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烙阕阌腥耍冶吹乃刂什⒉槐洒沧硬睿踔粱挂叱鲆唤亍R匀锉粤倨锉笳降慕峋忠丫挥行睿昧瞬坏桨敫鍪背剑烙脚B既肯穑竦昧艘煌蛩那Ф嗥フ铰淼目刂迫āL镉鹬院姆颜饷炊嘈牧λ慵瓢吞坏腥甙吞┑拇蛩悖庹铰硪苍谔镉鸬乃慵浦冢沧拥恼铰硭淙淮蛟觳涣颂镉鹱畎闹仄锉钦庑┯帕嫉拿晒怕恚镉鹨丫殛旌芫昧耍辛艘煌蚨嗥フ铰恚蕉蚧钩钇锉慕ㄉ杪穑�
第一百三十六章 无力回天
阿巴泰和鞑子也真悍勇,虽然伤亡巨大,但是田羽所设立的第一道防线鞑子只用了不到三炷香的功夫便已经突破。“礼”、“信”两营的士兵放弃攻击,迅速向第二道防线退去,失去了火器和弓箭的压制,鞑子的速度也快了起来,双方的主力终于在城中相遇。田羽的第二道防线布置在定辽左卫城中的校场,这个校场很大,足可以容纳万人同时训练,当然田羽将主力布置在这里也是有其深意,那就是骑兵冲锋。其他地方受困于房屋和街道的狭窄,所以王六的骑兵营一直没有派上用场,有了校场这一大块空地,王六这个主力终于上场。
经过西门的苦战和第一道防线的打击,鞑子的兵力损失很多,现在总兵力已经下降到了不到万人。也就是说除去西门外的六百兵力,鞑子从进攻到现在,损失已经超过三千人,近四千人的样子,近四分之一的损失也让阿巴泰感到发狂。而且这些损失几乎都是远距离射击造成的,阿巴泰一直没有机会和明军近战,虽然鞑子的弓箭这个利器还在,但是面对歌德甲,弓箭的杀伤已经大大降低,“礼”、“信”两营的损失不超过三百,十比一的战损足可以载入军事史册。
阿巴泰一直感觉自己有力使不上,就像挥舞着双拳,打到的都是空气。当他看到明军步兵战阵,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这么打下去,就是憋屈也得把自己憋屈死,决战的时刻终于到了。明军摆的阵势和以往他遇到没有什么差别,前面是步兵竖起了铁盾,后边便是火枪兵还有弓箭兵,两翼护卫是大约三千人左右的骑兵。
今年年初岳托还有玛瞻一死于田羽之手,一被田羽生擒,被鞑子视为奇耻大辱。虽然皇太极数次给崇祯去信,想着解救岳托,但是最终崇祯帝还是将岳托凌迟于菜市口,现在满洲每个将领都憋着一口气,希望能够攻破大明,为岳托、玛瞻报仇。当然这些人最恨的还是田羽,恨不得将田羽碎尸万段。但是凡是和田羽交过手的将领大多都不愿意再次与田羽交手,恐“田”症已经显露端倪。当然没有和田羽交过手的这群人,不知道田羽到底有哪些神通,对这些恐“田”的将领嗤之以鼻,其中就包括阿巴泰。这一次阿巴泰才领教到田羽的厉害,不敢在对田羽有任何轻视之心。现在阿巴泰虽然还有近万的大军,但是他已经失去了求胜的念头,心中的唯一想法就是能够击退田羽,将这一万人带出险地。
这时候,田羽已经从城头回到了步兵阵,和一众谋士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将阿巴泰放在眼里。到了这个地步,阿巴泰终于冷静了下来,他将所剩的近万人,分成三路,一路五千人,由一等梅勒章京顾纳岱率领,作为主攻部队。剩下两路每路二千多人,左翼由额亦都十五子索浑率领,攻击明军右翼。右翼由费英东子倭黑率领攻击明军左翼。
为了激励士气,阿巴泰亲自擂鼓助威,鞑子三路大军开始进攻。校场的直径大概有四五百步,明军在东端,阿巴泰占据了西端。鞑子前进了一百多步,就进入了明军火器的射击范围,王守信一声令下,火器齐鸣。鞑子骑兵根本就不配盾牌,现在弃马步战,面对火器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冲锋。又冲了大约一百步,田羽埋设的地雷开始发挥威力,按照田羽的想法是要造铁雷,但是由于时间紧迫,铁雷还没有研制出来,只好带了许多明朝的制式石雷,虽然威力不大,但是对于鞑子的战阵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量,面对四处纷飞的石头,还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鞑子的队伍不由显得混乱起来。田羽就等着这个呢,看到鞑子的步兵阵已呈乱象,田羽令旗一挥,两翼的骑兵开始冲锋。
