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和居是一套大四合院,临街三间房,南头半间为门洞,门洞正对院内南房的西北墙,墙上有砖刻的招牌,权当影壁。院内各房,都分成大小房间,个人独饮、三五小酌、正式宴会,各得其所。话说这个四合院并不是很宽阔奢华,屋顶不高,人在里面甚至有些逼厌。但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冲着这里的美味佳肴,鉴餐们趋之如鹜。
在广和居的顾客中,不少是当时有权有势的大官,有影响的名士。比如清末重臣翁同嘛、张之洞,著法家何绍基,都是这里的常客。
再比如眼下,翰林院的一班名士便聚在厅里,对着壁上挂的何绍基手书欠条评头论足。
翁斌孙在边上介绍道:“上次和同年来此吃饭,听熟知掌故的人说,这个欠条乃是道光十七年前后,暖叟在翰林院庶常馆学习的时候所书。因为这广和居靠近原先的翰林院,暖叟每日无事,便来此饮酒。可是庶常馆薪水微薄,暖叟时常入不敷出。日久天长,欠账越来越多,年终时付不出酒债,只好写了张欠条交给店家。店家倒是识货,看出书法超妙,便有意保存了下来。等暖叟书名满天下时,店家急忙寻出这张欠条,请人被糊起来,挂在此处。既显得雅致,也暗衬店铺的身份。果然,很多好事者专程来看此副真迹,店里生意也就更加兴隆了。…”
状元公刘春霜也好书法,听罢点点头:“来看真迹的倒也不虚此行!这幅字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暖叟当日书写时,只留心内容,并没有注意到点画架构,信手挥洒,真是应了古人“无意于佳乃佳,的说法。”。
朱汝珍说道:“何子贞乃是国朝书法有数的名家,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度测。这幅字,应该说是“粗头乱服亦佳,才对!”。
一群人评头论足了半天,才在桌边坐下。孙元起作为年纪衙门最晚的晚辈,早已点好了菜肴。此时正值中午用餐高峰时期,也不知道这院子里来了多少达官显贵。点菜的时候1小二就说了:“对不住,各位爷,您老没有预定,这菜可能上得有些晚啊!”。
这群翰林官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何况“好菜不怕晚…”呢?
于是一群人就着茶水,围着桌子聊天。这些人都是科举场里杀出的骁将,笔墨纸现间磨出的高手,生平最得意的便是八股文、试帖诗,说来说去,自然离不开此等话题。
就听挥毓鼎说道:“我们这些汉人翰林官,多数是要外放出去做学政的,出题的时候最是要小心。想那雍正四年(1726),海宁查嗣庭任江西乡试正考官时,因为试题有“维民所止”为人告许,说是“维,“止,二字系“雍正,去头。世宗宪皇帝便以“讽刺时事,心怀怨望,的罪名,把查嗣庭下狱。尽管后来查嗣庭疚死,仍被戮尸枭示1其岁以上判斩刑,十五岁以下流放:并停止淅江乡试、会试三年。尽管现在政治开明1已经鲜有文字狱之事,不过还是小心为妙,出题之前一定要再三斟酌。”。
六十岁的陈伯陶捋着花白的胡子,说道:“挥前辈说的极是。不过如今出题,已经是极难了。大家都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这《四书》里整段整章的题目,几乎前人全都做过了,考生也念过”遇到同题,就可以抄用。而考官哪能记得那么多程文?一旦错漏,便会闹出大笑话!”。
翁斌孙笑道:“话说为了避免重复,这些年很多地方都是用截搭题,闹出了不少的奇闻来。咸丰年间,德清俞曲园前辈任河南学政的时候,为了防止学生压中题目,出了三道混搭题:第一个是“王速出令反”,。
