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潼关有万人,如果这万人都是魏家武卒,我们现在又何必为接下来的战事担心?”诸葛亮微微一笑,晃了晃手中刚刚收到的公文:“又何必劳动李严的大驾?”
杨仪看了一眼那份公文,不由自主的长叹一声,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诸葛亮现在心情不好,再拿自己和魏延的矛盾来烦他是不明智的。李严在江州呆了几年,野心越来越大,上次无功而升任骠骑将军,安稳了没几天,现在又想开府治事了。他不仅想开府,还想分五郡为江州,自任江州牧,这分明是想和诸葛亮分庭抗礼嘛。除了关中之外,蜀汉只有一州,而诸葛亮就是益州牧,李严要做江州牧,瞄准的当然是诸葛亮。
可想而知,诸葛亮是不可能答应的,他不答应,李严就不肯来汉中。李严不肯来汉中,倒不差押运粮草的人,可是他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对诸葛亮的威严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打击。如果不制服李严,很难保证不会有第二个跳出来,可是如果现在就和李严撕破脸,接下来的战事肯定要受到影响。
内部不稳,如何能一心一意的对外作战?李严在江州,万一弄出点事来,诸葛亮岂能放心得下。
作为诸葛亮的心腹之一,杨仪能理解诸葛亮此刻的心情。诸葛亮突然由长安赶到潼关,可不仅仅是视察潼关防务这么简单。他需要求得魏延的支持。魏家父子现在位高权重,已经是蜀汉军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其实力已经当仁不让的首屈一指。如果能得到魏延的支持,对付李严的把握就大多了。
不过,杨仪终究还是有些酸溜溜的,谁让魏延父子一直和他不对付呢。魏延得势,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威公,我们做臣子的,要以国事为重。”诸葛亮语重心长的说道。
“丞相放心,我理会得。”杨仪非常勉强的点了点头。
远处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魏延大踏步的赶了过来,身上穿着那套视若珍宝的甲胄,一脸的喜色。他几步赶到诸葛亮的面前,躬身一拜:“丞相,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去接你。”
诸葛亮抚须而笑。“提前通知?你看我到哪里是提前通知的?我就是要突然袭击,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提前通知你们,你们不会作假么?”
魏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挑起大拇指:“丞相,你这话说得太对了。那些人啊,的确如此,你要是提前通知啊,看到的全是好的,街上干干净净,连乞丐都没有。不过丞相大可对我放心,我是带兵打仗的,不敢弄虚作假,上了战场,若有半点虚浮,都可能送命的。”
诸葛亮满意的点点头:“我已经看到了。文长啊,若是人人如你,我有何忧。可惜,像文长这样一心为公的人可不多。”
魏延眉毛一耸,若有所思,有些紧张起来:“我家那不孝子又惹祸了?”
诸葛亮愕然,随即摇着头笑了起来,缓步向前走去。魏延陪着小心,在一旁跟着,不经意的一挤,就把杨仪从诸葛亮身边挤开了。杨仪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无可奈何。他总不能像个小孩子似的向诸葛亮告状,说魏延欺负他什么的。
“子玉在交州打得很好。”诸葛亮收起了笑容,将魏霸在交州的战况简要的说了一遍。“他连严关都拿下了,文长啊,你能想到他是怎么拿下的么?”
