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周的官兵黯然散去,都不忍卒睹这样的生离死别。
高慎行有些茫然地站起身来,望着搂紧爱人呜呜低咽的李子涵,再看看旁边另一具静静地躺在地上的遗体,她叫做小慧,那么……姚念慈呢?她到哪去了?倏忽之间,高慎行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猛然回头,姚念慈就站在身后不远处,俏脸上早已泪水涟涟。
日军前来偷袭时,姚念慈因为睡不着正坐在后面院子里数天上的星星,日军突进来时她便赶紧躲到了院子角落的柴草堆里,因而逃过一劫,因而得已看到高慎行发了疯似的冲过来救她的样子,更看到了高慎行仆地悲呼她的名字。
看到高慎行转身望过来,姚念慈再无法控制住自己,嘤咛一声张开双臂就往高慎行怀里扑了过来,高慎行脸上却露出了剧烈的挣扎之色,就在姚念慈堪堪就要投入他的怀抱,他的脸上忽然掠过一丝毅然之色,一个闪身让了开去。
姚念慈扑了个空,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俏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凄然之色,哀哀地望着高慎行问道:“阿初,你还是不肯原谅我么?”
高慎行却已经完全冷静下来,淡淡地道:“对不起你认错人了,我不叫阿初。”
“我知道,你现在叫高慎行,慎行,是谨言慎行的意思么?”姚念慈凄然问,“你是在后悔以前对我说的那些话,在后悔为我做的那些事么?阿初,我知道错了,我真的已经知道错了,原谅我,原谅我好么?”
“小姐,你真认错人了。”说话间高慎行已经错过姚念慈身边,大步离去,姚念慈回眸哀哀地望着高慎行决然离去的背影,凄然道,“阿初,我知道你心里有我,要不刚才你为什么那么伤心?你心里还有我,你一直就没有忘掉我,对不对?”
高慎行没有回应,脚下更没有片刻的停顿,很快,他的身影就隐入了夜色之中,只剩下姚念慈在那掩面抽泣,还有李子涵紧紧地搂着秦玉珍低低哽咽,远处,俞佳兮低低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紧紧地抱住了徐十九。
##########
天终于亮了,太阳再次从东方升起。
不管这个世界变得有多残酷,一切都还将继续,小日本还将继续向前挺近,**还将继续溃败,该沦陷的城市仍将沦陷,摊上断后、摊上牺牲的将士们仍将继续牺牲,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仍将继续流血、继续付出。
十九大队的官兵们纷纷起身,将武装带、绑腿刹紧,然后背起背包开始列队,伤兵们也纷纷柱起了拐杖,无法自己行走的也纷纷被抬上了担架,经过一夜的休整,十九大队的官兵们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十九大队即将向苏州开拔,医疗队也即将跟随野战医院往无锡撤退了,俞佳兮正和徐十九依依话别,拉着徐十九的手,俞佳兮久久不愿意松开,昨夜李子涵跟秦玉珍的生离死别尚且历历在目,焉知明天他们不会重演这样的悲剧?
姚念慈也神情焦急地在队伍中寻找着高慎行的身影,不过最终她也没看见高慎行,想到高慎行临走也不愿意再见她一面,姚念慈的眼神彻底黯淡下来,这人可真是铁石心肠,他的心肠怎么就能硬成这样?
