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入仕途-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青蛙会跳啊,怎么抓得到啊。”田心光就很是好奇地问。
        “你用手电照住青蛙的眼睛,它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不敢乱跳,然后快速走过去,抓住它,就这么简单。”赵政策就笑着解释说,“不要怕弄出动静,动作快一点就可以了,一般都可以抓住的。”
        水田里的泥鳅黄鳝比赵政策想象中的要多很多,铁丝网一下去,就听到水里哗哗直响,往往一次就是电晕三四条泥鳅黄鳝。转眼一想,赵政策就明白过来:这年代,田里基本上没有打什么化肥和农药,泥鳅黄鳝的死亡率可比后世里要少多了。而泥鳅和黄鳝的繁殖力都特别快,没了天敌,自然水田里的泥鳅黄鳝要多很多!
        赵政策自己想来也悲哀,自己好好一个常务副市长,却被动地穿越了,来到这个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的七十年代末期,背着这么庞大的蓄电池为了学费而打泥鳅,还真是凄惨啊!
        可日子还得过下去啊,要好好生活下去,就必须先解决实际问题。既然来了,就要好好过,不白来一回吧。
        田心光跟在后面见赵政策不停地往腰上的鱼篓里面装泥鳅黄鳝,也是大为兴奋,以后天天有泥鳅黄鳝吃了,这生活水平可是提高了一个档次啊!要是赵政策知道田心光有这个想法,一定会大骂他没出息的,什么叫鼠目寸光,看看田心光就知道了。
        “你跟着我干什么,去抓青蛙啊,试几次就知道了,很容易抓的,就在田埂上面,看,那就有一只大青蛙。”赵政策就不得不提醒田心光,这改善生活还得着落在青蛙上面呢。至于用青蛙卖钱,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就是到了九十年代,都有人专门查收的,还要罚款!
        为什么啊,青蛙是益虫!
        可等到田心光小心翼翼地走到青蛙旁边的时候,青蛙已经跳到水里面去了。
        “你怕什么啊,步子要快一点,手也要快一点。”赵政策笑着摇了摇头,这城里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娇气!农村里的孩子五六岁就能晚上抓青蛙了,还能钓青蛙!
        其实,赵政策对钓青蛙是很有兴趣的,只是因为都高中生了,还去钓青蛙,有些不好意思,再说,青蛙是益虫,这是小学课本上面写着的:小蝌蚪找妈妈!
        赵政策之所以喜欢钓青蛙,是觉得这是门技术,比钓鱼有意思多了。
        别的小孩子钓青蛙,总是怕青蛙半路上掉下去了,就总喜欢在诱饵上面用小铁钩穿进去,靠铁钩钩住青蛙的嘴,这样就跑不掉了!
        可赵政策却不这么认为,首先拿铁钩钓青蛙实在太没有艺术水平了,其次铁钩很容易挂伤青蛙的嘴巴,青蛙感觉到了会吓得跑,第三,就算掉上来了,把诱饵从青蛙嘴里取出来很是麻烦,还有可能连诱饵都弄坏了,不划算!
        所以,赵政策钓青蛙是从来不用铁钩的,直接用细线把诱饵绑住,就这样钓!别的小孩怕青蛙受惊吓跑掉,都是小心翼翼的,等到青蛙把诱饵咬住了,就不大敢动了,一般都是估计青蛙被挂住了,才往上面提,可这样往往让青蛙没有咬牢就掉下去了。
        赵政策钓青蛙自有他的绝招,这个方法可不轻易告诉别人的,在赵政策的后世仕途生涯中也经常运用到!赵政策每次等青蛙咬住诱饵之后,都会使劲把线用力绷两下。这样,青蛙以为食物要逃跑了,自然不想让到嘴的食物给跑了,就会使劲咬住诱饵往肚子里吞。
        在这个时候,你把线连同咬住诱饵的青蛙拉上来,就算放到袋子里了,青蛙嘴里的诱饵都还没来得及吐出来!
