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又急奔了半个时辰,终于抵达了广武县城。难逃的百姓说的果然是实话,广武县城里早已经人去楼空,城里的地面上更是一片狼藉,整个城池都显得十分荒凉,连一个人都没有。
张彦下令进城。并派出斥候打探鲜卑人的消息,他则在城里进行了一番布置。插上汉军的军旗,紧闭城门,清扫街道,两万三千名骑兵都严阵以待。
傍晚十分,斥候归来,告知张彦鲜卑人已经近在咫尺,只怕用不了一炷香的功夫就会来广武县城,并且还将鲜卑人所犯下的罪行都说给了张彦听。
张彦听后,十分的愤怒,万万没有想到鲜卑人竟然如此残暴不仁。去卑也趁机添油加醋,并蛊惑张彦与鲜卑人决一死战。
东汉末年的北方边疆一带,鲜卑、乌桓、南匈奴是三支比较有实力的游牧民族,三支游牧民族对于大汉都是采取若即若离的姿态,一旦大汉朝他疏忽管辖,便会滋生一些人的心里膨胀。为此,北方边疆时常有叛乱发生。
但相比之下,南匈奴是较为老实的一支,反叛的次数也相对鲜卑、乌桓来说少的可怜。
其中,鲜卑对大汉的威胁最大,自从匈奴分裂为南北二支,南匈奴依附汉朝,北匈奴西迁至西域后,鲜卑人便成为了草原上活动最为频繁的种族,但是,鲜卑人却一直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没有完整的统一,直到一个叫檀石槐的人出现了。
檀石槐有勇略和大志,是第一个统一鲜卑各个部族的人,然后檀石槐将鲜卑由一个松散的部落群体变成了部落联盟,由他出任大单于,并且效仿匈奴人,将所统辖的地方划分为三块,分别交给三个鲜卑大人来进行管理。
在檀石槐时期,鲜卑是强大的一个整体,时常对大汉朝发动进攻,受到鲜卑威胁的不单单只有大汉,连同依附大汉的南匈奴也备受其害,曾经被鲜卑人突袭,死了不少人。
由此,鲜卑和匈奴便结下了血仇,但畏惧于鲜卑的强盛,匈奴只能靠着大汉来替自己出头。
随后,大汉朝廷派出大军前去攻打鲜卑,结果反被鲜卑击败,而那时,檀石槐也是一腔热血,正准备施展自己的毕生抱负,却不想突然暴毙而亡。
檀石槐死后,其子和连继承了檀石槐的位置,但是和连继位之后,他不仅才干和能力不如他的父亲,而且贪财好色,荒淫无道,其余的各部族首领都对其并不心服口服。在一次的行动中,和连亲自率军进攻北地,却不想被北地人射死。
和连死后,各部族首领都相互争权夺利,以至于鲜卑内部大乱。当此之时,大汉也正在经历着黄巾起义,所以谁也不理会谁,一时间边塞上也安静了好几年。
但后来,鲜卑各部族经过一番厮杀,逐渐形成了三大势力,一个是盘旋在云中、五原塞外一带的西部鲜卑步度根,另一个则是在代郡、上谷一带活动的中部鲜卑轲比能,最后一个则是由素利、弥加、厥机等人组成的东部鲜卑。
本来,三大势力势均力敌,互不侵犯,但乌桓人蹋顿却逐渐崛起,利用和张彦贸易而得来的兵器和战甲,在统一乌桓全族之后,实力大增,便开始对世仇鲜卑发起了进攻,依靠兵甲之利,采取个个击破,将东部鲜卑的素利、弥加、厥机都逐一击败,东部鲜卑损失惨重,因畏惧乌桓人的强大,被迫西迁。
恰巧中部鲜卑的首领轲比能得到了这个消息,便主动向素利、弥加、厥机抛去了橄榄枝,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生活。
素利、弥加、厥机等人本来是要前去依附步度根的,但要去步度根那里就必须要经过轲比能的领地,轲比能有精兵数万,对他们又都是虎视眈眈,无奈之下,只好答应轲比能,暂时归附到轲比能。
轲比能得到了素利、弥加、厥机的归附后,得到了许多人口和马匹,经过一年的策划,轲比能突然率军进攻步度根,步度根没有任何防备,被轲比能成功偷袭,西部鲜卑被击败后,步度根便开始西迁,到了朔方、上郡、北地一带谋求生存。