村口小河边,十四座新坟一字排开,十四名优秀的中华儿女永远地长眠在了这里。
李子涵迎着朝阳记完最后一页日记,然后往秦玉珍的坟莹上添加了最后一捧泥土。
“玉珍我的爱人,我走了。”李子涵抬起头,眯眼看了看东方缓缓升起的旭日,淡淡的却坚定地说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一定会活到抗战胜利那天,那时,我再回来看望你,把抗战胜利的好消息告诉你。”
说罢,李子涵转身汇入十九大队的行军队列。
这一去,烽火连天,山河破碎。
##########
十九大队清晨从昆山开拔,赶到吴县(苏州)城外时已经是当天傍晚。
根据第三战区长官部电令,第七十四军在吴县、吴江一线至少要坚守两天,其中王耀武第51师警备吴县,负责阻击从昆山西进的日军,冯圣法第58师警备吴江,负责阻击从平望北上的日军,徐十九率十九大队赶到吴县城外时,冯圣法已经带着重新收拢的部队赶往吴江设防,十九大队便又马不停蹄往吴江赶。
十九大队刚走到徐家滨附近,便遇到冯圣法派来的传令兵,命令十九大队立刻抢占徐家滨附近的既有国防工事,保护徐家滨大桥,原来58师刚接到14师从昆山发来的电报,有一小股日军搭乘小艇溯吴淞江西进,极可能是想走水路偷袭吴县。
沿吴淞江西进的这伙日军大约有一个步兵中队,一百多人。
自从**在淞沪战场上全面溃败之后,小日本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了,随便一个步兵大队就敢咬着**几个师穷追猛打,一个中队就敢于向**一个团发起强攻,有时候一个小队就敢向一座县城发起进攻,而且还屡屡得手。
徐十九一听就怒了,小日本还真是狂到没边了,区区一个步兵中队就敢孤军深入,还真把**当成泥偶木雕了?徐十九当即派舒同文去跟附近的镇、乡公所接洽,把附近的既设永固国防工事给接收过来,同时命令部队就地展开,抢修工事。
两个多小时后舒同文回来了,却带回来一个让人生气的消息,附近镇、乡公所的官员已经全跑了,就连各保保长、里长也都跑了,关于国防工事的方位、图纸以及进入闭锁工事的钥匙可都在这些官员手中,他们一跑,十九大队可就捉瞎了。
不过舒同文好歹带回来一个说法,为了防止汉奸以及日军间谍发现,吴福、锡澄、嘉乍以及海嘉这四条国防线上的永固工事都伪装成了封土堆,只要掘开土堆就能找到工事,徐十九便派人去挖土堆,结果果然挖到几个闭锁式重机枪巢,不过铁门紧闭着,还落了锁,而且还是那种内置锁扣,除非用炸药炸开,否则根本打不开。
就徐十九来看,这些重机枪巢修得还是相当讲究的,低矮,可以有效降低被弹面,射界良好,完全可以锁死从正面冲过来的敌军,如果以交通壕将这些个重机枪巢连接起来,再辅以一个营的兵力,绝对可以轻松挡住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的进攻。
不过很遗憾,由于**撤得太过仓促,跟地方上的衔接没有做好,现在这些工事基本上都成了摆设,十九大队还得抢修简易工事。
第10章国防工事
说起国防工事就不能不提民国21年(1932年)的一二八上海抗战。
十九路军打得虽然英勇,可由于中国跟日本相比在陆海空军军力上处于全方位的绝对劣势,在日军三次增兵、四易主帅后,十九路军还是吃了败仗,张治中率“御林军”第五军加入,也未能扭转颓势,蒋委员长一度甚至已经做好了迁都洛阳的准备。
不过最终,美英法德等西方列强不愿意日本独占中国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便联手向日本政府施压,当时西方世界并未形成两大战争集团剑拔弩张的对峙态势,所以列强的联合施压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日本政府最终屈服。
一二八事变最终以停战谈判而告终,可蒋委员长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老蒋深感中日两国在国力、军力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当时若不是西方列强出面干预,搞不好就真让小日本赶到洛阳了,于是蒋委员长便下定决心改变这样的不利局面。
也是凑巧,当时张少帅对蒋委员长还算忠心耿耿,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地方军阀还算老实,国内政治还算平靖,蒋委员长便开始全力整顿军队,在德国顾问团的帮助下弄了个五年整军计划,决定在五年内整编出60个德械师!