        在官场上也是这样,很多人就是太贪了,贪得太深了,到时候想吐也吐不出来,和深陷麻袋里的青蛙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花了半个小时左右,赵政策粗略估计了一下,应该打了有三斤多泥鳅黄鳝了,就大声叫田心光过来换班,因为肩膀上面感觉沉甸甸的。这也难怪,十几重的家伙背在肩膀上半个小时,是有些累!
        “政策,我抓的青蛙够吃一顿了。”田心光跑了过来,很是兴奋地说。
        “让我看看。”赵政策解下来腰上了鱼篓,帮田心光绑上,拿过尿素袋,还真有十几只大青蛙,估计是有一斤出头了。
        赵政策也感叹着七十年代的青蛙就是肥啊,不象八九十年代里,青蛙孙都被抓了吃了,哪里还能见到一两重一只的青蛙啊。
        就这样,赵政策和田心光轮流换着工作,花了三个小时,弄到了半夜的时候。鱼篓都装满了,估计有十五六斤泥鳅黄鳝了,青蛙也抓了十来斤,这还是赵政策抓大放小,只抓大青蛙的结果!咱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觉悟嘛,赵政策禁不住很无耻地想着。
        回来的路上,在岔路口碰到了一个灯光,却是黄小军带着黄小宝扎泥鳅呢。这也太落后了,赵政策禁不住撇了撇嘴。
        “小军,收获如何?”赵政策嘴上却打着招呼,毕竟黄小军本性还是不坏的,只是仗着叔叔黄铁芯在县革委会当副主任,平时才有些校长,好勇斗狠,公社和大队的干部也不敢管他。不过,黄小军倒也不是个欺负弱小的人,只是脾气不太好。
        经过赵政策用人工呼吸救了小宝,又回揍了黄小军以后,黄小军倒是对赵政策很是服气了,两个人的来往还多了起来,这是赵政策也没有预料到的。
        “有三斤左右吧。”黄小军不无得意地说。
        “我啊,一鱼篓,快装不下去了。”赵政策就笑着说。
        “你就吹吧,不会是带着大家伙出来,却是闹空城计,不好意思吧。”黄小军就凑了过来,开着玩笑,自然也是不相信的。
        这也难怪,扎泥鳅虽然是个古老的技术活了,黄小军技术也不赖,只是比起科学技术来,没有办法比啊。
        扎泥鳅是一项技术活,首先你要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扎泥鳅的工具。扎泥鳅的工具有:泥鳅针,电筒和篓子。扎泥鳅的针是需要自己制作的,这是需要跟大一点的孩子学习的一项技术。首先要去买一包缝衣服的针,找一把旧牙刷,把牙刷上的毛去掉。然后在煤油灯上把缝衣针的屁股烧红,趁热插进牙刷的头子里,等冷下来,针就牢牢地粘在牙刷的头子上了。这样操作下来,一个牙刷头子上要插十几根缝衣针。一般分成三排,两侧的针,稍微带一点点角度。这种工具在农村叫金扎子,很管用的!
        这样,晚上出去,一只手拿手电筒,照住晚上在泥上纳凉的泥鳅黄鳝,用金扎子对准它扎过去,就可以把泥鳅黄鳝穿进去,基本上跑不掉的。
        可用金扎子扎泥鳅和用电瓶打泥鳅比较起来,那可不在一个档次上了。首先,扎泥鳅要用手电照着了才能扎,其次,这是个技术活,大家都知道,水会产生折射效果,形成一个虚影,这得靠经验,眼色还要好,动作要快,否则的话惊动了水面泥鳅黄鳝早就跑掉了。第三,从瞄准到扎准,再取下来很费时间。
        这就没法比,用电瓶打泥鳅是个范围度,铁丝网周围很大一大片都是在导电,这个范围内的泥鳅黄鳝基本上没得跑的,只需要捞就可以了!
