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就不劳他费力了。要让太上皇露面,就等无上皇归来之际,再让他们一起现身,相信那时候,幽州一带的百姓,应该稍稍安定一点。接手燕云十六州后,对这些州地的治理,一定要安抚并举,争取得到更多有头有脸的人支持,不然我们治理起来,难度会很大。这些地方的主要居民是汉人,汉人与汉人,总比汉人与胡人之间容易相处。”
虞允文认真地想了想后,最终也认同了王晨的说法。
“元帅,还是你深谋远虑,卑职所想简单了!”
王晨冲虞允文笑笑,示意一起坐下说话,在分别在屋中坐下后,王晨叹了口气,道:“彬甫,其实我并不担心燕云之地的百姓出现大规模的逃离、动乱,我最怕的就是朝廷的旨意,坏了我们的计划。相信这几天朝廷送来的诏令你也看到了,虽然我们在与金人和谈中取得了更多的利益,但朝中有人依然对此表示愤慨,认为我们这样做,是不尊朝廷的令。相信现在时候,朝中肯定有很多大臣上表弹劾我这个将金人彻底驱逐出关外的统兵元帅。呵呵,等我们护送太上皇和无上皇归朝的时候,指责的风浪会更大,甚至会在京城掀起血雨腥风,那时候,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
说这些事的时候,王晨满脸的无奈。
这些天,他已经收到多份朝廷的诏令,当然这些诏令并不是小皇帝赵谌的意思,而是朝中大臣集体的意思表示。诏令中的意思除了庆贺我大宋重新收复燕云之地外,也对他这样大胆的行为,背着朝廷与金人和议提出了指责,说他目无尊上,所做一切让朝廷蒙羞,让天下人耻笑大宋朝廷的出尔反而。
“金人都没指责我们这样,但我们的同僚,却这样指责我们!呵呵……”王晨笑的很无奈。
虞允文也无奈地笑了起来,但语气却说的很坚定:“元帅,卑职相信你到时有能力解决这事的!”
“希望如此!”(未完待续。。)
第二百十八章 他能说不吗
幽州城内,供赵桓居住的那个院子里,王晨疾步进来,老远就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王卿,平身吧!”笑呵呵地上前,扶起王晨:“王卿这段时间辛苦了,如果没空,就不要每天过来陪朕说话了。”
随军行动已经很长时间,赵桓没了最初时候的恐惧和担心,因为每天行程不是很远,王晨提供的食物又挺丰富,这段时间赵桓的气色挺好。更重要的是,王晨告诉他,我大宋已经与金国签订了新的和议,和议包括许多事前他根本没想到的东西,那些金人做出的让步,是他做梦都不会想到的。
作为曾经的大宋皇帝,如今的太上皇,当过金人的俘虏,受过不少的屈辱,王晨成功地逼迫金人做出这等让步,赵桓在惊讶万分的同时,也由衷地高兴。无论他多少窝囊,甚至因为金人的逼迫而做出个让人鄙夷的决定,但到底他是大宋的人,曾经大宋的皇帝,大宋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在与金人和谈时候收获如此之大,当然是打心底的高兴。抵达幽州后,赵桓真实地感觉到,百多年来几代大宋皇帝想拿回的燕云十六州,已经再次回到大宋的掌握之中,喜悦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虽然他现在依然不自由,到哪里去都要王晨同意,但在看到王晨出现在他面前时候,他还是笑容满面。
“太上皇,这段时间臣确实有非常多的事要忙,但太上皇在军中,臣无论如何都不敢怠慢。只是如此幽州形势复杂,这里的百姓已经外化百多年,他们对大宋的认知程度非常低,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统治后,才会有所改善,为了太上皇的安全考虑,还请太上皇安心在这里休养。不要到外面去!”王晨说着,抬起头冲赵桓笑了笑,“其实臣挺希望太上皇能出去,见见这里的百姓,让幽州的百姓知道这是太上皇亲征才取回燕云之地,如此定可进一步凝聚民心。但臣怕太上皇有个闪失,所以不敢做这样的决定。待过些日子。无上皇归来后,臣再与太上皇一道出城去迎接,到那时候,太上皇再在百姓面前露一下脸吧?”
