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给他们找事情干,然后要保证他们能够赚到钱,不然失业率上来,一切都是白搭。从某种意义上讲,鼓励创业算是饮鸩止渴,如果没有保障的话,政策造成某种奔溃也不是意外。但是。也正如尼克。安德森利用潘多拉的成功所忽悠的那样——现在社会的技术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技术积累需要创意来转化为生产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实际上是从创意中生长出来的,而生长的基础就是目前科技技术积累本身。
他这番忽悠的话没有说明的是另外的负面的东西,即新模式新创意所产生的新规模对于原始的传统行业造成了某种冲击,形成了某种替换或者抵消。这在眼下实际上也是有例子的:例如阿狸电商系对传统零售商业造成的冲击、打车软件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冲击,就连潘多拉本身就是一个例子,一旦它增加通信模块。甚至它不需要增加通信模块,只需要增加一个用于即时通信的软件。甚至它都不需要自己增加,只要使用者主动使用这类即时通信软件,就足以对手机制造、通信运营这些产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实际上企鹅的qq和即将推出的微信,以及和微信类似的软件,都会造成同样的影响,不同的是潘多拉头盔的影响直接冲击到了硬件上。
谷歌和苹果难得地在这种压力下进行了联手。谷歌原本把赌注压在了谷歌眼镜上,但是在看到了潘多拉的实际冲击之后,他们转而觉得眼镜这种形态在竞争上不够给力,于是这一次谷歌也不得不恬然不知耻地抄袭了一把头盔的造型作为重要的备用方案,当然。他们也保留着一些其他替代的创意,譬如说围脖、公文包等等,他们也考虑过把组合部件拆分开来,眼镜通过蓝牙和一个主机相连接,这就相当于显示屏和主机分开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替代方案。
苹果公司几乎是看到潘多拉头盔的上市就意识到了这对于自己的威胁,特别是潘多拉本身。就系统而言,潘多拉的系统和安卓系统是同源的,谷歌主导的安卓手机系统平台已经初见成效了,可以预见将会是苹果手机和苹果系统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鉴于潘多拉更大的威胁性,于是苹果和谷歌意外地在这个时候因为统一的敌人立场接近起来。谷歌希望能够开发超过、至少是达到潘多拉系统水准的设备,苹果想的是在同样的硬件上建立自己的软件生态系统,双方各怀心思,但是行动相当一致地统一起来,在硬件开发上进行了携手合作。他们甚至同步地宣称将在2011年年底的时候推出类似潘多拉的产品。
但是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等待那么久。在好莱坞,六大公司各自心怀鬼胎地联合起来想要在版权这口子上和潘多拉公司达成对自己较为有利的分成方式。这时候,春日收购哥伦比亚就成为了事后诸葛的一招妙棋,特别是它的ceo居然还是安吉拉。梅森这个尼克。安德森的亲戚,眼看着哥伦比亚和春日手上握着版权的电影趁着这个机会在全世界重新大卖特卖,好莱坞的几大公司根本就坐不住了。他们想要联合起来说动政府来协调和潘多拉的谈判,但是谈判每拖一天,他们就被哥伦比亚和春日的电影销售量逼迫得越发地焦灼了,这种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但是自己偏偏被卡住没有机会的感觉简直让人发疯。
哥伦比亚和春日已经做好的模板好莱坞六大公司不想遵守,他们的体量更大,希望更优厚的条件。但是尼克安德森就是硬挺着。这甚至到了最后形成了好莱坞高管群体中流传的阴谋论,尼克。安德森的这种做法其目的就是拖住时间,让哥伦比亚和春日先把利益最大化,没有看到春日居然连买来的中国大陆的黑白片和香港电影都开始出潘多拉版本了,并且因为目前片源稀少的缘故,潘多拉的用户几乎不挑食地购买他们所能买到的一切潘多拉格式的电影。好莱坞各大公司心怀鬼胎联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瞬间散伙。最先叛变的不是索尼,反而是20世纪福克斯,他们首先宣布,将和潘多拉公司合作,推出《阿凡达》的潘多拉版本,并且还是两种版本,导演剪辑版和公映版本。为了骗钱丧心病狂的福克斯接受了和哥伦比亚、春日的同等待遇,因为阿凡达转制工作繁重,所以两个版本的价格分别是79美元和69美元。卡梅隆剪辑版时间更长,镜头更多。福克斯有些得意地宣布,一个月之后,《阿凡达》就可以发售。
