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小谭,碰到对手了吧?”马超群对手下爱将争强好利的品性知之甚详,见她微邹眉头苦苦求索却不得其解的样子忍不住调侃道。
“我是无能为力了,看来只有求助高手了。”谭冰心有不甘地说道,眼前不由呈现出季凡平淡沉稳的神情。
“你这么说,我看是有些棘手。故宫博物院的孙院长是国内公认的瓷器鉴定方面的权威,我记得你和他比较熟,这件事交给你来办好了。”马超群说道。
“嗯,事不宜迟我马上把这件瓷器的实物照片用传真机发过去,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谭冰信心十足地说道,她现在迫切想知道眼前这件瓷器的究意能有多大价值。
季凡对这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回到公司里神色如常地忙碌着。这天,季凡正坐在办公室里订传票,手机响起,电话是马超群打来的,这个号码是他这个期待已久的,但不知它带给自己的是什么消息呢?
“季老弟,首先要恭喜你呀!”电话里传来马超群因亢奋而提高了几个分贝的嗓音,他在电话里非常客气。
季凡一颗悬着已久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是马经理呀,你好!你好!”
“老弟,你上次不是送来一件瓷罐准备竞拍吗?我们公司对此非常重视,特地向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进行了咨询。正好博物院的孙院长公出路经此地,他亲自对瓷罐进行了鉴定,他对瓷罐大加赞赏,说这是元代制瓷大师十八居士李慕函为数不多的瓷作之一,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稀世珍品,并给出了二百八十万的参拍价格。周六正好有个拍卖会,行里准备将你这件瓷罐作为压轴的拍品放到最后上拍,你觉得如何呀?”
“马经理考虑的真周到,那多谢你了。”季凡心中一喜,压轴上拍那肯定能拍出高价位了。
“老弟如果有兴趣到现场观看拍卖的话,我可以在拍卖现场给你提供个最佳位置,让你近距离感受一下竞卖时场面火爆热烈的气氛。”
“周六我还要上班,恐怕是抽不时间前往了。”
“这没关系,拍卖结束后我会在第一时间将拍卖结果通知你的。”
“那有劳刀经理为我做这么多,拍卖结束后我一定登门拜谢。”季凡心情愉悦地结束了和马超群的通话。
“季凡什么喜事这么高兴,说出来让大姐我也分享分享。”对面坐着的王兰从季凡刚才的通话的只言片语中敏锐地觉察出一丝信息,按捺不住好奇心问道。
“啊,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到农村淘宝,捡了个漏。”季凡心知这事对王兰没必要隐瞒,只好实话实说,但对具体的细节却只字未提。
“是吗?”王兰心想既然能够上拍,这里面的含金量肯定不低,只是这小子口风甚严,也不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我暂且试他一试。想到这里她接着说道:“季凡看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瞧便知你是有福之人。”
“王姐说笑了,我也只是运气好,瞎猫遇到死耗子恰好碰上罢了。”季凡非常谦逊地说道。
“哪天季凡你得摆上一桌,让我们大家也跟着沾沾你的喜气。”王兰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嘻嘻地说道。
“那是自然,到时候约上你、周哥、吴经理还有大厅程大师他们几位,大家出去乐呵乐呵。”季凡痛快地说道。
“老弟,你马上也是有钱人了,不会介意我们吃大户吧!我听说粤府楼的海鲜味道不错。”王兰笑着试探道。
“就按你说的,过几天到那吃海鲜。”季凡回答的特别干脆。粤府楼的消费水准王兰可是有所耳闻,七、八个人在那里消费个万八千块如同家常便饭。这小子这次肯定是赚翻了,王兰望向季凡的眼神不由充满了羡慕和崇拜之色。
