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氖露昂昧丝忌虾玫拇笱д腋龊霉ぷ鳎匀痪湍茏耍衷诳刹皇亲氖焙虬 !崩隙∑挠械愣镏匦某ち恕
李薇知道这是大人的普遍而且根深蒂固的想法,谁也没法改变,这一关过去再说吧:“我知道了,丁叔叔,我一定听你的话。”我已经为考大学分配好饭碗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了,我容易么我。
李薇和罗大跟着丁宏在静香园豪吃了一顿,然后丁宏回单位,让司机把李薇和罗大送回家了,当然李薇没敢让车开进村子,离镇上老远就下车,慢慢走回家去了。
回到家跟罗大一起喝着羊奶还感叹:俺这生活,多么啊。
看了看,手上和腿上的擦伤,还行,就是破了点皮,离破相十万八千里呢。看旁边罗大的位置,人不见了,只有一堆脏衣服,靠!这臭小子不是就在自己一个淑女的身边脱衣服然后去洗澡了吧!
听着院子里简易淋浴间的哗哗水声,无奈的起身给人拿干净衣服,话说,自己怎么就沦为老妈子了呢?
对了,琴谱还忘记买了,重要的是,居然没看见美少年!
不知道美少年长大了是不是美男子,值得期待啊,看来不能断了监视,没准儿能发展点可能性。。。。。。
今天第一章到。
正文 三十三 小头花大生意
没几天就是期末考试了,课程也已经讲完,每天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写题,学生们一边抄写一边做,实在是腻歪人。没办法,这就是学生生活,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看班主任老师每天出的题够多的了,李薇没在放学后给她的小课桌加练,几只写完作业就是练武练琴,李薇则是打打篮球给自己栽的花草浇浇水,日子倒是很写意。
从歹徒手下逃生后,李薇曾经认真考虑过跟姥爷学学功夫,后来想想还是作罢,除了怕长不了大个儿,自己身边学功夫的够多的了,不差自己一个,以后尽量不落单吧。等自己长大点儿真成了美女,多买点防狼器电击棍什么的,效果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比较拿不上台面的原因,她比较懒。
不过对罗大倒是空前好了起来,把他当成跟李连辉和李琳一个等级的存在了,罗二跟着沾了光,更加经常的被收拾被威胁会当太监。
而家里,老妈买地号盖楼的事情已经办妥了,据说镇上临街的一条马路两边的民居都要拆除,估计得一个多月后才能交房号,具体位置已经划分好了,距离镇政府不远,但是价格相对也贵些。老妈现在高兴的每天干劲更足了。
而家里加工厂的销量也增加了不少,人手显得有些不足了。老爸老妈一商议,决定把大舅和大舅妈叫过来帮忙,用谁都是用的。原本也想让姥姥搬过来,省的姥爷经常往返,正好后院有户人家要卖房子,价格也挺合适,买下来姥姥姥爷一家可以住着,可惜姥姥不愿意离了她那一亩三分地。
这样房子还是买了,不过让大舅和大舅妈先住着,大表弟则由他那住在本村的姥姥给带着,大舅每月给老人一些钱,毕竟人家老人有儿子有孙子的,只给大舅妈带孩子,别的儿女会眼红闹家庭矛盾的。
转眼期末考试也考过了,照例是休息三天,然后才到学校发布成绩期末总结再放暑假。
难得有了三天假期,二舅妈生的二表弟明天就要办满月酒了。家里馒头作坊太忙,老妈让老爸带着孩子们去。去了也就是吃顿饭,李薇对二舅妈实在没什么好感,再说她老爸的自行车又是最多能带两个小孩,她便没有跟着去。
李薇在家休整了一天,把自己的衣服用品整理整理,顺便整理整理李琳和李连辉的,老爸的就免了,有老妈呢。还有那些布头等材料,清点了一下库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林四婶和吴凤妈也太能干了,估计就是这一两天的事儿,别的还能剩点,布头可就消耗光了。看着小山似的一堆头花,李薇有点怵的慌,这得卖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看了看黄历上地日子。看来这两天趁着休息。还得去趟自由市场。镇上地集市也得去一趟。正好后天就是镇上地集市。