魏延茫然的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解。他虽然和魏霸是父子,可是他们之间不能直接交流军事信息,他对魏霸的了解远远不如诸葛亮多。对于魏霸的情况,他一直不太清楚。他甚至不知道魏霸已经不在武陵,去了交州。刚才诸葛亮说那一句,他还以为魏霸又捅出篓子来了呢。
“你不知道严关吧?”诸葛亮解释道:“严关的形势,大致相当于以前的函谷关,建在两山之间,形势险要,易守难关。在关北还有小严关,互为犄角,同样易守难攻。”
魏延这才大致明白严关是怎么回事,脸色不禁严肃了起来:“那可不易攻。”
“可不是呢,严关自建关至今,尚未被人正面攻克过。子玉虽说也不是从正面攻克,而是从严关背后攻克的,但他也算是攻克严关的第一人。文长,将门出虎子,我看将来子玉的成就还在你之上。你要努力啊。”
魏延得意的大笑起来,嘴里却一点诚意也没有的谦虚道:“丞相过奖了,丞相过奖了。”
“子玉的仗打得好,打通了交州商道,对我们整个大汉的形势都大有助益。他要从交州运米到成都,可以大大缓解粮食的问题。将来如果再和孙权和解了,交州米可以通过荆州,直达长安,你也可以从中获益呢。”
“交州米很多么?”魏延好奇的问道。
诸葛亮皱起了眉头:“文长,我要批评你几句了。你对交州的情况一点也不解吗?”
魏延不好意思的耸了耸肩:“交州太远了,我从来没有关心过那里的事。那里……不是蛮荒之地么?好像除了珍珠多一点,也没什么啊。”
诸葛亮苦笑一声:“你看,你就没有子玉有眼光,平时应该多读一点舆地书嘛,为将者应知天文地理,了解各方风土人情,财力厚薄,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点上,子玉比你强。如果不是对交州如此了解,他又怎么会出兵交州。他的每一步都是有深意的,谋定而后动,正在为将之道。”
魏延连连点头。“丞相教训的是,我以后一定多读书。”
“这事以后再说。今天来,我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上次你对我说要把子玉调到关中来,我没有答应,是因为时机还没有成熟,他的任务还没完成……”
魏延闻言大喜。“丞相现在决定调他过来了?”
诸葛亮摇摇头。“他不来关中,我想让他回成都。”
“回成都?”魏延不解。“大战在即,为什么让他留在成都,到前线效力岂不更好?”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我何尝不知道子玉来前线更好,只是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他去做。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得力的人督运粮草,我们怎么能安心作战。”
魏延皱起了眉头:“不是说镖骑将军负责督运粮草吗?”
诸葛亮将手中的公文递给魏延。魏延接过来看了一遍,不禁勃然大怒。“鼠子,竟敢如此不识抬举,妄图与丞相分庭抗礼,并肩而坐。他的眼中还有上下尊卑吗?”
“他也是当年追随先帝,立了大功的,我不能不对他容忍一二。既然他不肯做督运粮草这样的事情,我只能让子玉回来负责。可是子玉在交州立了这么大的功,让他回成都督运粮草,却是有些委屈他了。”
“有什么委屈的?”魏延眼睛一瞪。“他就是立再大的功,也是大汉的臣子,也要听丞相的命令。若敢说半个不字,看我怎么收拾他。”
诸葛亮笑笑。“你也不用这么急着下定论,我相信子玉是一个识大体的人。这样吧,你写封信,告诉他我们的难处,我相信他会理解我们的。”
“喏。”魏延点点头,大声应道。
……
江州,橘子洲头,漫山遍野的橘林倒映在江水中,将天地染成一片金黄。
李严手里摆弄着一个橘子,脸上全是无奈的苦笑。“丞相好手段,居然拿魏家父子来威胁我,看来我是不去不成了。”
李丰站在一侧,阴着脸,看着川流不息的江水,愤愤不平的说道:“为什么?难道我们怕魏家父子?魏延如此嚣张,他的眼中哪里还有父亲?想当初,父亲身为太守之时,他还不过是个牙门将。如今升官了,脾气也大了,眼里只有丞相,再无其他人。不过说到底,他只是个莽夫,连这样的计策都看不出来,同为武人,与我们父子为敌,对他有什么好处?”
李严沉默不语。过了良久,他对李丰说:“你派个人去武陵,告诉魏霸丞相的用意,看看魏霸自己会怎么做?”
