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朱重八-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的意思是……”
“你们赶紧回家,备上一些银两,再弄些伤药。”刘修道无比认真地道:“把伤药和银两送给他,再说几句好话,请他走人!他一定会走的。当然,就算你们不想拿银子主动送过去,他也会派人上门来收,就在这两三天之内了。”
富商们听了这话,心情一松,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会是问题……那还等什么,回家筹钱呗!
不过富商们走了两步之后,突然又集体倒了回来:“刘先生,咱们……不敢去见那个朱八……能不能请您出头,帮咱们把钱送过去?”
“行,你们把钱和药备好,交给我,我来替你们送吧!”刘修道倒是一口就把这活儿给揽了下来,丝毫不见害怕之sè。

知州衙门!
朱元璋坐在大堂之上,正在翻看统计田亩的簿册,他花了几天时间,将记录蒲州城田产、商铺、各种产业的簿册大致翻阅了一遍,已经写下了许多个他认为应该收税的人名,并且在人名的后面标注了应该收取的金额,此时正在进行最后的核对,然后就打算派士兵去挨家挨户的要钱了。
这是收钱之前必须的准备,这里不比白水,那儿是软地,他的大多数士兵都对白水了如指掌,都知道哪家乡绅家里大约有多少田地,大约有几间商铺,大约应该交多少税银。但是蒲州却是个完全陌生的硬地,在收税之前如果不做好准备工作,就有可能做出一些错事。
例如向富人收很轻的税,向穷人误收重税……如果做出这样的事,那就和现在的朝廷没区别了。
所以他必须把所有的资料都看清楚,还要派士兵请来当地的地头蛇核对。
正看着手里的资料,一名士兵跑了进来:“朱八哥,外面有一个读书人求见,他说他是来替城中的大户们说话的。”这年头的文盲们普遍都崇拜读书人,所以这名士兵明明是胜利的一方,但说到门外来求见的读书人时,依然表现出了相当的敬意。
“叫他进来吧!”朱元璋笑了:“我正要去找这些富户,他们倒是先派人找上门来了,有趣之极。”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道袍的读书人就走进来,对着朱元璋作了个揖,然后朗声道:“晚生蒲州刘修道,见过白水朱八大王。”
“哦?蒲州刘修道?”朱元璋听到这个名字,眉头稍稍一动,不对劲啊,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不像是那种让我记忆很深刻的大人物,但也绝不是没没手机的小卒,这家伙我究竟在什么地方听说过来着?
他的记忆库实在太大,数百年见识,一时半会翻都翻不到底,想了许久,才在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里,把这个名字给翻了出来……蒲州,刘修道……咦?没错,想起来了,大顺政权的蒲州牧!这家伙……他今后会成为李自成的手下,领蒲州牧一职!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rì,李自成的大顺军先锋攻克蒲州,十七年正月十六rì,李自成亲自来到蒲州,从当地的名人中提拔了一个出来做大顺政权的蒲州牧,当时选的就是这个刘修道。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对他生出了一些兴趣来,饶有兴致地看着他道:“你来见我,所为何事?”
刘修道双手长揖:“晚生代表城中的士绅老爷们而来,城中富户俱是心地善良之人,看到您的军队因为攻城之战伤亡惨重,血流成河,心生不忍,于是派晚生带来了一些伤药,给各位壮士疗伤之用……另外备有纹银万两,给好汉们买点酒喝。”
话说得很得体,送了东西,还保住了乡绅们的颜面!
朱元璋笑了:“他们送钱送药,是要送我这瘟神早rì离开,对吧?”
“朱八大王真是说笑了,您若也算是瘟神,那三十六营就是瘟神中的瘟神……”刘修道用对比的方法抬了抬朱元璋,把他说得比一般义军好,然后才道:“看您开仓放粮之举,便知您是心怀万民,替天行道的真豪杰。晚生不忍看到您这样的豪杰死于官兵的围剿之下,忍不住要提醒您一句……早点离开这座城,对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哦?此话何解?”(未完待续。
三一一、出路是太行山
三一一、出路是太行山
刘修道劝朱元璋早走。
朱元璋笑着反问道:“为何?”