去自由市场地时候顺便得进点儿原料。等过一阵子得找点门路看看能不能直接到服装厂购买布头。还有别地原料。一项一项地得琢磨着直接在厂家进货。省地一点一点儿地倒腾。标准地小贩。那样。生产量上去了可以考虑直接批发不零售了。李薇想着想着都有点儿热血沸腾了。仿佛无限美好地大贩前景正在前面召唤她。
下午李琳和李连辉跟老爸从姥姥家回来了。尤其是李琳。现在混地可是比学校里别地女生相对牛气些。头花换着花样地往头上招呼。穿着李薇用好料子地大块布头做地小花裙小连衣裙。每天打扮地跟小蝴蝶似地。俨然学校一颗冉冉升起地小明星。
李连辉就相对默默无闻了些。整天没事就跟二胖子罗二他们到处疯跑。身上地泥土倒是多些。
所以。李连辉一跳下了老爸地自行车。立刻钻前院老罗家去了。李琳则去找吴凤。嘀嘀咕咕地要一起去镇上找古丽薇玩儿。倒也是各有各地爱好。
李薇把所有地东西都整理了一遍。洗了个澡换上家居小棉布裙。也是自己做地。也就是缝个长方形地口袋。在口袋底部上地两个角都剪掉。并且都是弧形地。锁了边。套身上就是居家小便服了。
铺上小褥子,舒舒服服睡了个下午觉。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今天姥爷没过来,就她们一家五口吃的饭,老妈也没做饭,热了几个馒头豆包,炖了一锅芸豆,拍了几根黄瓜,给老爸摘了几个羊角辣椒,就算是晚饭了。
晚上没事在院门口坐着消食,李薇觉着没什么可做的,叫李琳把二胡拿出来,她现在倒是比李琳会拉的歌儿还是多些的,跟李琳两个一边拉一边唱,自娱自乐倒也很愉悦。不久吴凤也过来了,变成三重唱。很快李连辉、罗二二胖子他们也来了,却不是唱歌,是来捣乱的。一会儿扯了李琳的衣服,一会儿拉拉吴凤的小辫子,惹得女孩子们吱哇乱叫,倒也没有敢捋李薇的虎须的。李薇不管她们,只管拉自己的二胡。
寂静的夏天的晚上,琴声幽幽荡荡的,二胡特有的沧桑凄清的音色,让李薇感觉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仿佛就要飘走。。。。。。
晚上李薇躺在床上的时候还是有点恍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实。
可日子还是如流水一般的过去,转眼暑假过去了,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李薇按照计划升上四年级。其余几只照例还是跟着升级了,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跳级活动,别说本校,就是镇上那六七所小学也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但是因为孩子们跳级考试的成绩也都达到了九十分以上,在几名家庭妇女强大的精神压力下,集体跳级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由此带动了本校一个跳级的热潮,半学期过后有出现了几个跳级的,其中李薇认识的就有那古丽薇和李薇一年级班主任孟老师的女儿,都跳了一级。
又是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李薇有时候想想,照这么下去,估计全校半数以上老师都能教到她了。不过也就是想想,这以后是不可能跳级了,自己到没什么,双胞胎和罗二他们估计年龄太小了,心智怎么说也比人家大了几岁的孩子幼稚些,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就这样吧。反正她连高中复读两次的时间都准备好了,时间是十分充裕的。
尤其有趣的是,那两个曾经欺负过她们的男生,就是长的挺黑和头发挺黄的小黑和小黄,居然都在她们的新班级,小黑叫赵瑞,小黄叫乔向南。名字倒是还都不错,可惜,孩子有点不咋地。