李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和魏霸接触过,他不像魏延这么蠢,不会看不出丞相的险恶用心。哼哼,这样也好,让丞相看看魏霸的真面目,才能体会到我们父子的一片忠心。我倒要看看,如果魏霸不肯回去,丞相又怎么向众人解释……”
李严沉下脸,没好气的打断了李丰的自言自语:“我看你才是真蠢,魏霸若不肯回成都,那也是违抗他父亲的意思,与丞相何干?你以为丞相会蠢到把这件事公诸于众吗?”
李丰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未完待续。)
第552章 无地自容
朱绩走进大帐,对诸葛恪愤怒的眼神视而不见,躬身给潘濬行了一礼:“零陵南部都尉朱绩,见过将军。”转身又对诸葛恪颌首示意,然后便平静的入座,将腰间的战刀抽了出来,轻轻的放在案上。
诸葛恪强压怒火,冷笑一声:“如果我记得不错,零陵南部都尉的驻所始安是在严关之南吧,如今严关失守,始安已经成了魏霸的驻兵之所,不知道朱君有何方略,夺回严关?”
朱绩瞟了他一眼,略作思索,皮笑肉不笑的点了点头,摆出一副很理解的样子。“我知道了,元逊兄在太子身边任僚属,却不知道大王之前已经下令我听命于陆将军,驻守在益阳一带,并不在驻所。”
诸葛恪正中下怀,当下应声说道:“这么说来,严关失守,与陆将军也有不可分的干系了?”
朱绩咧了咧嘴:“严关是由吕凯把守的。以严关之坚固,他居然没能守过半个月,这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陆将军身为荆州军区的最高将领,当然有脱不开的干系。就像元逊兄丢了临贺,分明与潘将军没什么直接关系,可是潘将军同样也无法置身事外一样。”
诸葛恪哼了一声:“丢失临贺,的确是我的责任,其实和潘将军没什么干系。不过,若非你不肯来援,我又如何会丢失临贺?朱君,你这个责任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朱绩连连摇头:“元逊兄,你太激动了。第一次上阵,就遭遇如此惨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过,为将者当愈挫愈勇,稍有挫折就心浮气躁,可是兵家大忌。”
诸葛恪勃然大怒,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突然站了起来,戟指朱绩:“朱绩,你还有脸狡辩?临贺失守,交州尽入魏霸之手,对我大吴有什么样的影响,你难道不知道吗?延误军机,不知自责,尚在此哓哓,你不觉得羞耻吗?”
朱绩沉下了脸,眼皮挑了挑,伸手去握案上的战刀。诸葛恪吃了一惊,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伸手去拔战刀。朱绩却看都没看他一眼,长身而起,对一直没有说话的潘濬拱了拱手:“将军,我军务繁忙,没时间争论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暂且告退,将军若有什么军令,我必从命就是。”说完,转身扬长而去,从头至尾,没有看诸葛恪一眼。
“你站住!”诸葛恪追了上去,厉声大呼。朱绩忽然停住了脚步,扭过身,怒视着诸葛恪,寒声道:“诸葛恪,我看在你初上战场便遭折恤,情绪不稳的份上,不与你计较。可若是你欺人太盛,一再相逼,我认得你,我的刀可认不得你。”
诸葛恪愕然,没等他回过神来,朱绩扬长而去。
诸葛恪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胸口起伏不停,气息如牛。他从小到大,还没有被人这么羞辱过。朱绩一再提及他的败绩,就像撕开他的伤疤,打得他的脸啪啪作响一般,让他的脸火辣辣的。他转过身,看向潘濬,却发现潘濬阴着脸,神情很不悦。他突然惊醒,自己和朱绩在潘濬面前争吵,连潘濬都给牵连了,对潘濬的面子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将军,他……”
潘濬眯起了眼睛,如刀剑般的目光射向诸葛恪:“元逊,你知道大王派你来临贺的用意吗?”