于是,轲比能成为了雄踞草原的霸主,东起辽西,西至云中,已经快要达到当年檀石槐的疆域了。
不过,在轲比能的心里,他要做的事情要比檀石槐还要伟大,檀石槐终其一生都未曾突破雁门关,但轲比能却突破了,不仅突破了雁门关,还在关内大肆烧杀抢掠,而且他还要攻下太原,斩掉摄政王张彦的人头。
若这些事情轲比能都做到了,到那时,他将成为鲜卑人的历史上,最富有传奇的一个人物,其功勋甚至会盖过檀石槐。
此时此刻,轲比能正率领精锐骑兵和夏侯淳一起向广武县城进发,突然听说广武县城的城楼上插满了写满大汉的旗帜,更有一条五爪金龙的旗帜在空中飘扬。
夏侯淳登时紧张的说道:“那五爪金龙的旗帜,肯定是摄政王张彦的,这就说明张彦已经到了广武县城。大单于,如果能够抓住张彦,那么别说是并州了,就是整个天下或许也都是你的。”
轲比能听了以后,心花怒放,当即对夏侯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烦请夏侯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试探性的攻城,若果真确认摄政王张彦就在广武县城里,那么我就会率军前去攻打广武县城,会不惜一切代价,杀掉摄政王张彦。”
夏侯淳道:“可是我的兵少,且都是步兵,根本不是张彦的对手啊……”
轲比能道:“我知道你兵少,但是你们具有丰富的攻城经验,我们除了骑马射箭之外,别的什么地方都不如你们。你放心,你只是去试探一下敌军的实力,并不是让你去送死。”
夏侯淳想了片刻,便硬着头皮答应了轲比能的话,表示愿意听从轲比能调遣。
这之后,夏侯淳便点起本部兵马,共计两千人,一路上虚张声势,浩浩荡荡的朝着广武县城杀了过去。
夏侯淳走了以后,一直静静待在轲比能身边的年轻人开口问道:“大单于,你让夏侯淳去试探敌军的实力,只怕夏侯淳未必会尽心尽力。”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轲比能的弟弟直罗睺。
轲比能听了直罗睺的话后,便冷笑道:“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这次是向坐山观虎斗而已。”
直罗睺笑道:“原来大单于另有安排,小弟倒是多虑了。”
夏侯淳带着大军先行前往广武县城,一路上心里面也不太平,而且又亲眼目睹了鲜卑人犯下的暴行之后,夏侯淳的心里是一阵愧疚,有些后悔当初的草率,放鲜卑人入关了。
因为,夏侯淳的兵力很少,要想在鲜卑人里站稳脚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夏侯淳又不甘心曹操就这么死了,一心想要为其报仇雪恨。
既然事情已经成为这样了,夏侯淳也不再去想事情的对和错了,带着军队很快便来到了广武县城的城外面。
夏侯淳策马而出,持着一柄大刀,冲着广武县的城楼上大声喊道:“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未完待续。。)
356阵前单挑
广武城的城楼上,插满了汉军的旌旗,其中在城楼的最高处,一面五爪金龙的大旗在微风中飘荡。大旗下面,汉军将士剑拔弩张,弓弩齐备,摄政王张彦金盔金甲,身边站着太史慈、张辽、徐晃三员银盔银甲的虎将。
听到城外夏侯淳的叫嚣声后,张彦见军中皆打着“夏侯”的旗帜,见夏侯淳威风凛凛,颇有大将之风,便问道:“此是何人?”
“此乃夏侯惇的堂弟夏侯淳,也是曹军当中一员猛将,其武力并不亚于夏侯惇、夏侯渊其中任何一人。”张辽急忙回答道。
张彦听后,狐疑的道:“既然是一员猛将,为何在曹军当中名声并不怎么显,我与曹操为敌多年,却也不曾听说夏侯淳这号人物?”