朱汝珍插话道:“这应该是《孟子梁惠王》中“王速出令,反其旌倪,止其重器,一句吧?这样出题,一准儿有憨惫的学生以为是王快出命令使人造反!”。
翁斌孙道:“朱学弟不愧是榜眼,四书五经是烂熟于心啊!不错,考试的秀才大半都以为是造反。这第二题是“二三子何患无君我1”。
刘春霜也不甘示弱:“这一句也是出自《孟子嚓惠王》,原句是“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不过俞前辈这么截搭,有些目无君上了!”。
翁斌孙道:“可不是么?这两个题目已经是触目惊心,关键还有第三道题:“君夫人阳货欲”,。
一直不说话的许泽新这时道:“前两个出处倒也好猜,这题老夫却猜不透了!”。
除了孙元起,其余几个人都在苦思冥想,吴士鉴轻轻一拍桌子:“这应该是截搭《论语》卷八末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和卷九首句“阳货欲见孔子”翁前辈,是也不是?”。
其他人一齐抚掌:“定然是这句了!…”
翁斌孙也赞道:“还是吴老弟才思敏捷!”。
挥毓鼎有些疑惑:“俞前辈学问、道德都是极好的,如何会出这等荒唐的题目?”。
翁斌孙道:“据当时人说,俞前辈任学政时,不许学生尊信狐仙,惹恼了狐仙。然而又德不胜妖,出题时被狐仙作法迷惑了,以致于出了这样的题目。因为此事,俞前辈被御史曹登庸弹劾,认为命题“害经裂意,“图谋不轨”文宗显皇帝龙颜大怒,纵使座师曾文正公力保,也挨了“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所以,这题目还真要用心出才是!诸人一齐点头。
孙元起有些疑惑:“各位前辈,上个月朝廷不是说,从明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了么?恐怕以后不用再出此类题目了吧!“其他几个人一齐看了过来。最年长的陈伯陶慢道:“顺治初年,就有人说要废八股,结果呢?光绪戎戌年时,康梁逆党也说要废八股,结果呢?如今的事,谁说得清!只是这八股取士,乃是祖宗的成法,数百年留下来的规矩,如何可以轻废?且看数年,必然有噬脐之悔。”
诸人一齐点头。吴士鉴这时说道:“说到河南和出题,我倒想起一件趣事来。左文襄公麾下有一个参将,乃是河南开封人,在平定发匪、捻匪、回乱时多有战功。战事已毕,便求左文襄给他改授文职,于是到江苏华亭当任县令。刚上任没多久,恰好赶上县试,训导就请他出题。此人乃以骑射发迹,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如何能出题?在事先便请师爷出好了题目,放在靴简了。等考试那天,一摸靴简,找不到纸条了。可下面童生都等着要题目呢,训导便问他:您记得纸上有什么字?县令说:别的都不记得了,就记得里面有匹马。”
翁斌孙道:“是《孟子》中的“百姓闻王车马之音,么?”
吴士鉴说:“不是这匹马。”
刘春霜道:“那是《论语》中的“至于犬马1?”
吴士鉴说:“也不是这匹马!这匹马1既不在中间,也不在尾巴,那是在头顶上。百熙老弟,你说是什么?”
孙元起一脸郁闷:你们玩题就玩题,你扯上我干嘛!让我现丑?当下只好摇摇头:“晚辈不知道。”
朱汝珍立马接话:“我猜到了!那是《论语》中的“马不进也,!“吴士鉴笑道:“县令看了半天,还是摇摇头,说道:我记得跟着这匹马后面的,不止这几个字。”
其他几人都凝神苦想,仍没有答案,只好催促吴士鉴快说。
吴士鉴接着说道:“训导也没辙了,只好让县令脱下靴子仔细找1结果在另一只靴子里找到了题目。训导一看,原来是“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诸人大笑:“原来这人认不得“马,“焉,!“孙元起觉得他们笑的时候,眼神似乎都瞟向自己。难道是自己多疑了?