诸葛恪沉吟半晌,默默的点了点头,有些沮丧。他知道孙权派他来临贺是和潘濬配合,打败魏霸,从临贺进入交州,阻止魏霸在交州的进展。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遏制江东系在兵权上的无限制扩张,争取将兵权抓在非江东系的手中。潘濬是荆州系,他是江淮系,他们应该联手对付江东系。
可是现在,全被他搞砸了。
如果告到孙权面前,孙权也许会理解他,可是孙权却不能制裁朱绩或者陆逊。他和朱绩是平级,朱绩可以支持他,也可以不支持他,对他的举动,孙权没有理由处罚他。如果从身份背景上来说,朱绩的身后是陆逊,是他的父亲朱然,同样不可小视。孙权为了权衡利弊,也不会惩处朱然。
如果不顾大局,一定要对江东人挑刺,恐怕潘濬都不会答应。这件事注定了只能由他一个人来背。
“将军……”
“别说了。”潘濬打断了诸葛恪的话,“我会将这里的情况如实上报大王,并请辅国将军到这里来主持战局……”
诸葛恪忍不住的插嘴道:“若要请辅国将军来,大王又何必派将军来?”
潘濬实在忍不住了,他瞪了诸葛恪一眼:“诸葛元逊,你是不是除了唇吻快一点之外,其他的都很慢?你难道看不出来,陆逊不到,不仅是朱绩不肯听命,周鲂也不会配合我们?朱绩多少还来露一面,周鲂却连影子都没看着,你觉得这很正常吗?”
被潘濬厉声喝斥,诸葛恪顿时僵住了。潘濬的脾气向来刚直,这一点他是知道的,可是他没想到潘濬会这么不给他面子。他一时被潘濬的威势震慑住,没有敢再反驳,尴尬的站在那里。潘濬也不理他,一拂袖子,反身进了后帐,把诸葛恪一个人扔在那里。
诸葛恪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潘濬也气得直抖。他一直觉得诸葛恪轻浮,却没想到诸葛恪会蠢到这个地步,一点也不知道掩饰,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在脸上。为了他那一点面子,不惜与朱绩当面争吵,而且是当着他的面。他开始怀疑孙权的安排是不是合理,把诸葛恪留在这里,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潘濬立刻给孙权写了一封报告,通告了目前的情况,建议调陆逊来指挥作战,并隐晦的建议把诸葛恪调离前线。这一场战事至关重要,不能让诸葛恪破坏大局。
在得到进一步的指示之前,潘濬停止了所有的进攻,他将大营驻扎在营浦,挡住了魏霸进入荆州腹地的道路,却不肯发动对临贺郡的进攻。
魏霸同样没有轻易的发动进攻,他在龟山筑起了第一道防线,由相夫率领两千人驻守,自己回到了临贺城。戴良战死,吴军在交州已经没有足够份量的将领,士匡的能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他派出大量的使者到各郡劝降。苍梧是他的本郡,几乎在戴良的死讯传到广信的当天,那些观望的苍梧大族就派出了代表向魏霸臣服,愿意重归大汉。紧接着,合浦、高凉郡也接受了士匡的劝降,只有南海郡未降,原因出人意料,却是因为一个被贬在交州的谔臣:虞翻。
虞翻年逾七十,在南方呆了十多年,最近身体状况恶化,已经卧床不起。他原本住在苍梧猛陵,士匡奉魏霸之命回到广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虞翻。不料虞翻和他虚以委蛇,士匡一走,虞翻就让他的儿子抬着他,上了船,直奔南海。虞翻的目的本来是想去提醒戴良,不要轻易离开南海郡,不料戴良的行动远远超出他的预料,等他赶到番禺,才知道戴良已经出发了。
虞翻立刻意识到戴良很危险,一旦戴良的大军覆没,魏霸很可能会直取番禺,所以他利用自己的威望,说动了离守番禺的将领,招集南海郡的大族到番禺来,把他们全关在了番禺城里。
忙完这一切,虞翻心力交瘁,终于病死在番禺城。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