听王晨前面所说,赵桓神情复杂,但在听到后面王晨希望他到百姓面前露脸。以凝聚人心的时候,他被吓了一跳,脸都变色了。不过王晨语气的改变让他紧张的心又缓和了一点。他宁愿一直被王晨软禁着,也不要出去露脸。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他完全清楚,那都是化外之民,谁知道他们在知道大宋的太上皇出现在幽州城后,会有什么疯狂的举动。万一有个意外。那他还不郁闷死了?
被金人俘虏后,又得幸放归,那时候他还曾做过再次登基的梦,想与自己的儿子夺权,但却被王晨扣留。在被王晨扣留的这些日子里,他每天都担惊受怕,深怕王晨以什么理由解决了他的性命。两个多月过去,这种担心受怕才少了一点。也想清楚了,只要自己不再念恋权势,不再奢求皇位,那至少生命是不会受到威胁的。这段时间,他也知道了王晨整天忙的焦头烂额,指挥作战时候夜不能寐的情景,让他感觉到。即使真的大权在握,也没什么味道的。如果天天有吃有喝,悠闲地过上好日子,有兴致写点、画点。那日子过的也是挺舒服的,什么事也不要去担心。
经历了战争及诸多的担惊受怕,终于让他大彻大悟,数次与王晨说,回开封后,他只想当个太乙宫人,再也不想过问朝事。
王晨虽然不知道赵桓所说是真是假,但能听到赵桓这样说,对他也表现的挺客气,心里还是松口气。赵桓这样,他也挺乐意与其接触,说说事,谈谈心,家事、国事都说。
在与金人作战、谈判、前往幽州的路上,及抵达幽州后,无论多忙,王晨都会找赵桓说上几句话,以自己的诚心打动赵桓,让赵桓认同他所做的一切。
因为昨天与虞允文说起一些事,受到触动之下,王晨也想找赵桓,说说一些特别的事。
回朝后的一些事,如果能得赵桓相助,那许多朝臣也就没有理由弹劾他了。
看到赵桓对软禁之事没有了抱怨,让他出去露脸还十分不情愿,王晨有点得意地笑了,“太上皇既然这么想,那臣也不准备这样做。一切还是待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宗室归来再说,待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宗室归来,那臣愿陪无上皇在幽州城大肆庆贺。”
“好!”听王晨这样说,赵桓有点激动。虽然说对父亲赵佶颇有微词,但赵佶到底是他的父亲,而且这次在五国城时候同了患难,两人多次面对面唏嘘感叹,芥蒂早已经没有。他在被放归的时候,曾央求金人,将赵佶也一道放回来,但不被准许。对于他来说,其他被俘的宗室加在一起的份量,也不如赵佶一人重要,如果金人愿意放回赵佶,那他在许多事上都会做出很大的让步。如今赵佶终于快要被金人放回来了,连其他宗室子弟也一道被放归,这让赵桓心里积压的那些沉重都被扫光。如果赵佶被放归,那他以后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有所顾忌,吃喝玩乐,尽情享受生活都没关系。
要是赵佶还没被放归,那他做任何事都要顾忌,不然容易被人指责成不孝。
见赵桓没什么考虑就赞成了他的观点,王晨的笑容很轻松了,当下再道:“太上皇,这段时间臣很忙,如果待太上皇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不要责怪。臣手下的将领都被派出去接收燕云之地,身边能使唤的人都没几个,许多事,都要臣亲自去做,臣有点分身乏术啊!”