正好此时,小二端来了菜肴,资历最老的许泽新招呼大家道:“诸位都有些腹饥难耐了吧?我们边吃边聊!“说是“边吃边聊“吃的时候如何能没有酒?可如果就这么推杯换盏,那也太小瞧这群翰墨场的老手了!
孙元起本来还想:这些人不会发神经,来什么酸酒令吧?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干了门杯之后,许泽新提议道:“如此喝酒,甚是寡淡,不如行些酒令来助兴吧?”
除了孙元起,其余几个齐声道“好!“陈伯陶说:“行酒令,却需要一个令官。老夫痴长几岁,便毛遂自荐。”
诸人也同意了。
陈伯陶道:“先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种花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隐者也,菊。”
许泽新当仁不让:“素富贵,白牡丹。”
挥毓鼎也道:“峻极于天,凌霍。”
其他人也随口说了几个,比如“一日曝之,葵“夫子哂之,含笑“。
说话间,就轮到孙元起。孙元起不说才思敏捷,便是《四书》也未通读过,如何玩得上这么“高雅“的酒令?只好闷声喝了一杯。
陈伯陶又道:“再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种药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舟车所至,木通。”
许泽新道:“管仲不死,独活。”
挥毓鼎接着便说:“有寒疾,防风。”
翁斌孙道:“夫人幼而学之,远志。”
轮到孙元起,只有闷声再喝一杯。
陈伯陶又道:“再行此令:每人说《四书》中一句,要求句中暗含一个古今名,全桌轮流,不能者、不通者罚酒一杯。老夫先来:子欲往,许行。”
几圈下来,全桌就孙元起一人不停地喝酒。加上空腹喝酒,已经醉了七八分。
刘春霜倒是好心,便劝道:“孙大人不精此道,我们还是别行酒令子吧!“朱汝珍眼睛一转:“好!我们不行酒令,改成每人赋七言绝句一首,内容须是西洋新事物,不成者罚酒三杯。如何?”
许泽新道:“那老夫先来。
老夫所泳乃堂的教习:自道东瀛留学归,图谋聊借一枝栖。如今不说之乎者,换了新腔萨西司。”
刘春霜看气氛不对,连忙道:“晚辈也有一首,泳的是电话: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陈伯陶微微一笑:“老夫题为堂学生》:不是从前酸秀才,学堂毕业气雄哉。文凭一纸非容易,辛苦三年骗得来。”
朱汝珍马上接上:“晚辈题为《出洋学生》:一岁千金价不低,械因费重总难弥。单言衣服须双套,一套华装一套西。”
孙元起本来是半肚子酒、一肚子气,听他们明里暗里在骂自己,不禁勃然怒道:“不就是顺口溜么?晚辈也会,你们听着:九州动荡起干戈,酸儒文章能如何?
看我霹雳一声响,便把万国胆吓破!“
第一二三章耻向东君诉旧愁
孙元起说那几个翰林官所做的诗是顺口溜,其实是污蔑,毕竟人家的诗讲究平厌押韵,是标准的七言绝句:至于他自己酒劲上涌,随口念出的四句,才真真是顺口溜。且不论平厌,便是连基本的押韵也没遵循!要知道在平水韵里,“戈“、“何“两字属于下平声“五歌“部,而“破“字则是去声“二十一个)“部的,押不到一块儿去。
念完这四句歪诗,发泄了胸中怒气,孙元起马上就后悔了:记得昨日老大人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遇到同僚一定要忍耐,不可因为一时意气,伤了颜面。谁成想,这杯中之物一多,便把这些忠告全忘了!
当然,歪诗念也就念了,可这顺口溜里所描述的东西,乃是一种万万说不得的大杀器,如何能分辩与这班嘴上没把门的翰林官听呢?