清晨,天还没亮季凡就早早爬起,龙江市古玩收藏界的都知道今天是行里人的节日——鬼节。鬼节顾名思意是见不得光的,虽然不是约定俗成,却也是由来已久。季凡早就听陈子奇不止一次提起过,对它向往已久。
此时外面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季凡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脚步蹒跚地走到大街旁,伸手叫了辆的士直奔文化广场。从远处望去,广场上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四周一片黑暗的笼罩下如同鬼火,淘宝者的脸庞在昏暗的灯光映照下,显得分外诡异,一个个仿佛四处游荡的鬼魂。季凡置身其间,立刻感受到鬼市所特有的那种阴森可怕而又略带神秘感的气息,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
一个地摊上有一只青白釉的堆花小瓶,品相很不错,仔细看时发现是真品,元代湖田窑出的一种明器。
季凡一问价远远超出自己的心理价位,只好遗憾地选择了放弃,显然这贩子知道它是真出土的瓷器。再看边上发现还有几件宋元风格的青白瓷,有几件精雕细塑,做得十分精致。从直观上看,与刚才那只堆花小瓶似乎是同一窑口出的东西:一样的釉色、一样的有点老痕,但是当他拿起仔细看时,却发现这几件是不折不扣的赝品。
这时,季凡甚至怀疑自己刚才是否看走眼了,莫非那只堆花小瓶也是高仿?于是他再次拿起堆花小瓶仔细观瞧,可是没错,那只小瓶百分之百是真的!这下可把季凡弄糊涂了。
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十一章 改刻的会同通宝古钱
更新时间:2008…11…24 0:52:15 本章字数:2455
这时季凡拿起瓶子经过比较,细心的他终于发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堆花小瓶的釉是一种天青色,釉层略厚于那几件高仿品,它有一种白粉状的东西悬浮釉表,这种“病釉”现象仿品是很难模仿的;而那几件赝品的青白色略偏向湖绿,釉层表面经腐蚀后有一种很细小的麻点,釉层缺少真品特有的那种“精神”。再从胎质看,堆花小瓶的胎非常干燥,不紧密,白中略灰,有一种经过几百年后才可能白的苍老感,而那几件高仿品的胎表经浓酸腐蚀后留下干涩的一层灰白,初看似乎与前者相像,细看还是能看出两者的区别。
为了试试贩子的眼力,季凡故意也问了一下其中一件的价格,报出的价格居然比刚才那件真品还高,显然这位老兄不是装傻就是真的把它们也当成了真出土,季凡于是偷偷一笑,扬长而去。
一件白釉内府铭瓷瓶进入了季凡的视线,瓶高近三十公分,小口卷唇,鼓腹,圈足内未施釉,手工拉坏轮痕明显,通体施白釉,肩上用褐铁料行书“内府”款。
季凡心里十分清楚,古瓷上书“内府”款者,有元代孔雀蓝釉梅瓶、元代磁州窑系白地黑彩梅瓶、明代景德镇青花书“内府”款梅瓶等物,此瓶从胎质、形制、釉色等方面分析,应是元代时北方磁州窑系的产品,用心盛放酒类,此瓶堪称可圈可点之物。一问价,卖主张口要了五十万,看得出他也是门清的行家。此瓶虽好,一万块以下倒可以考虑。面对狮子大开口的卖主,季凡摇摇头恋恋不舍地放下瓷瓶。
鬼市里倒不乏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精品,一个明代象牙雕人物,已经变成黄玉一样的颜色,光润可爱,人物宽袍大袖,神情怡然自得,线条流畅生动,让人百看不厌。
一幅清代唐卡《释迦牟尼》,唐卡是西藏特有的宗教画,绘制极为复杂,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这幅唐卡背景为天蓝色,颜色鲜艳,造型精美,堪称西藏唐卡的优秀代表。
还有一只清代的放鹤图竹雕笔筒,颜色深红,刀工娴熟,立体感很强。不过这几件精美的东西要价之高,也让季凡咋舌不已。
季凡转了半天,看到的东西不是价格高得离谱,就是难以入眼的货色。眼看天色就要放亮,看来今天注定是一无所获要空手而归了。