王晨这感慨基本是实情,他麾下的折彦质、宗颖、陈淬父子、李璘、刘錡、曲端及岳飞、张宪、赵立、李彦仙等比较亲信的大将都被派出去接收各地的州城了,身边能放心交待任务的人已经不多。还好吴玠和虞允文还在他身边,许多事可以分担一下,不过许多事还是需要他亲自去做。
听王晨如此说,赵桓有点不明所以,但还是顺着王晨的话安慰了一句:“王卿可是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累着,如今朝外的事都是你在负责,要是你累坏了,那没有人可以代替你,那事儿就麻烦了。”
“太上皇,臣忙一点倒无所谓,与朝中同僚的误解比起来,臣即使忙死也不会有怨言。现在臣率军取得了连续的胜迹,还逼迫金人签订了城下之盟,获取了这么多的利益,但朝中还是有人上表弹劾臣,指责臣恃功而骄,不把陛下和朝中同僚放在眼里,臣很委屈啊!”王晨说着,露出了一脸郁闷。
“王卿,为何会这样?”赵桓有点不解。
“还不是因为太上皇之故!”王晨解释道:“朝中大臣还以为臣与太上皇太过于亲密,这才对朝廷下发的一些诏令没有严格遵守。但臣只是希望能在形势占优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战果,争取更多的利益,从不曾有其他想法。上次与金人和谈,就是因为金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之故。但朝中有大臣认为,臣是拥兵自重,是想借太上皇而图谋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太上皇在金国受到无比的屈辱,心情很坏,归来后又连续的颠簸,非常辛苦,而且从未有过过分的想法。臣也是一心为国,想将金瞄尽快驱逐出去,以雪靖康之耻。却是没想到,臣与太上皇,都因相似的原因蒙了不白之冤。”
听王晨这样说,王晨下了决心淡泊明志的赵桓,不禁有点慌乱起来。他已经清楚,如果他真的起了与儿子赵谌的权力之争,那下场肯定很悲惨,朝中极少会有人支持他,连秦桧都被王晨拉拢了过去,再不会听他的。要是被朝中大臣误解成他想借王晨的力量复辟,那回京后,他肯定会继续失去自由。
继位后,与父亲赵佶的权力之争进行时候,他就真切地感受到了权力之争的无情和残酷,因此王晨这话,让他很是紧张,赶紧问询道:“王卿,朝中大臣如此做,那我们要如何为才好?”
看到赵桓露出的紧张之态,王晨不动声色地说道:“太上皇,不若你修书一封,送往京师,说我们之间没有任何想法,一切只不过依形势所为。大军的动向,并不是想怎么做就可以做到的,战争也不是想结束就能结束的,只有与前线的金军达成和议,这才可以消除一切隐患,才可以彻底止战。这次和谈成功,是太上皇与臣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切都是为了替大宋争取更多的荣耀,是为了雪耻靖康才与金人有这么多战与和的纠葛,没有任何其他原因。相信太上皇如此修书,定可堵了朝中所有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会说一些奇怪的言论,也再没有人会对太上皇说三道四了。”
听王晨这样说,赵桓顿时其意是什么,这是要将他这个太上皇彻底与王晨绑在一起的节奏啊!
但现在情况下,他能说不吗?