这书生轻轻一甩衣衫后摆,居然在大厅里踱起步来,边踱边道:“朱八大王,莫怪晚生得罪,您虽然有七千勇士,能轻松取下蒲州城,但在朝廷来看,实力仍显单薄。”
“嗯!”朱元璋不置可否地道:“继续说。”
“晚生看过官府的塘报!”刘修道直言不讳地道:“朝廷分派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两人负责剿灭山*西境内的流……咳……义军!而这两位大人……咳……狗官的主要目标,应是三十六营一伙。”
朱元璋听他在说话的时候还不停地校正对贼寇和官兵的称呼,只觉得有趣,这个人很懂得审时度势,见人说人话,见鬼就说鬼话了,他当着朱元璋的面就称流寇为义军,称官员为狗官,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书呆子。而且他说话的时候又不像曹宝相那样带着溜须拍马的味道,给人一种低三下气的傻*感觉。
刘修道继续道:“前不久有塘报说,闯王、西营八大王等贼寇正向着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的方向前进,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两位狗官的兵力也在向那个方向调动,一直都在追着他们的屁股跑。而在这种时候……如果蒲州城破,您占城不走的消息传到他们的耳朵里,他们肯定会舍弃原本的目标,全力转向这里来对付您。”
“就算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他们也未必会来我这里吧,说不定会继续死追闯王呢?”朱元璋故意这样说道。
“不会!”刘修道断然道:“闯王、西营八大王等贼人虽然人多势众,少则几万,多则十万大军,但他们仅仅只有攻破县城的实力,就算不管他们,他们也顶多攻破一两个小县,据县城而守,以两位狗官的实力,可以轻易将他们防守的县城拿下。但是您一出手就拿下了州城……这就是一件很招人忌惮的事情。”
“嗯,照你这么说,他们一定会来找我麻烦了?”朱元璋笑了。
“这倒也未必。”刘修道继续分析道:“您若占着蒲州城不走了,他们必定立即来找您的麻烦,但假设您弃城而去,隐入茫茫深山之中,找之不着,寻之不见,朝廷不可能放着闯王和西营八大王这么明显的目标不追击,而来追您这股躲进了深山的义军吧……”
其实他说这些,朱元璋都知道,他只是故意考考这个刘修道,没想到他说的这一套深得朱元璋之心,不由得对他颇有点刮目相看:“你对朝廷的行事手段倒是挺明白的,你不是个普通的读书人。”
刘修道揖道:“正是,晚生在城破之前,还是知州大人的幕僚,所以才有机会看到塘报。”
“哈哈,不错!”朱元璋笑道:“有没有兴趣跟我走,做我的军师!我可比那废物知州要强得多,你做我的幕僚比做他的幕僚合算得多。”
“这个嘛……晚生家中有八十岁老母需要奉养……”
“行啦,别说这些胡话了!”朱元璋知道他的后面半句是“还有不满两岁的孩子”,出言制止道:“我知道你不会跟我走的,我乃区区流寇一名,你好好一个读书人,没必要跟着我去混东混西,哈哈哈……没关系,你现在不想跟我走,过个几年就会想跟我走了。”
刘修道老脸微红。
朱元璋又笑道:“你劝我走,叫我找个山躲进去,那我来问你,这附近有什么山躲得进我这八千人?”