纸面上的德械师兵额17000余人,辖六个步兵团,炮兵、工兵、通讯、特务、辎重、骑兵各一个营,不过直到淞沪会战爆发,这种纸面上的德械师也只编成一个,就是样板部队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而且其中三个团只有军官骨架,兵员并没有补足。
除了整军,蒋委员长还决定在京沪杭地区修建国防工事,因为蒋委员长很清楚,中日两国在国力上存在巨大的差距,既便如愿编成了60个德械师,将来中日开战,中国也肯定处于防御一方,所以还需要借助坚固的工事来有持久消耗敌人。
主持修建这么庞大的国防工事,非得声望卓著、能力出众的军事家才行。
当时中**界公认的军事家或者说有资格担任总参谋长的人只有三个半,其中以蒋百里声望最著,可惜他有过倒蒋的经历,蒋委员长对他不信任,刘伯承能力最强,可惜已经投奔了共产党,白崇禧声望能力都稍差,而且还是桂系二当家,蒋委员长还是不信任,除了这三人,那就只剩下最后半个军事家了,他就是杨杰。
不过杨杰当时因跟何应钦争宠失利在闹情绪,他连最起码的实地勘察都没做,就用两个半天时间在图纸上画了几条线,整了个“京沪杭设防方案。”整个方案范围很大,最奇葩的是居然对南京这么大一个城市采取闭锁式的堡垒防御方案,换句话说他准备把南京打造成一个超级要塞,结果被死对头何应钦批了个狗血淋头,说他形式陈旧、思想僵化。
蒋委员长也觉得杨杰消极殆工,不给他蒋某人面子,便把他赶到欧洲“考察”去了,紧接着蒋委员长开始问计德国顾问团,德国人要严谨得多,他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实地考察,最后提出了一个极其严谨的防御方案,按照这个防御方案,以当时日军的军力、火力水准,是根本没有希望突破防线打到南京了,不过这方案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造价太高昂了,国民政府得不吃不喝好几年才能省下打造国防工事的钱来。
最后蒋委员长实在是没办法了,把任务交给了军委会参谋部,参谋部的高参们没有辜负蒋委员长的期望,他们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之后提出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对于日军可能的进攻方向,整个防御方案的侧重点,都有着合理的阐述和区分。
该方案认为,日军最有可能沿着长江、京沪铁路自上海进攻南京,所以主张在福山、常熟至吴县、江阴至无锡分别修建国防工事,并且在前后设置进攻阵地以及后方集结阵地,构成两条以营团级工事群落为主体的国防线,这便是吴福线以及锡澄线。
方案同样没有忽视日军从杭州湾登陆的可能性,主张在乍浦、澉浦、拓林等地修建海岸要塞,并在乍浦、嘉善至苏州,海盐经嘉兴至吴江修建国防工事,同样在前后修建进攻阵地以及集结阵地,这便是嘉乍线以及海嘉线。
除了这四条国防线,在南京还要修建复廓阵地以及外围防线,复廓阵地以城垣为依托,外围防线则从大胜关始,经牛首山、方山、淳化镇、汤山镇至栖霞山形成一个弧形工事群,背后依托长江天堑,构成一完整的防御圈。
蒋委员长采纳了该方案,并于民国23年开始施工,到民国25年基本完工,其工程主体便是吴福、锡澄、嘉乍、海嘉四条国防线。
四条国防线主要由营级工事群所构成,少量重要地段则加强成团级工事群,所有的重机枪巢、炮兵阵地、观察所、掩蔽部、弹药库全都由钢筋混凝土涛筑成永固工事,战时只需掘开交通壕、散兵壕就能组成完整的防御工事。
所有永固工事的顶壁hou度全部超过一米,足以抵御150mm口径重炮炮击以及500磅航弹的轰炸,地下掩蔽部的顶hou更是超过两米,足以抵御1000磅航弹的轰炸,期间由于偷工减料以及设计误差,难免有所错漏,但总体是不会差太多的
这样四条斥重金打造的国防线,原本是可以发挥极大作用,给予日军极大杀伤的,如果能有十到二十个师依托国防线设防,日军很难迅速越过国防线,然而由于蒋委员长大战略上的严重失误,这四条国防线却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十九大队在徐家滨遇到的绝非偶然现象,在苏州附近设防的51师以及在常熟附近的部队全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由于不知道工事的具体方位,**官兵们只能到处乱挖封土包,结果把不少坟包都给挖了,就算挖到了工事也没有钥匙,还是进不去工事,也有少数乡、保长没跑,把钥匙给了部队,结果因为长时间没保养锁孔早已生绣,照样打不开