福克斯带头,其他公司纷纷跟进,都是拿出了自己公司最好最热的作品和潘多拉合作,这也算是基本上承认了潘多拉公司的定价权,不过各大公司还是保守地和潘多拉公司签订了短期的协议。协议期基本上都是一年或者两年,电影的版权数量都不超过十部。索尼贡献了自己旗下的《生化危机》作为试点。不过他们不是直接和潘多拉合作,而是转了一道和春日签订了协议。流传出来的消息是春日在和索尼的合作上让步颇多,其他公司自然也会动心,但是春日和索尼的关系颇为复杂,最起码,索尼将哥伦比亚出售给春日是春日不好拒绝索尼最大的原因之一。此外。鉴于索尼在日本的影响力,春日想要更好的开展在亚洲地区的业务,也不得不和索尼合作。
好莱坞的其他公司有些后知后觉,这个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也许可以直接和潘多拉争取某种形式的授权,把潘多拉格式电影的发行权抓在自己的手上。
似乎是上帝为了满足这些大资本家们的**,很快,在网络上就有人贴出了技术帖子,宣称自己已经破解了所谓的潘多拉格式的电影是怎么一回事。当然,各个国家的专业人士对于潘多拉的技术水准都有着专业的判断,在实验室破解起来也不是太困难,但是公开的对外宣传是另外一件事情。这个技术帖子享受了被幕后黑手宣传的待遇,迅速地在世界各国的网络上传播。
潘多拉格式说起来似乎也不复杂,不过是3d格式在某种算法的支配下在场景上的无缝对接罢了,伴随着观看者的移动,将已经配置好的图像进行临时生成,原理讲清楚了,在实验室里面实现也不是太困难,但是大规模地制作这种电影格式肯定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软件框架搭好了之后剩下的都是体力活了。然后难度就是算法,实现,流畅度等等这些细节上的优化这些东西了。由此业界也判断潘多拉绝对不是短时间心血来潮搞出来的,绝对是多年的积累,即使不是专门做这个项目,也是长时间某个项目的衍生物。
网络上的这个技术帖子在讲清楚原理之后就将市场上出现过的潘多拉格式的电影进行了技术分解。储存的文件中的内容被截取出来进行了演示,大段的代码被解析出来,各段代码用途是什么,如何在操作系统上进行实现,技术上说得清清楚楚。虽然对如何转制的具体方式还是一个黑洞,但是技术上帖子里面也指明了方法——当然都是如何烧钱的方法就是了。然后帖子还做了一个实例如何将普通电影格式转换成3d——当然不是潘多拉格式,不过镜头并不随着观看者移动眼珠而移动视角,不过这种3d格式对于欣赏电影来说也完全足够了——它能够完善地在潘多拉头盔上实现。格式本身就是3d的话,改写起来毫不费力。
对于要求高的人来说,潘多拉格式显然最为理想,但是如果价格太高的话,3d格式似乎也能够凑合——虽然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弱一点,远远比不上静心制作的潘多拉格式,可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这个帖子自然广泛传播,引发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发帖人自称是出于个人的意志看不惯潘多拉的垄断行为,但是要让资本家们相信这完全是出于个人行为没有别人的授意,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这样的技术力量个人不是没有可能做不到,但是显而易见,能够做得到的几乎都是世界上有名有号的,要不然从事的就是机密的工作。
正在许多人在琢磨这是不是潘多拉的竞争对手下的绊子得时候,尼克安德森正在和沈正辉、福田光美、安吉拉。梅森庆祝《魔法学徒》前传第一部的制作完成。
“你这算是在布局?”沈正辉问道,“想先把潘多拉格式推广开,让别人不能在这个上面打击你?”
“有这么一点意思在里面。”尼克安德森笑了笑,“他们不是说我垄断吗?我总要给他们一些机会,一点希望。”
“我可不觉得他们就这样就掌握了潘多拉格式的核心。”
“你总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尼克安德森回答道。
“等他们完全破解掉了潘多拉格式的电影,你的潘多拉网游都该上线了。”沈正辉耸了耸肩膀。
“我很急啊!”尼克安德森摊开了手,“产能扩张跟不上,我总不能去和谷歌和苹果说,你们不要研究了,我把我的专利授权给你们吧?”
“他们会来求你?”