一个无人问津有些冷落的地摊上杂乱地散放着一堆铜钱,有的还带着“青莹霞翠”般美感的锈色。季凡随意翻拣之下无意之中在这堆大多为“崇宁通宝”、“至通元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等北宋时期常见的古钱中发现了一枚“会同通宝”,这段时间阅读了大量古玩收藏类书籍的季凡知道“会同通宝”是辽早期的钱币。
中国古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一般初涉古钱集藏领域的古币爱好者,大多认为古钱币越古越好,越古价值越高,其实这陷入了古钱收藏的误区。
年代久远的古钱的确较为珍贵,然而,并不是所有年代越古老的古钱币都是越值钱的,年代较近的古钱里也不乏价格十分昂贵的。
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燕国货币“明刀”,年代可谓久远且品相上乘,然而由于铸量可观,至今仍时有出土,且动辄成百上千枚,市场价格仅为六七十元一枚,而2000年前的汉“五铢钱”、1000多年前的唐“开元通宝”及北宋“宣和通宝”,其价格之低,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钱币市场里几角钱即可买上一枚。
但同样年代的古钱,有些售价之高却同样令人匪夷所思,战国时的“三孔布币”,售价高达6万元一枚,且有价无货。
西汉末年王莽所铸的“壮泉四十”,也绝不会低于2、5万元一枚出手。即使仅100多年前问世的清代钱币,不少品种也高达上万元,如“祺祥重宝”、太国天国起义时所铸的“天国通宝”等。
古钱币价值何以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呢?主要原因还在于古钱币的存世量的多寡。历史上有些朝代比较强盛,数十年甚至几百年发行单一品种的钱币,故这类古钱的数量就十分巨大,多得惊人。
而有些短命王朝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被改朝换代,这类古钱的数量自然就很少。“物以稀为贵”这条原则尤其适用于古钱收藏。
辽早期主要是用宋钱,而辽钱的铸造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目的,是象征性的铸钱。尽管辽钱的数量少,但是每一个年号都铸,这样在中国货币史上,这枚钱币就有可能解释一段历史,所以辽钱的价值和其他版别的珍品有一样的意义。可以这样说,辽代早期的钱币存世极少,发现的每一枚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品。
“会同通宝”是辽代早期的钱币,它更是只在古钱谱上记载过名字,但从未听说过被发现,眼前的这枚“会同通宝”会是真品吗?
这枚古钱倒是明显有辽钱的气息,只是“会同”的“同”字右边有一点压伤,引起了季凡的怀疑,这不会是改刻的吧?改刻是古钱造假高手惯用的手法之一。一般是将一枚同时代的普通古钱上的文字改刻成别的字,以假乱真,炮制出珍稀古钱。季凡认为,这枚“会同通宝”如果是改刻,最有可能利用比较常见的辽代中期钱币“重熙通宝”,将“重熙”二字改刻成“会同”。
季凡真想好好鉴定一下这枚“会同通宝”的真伪,可是在摊主虎视眈眈之下他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被摊主发现他对这枚钱币产生了浓厚兴趣,再想低价买进那可是难上加难。
想到这儿他很随意地把那枚珍贵的“会同通宝”直接扔进了钱堆里,此举大大出乎摊主的意料之外,令他大失所望。他瞧见季凡刚才关注入神的样子肯定是相中了这枚钱币,本打算狠狠斩他一刀,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你这钱币是论斤卖还是一枪打全部包了?”季凡漫不在乎地冲着摊主发问道。摊主一听当时有点哭笑不得,古钱买卖都是以枚为单位的,这老兄倒是大手笔,张口就要连锅端。不过好在自己这堆钱币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货色,他给的价格如果到位也未尝不可。
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十二章 借笔识得的钱币珍品
