,汝宁军起码能抽调五万以上的兵马至徐州和菏泽地区,完全能堵住清军进入河南,所以吴世恭就想早一些从武昌城脱身。
而对于汝宁军的招降,武昌城内的李定国也不是没有回应。不过他就提出要依照谷城例,要维持住大西军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只是在名义上归降朝廷,不接受汝宁军全面改编的条件。
可是吴世恭绝不会接受这样一支独立之军。要不然,天天派兵看管还不算,还不能放手围剿,毕竟从名义上来讲,那支农民军还是归降于你的,想围剿还需要寻找到一个借口。那有多麻烦啊?
还不如见事不可为,索性放跑武昌城内的农民军。以后见面时,照样可以放手攻打,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
百无聊赖中,吴世恭又开始逗趣迟明了:“明子!这次回家以后,你可要娶个媳妇了。”
“这事不急,都没时间相亲呢。等天下平定以后,再让大人做主,给小人成个家。”面对吴世恭常用的话题,现在的迟明也算是应对自如了。
“别算计着我了,我又不是媒婆。”吴世恭笑着拒绝道,“等回去以后和杨狗蛋家的说一声,让她给你找个合适的。不过那杨氏估计会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松那小妹看起来是逃不掉了。”
吴世恭的话立刻引起院子里的人一阵哄笑。
“不用这么急吧!”一说到实际处,迟明依然扭扭捏捏了起来。
“你不急,你妹子总急吧!再拖就变成老姑娘了。要不然,小定可要双脚跳了。”吴世恭接着开玩笑道。
一见战火惹到了自己身上,黄定连忙分辨道:“别!大人!我可和迟家妹子没有私情。”
“有没有私情咱们也不知道!反正让迟丫头自己定。如果她点头了,你也跑不掉。”
院子里又是一片哄笑声。
……
聊过一阵,吴世恭又开始考虑起汝宁军以后的安排。这次俘虏的左良玉部官军和农民军数量可不少,武昌城内的李定国部还有可能会投降汝宁军。因此,汝宁军将在此中择优改编出一支辅助性的二类部队。
第八百四十五章苦恼的薛永利
吴世恭准备等此战结束以后,就把迟明和黄定都放下去做统兵军官。可这么一来,自己亲兵队的主副统领又要空缺了。
吴世恭立刻想起了一个人选,就是现在童子营的统帅——魏锋。不过这位在自己内宅长大的义子,从忠诚来看绝对没有问题,就是岁数确实太小,才十六岁出头。吴世恭还是有些不放心,最多把他安排为副手再培养几年。
吴世恭又想了一圈人选,最后决定要启用薛志农。山川司虽然很重要,但现在也已进入了稳定期。而薛志农如果一直在情报圈子里转,他就只能老死在山川司司长的岗位上了。
可对于这批最早跟随自己的人,吴世恭还是想要给他们机会。就这么决定了,让薛志农成为亲兵队的统领吧!让他到自己身边多学习一些文治武事,以后无论在军中发展,还是到地方为官,都能有个上升空间。
不过这样的长期围城,也让人感到特别无聊。想好了亲兵队正副统领的备用人选,也总算让吴世恭放下了一件心事。
而现在的汝宁军又不能抽出围城的部队去支援菏泽、徐州的薛永利部,因为一旁的左良玉部还在虎视眈眈呢;张献忠的大西军也未跑到很远的地方,随时可能来个回马枪;还有就是凤阳的明军,虽然到现在为止他们一直在按兵不动,但总是让人有些顾忌。因此,汝宁军还要在武昌城维持有足够的兵力。要对附近的敌军和友军进行威慑呢。
不过这样一想,也把吴世恭的思路给打开了。是否能从汝宁调来一些新兵部队。再从武昌城交换一些主力北上支援呢?仔细地考虑了一番以后,吴世恭觉得这想法确实有可行性。
不过北上支援的部队,如果要走直道,那就一定要通过凤阳。所以事先与凤阳官府打好招呼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时候的吴世恭就想起了阮大铖,要通知阮大铖给其好友——凤阳巡抚马士英去信。再加上吴世恭和凤阳副将燕定山私下里的交情,应该借道而行还是能做到吧!不过这事宜早不宜晚,得趁早安排些人去跑腿去。
不过就这么围着武昌城,真让人感到有些无聊。于是无聊之极的吴世恭突然大声吩咐道:“通知炮队,让他们向城中放上几炮。”
……
真令人烦恼啊!武昌城的僵持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打破啊!
“当当当——!”,鸣金声响起,汝宁军和清军都不约而同地后撤归阵。虽然今天又是激战了一天,但阵中倒下的尸首才二百多,这就可以看出,这场“激战”中有多么的水分了。
薛永利紧皱着眉。看着清军的后撤。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可汝宁军还是未击退对面的清军,薛永利这些天都感到燥热上火,嘴角边都发出些小水泡了。
当二月初二日,薛永利率领汝宁军四个镇,近六万兵马赶到巨野县时。遇上了多铎的二万清军偏师。之后双方立刻展开部队进行了交战。可是面对着一路平推上来的汝宁军,清军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势,他们维持着与汝宁军的缠斗,却总不与汝宁军发生全面大战。
既然此次清军入关的目标之一是汝宁军,他们当然分析过汝宁军的战术打法。在出征之前。皇太极曾搜集了汝宁军以往的战例,并且召见了大量与汝宁军作战过的清军将士。仔细地分析过汝宁军的优缺点,就是要寻找到击败汝宁军的打法。
到了最后,皇太极他们就发现:如果与汝宁军正面交锋,清军确实难以占得上风。可是汝宁军却有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机动性太差。
显而易见,此时汝宁军的火器战术是学习同时代西方火器方阵的。他们都脱胎于当时闻名遐迩的西班牙方阵,应该是当时一种比较先进的火器战术。可是这种火器战术就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完全没考虑到东西方的作战环境。
在西方,因为城堡林立,各个封建领主的领地也较小,所以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两军很容易发生会战。而在这时候,步兵也只需要考虑怎样应付敌军骑兵的冲阵,不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