“据我所知,他们的进展不是非常顺利。在稳定性上,即便是采用了苹果的系统,也很难达到要求。”尼克安德森回答道,“我也要找个借口做出退让的姿态。”他舔了舔嘴唇,“你觉得我在中国找谁作为合作伙伴比较好?”(未完待续。。)
ps: 还是固定更新时间比较好,我将会逐渐把更新移到晚上十一点左右,这样也不影响我休息。请大家监督我的拖延症。
第376章 阴险资本家2
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技术贴在实际上并没有对潘多拉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在舆论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人觉得既然破解开了潘多拉格式的结构,那么下一步距离破解潘多拉格式本身就不远了,大量廉价的盗版潘多拉格式会以雨后春笋的形式冒出来。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3d格式实际上本身就是潘多拉头盔兼容的,所以那个帖子里面分析潘多拉格式的节奏实际上是个噱头而已,就是正常的3d电影格式或者2d电影格式,潘多拉头盔都可以直接观看。技术帖里面也就分析潘多拉格式是怎么一回事比较有看点,但是光做定性地分析并不能够给别人的开发扫清迷雾,业内人士看了分析,然后自己计算一下按照他所设想的补全每一个镜头的全景,这工作量不亚于把整部电影重新拍一遍。所以实际上懂行的都清楚,潘多拉一定在处理电影格式的时候有一个流水线作业的方法,这才是潘多拉的核心机密。
但是业内人士的领悟并不能够影响到普遍的大众,大家几乎是像看待罗宾汉一样看待这位爆料潘多拉机密的黑客。并且大众们也开始憧憬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就获得大量免费的潘多拉格式的电影下载——这样想的中国人显然最多。不过只要体验过潘多拉格式的电影的人,再体验所谓的潘多拉头盔放映的3d电影,就不免会大失所望。虽然在效果上已经足以碾压一般的电脑和dvd,甚至比起影院来也不逊色了,但是和360度无死角,随时可以变换观看角度的潘多拉格式相比,3d格式还是不够看。更何况,因为视角锁定的缘故。电影的镜头转换很多时候让人很容易出戏,流畅度绝非精心制作的潘多拉格式可比的,所以,潘多拉头盔的拥有着比一般的群众,甚至比业内人士更清楚潘多拉格式在短时间内是不可取代的。
这直接反映到了新片的销量上了。各大电影公司和潘多拉公司签订的协议里的第一批电影刚刚上市,便遭到了疯狂的抢购。和之前抢头盔的架势如出一辙,不过电影拷贝毕竟复制起来非常容易,不像是头盔需要在生产线上呆那么长的时间,同时因为目前头盔的保有量有限,所以影片的销量也是有上限的。但是销量依然震惊了好莱坞的大佬们,销量增长的曲线几乎是呈对数地靠拢销售的上限,短短几周的时间内,每部影片入帐都是上亿美元,这增长速度比上映的时候的票房增长还猛。于是好莱坞公司转换了风格。开始关心起潘多拉头盔的生产线扩充产能的问题了。
北美的工厂一边生产一边扩充产能,基本上能够保证每周接近30万的生产量,但是这生产量近乎杯水车薪,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生产线刚刚进入试生产,每天的产量不足一千,就这点产量,满足中国本地一市的消费都不够,更不要指望能够满足世界范围内巨大的需求量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家小公司向潘多拉公司发出了申请,希望潘多拉公司能够授权他们使用潘多拉头盔制造中使用的专利技术。这家小公司估计也是抱着申请一下反正也不会怀孕的想法提出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他们自己的生产能力也很有限,他们以前的一些产品大量的设备还需要外包或者采购。不过就技术而言,这家小公司也算是很有潜力,他们之前在拟真投影这一块颇有建树,当潘多拉头盔出现之后。这家公司很容易就发现潘多拉在投影这一块替他们指明了发展方向,他们要重复做出潘多拉在这一块的样品并不难,但是绕过潘多拉的专利并不容易。于是这家小公司试着申请专利授权,准备把这个专利用在其他的地方——譬如他们正在研究的三维真实投影仪。
尼克。安德森随手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以很优厚的条件授权该公司使用潘多拉的专利。这里面当然包含股权转让、限制性第三方再转让合同等等,潘多拉公司此举似乎完全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事务,但是掀起了一阵掀然大波。它的竞争对手愕然地发现潘多拉公司居然会这样做,这就意味着也许他们并不需要绕过复杂的专利技术去别出心裁,直接从他们手上买授权就是了。
苹果首先尝试了接触尼克。安德森,他们同样想要推出一款投影类的设备。潘多拉对于苹果的授权条件说不上苛刻,他们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卖断自己的技术专利,只会采用抽成的方式,日后的高通就凭此活得很好。苹果公司大喜过望,迅速签订了合同,他们每卖一份使用该技术的产品,就要付35美元的专利费给潘多拉。于是谷歌也积极跟进,他们明确表示将要把这个技术用在谷歌眼镜上。
然后尼克安德森像是脑抽了一样也同意了谷歌的申请,抽成比例达到了产品定价的5%。尼克安德森像是完全不在意谷歌就是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一样,大方地打开了技术壁垒。不过同时潘多拉公司也对外宣布,潘多拉的技术授权不会多于十家。权威人士便开始分析尼克安德森的此举是否为了让联邦检察院撤销其对潘多拉的垄断调查。不过不管这么多,谷歌已经踌躇满志地宣布了自己的谷歌眼镜的发布计划,他们最终的设计是眼镜作为显示器和输入终端,和眼镜搭配的还要有一个主机。安卓手机承担了这个任务,在完成了硬件的难题之后,谷歌埋首软件的平衡开发。苹果同样在这个项目中参了一脚,他们的要求是谷歌眼镜能够接入苹果手机或者是mac电脑。
而谷歌和苹果双方的矛盾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不可调和了,于是原本协作的计划彻底破产,双方瓜分了现有阶段的成果,各自去研发自己的东西去了。可以预见,安卓系统和ios系统显然有多了一个同质化的竞争点,这正是尼克。安德森所期待的。但是潘多拉格式的制作技术和专利都在他的手中。于是即便是谷歌和苹果公司的硬件和软件都出来了,他们也需要购买潘多拉格式电影的专利技术,然后消费者们想要看潘多拉格式的电影还是不得不去潘多拉公司及其合作的公司旗下购买影片的备份。
“所以这才是你的最终目的?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沈正辉问道。
“你这样的话说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