一千五百骑兵对阵二千步兵,山东镇占据了优势,双方很快的就纠缠在一起。顾纳岱顾不上两翼,硬着头皮朝着明军主阵地冲了过去,进入五十步的距离以后,明军的弓箭手还有火枪手放弃了火器和弓箭,使用了标枪,在五十步的距离下,标枪的杀伤力绝对要比火枪和弓箭要强大。
由于标枪的使用的局限,田羽这一次并没有运来很多标枪,每个兵士只有两支,但是近一万支标枪射了出来,对于鞑子的打击是相当大的,足足有近千人或死或伤,失去了战斗力,再加上原来弓箭和火器的打击,还有地雷的损失,双方刚刚接触,顾纳岱的兵力就已经降到了三千人出头。而他面对的则是近三千的重甲兵,还有三千弓箭手、三千火枪兵。
拼接的盾牌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城堡,顾纳岱几次冲锋,根本就冲破不了田羽的盾牌防御。而田羽重甲兵一半是刀盾手,一半是长矛手,每个刀盾手后边便是一个长矛手,刀盾手负责防御,而长矛手则负责攻击,田羽军中使用的长矛足足有一丈长短,光铁矛就长达两尺,有效的避免了长矛被对方削断成棒子的尴尬。
阿巴泰虽然擂鼓不停,所有的兵士也都同仇敌忾,不顾生死的往前冲,但是实力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而且鞑子已经习惯骑射,对于步战还是比较生涩,因此局势越来越差,尤其是左翼索浑部。索浑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军,虽然不如其父额亦都那样名扬整个辽东,但是虎父无犬子,索浑也是身经百战,是个常胜将军,可是这一次他遇到的是王六。王六虽然现在已经贵为参将大人,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将军该做的应该是指挥的觉悟,每一次冲锋在第一个绝对是王六。他的这个脾气也影响了整个“义”字营,“义”字营的官兵打起仗来就像是永不知道疲倦的老虎,不论官还是兵,在他们的信念里面就只有一个字,冲。在猛虎般的“义”字营打击下,索浑坚持了大约不到三刻钟的时间,战阵就被“义”字营冲破,阿巴泰孤注一掷,根本就没有留预备队,虽然看到左翼已经乱成一团,丝毫没有办法,步兵阵一旦被骑兵冲破那么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溃散,索浑虽然悍勇,也无力回天。
左翼一乱,影响了整个战局,阿巴泰的大兵被分割包围,但是在阿巴泰和众将领的努力下,鞑子仍在抵抗。虽然鞑子的局势岌岌可危,但是一时之间,田羽也没有办法将其击溃。但是随着李笑天分出两千骑兵进城助战,成了压倒阿巴泰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越来越多的骑兵,鞑子的信心完全被击溃,开始溃败,阿巴泰在顾纳岱等人的护持下,逃脱了一条性命。但是一万四千人的援军只逃出来不到七千人,损失超过半数。这一仗阿巴泰打得非常窝囊,虽然逃出一条性命,但是路途中,阿巴泰急火攻心,吐血昏了过去。在顾纳岱的带领下,这群败兵逃入定辽左卫附近的山中,而田羽也没有追击,使顾纳岱等人稍稍松了一口气。
田羽打扫了一下战场。最后一共得鞑子兵首级七千一百多级。这七千多首级可都是货真价实地鞑子兵。不是其他明朝军镇那样杀良冒功得来地。另外兵器铠甲等无数。当然就令田羽高兴地就是那一万多匹战马。方正化等在清点完首级以后。激动地几乎都说不出话来了。按照明朝地规定。这次他们可是立了大功。方正化觉得秉笔太监。掌印太监地顶子已经没跑了。兴奋得如同一个孩子。
打扫完战场。田羽一刻也不停留。朝着来路退去。阿巴泰昏迷不醒。顾纳岱等人被田羽吓破了胆子。再说他们已经没有力量追击了。只好目送山东镇士兵大摇大摆地撤退。
这一战从出兵到撤退到了皮岛。共费时三个多月。但是这三个月来取得地成绩足可告慰那些丧命在鞑子刀下地百姓和大明士兵。从镇江堡到定辽左卫。田羽三战三捷。歼敌八千九百多人。下城两座。生擒鞑子牛录额真以下将官十六人。劫掠粮草、银两无数。还有获得了阿巴泰一万四千多匹战马。