        “我日,真的有这么多啊。”黄小军就嚷了起来,“你这个铁家伙好使,什么时候也给哥们弄一个吧。”
        (如果您看了之后觉得本文还对胃口的话,请点击收藏,方便下次继续阅读。已经进入都市类新书榜,还要靠各位大大顶起)
    人脉的积累 第十二章 哥们
     更新时间:2009…12…10 10:48:59 本章字数:3428
        “小军啊,我这个蓄电池可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弄成的,再说,也要有材料才弄得出来啊。。neΤ”赵政策就觉得有些为难了,倒不是怕竞争,这周围的水田多的是,到处都可以去电泥鳅黄鳝的。
        “这样啊,这玩意能不能到河里去打鱼?”黄小军搅了搅脑袋,就问了一句。
        “水深不超过一米五,还是能够打的,象我们大队的这条小河,应该没有问题。”赵政策就回答说。
        “那你白天借个我打鱼,等你有空的时候再帮我也弄一个,需要什么材料我去买。”黄小军就说,“我也不白要你的,给你买。”
        “哥们就不说钱了。”赵政策想了想,就说,“白天你拿去用就是了,就是有一条,在晚上七点只前要帮我充好电,我晚上要打泥鳅黄鳝用。做这个玩意实在太费时间和精力了,这样吧,我只用两个月,过了打泥鳅黄鳝的季节,我就送给你。”
        “政策,你可真够哥们,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黄小军就高兴了,“行,我就占你这回便宜,但有个条件你必须答应,否则我也不敢要了,成本费用我还是要给你,就三元钱。”
        “那好吧。”赵政策只好说。别小看这三元钱,猪肉在这个年代才卖七毛钱一斤,三元钱都可以买四斤多猪肉了。
        “那行,我明天就去县城找我叔拿钱。”黄小军可有些急了,怕赵政策反悔,赶紧说。
        “明天我也去县城,把这些泥鳅送给一个亲戚。”赵政策就说,“早上我们一起坐班车去。”
        “那太好了,行,咱哥们一起逛县城。”黄小军一拍大腿。
        赵政策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爽快,还是因为黄小军有个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叔叔,据赵政策所记得的,黄铁芯这个人很有魄力和眼光,后来好象当了县委书记,然后又进了地区。
        赵政策自然知道,这条人脉可是非常重要的,机会找都找不来,现在看来,通过黄小军这条纽带倒是个很好的选择。
        赵政策这个人,从小就立志当官,或者是因为从老爸那里看古典小说看多了,什么隋唐演义,徐光启传啊,赵政策是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在后世里,赵政策七八年才参加高考,却是接连复读了三届,直到八一年才考上了大学。这也让赵政策很是遗憾,耽误了三年最宝贵的时光啊。在仕途上,这三年时间可是个宝啊。
        赵政策自然知道,参加七七年第一届高考考上大学的人基本上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很有出息,比后面几届的大学生都要有时间优势。
        倒也不是赵政策脑子笨,或者是不用功,实在是在读高中和初中时没学到什么东西,都在劳动中度过。所以要复读三届才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
        赵政策清楚的记得,自己有个高中同学,一连参加了八届高考,才考上了大学,刚好这个同学又姓褚,所以被戏称为“猪八戒”,和“褚八届”谐音嘛。
        现在既然重生了,小小的高考自然不在话下,赵政策自然是要在今年就参加第一届高考的,至于年龄和高中还没有毕业的问题,赵政策倒不是很担心。毕竟,七七年的第一届高考报考条件还是相对轻松的。
        赵政策有些模糊的记得,七七年参加高考的人最年轻的只有十三岁,最大的却有三十五岁了。
        赵政策唯一担心的问题倒是政审问题,虽然自己的家庭出身是富农,报名是没有问题。可在第一届高考中,家庭成分不好的,基本上只能考一般性的大学,重点大学是上不了的。而赵政策早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考上京城的北方大学,那是全国最好的文科大学。既然是要走仕途,赵政策自然不想考理科了。当然,按照赵政策现在的能力,也能考上最好的理科大学,京城华清大学。在仕途上走,起点高那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个道理赵政策在后世里是深有体会的。
        看来,这个政审问题,自己是要想一想办法了。
        回到知青住的地方的时候,很远的时候秦露房间里的灯光就亮了起来,让赵政策和田心光心里暖暖的,被人关心和惦记的感觉,真好!