张辽道:“此人生性残暴,脾气古怪,虽然骁勇善战,但并不讨曹操喜欢,所以一直在夏侯惇身边为部将,所以名声不显,记得吕温侯在世时,在与曹操在濮阳展开大战时,末将曾经和此人交手过几个回合,其武艺确实过人。”
张彦道:“能得到文远的肯定,看来此人确实武艺不俗。放鲜卑人入关的就是他,你们都是我帐下五虎大将之一,不知道谁愿意将此人的人头取来,祭奠无辜丧亡在鲜卑铁蹄下的并州百姓?”
“末将愿往!”太史慈、徐晃、张辽三人异口同声的道。
张彦寻思了一下,便道:“你们三个同去,太史慈出战。张辽、徐晃压阵。务必要将夏侯淳的人头给我拿过来。此人不死,那些无辜死去的冤魂就不会消散,我要用夏侯淳的人头,来祭奠那些亡灵!”
“喏!”
太史慈、徐晃、张辽齐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便下了城楼,纷纷跳上战马,各持兵刃,命士兵打开城门。三人三骑,飞驰而出。
夏侯淳还在城外叫阵,见广武县城的城门洞然打开,出来了三名银盔银甲的骑将,其中一人他似曾相识,仔细想了想,张辽的音容相貌登时浮现在眼前,自言自语的道:“原来是他!”
太史慈、张辽、徐晃三人按照张彦的吩咐,由太史慈出战,张辽、徐晃压阵。三人停在了城门口,太史慈位于正中间。张辽、徐晃二人则位于太史慈身后的左边和右边。
“我乃大汉虎烈大将军太史慈,对面的无名小卒速速通报姓名,本将军戟下不杀无名小卒。”太史慈纵马挺戟,向前走了两步,虽然知道对面的人叫夏侯淳,但这单挑上的过场是少不了的,必须得说出来,否则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夏侯淳冷笑一声,答道:“我乃夏侯淳!”
话音一落,夏侯淳便挺枪纵马,向前疾奔而去,直取太史慈。
太史慈见夏侯淳杀了过来,也大喝了一声,骑着战马便迎了上去。
片刻之后,二将便来了一个照面,夏侯淳先发制人,长枪陡然刺出,太史慈举起大戟进行格挡,但听“叮”的一声响,两种兵器碰撞在一起,发出了一阵嗡鸣。
两马相交,转瞬即逝,夏侯淳一枪未曾刺中,正要收回长枪,哪只太史慈的大戟突然由下而上的斜撩了过来,带动一阵强烈的疾风,朝着夏侯淳的咽喉便刺攻了过来。
夏侯淳大吃一惊,没想到太史慈竟然会如此厉害,这才第一个回合,他就已经面临危险了。
夏侯淳来了一个镫里藏身,驾着战马便疾奔出去,侥幸躲过了一劫,同时也是一阵心有余悸,并暗暗的想道:“五虎大将果然名不虚传……”
一个回合结束了,太史慈和夏侯淳谁也没有奈何的了谁,刚才有惊无险的一幕,也激发其了夏侯淳的斗志,他急忙勒住了马匹,迅速的调转马头,然后又向太史慈冲了过去。
太史慈也不甘示弱,调转马头后,便再次和夏侯淳对冲了过去。
两人再次碰面,这一次,两种兵器同时在两人之间飞来飞去,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叮叮当当的一阵响声后,两个人便进入了白热化的激战状态,两人勒住了战马,在两军阵前捉对厮杀。
张彦在城楼上眺望着的太史慈和夏侯淳之间的战斗,见夏侯淳枪法精湛,在与太史慈的对战当中,一连十几招,都是有惊无险的。
有时候,甚至夏侯淳还会反击太史慈几招。
但是,在两人的这番打斗中,太史慈一直处在攻势,他以攻代守,戟法越舞越快,威力也越来越惊人,逼得夏侯淳只有防御的份,连任何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夏侯淳虽然勇猛,但在张彦看来,夏侯淳虽然有精湛的枪法,但是真与高手较量起来,却并非对手。可以看出来,太史慈的武艺在夏侯淳之上。
所以,夏侯淳被太史慈杀死,是早晚的事情。
在一旁观战的张辽、徐晃看的也是十分仔细,徐晃便对张辽说道:“文远,夏侯淳虽然骁勇,但并不是太史慈的对手,用不了多久,夏侯淳必然会被太史慈杀死。只是,这份功劳却要落在太史慈的手上了……”
张辽道:“只要是杀贼,谁立功都一样。我等都已经被封为五虎大将军了,又是朝廷一品大员,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就算再获得更高的功劳,只怕也无法增加太多奖赏。功劳也只是人生的一种绩要而已,他日功成名就,解甲归田之时,也无非是多一点向后人述说的谈资而已。”
徐晃听完张辽的这番话,有些自愧不如,这种觉悟,他确实没有张辽高。对于他来说,不管是任何战争,只要多立功,终究是好事的。
“啊——”
二人正说话间,只听见一声惨叫,太史慈的大戟已经插进了夏侯淳的肩窝,夏侯淳痛叫一声,用长枪拨开太史慈的大戟,二话不说,掉头便跑,并且大声的冲部下喊道:“撤!快撤!”