“中条山!”刘修道伸手向南一指,认真地道:“中条山,在蒲州东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连解州、安邑及临晋、夏县、闻喜之境……延长数百里,随州郡而异名,一名中条山,一名首阳山,又有蒲山、历山、薄山、襄山、甘枣山、渠潴山、独头山、陑山、吴山之名。只要您带军入了此山,便可一直沿山而向东行,最终进入太行山的地界……太行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一入太行,朝廷再也休想威胁到您一根毫毛。”
“不错不错,帮我把几年后的事都想了呢……太行山,好像是个很不错的去处。”朱元璋顺着他的话走下来:“你应该知道,我白水朱八的根据地本来是黄龙山,但是最近黄龙山不太平,我被逼窜了出来……看来去太行山扎个寨子倒是条出路。”
刘修道见说动了他,脸上顿时现出喜sè。
朱元璋伸了伸手道:“拿来吧!”
“什么?”
“把富商们送我的银钱和药物拿来……你身上应该带着清单吧,我看看究竟有多少,哪家哪户分别给了我多少。如果数目满意,我立即拍拍屁股走人。”
刘修道喜不自胜,能送走这瘟神的话,他就是立大功呢。他赶紧上前一步,双手递上来一个红sè的信封,里面有张白纸,上面写满了人名,后面则写着那个人送了多少银钱和药物。
这玩意儿在中国古代就叫做“礼单”,是有喜事的时候,客人送给主人的礼物必须附带的东西,让主人一眼就能知道礼物都有些啥,就和现代的人结婚时,客人送的红包上要写个名字是差不多的道理。
朱元璋把礼单放到桌子上,与自己统计的那张纸并排放到一起,面无表情地看了起来。
刘修道站在堂中,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想从他的脸上看出来这份礼物究竟合不合朱元璋的心意,如果朱元璋嫌少,他袖子里还揣着第二张礼单,可以掏出来再作补救。
朱元璋细细的看,脸上的表情居然一动不动,丝毫没有为那些个什么五百两,一千两之类的字眼所动摇,刘修道看着他沉着不动的表情,心里忐忑了起来:这白水朱八好强的定力,普通人看到礼单,要么就是笑得合不上嘴,要不就是嫌少表现在脸上,哪有他这种看到这么多钱仍然面不改sè的?这人别的不说,光是这份养气功能,就十分了得。咱们蒲州的知州葛文大人比起他来,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过了好一阵子,朱元璋才终于开口了,他脸上还是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动了动嘴:“这个城西武员外给的钱数目不对……”
“哦?少了?”刘修道手心一紧,捏了捏袖子里的第二份礼单。
朱元璋道:“他家的田地并不多,商辅也没几个,用不着给我送一千两这么多,退给他五百两,你帮我转告他一句,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不要因为怕我就把家里的东西全都塞在我手上,我没想要他的命。”
“吓?”刘修道大吃一惊。
没等刘修道的惊讶平复,朱元璋又道:“这个城南的铁员外,他是铁公鸡不成?家里良田千亩,还开着米行和油铺,据说他还有倒腾私盐,居然只给我送了三百两来,我看他是不想活了……你去告诉他,今晚之内重新备一份大礼给我送来,不然今晚三更他就要去阎王那里报道。”
“吓!”刘修道连退三步。
朱元璋的手一挥,将自己列的清单和刘修道拿来的礼单一起扔给了他:“你自己对照着办,我懒得一条一条的念了。”
“这……这是?”刘修道双手发抖地捡起了朱元璋列的单子,看了几行,脸sè就变成了青sè:“这是城中所有富户的田产、商铺统计?朱八大王,您……您统计这东西做啥?”
“我既然占了蒲州这块地,当然要了解自己的地里都有些什么人,免得有些富人在我面前装穷。”朱元璋冷冷地笑了:“时间太紧,我虽然找了不少地头蛇来询问,但是这张单子还有不详实之处……你帮我再看看有无错漏吧。”
刘修道冷汗淋漓而下,刚才他出了个窜入中条山再入太行山的计策,见到朱元璋似乎全盘接受了,他还以为自己已经把朱元璋唬住,没想到现在被唬住的反而是自己!这白水朱八,真不是简单的贼寇啊,居然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已经做了这样的准备……这行为与其说是贼寇抢劫,还不如说是官府在按单收税贼,简直是太可怕了。
“下去吧,明天之内,按我列的单子把银子备好送来给我。”
“是……是!”刘修道只能应是,无力再玩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朱元璋突然又莞尔一笑:“另外,你的计策出得很好,先入中条山,再入太行山……非常棒的想法,我决定采用了。你从送我的礼物里面扣下五百两银子,算是你给我当了一次军师的论功行赏吧!”