田羽地战报不啻于给了崇祯一个惊喜。这么多天来。崇祯已经焦头烂额。虽然派出去了他最信任地杨嗣昌。但是除了一个玛瑙山战役获得胜利外。再无捷报传来。反而每天传来地都是官军大败地消息。更令崇祯担心地是前方地杨嗣昌和左良玉已经将帅失和。成了互相掣肘之态。
杨嗣昌原来再三向崇祯保荐左良玉挂平贼将军印。也得到了崇祯地同意。但是杨嗣昌后来看到左良玉飞扬跋扈难以控制。就生了反悔之意。通过观察杨嗣昌觉得陕西总兵贺人龙骁勇善战。是个帅才。因此他向兵部建议以贺人龙替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待到崇祯同意以后。杨嗣昌再次反悔。他怕因这件事情得罪左良玉。何况贺人龙与左良玉想比。无论是兵力还是能力上都差了一筹。因此杨嗣昌再次上疏崇祯收回前命。贺人龙仍以总兵衔带兵。这种出尔反尔地做法。不但两面不讨好。而且使杨嗣昌失去了左良玉和贺人龙地信赖。左良玉托病。贺人龙消极观望。使前方战事越发地难以收拾。杨嗣昌则到了山穷水尽地境地。面对风起云涌地起义军。无力回天。
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师归来
田羽在椴岛休整了两天后,所有的山东镇官兵还有一切劫掠所得全部坐船赶回莱州,田羽出战的三个月,莱州的造船厂又有不少船只下水,因此这次回莱州比当时发兵椴岛要快了许多,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山东镇所有兵士和一切物资便都运回了莱州。王守仁的“仁”字营在田羽离开定辽左卫的时候,就开始撤退,白白让孔有德的乌真超哈白跑了一趟,气得孔有德七窍生烟。“仁”字营虽然在辽东半岛没有发动大的战役,但是有力的搅乱了鞑子的部署,让阿巴泰发怒之下,选择了铤而走险。田羽和山东镇大军赶回莱州的时候已经崇祯十二年腊月,公元1640年年初。就在田羽回到莱州不久,水师从日本顺利返回,这次出海虽然时间很长,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好,路上遇到了风暴,损失了一条商船,所幸这条商船上边拉的只是马匹,损失不是很大。
虽然张颜麟觉得这次出海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无颜见田羽,但是田羽仍是带着山东镇众将官在港口列队相迎,甚至比田羽胜利归来的场面要大得多。面对张颜麟带回来的货物,最失望的当属堂吉提斯,因为张颜麟带回来的马匹都是矮种马,只有四五匹他所想要的战马。原来上次张氏族人送给堂吉提斯的战马并非日本原产的战马,而是流窜于四国岛附近的海盗从海上劫掠来的,张氏族人花高价从这群海盗手中购得,还以为这种马原产于日本,献宝般的送给堂吉提斯。
看到一脸丧气地堂吉提斯。田羽也觉得这次打击对于堂吉提斯来说实在是太大了。自己也一直以为东洋马是日本原产,不想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时候田羽不由怀念起前世的百度大神来,要是有百度大神就好了,就是蒸汽机,滑膛枪也未免搞不出来。田羽不由自主的安慰了堂吉提斯一下,承诺另想办法弄来符合堂吉提斯要求的战马。
不过张颜麟的购买矮种马的做法令田羽非常高兴,因为失去了东洋马这个目标,张颜麟应该购买粮食,但是张颜麟却没有购买粮食,而是购买了大批的矮种马。理由就是田羽曾经和他说过机械化部队的构想。要想达到这个构想,必须有大量的马匹,而且这个马匹的要求也很低。挽马就可以。当时大明产马地地方较少,原来依靠的蒙古马。又因为蒙古倒向了鞑子而断了供应,田羽的骑兵部队花费了多少心思才建立起来,再找马可不容易了。因此张颜麟看到日本地矮种马非常便宜,就自作主张购买了三千多匹,虽然路上损失了大约四五百匹但是对于急需挽马的田羽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次贸易减去花费,几乎所剩无几。算上损失地商船,三四个月的时间给田羽带来的不过三千左右的挽马,折算成银子也就是一万多两的样子,这和田羽原来的希望绝对是一个巨大地落差,但是张颜麟却给田羽找到了一个大买家。