第二百十九章 接下来要对付的目标
赵桓答应了他所请,王晨心里轻松多了。
赵桓所想不错,王晨就是想将这位太上皇一道绑上他的战车,甚至他准备在无上皇赵佶归来后,将赵佶也说动,与他站到同一战壕中。不只赵佶,其他那些因为他之功而被金人放归的宗室子弟,也要让他们与他同仇敌忾,一个鼻孔出气。
要是将这些人都团结起来,那他完全可以无视朝中那些弹劾他的人物。
有了这样的计划后,王晨对这件事的担心也少了去,一心投入稳定燕云一带形势的事务中去。
王晨抵达幽州后半个月左右,各地传来的通报表明,燕云十六州已经全部被我军接收占领,各将在接管了这些州城的城防后,也依王晨的命令,开始大力安抚百姓,剿乱平叛,恢复秩序。
现在情况是这样的:王晨自己亲自坐镇幽州,吴璘镇守顺州,曲端负责儒州事务,刘錡坐镇檀州,陈淬率军进驻蓟州,陈仲刚和陈仲敏兄弟接管涿州,宗颖及其副将负责瀛州、莫州、新州,折彦质主镇武州,并负责蔚州、妫州的事务,这两州的军务由他手下的副将负责;李彦先负责应州的防务,赵立与岳飞等其他人马分手后,接管寰州,岳飞继续在朔州一带平叛,并负责朔州事务,张宪也成了独挡一面的大员,率军进驻云州。易州、景州等几个新拆分出来的燕云州城,也有将领们接管守卫。
大军进驻这些州城,并在短时间内加固了城墙,做好了长期屯守的准备。
不过这些地方地域甚广,居民复杂,又在我大宋军队接收前被金人放弃,逃离的百姓甚多,要想将这些地方很快安稳下来,难度是非常大的。更何况。主镇这些地方的都是一直带兵的人,他们对如何处理地方事务并不在行,朝廷任命的官员虽然已经在路上,但距他们抵达还有一些时候。
这些官员抵达后,也不可能马上就能将地方治理好。
以王晨大概的估计,再过一两年后,这些地方的情况会慢慢稳定下来。
在与金人的新和议达成后。朝廷指责王晨的声音也少了,最后终于没有,具体情况王晨并不知情,许多事是没办法打探到了,特别是关乎朝中高层人物之间如何商量决定这些事的相关情况,即使他人在开封。亲自布置手下打探这些事情,也不可能打探的很清楚。
对于这一切,王晨也是没办法,而且目前的形势也让他没办法将精力投放到朝中的争斗上面去,燕云之地新得,一片混乱,要将这一带稳定下来。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不知道要多少。
他现在想的,就是尽快将这一带的形势稳定下来,少生乱,甚至争取不生乱。
南方的夏收已经结束,粮食产量还不错,但黄河以北的地方,却仍然一片糟糕,不但没办法向燕云一带运粮。甚至一些地方还要朝廷接济。夏粮收割前,粮食问题曾出现过紧张,让王晨一度紧张,但在朝中大臣宗泽、赵开、张浚等人的努力下,还是将问题解决了。
在夏收结束后,源源不断的粮食继续从南方运来。
有一点王晨不知道,在如何满足北方百万人马的粮食运输问题上。朝中起过好多次争论,一些大臣认为,既然北方战事已经结束,那燕云一带根本没必要留屯那么多的军队。可以让很多军队班师回朝,这样粮食、军械的问题就可以圆满地解决,接下来冬天时候,冬衣的问题也少些担忧。
但宗泽、赵开、张浚等人却认为,在北方主持军务的王晨既然没有主动提议撤军一部,或者让人马班师回朝,那就是北方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需要这么多的人马驻守,所以他们也驳斥了胡寅等人减少对北方粮食运输的提议,继续以王晨需要的量向北方运送粮食。
但宗泽和赵开等人也知道,要供百万大宋所需的粮食是非常巨大的数字,要维系如此巨大数量粮食的长期运输,定会拖垮大宋的。他们在满足王晨所需要求的同时,也征询王晨的意见,问能不能减少北方的驻军。不过王晨为了让燕云之地更加稳固,也为了避免秋冬时节,金人撕毁和约,趁机的骚扰入侵,没同意撤减北方禁军的人数。
但令至少三十万的厢军,在年前回撤到燕云以南至黄河一线的地方,并让朝廷安置这些人马。王晨这样的决定,让李纲、宗泽等朝中大臣还是松了口气,三十万人马的供度少去,那也是很大一笔啊。
也就在王晨向朝廷说明,让三十万厢军择机南归后,朝廷再传来诏令,说北伐大军在王晨的指挥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但夺回了丢失百年多的燕云之地,而且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宗室也被放归,还争取到了许多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利益,为此朝廷派出了慰抚团,由宰执大臣张浚率领,往幽州方向过来,代表朝廷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