“是!”
“等我在太行山里扎稳了根,而你又一直不得意,不妨考虑一下来太行山里找我,在我这里当个军师!”朱元璋笑得像只狐狸。
“晚生谨记于心!”刘修道拿着那张清单跌跌撞撞地退了出去。(未完待续。
三一二、开国的税收
三一二、开国的税收
刘修道拿着朱元璋给他的清单,返回了自己的小院子里,一群富户和乡绅们已经在他的院子里久候多时,见到他回来了,这群人一拥而上,围着刘修道急问:“如何了?他愿意走了吗?”
刘修道苦笑一声,把清单扔到了他们面前:“大伙儿自己看看吧,这是朱八这几天时间,从地头蛇那里盘问来的东西,他要咱们按这个单子如实地交钱,多交的通回来,少交的赶紧给补上……”
乡绅把脑袋凑到一块儿,顺着那张清单瞄下去,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只见后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自家的田产和商铺,虽然并不完全准确,但是相差个**也不离十。
“丝!”众人倒抽了一口凉气,完了,身家居然被人家给调查清楚了,就算想隐瞒家里的财产也做不到啊,难道要把家里所有的家财都交上去才能脱身?他们再接着向下看,后面标注了一个数字,是他们应该上交的银两数,看到这个数字,众人才松了一口气,这数字并不高,说起来……对大多数人要求的数字都比他们能接受的极限要低得多。
有些乡绅已经作好了拿出一大半家财来消灾的思想准备,这时一看,只要他们不到一成的家财,确实是很少了。
“咦?好奇怪?我见过贼人大抢特抢,大杀特杀的,还没见过这种适可而止的……”有人忍不住就开口了。
“是啊,这白水朱八确实与普通的贼人不一样……”
“你们说,他收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一名富商忍不住道:“我觉得他向我收的这个数量很奇怪啊,二百七十五两,一点都不伤筋动骨,又叫我刚刚感觉到肉痛……”
“是啊,我的这个数字也是……三百两,真是奇怪的数字,对于我家来说,这点钱确实无所谓。”乡绅们议论纷纷。
刘修道看着他们在那里胡猜乱猜,忍不住叹了口气:“你们瞎猜个啥啊,你们难道还没算出来?每个人收的钱,都是有一个道理在里面的。”
“什么道理?”
“你家是二百七十五两吧?是不是正好是你一年赚的钱的三成?”刘修道问道。
“是啊!咦?你不说我没注意到,确实正好是三成。”
刘修道又转向另一个乡绅:“你是收的三百两对吗?是不是也正好是你一年收入的三成?”
“哎?”那乡绅也恍然道:“没错,虽然有一点出入,但差不多就是三成。”
乡绅们这时仔细琢磨自己家被分配的那个数字,都忍不住道:“没错,我们的数字都是收入的三成。”
“奇怪,为什么是收三成呢?”
刘修道轻叹了一声道:“这是……我大明朝开国之时的税赋额,自备农具耕种土地者,十税其三……洪武三年九月,由于军屯渐次开展,垦田rì多,形势变化,中书省臣请令山*西太原、朔州诸处屯军纳税。明太祖命勿征,次年,中书省又奏曰:河*南、山*东、北平、陕*西、山*西及直隶淮安诸府屯田,凡官给牛种者十税五,自备者十税三。太祖仍然要求免征……直到许多年后,大明朝已经富有四海,太祖才允许征税,即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