        这也让赵政策更加打定主意,要好好帮助帮助秦露了!
        田心光自然是回自己的房间洗澡睡觉了,赵政策本来没有想停留,就直接回家的,秦露却拉住了他。
        “你这样一身泥巴回家会挨骂的,先休息一下,把脸擦一擦。”秦露柔声说道,让赵政策眼角一酸。
        说着,秦露打了一脸盆水过来,递给田心光一条雪白的毛巾。
        “露姐,你真好。”赵政策禁不住脱口而出,“我也会对你好的。”
        秦露马上羞红了脸,还好十五瓦的电灯泡下面是看不太清楚,倒也不算太尴尬。
        “你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叫好啊。”秦露故做镇静,却也被赵政策给说得心里一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背这么重的蓄电池,吃得消吗?”
        “露姐,我打泥鳅是有用处的。”赵政策就急着说,不过却又打住了。
        “什么用处啊,不就是吃吗?有两三斤就够了,要这么拼命吗?”秦露就有些好奇了。
        “以后我再告诉你。”赵政策只好支吾着说。
        “还有秘密啊。”秦露就乐了,嫣然一笑,在灯光下显得特别妩媚,让赵政策看得一呆。
        “GOOD-LOOKING!”赵政策禁不住用英语说道。
        “YOU,TOO!”秦露甜甜一笑,同样回答了两个最简单明白的英语单词,让赵政策心头火热火热的,赶紧扭过了头,说:“把你的毛巾弄脏了,我该回去了,GOODNIGHT!”
        说完,赵政策背起蓄电池,提起麻袋就跑了。
        “GOODNIGHT!”秦露喃喃念了一句,又羞红着脸补充了一句,“GOOD-LOOKING!”
        第二天一大早,赵政策就起来了,开始杀青蛙。
        杀青蛙可也是个技术活,不是想象中的简单。
        赵政策用左手抓住青蛙的两边大腿稍微朝上的地方,扣得紧紧的,按在砧板上。右手用锋利的菜刀对着青蛙的脖子部位轻轻一按,青蛙皮就和骨肉相分离了。然后左手抓住稍微翘起来的皮,往下一拉,整个青蛙皮就被撕了下来,直到青蛙几条腿的爪子部位。
        这时,菜刀才继续用力,把青蛙的整个脑袋砍下来,丢掉不要。再用菜刀把青蛙的腹部剖开,把内脏除了肝脏外全部丢掉。最后,把青蛙的爪子砍掉不要,往清水里洗一下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很多人都觉得杀人是最凄惨的,要是人被动物吃掉可能也是最凄惨的。殊不知,人对待动物才是最残忍的。就象赵政策杀青蛙,就是使用了抽筋剥皮的手法,不可谓不残忍!
        杀了一斤青蛙,赵政策又开始破鱼了。这倒是个很简单的工作,只有大一点的鲫鱼才要把腹部剖开,再把内脏掏出来。那些小的还不到小指大小的鱼基本上是不需要处理的,个别的内脏味苦的叫苦边鱼的才用手我住腹部一挤,内脏就全部出来了,很是容易。
        赵政策却是让老妈秦香莲先煮鱼,好给秦露送过去。
        秦香莲笑着摇了摇头,倒也听儿子的。按说秦露那样的女孩子要相貌有相貌,要文化有文化,倒也配得上字家这儿子,可人家是城里来的知青,最终还是要回城里去的啊!
        秦香莲倒没有想过自己儿子配不配得上人家姑娘的问题,都认为自己的儿子优秀嘛,天下父母心都是这样的,一点都不奇怪!
        “儿子,青蛙营养一些,不给那个知青送一点吗?”秦香莲就有些迷惑了。
        “妈,人家连泥鳅都不吃的,胆子小,哪里敢吃青蛙啊。”赵政策就笑着说。
    人脉的积累 第十三章 县城赶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