算了,说不清就不说。想到此处,孙元起更把醉态装出十二分来,朝桌上诸人胡乱一拱手:“晚辈不胜酒力,先行告退。请诸位前辈海涵!“说完不待桌上人挽留,便踉踉跄跄地走出了房间。让等在门外的老郑会了钞,自己往骄子里一躺,顿时瘫倒在里面,人事不省。
且说孙元起走后,酒桌上一时间出现了冷场。半晌,朱汝珍跳了起来,攘臂大呼:“这个野翰林所吟的歪诗,与宋江刺配江州,在浔阳楼所题的反诗何其相似!古人说,诗如其人。诚不我欺!此人狼子野心,昭昭若揭。我等何不联名上奏,参他一本?”
许泽新微微摇头:“他念的打油诗,第一句“九州动荡起干划倒是有些违碍。然而第二句“酸儒文章能如何”只是骂人的话,写进奏本里,怕是有些烦读圣听吧?”看我霹雳一声响,一句,自承是爆竹?洋炮?雷霆?不清楚。最后一句“便把万国胆吓破1,说的乃是外国,与我大清无涉。如果奏上去,逃不了“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八个字,他最多落个获谴降职的处分。要知道,他可是孙寿州中堂的犹孙,如果和他撕破脸面,恐怕不美吧?”
顿了一顿,又道:“再者,即便比附,也不当用宋江的反诗,而是最好用唐末反贼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朱汝珍听他说罢,有些脸红。原来他说的反诗,乃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中,宋江酒醉后在浔阳楼上题写的诗作,全诗为:“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确实和孙元起的顺口溜有几分相似。可一来宋江中的人物,那首诗自然是虚构的,用来比附,自然不当。再者,《水浒传》在正统文人眼里,属于是教诱犯法、坏人心术的“诲盗之书“有一段时间曾被严禁刊传藏阅。平时大家日常读读,自然无所谓,可把它写进奏折里,用它来攻击别人谋反,就有点像鸟鸦落在猪身上看的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许泽新所推荐的黄巢《不第后赋菊》,全诗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孙元起的顺口溜也有些神似。他向朱汝珍推荐,自然是希望朱汝珍能上个折子,弹劾孙元起。成功了,当然大家皆大欢喜:不成功,与自己也毫无瓜葛。即便孙元起他日东山再起,这笔账也记不到自己头上。
朱汝珍也只是嘴上叫得欢,见大家都没有动手的意思,心中其实早已息了参奏的念头。
年龄最大的陈伯陶,这时候幽幽地说了一句:“此子包藏祸心,将来必能作贼!“座上诸人都是饱读经史的,自然知道陈伯陶所言“必能作贼“乃是出自《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石崇侧,常有十徐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著令出,客多羞不能如侧。王大将军往,脱故衣,著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故事里面提到的这个“王大将军“是东晋初年的著名权臣王敦,他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永昌元年(勉年),王敦以诛刘槐为名进攻建康,击败朝廷军队,自任丞相,诛杀周跋等人,在武昌遥控朝廷,曾一度想谋权篡位。史称“王敦之乱“。用来王敦来比拟孙元起,自然寓贬于褒、寓褒于贬,褒贬兼有,而贬大于褒。
听了陈伯陶的话,诸人不由暗暗点头。
只有刘春霜心里在想:你们都说“诗如其人“都说他所做的诗是反诗,怎么就想不到赵匡胤,想不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这句诗呢?话说回来,这个孙元起真是个趣人,等下次见面,定好好和他聊聊。
再说烂醉如泥的孙元起,被骄子抬回了后海的寓所,一觉睡到傍晚五、六点。睁开眼时,屋中昏黄一片。清末的白酒,可没有用食用酒精勾兑的,全是纯粮酿造。醉酒醒来,头倒不疼,只是头重脚轻、胸中烦恶。
孙元起口渴得厉害,想起身取些茶水喝,只觉得手脚疲软,半天才在床上坐起身。外面有人,听见动静连忙进屋。一看是老赵,有心想说自己口渴,可嘴张了半天,干燥嘶哑的嗓子也没发出什么声音,只好勉强用手指了指嘴。
老赵道:“老爷,您是要喝水吧?”
孙元起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