“想跑?”太史慈见夏侯淳调转马头,策马狂奔,立刻取出大弓,同时从箭囊里取出了一支利箭搭在了弓弦上,这边刚把弓弦拉开,那边箭矢便如同流星一般朝着夏侯淳飞射了出去。
“噗!”
太史慈的箭矢迅疾异常,夏侯淳又没有任何防备,箭矢从颈部射入,从喉部射出,一箭穿喉,夏侯淳连叫都没有叫一声,就直接坠落马下,抽搐了一会儿后,便一命呜呼了。
这时,太史慈策马赶来,直接来到了夏侯淳的尸身边上,挥动手中的大戟,便将夏侯淳的人头给斩了下来,然后用大戟刺在人头上,举着夏侯淳的人头便冲对面的敌军大声吼道:“夏侯淳放鲜卑人入关,以至于并州百姓遭受罹难,夏侯淳助纣为虐,死不足惜,汝等之中也有不少人是并州人,难道你们愿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被鲜卑人无情的杀害吗?”
太史慈的这一声大吼,声音极高,传播的也很远,让夏侯淳手下的将士都基本上能够听的仔仔细细。
片刻之后,敌军阵营里议论纷纷,将士们互相交头接耳,经过一番商量,这些人推出了一个军司马作为代表,前去向太史慈投降,希望能够加入到张彦的军队,来抵抗鲜卑人的入侵,为并州老百姓做点事情,为天下也尽点绵薄之力。
太史慈于是把这群敌军的意思转告给张彦,张彦当即点了点头,便让这些士兵暂时归到太史慈的帐下,由太史慈进行管理。
于是,夏侯淳率领的两千马步军尽皆向太史慈投降,而张彦则让人将夏侯淳的人头高高的悬挂在城门上,并且将夏侯淳的尸体煮熟了,然后丢到附近的荒山野岭里,任凭那些豺狼虎豹来食用。
夏侯淳战死,其部下全部投降,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鲜卑单于轲比能的耳朵里。
轲比能对这个结果有些意外,却没有一星半点的伤心,反而觉得夏侯淳死了以后,对他更加有利了。
于是,轲比能聚集十万铁骑,以广武县城为攻击点,逐渐向广武县汇合。
一天后,鲜卑的十万铁骑陆续来到了广武县城的城外,轲比能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先行派人朝广武县城射进去了一封书信。
这是一封劝降信,信里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想让张彦率部投降,否则的话,轲比能将率领十万铁骑进行攻城,并且只给了张彦一个夜晚的考虑时间。
张彦接到这封劝降信后,便是一声冷笑,临时生出一个计策,让太史慈回去转告昨日投降的降兵,让他们在夜晚出城,带着本部两千人前往鲜卑人的大营,去见轲比能,就说他们昨日是假意投降,然后待在鲜卑人的大营里,夜晚纵火,放火烧鲜卑人,张彦见到鲜卑大营起火,便会率军从城中杀出去,来个里应外合之计。
昨日投降的曹军听后,都觉得张彦的计策非常不错,于是便果断的答应了张彦,等到天黑之后,便带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