本来田羽看到张颜麟的船上下来三四个日本人,张颜麟非常热情,还带着一丝敬意的。就感到非常奇怪。后来张颜麟附耳将情况说给了田羽,田羽的表情马上由厌恶转化成兴奋。他高兴的和为首的日本人握了握手:“欢迎你们来到大明,在这里你会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原来这几个日本人大有来头。为首地是现任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兄弟忠长儿子松平长赖地家老酒井忠政,后边三个武士是松平长赖的家臣本多秀、梅川内义,角根敬春。这四个人都是松平长赖地死忠,而松平长赖则是岛原之乱的幕后推手,想着推翻德川家光,自己做将军。
这一切还得从德川家光和德川忠长地将军之争说起,德川家光和德川忠长是同母兄弟,家光是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次子,而德川忠长则是三子。母亲阿江因为次子德川家光出生后,交由乳母春日局照顾而疏远,因此在德川忠长出生后,她向德川秀忠提出自己亲自抚养德川忠长而不请乳母要求,而德川秀忠也同意了阿江的这个要求。因为如此,德川忠长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而德川秀忠夫妇也认为德川忠长处处比德川家光要好。德川忠长在幼少时也确实比德川家光更有才能,因此德川秀忠和阿江开始萌生想立德川忠长做三代将军的念头。春日局看到德川家光的将军地位不保,找到德川家康哭诉,最后在德川家康的坚持下,德川秀忠和阿江放弃了原来的想法,立德川家光为德川幕府三代将军。但是德川忠长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无论从才能和容貌都大大超过了德川家光,因此对于德川家光非常轻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最终德川家光囚禁了德川忠长,日本宽永十年德川忠长被家光杀于囚所。
德川忠长被杀之时,松平长赖仅仅不过是十岁的孩子,家老酒井忠政害怕德川家光斩草除根,便带着十岁的松平长赖四处流浪。松平长赖懂事以后,知道自己的父亲被自己的伯父所杀,便发誓要为父亲报仇,推翻德川家光,夺回本来该属于自己的将军之位。恰巧这个时候有谣言兴起,说德川家光并不是德川秀忠亲生,而是名将明智光秀的后代,这个说法虽然只是流传,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坚信这个说法,因此松平长赖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当然这些人里面有许多不得志,想着推翻德川家光,成为新一任将军的功臣。
这三四年来,松平长赖一方面暗中培植势力,大量的购买武器,另一方面在国内寻找反对德川家光的力量,最后德川家光垄断长崎贸易的利益,还有压制天主教,让松平长赖得到了机会。促成了岛原之乱,但是没有想到,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岛原之乱就被德川家光成功扑灭。德川家光也从岛原之乱看到了松平长赖这个幕后黑手,松平长赖只好再次逃亡,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推翻德川家光地理想,最后在一些人的帮助下,成为了日本最大的海盗,只不过他这个海盗一切劫掠所得都是准备用来推翻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因为松平长赖,一方面闭关锁国。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兵器、铠甲外流,又处处打击松平长赖。使松平长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