更新时间:2008…11…24 0:52:16 本章字数:2575
“全包的话,一千块。”摊主考虑了半天带着一脸奸笑说道,这堆钱是他在农村按废铜烂铁的价格收的,一共才花了几十块。
“二百。”听到这个要价,季凡心里有底了,于是不慌不忙地还价道。
“兄弟,你这价也太离谱了,收不收不来呀!最低九百。”摊主底气不足地说道。
“三百,行我就拿走,不行我就走人。”季凡见他口气有些松动装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威胁道。
“三百太少了,兄弟你如果真想要,再给加点,你看我起这么个大早也挺不容易的!”摊主涎着脸说道。
“再给你加一百,四百!”季凡说道。
“兄弟,凑着整,五百块你点钱拿走。”摊主咬咬牙说道。
季凡掏出钱接过装满钱币的方便袋小心地放进背包里,打车回到了家里,胡乱洗了把脸,顾不上吃饭,拿出装满钱币的方便袋哗的一声倒在地上,在里面翻了半天,找到了那枚“会同通宝”后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此时天光放亮,季凡拿着放大镜对着阳光再次细看钱币,他发现钱币上“同”字并没有任何改动过的痕迹,这说明它不可能是改刻成的。
当他把目光投向“会”字时,突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惊人发现,“会”字最底下的部位是一个“日”字,“日”字最后一笔却没有,而是借用钱币内廓的上线。
先是“同”字右边有压伤,然后是“会”字省了最后一笔,这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说自己上当受骗了,季凡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干脆不去想了,程汉章素有“神眼程”之美誉,凭他的眼力想必能辨别出真伪。
上班以后趁着营业大厅不太忙碌,季凡拿着那枚令他困惑不解的“会同通宝”找到了程汉章,“程叔,我这里有枚钱币,麻烦你给鉴别一下。”
“噢,季凡不玩瓷器改集钱币了。”程汉章接过钱币微笑着说道。
“程叔您可真会说笑,我今天早上到鬼市闲逛,看见这枚钱币,当时感觉不错就买了下来,可是回家以后仔细观察,却发现有点不大对劲,可又说不谁到底差在哪里,因此特地将它带来求你给掌掌眼。”
“找我做鉴定?我的收费标准可是很高的,先交二百块鉴定费。”程汉章伸出右手打趣地说道。
“不会吧程叔,我买这钱币才花了五百块,你做个鉴定就要二百块,这也太黑了。要不这样了,今天先欠着,改天我请你撮一顿得了。”季凡嘻皮笑脸地说道。
“五百块?嗯,这可是笔不小的投资啊!我可得仔细鉴定鉴定。”程汉章煞有介事地说道,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他感觉自己又年轻了许多。
程汉章接过钱币开始并没在意,可是他看了一会儿脸色立刻变得凝重,“季凡,你捡到宝了,这是一枚非常稀少堪称珍品的辽早期钱币。”
“我也是这样认为,可是心里却有两个疑问,还请您给指点迷津。”季凡说道。
“你是说钱币上‘同’字右边的压伤以及‘会’省了最后一笔吧?”程汉章目光如炬仿佛看穿了他的心事洞察秋毫般说道。
“正是这两处。”季凡心里实在是佩服他过人的眼力。
“你的观察还算细致入微,看来你最近又有进境。季凡你要记住,钱币界最怕的是钻进去以后,跳不出来,不可自拔,这样的话你永远成不了鉴定家。只有先钻得进去,钻得深,同时又跳得出来。要从高处来看,宏观地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鉴定师。”程汉章语重心长地说道,“咱们回过头再来看这枚钱币,首先这‘同’字并没有任何改动过的痕迹,这就说明它不可能是改刻成的。其次‘会’字省了最后一笔,借用了钱币内廓的上线,这种现象叫‘借笔’,它是辽早期铸币的一个特点。二十年前我在四九城琉璃厂古玩店做学徒时有幸见过一枚同是辽早期钱币的‘天禄通宝’,其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