所以最如鱼得水的就是罗大了,整天跟几个小子混的没了踪影,不过每天晚上写作业和练功夫倒是一天没缺过,羊倒也没耽误放羊奶也没耽误喝,就是有时候是罗二跟李连辉代劳,两个小子居然还任劳任怨,让李薇很纳闷。
李薇做头花的大宗原料——布头,在暑假的时候由姥爷带着找到老爷子的把兄弟二爷爷解决了,二爷爷的一个女儿在服装厂上班,只要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到那家集体企业的服装厂提货,花钱少不说,花色品种更是繁多。所以暑假里李薇求助放假在家的小姨,倒腾两次就弄了几大包,足够她用个两三个月的。
最有意思的是,李薇暑假有一次跟小姨一起去自由市场卖头花,又遇见了曾经购买过她头花的花裙子妇女,据说头花在她家的小店里卖的不错,早卖完了,正找李薇呢,当即从李薇的头花中挑了几个样式,下了五百个头花的大订单,她兄弟的小店也要一些的。
把程菲当时就惊住了,实在没想到,她这个外甥女小生意居然做的挺成功的嘛。
李薇倒是没有想象的高兴,一直以来,她的头花都是用布头做的,布料的花色和质地变化比较大,统一样式的的头花现在实在是没法制作,除非打量购买统一的布料,那样成本就大大增加了。虽然那样是将来的必然趋势。
最后李薇还是跟那女人定好,只是样式统一,布料还是随机,她能看中就买,看不中就算了,倒也是双方目前能接受的唯一的方案。李薇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反正她的头花现在卖的挺好,那女人看不看中都没关系,不过会有点儿打击人就是了。
所以,李薇托着腮帮子,坐座位上看着操场上玩的欢快的学生们,却一脑子的生意经。尽管心里有底,李薇还是打算想办法买些适合做头花的布料,逐渐的统一款式花色,这样也能适应逐渐扩大的市场需求。总用布头比较适合个人手工作坊,成不了气候。
至于进货的途径,还是先找二爷爷的女儿打听打听,毕竟服装厂也是需要大批布料的。李薇拿出随身携带的微型记事本写下一件需要近期去做的事儿,这是她最近几个月养成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上一任班主任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多写几个字多算几道题,整天念叨的一句话,李薇深以为然。
还有就是,现在裁剪有林四婶,制作有吴凤妈,基本能满足需要,即使将来人手不足了,也可以让林四婶再找人裁剪,吴凤妈再找人制作成品,反正都是计件,有的是家庭妇女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赚点补贴家用,倒也不用自己操心太多。自己既然要统一产品样式统一采购原料,设计上就得多下点儿功夫,不然卖不出去可就赔大发了。又记下一条。
还有就是销售的途径要拓展,只凭自己一个人蹦跶实在不是个事儿,自己这小身板儿,出去实在是不大方便,忽然想起那下了五百个头花订单的花裙子,现在知道她就姓董,叫董惠君,是个开小卖部的。到是启发了李薇,可以先联系一些小卖部试试,尤其是在学校门口开小卖部的,这些小卖部可是未来超市的雏形啊。又记下一条。
还有就是放东西的库房,现在家里放杂物的西屋还是能将就,将来,要是老妈盖了小楼,问题倒也就解决了。而自己这边,财务、进货、出货、人员。。。。。。
李薇越想越头疼,越想事情越多,索性不想了,趴课桌上休息休息吧,晚上她得好好筹划筹划,千头万绪事情还不少。
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小小的头花想做好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她还得搞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还得带孩子,她还得。。。。。。