沿吴福线修建的大量永固工事,最终能够启用的只有极少数,就极少数被启用的永固工事,也基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为再坚固的工事也要人守,而这些从淞沪战场上溃败下来的**,斗志早已荡然无存了。
说起来,吴福线上的工事多多少少总还算是发挥了一点作用,最让人遗憾的是嘉乍、海嘉这两条国防线,由于日军在金山卫的登陆太过突然,当时**主力全都已经调往沪西,所以日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越过了这两条国防线。
等到南线日军高歌猛进绕过太湖南岸、攻陷宜兴,最后一条也是最坚固的国防线锡澄线也没法继续坚守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川军在广德、泗安死死挡住了南线日军,江阴要塞也牢牢锁住了长江,才为**主力的撤退赢得了时间。
到十一月下旬,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主力基本都撤退到了吉安、滁州。
这时候蒋委员长在召开了三次幕僚会议之后已经下定决心要死守南京,以唐生智为总司令长官的南京卫戍司令部也正式挂牌,不过当时隶属于卫戍司令部的部队除了宪兵总队,就只有71军、72军以及78军了。
第71军、72军以及78军虽然都是军级建制,可每个军其实都只辖1个师,分别是87师、88师以及36师,说白了南京卫戍司令部其实就是原京沪警备司令部的老底,而且还远不如京沪警备司令部,因为京沪警备司令部还包括上海保安总队、上海警察总队以及江苏保安四个团,而且还都是齐装满员的部队。
这么丁点部队当然是守不住南京的,于是蒋委员长问唐生智,你还要哪个部队?
唐生智跟蒋委员长争当老大争了几十年,可谓老奸巨滑,对蒋委员长的性格更是了如指掌,便反问蒋委员长: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你带走不?
蒋委员长心里哆嗦了一下,咬着牙说,给你了!
唐生智又问,俞济时的七十四军你还带不带走?
蒋委员长一咬牙、一跺脚,说,七十四军也给你留下!这么一来蒋委员长最嫡系的几支部队可都留在了南京,他心想,可不能让这几支部队拼光,还得给他们留下炮灰部队,于是粤军66军、83军还有徐源泉第2军团也被划给了唐生智
对于这样的结果,唐生智是早有预见,手握当时堪称最精锐、最能打的十几个师,唐生智对于坚守南京几个月还是有很大信心的,在他看来有这几个月,日军差不多也应该师老兵疲了,**也差不多可以组织兵力反攻了。
如果能在南京完成绝地反击,那他唐生智就足以名垂青史了!
于是在ll月27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唐生智大义凛然地表示,此次守南京,别的他未必能够保证,但有两点他是一定能做到的:其一、临危不乱、临难不苟;其二,没有统帅命令绝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
第11章死守南京
第74军在吴县(苏州)、吴江一直坚守到ll月16日。
直到日军第9、第ll师团的前哨部队出现在吴县城外,74军才接到战区长官部的命令向武进转进,退到武进后又奉命警戒武进以北直至长江南岸,继续掩护大军撤退,在武进坚守三天后撤往丹阳,遂即大踏步后撤,在淳化镇作短暂休整。
此时南京卫戍司令部早已经成立,唐生智也已经走马上任,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建制表上也已经出现了74军的番号,不过刚刚撤到淳化镇的74军官兵们并不知道这件事,他们还满心期望着能够跟别的部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