李薇忽然有一种预感,她悠闲的生活貌似要步入快车道了。
这两天事情多,忙不过来,本来今天要更三章的,结果这一章也是写的迷迷糊糊,大家将就看,明天会好好写地^_^。
正文 三十四 商务旅游
就在李薇野心勃勃地计划自己的头花贸易的时候,她老爸李兆兴从酒厂辞职了。
事情的起因还是从家里盖楼开始的。
这个时代,有一份固定的尽管是集体所有制的工作,也是很难得的,尤其李兆兴工资水平在本地来说还是属于相当不错的,所以这个决定下的不所谓不艰难。
但是看老婆程敏一个人找木匠、瓦匠、电工,购买木料砖石沙子等原料,每天又是家里生产车间又是工地外头的跑的跟陀螺似的。李兆兴又是个很有觉悟的人,请假是说不出口的,两口子合计了一夜,又跟程恩久老爷子好一通商议,最后决定还是辞职吧。
李兆兴之前也是经常看报纸听广播的,知道现在不少人下海经商,尤其南方,获得成功的不在少数。现在家里收入可以说日进斗金,而他自己每月那点工资跟妻子的收入简直没法比,时间一长,是个男人心里都会有点想法的。所以经过仔细考虑后,才做出了这个决定。而程敏的负担也一下子减轻了一大半。
而李兆兴多年做销售工作,能力是有的,人又是很稳重,颇受人赞誉,所以家里盖楼的事情就由他一手操办起来,晚上两口子商议好事情,白天他就出去忙碌,到是越忙精神头越足。
因为李家资金充足,人员调配的也合理,据李兆兴估计,十一左右房子就能竣工了。全家大喜。
对全家的热闹兴奋,李薇实在没功夫参与,每天整理布头,按照头花的要求把布头分门别类地整理好,送到林四婶家裁剪。李薇懒得找什么借口,好在林四婶只当她给她姥爷跑腿,但还是称赞李薇能干。
至于吴凤妈,看李薇一个孩子就能帮大人收货验货、算账、指点做工,更是羡慕的要死,得空儿就教育女儿吴凤:“小凤啊,别总跟李琳出去疯跑,多跟人李薇学学,学习好不说,做事儿也有模有样儿的,啊,听妈话,多跟人李薇亲近亲近,这样儿长大了才有出息,听见没!”
吴凤耳朵都生出老茧了,开始还能坚持听她老妈把话说完,时间长了就不耐烦了,一见她妈有说教的苗头,立马跑了。
气的她老妈跺着脚骂:“不长进的东西,跟你爸一个样儿。”。
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地督促。几个孩子基本上能做到上课听讲。放学及时完成作业。然后练武练琴放牧做游戏地。倒是都能分清主次。偶尔有那不老实炸毛扎刺地。李薇二话不说。一边屁股一巴掌搧过去。一般都能老实了。至于不老实地。例如罗二之流。拎起来打到老实认错为止。这种手段效率出奇地高。以至于李薇基本上不用费心费力费口水地思想教育了。
当然。邻里几乎都默许了李薇地行为。正好有人给管教孩子。倒也乐得轻松。而且比自己教育效果好多了。李薇倒也不在乎大人乐意不乐意。既然在我家学习玩耍。就得听话。否则。滚!
李大姑娘就是这么理直气壮地收拾小屁孩们地。
变化也是明显地。二胖子现在衣着整洁也不经常流鼻涕了。见人说话比他那现在读同一个年级地哥哥大军子都有礼貌。罗大罗二就不用说了。罗奶奶几乎不用怎么管了。基本可以撒手。而原本胆小地吴凤。课内课外说话也洪亮人也活泼了。。。。。。
总之。左邻右舍地孩子在学校都是极为优秀地有名地好学生。
而现在地班主任张老师对李薇几个跳级上来地孩子跟前两任班主任很是不同。也可能是年纪比较大地缘故。更多了几分包容和平常心。让李薇感觉更舒服些。至少是不用时刻准备着。及时把他们几个闯祸精地不和谐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人就轻松不少。
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本来想还是和罗大一起去自由市场给人家送那五百个头花的,可临走的时候李连辉和罗二非要跟着,然后李琳和吴凤也眼巴巴地瞅着,李薇无奈,大吼一声:“五分钟,快去换衣服,谁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