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悬浮,此时镜头同位滚动,而观影效果则是荧幕焦点静止,这种技术处理的结果就是座位上的人——埃克斯感觉自己在飘
随着片段的展开,埃克斯的内心被一遍又一遍的震撼着,杰克成为“阿凡达”混血生物进入潘多拉星原始森林之后,那些丰富多样的草本植物似乎就在自己鼻子底下,触手可及;杰克第一次看到一片倒置伞状的巨型多层红色花朵时,埃克斯感觉那些阳光般伸展的针叶花瓣几乎就覆盖着放映厅前面的作为,伸伸脖子说不定自己也能碰到。最美妙的当属那些漫天飞舞的“灵魂树”种子,它们像雪花,又像海洋中透明的水母,环绕着电影中的人物,也包围了屏幕前的埃克斯,让他屏气凝神、目不暇接,彻底迷失在潘多拉星的奇幻迤逦世界中无法自拔。
摘下眼睛的埃克斯心中除了感慨还是感慨,这种因景致美极而造成的深切撼动,他只在第一次见到蓝水晶般清澈见底的大堡礁时体会过,只在亲历海底珊瑚礁森林五彩缤纷触手可及的热带鱼群时感叹过。电影让卡梅隆做到这个地步,他心中已经想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难怪卡梅隆能够在花掉了福克斯给出的投资之后,还能那么理直气壮的喊出3亿美元的追加投资,这笔投资米高梅出得并不亏。
林明阳借卡梅隆之手给出的这个答案已经解答了埃克斯心中大部分的疑惑,但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投资之前林明阳肯定没有看过这些片段,那他凭什么认为这部影片中值得投资,难道还是他那说不定道不明的可怕直觉?
同样的情况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每次埃克斯问起这件事的时候,得到回答都是模棱两可,又是埃克斯甚至觉得林明阳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种无往不利的判断要么是因为林明阳有着超乎常人的可怕直觉,要么就是因为他天生好运?
埃克斯摇摇头,努力将这些不着边际的想法甩出大脑。无论如何,他当年投资林明阳都可以说是一个无比的选择,摊上这样一位“主”,虽然过程让人心惊胆战,但结果总是能令人称心如意。
卡梅隆派过来接待埃克斯的这位工作人员是一个极有“眼力”的家伙,从埃克斯摘下眼镜之后,他就一直在观察这位投资方主管的表情变化。等看到埃克斯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这位工作人员开始不失时机的介绍起这部影片拍摄的一些具体的情况。
为了能百分百的表现潘多拉这个奇绝的梦幻世界,卡梅隆在这部影片中使用了三项突破性技术:虚拟摄像技术、表情抓取,和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
虚拟摄像机技术埃克斯以前就听说过,不过在他的印象中,这项技术主要还是用于3D虚拟世界游戏,而他的这点认识,还要得益于林明阳在他办公室里安装的那些3D电脑游戏。
埃克斯这时候才意识到,林明阳这么“热衷”于玩游戏显然还有其他的目的。虚拟摄像机技术在游戏中的运用就是游戏者可以控制虚拟世界中自己的人工智能体,将人物行为信息实时双向反馈,人物所处的三维立体环境随着其动作位置变化实时发生变化。
而在《阿凡达》中,演员佩戴无数感应器进行“行动抓取”,电脑对抓取的数据直接进行处理,将其所代表的虚拟人物按预制比例直接显示在监控器上,从而使导演能实时观测虚拟人物与虚拟电子潘多拉世界的交互效果。
而表情抓取这项技术对于埃克斯来说则是一个新鲜词汇,通过那位工作人员的解释他才明白,所谓的表情抓是指取指抓取演员表情的电脑图形技术。
为了运用这项技术,卡梅隆在洛杉矶的建立了一个比一般表演抓取工作室大5倍的专门舞台,安装了120个固定摄像头,全角度抓取演员表演的全部信息;扮演纳威人的演员同时佩戴一个特制的帽子,由一部微型摄像机详细记录其在表演中面部表情的一切变化。卡梅隆希望借此传输95%的演员表演和面部表情信息到他或她的数码虚拟人物身上。结果便是无比逼真的成像效果,观众完全无法区别真人与虚拟人物的交互。
至于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则是导演卡梅隆和摄像师VincePage共同开创的一种3D立体摄像系统。那些技术上的功能对于埃克斯这样的“门外汉”来说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但是他很清楚没有这三项技术创新就没有影片那种身临其境的潘多拉星体验,观众就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神秘、迤逦、瑰奇,不能感受身骑龙鸟翱翔的速度、不能领会漫游夜森林的色彩,不能感知生命之树的呼吸与呢喃。
而这一切的感受都是属于影院的,是确保故事逼真情感真切的关键。埃克斯有一种隐隐的感觉,卡梅隆的这部影片或许能够将一度被家庭投影和蓝光高清DVD狠狠冲击的电影院重新拉回到了影迷视线的焦点,它或将会开启一个电影史上的新纪元。
————
非常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什么都不说了,青蛙的状态已经调整过来了,这是第一更,晚上9点之前还有一更
第242章Felix的雄心
第242章Felix的雄心
就在埃克斯深深的被这部影片的视觉特效所震撼的同时,一场关于影片内涵的深入讨论正在卡梅隆的办公室里激烈的展开。
带着后世的眼光重新审视《阿凡达》,强大的视觉特效已经被林明阳抛到了脑后。他深知一部只有技术进步的电影只能停在电影学院的教科书上,却无法停留在影迷心里。像《变形金刚》那样的好莱坞电影,再多的技术投入,再炫的视觉效果,再复杂的打斗场面,也只是一场缺乏真情实感的噱头,影迷在看过之后除了过瘾再无其他的印象。
而卡梅隆这部《阿凡达》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它空前的3D技术,不仅因为它无以匹敌的视觉效果,不仅因为它耗时4年半花费5亿的精心锻造,最重要的是它有良心,它讲了真话,它站在资本和权力的对立面,它让人类重新审视自我。
带着重生者的心态重新审视《阿凡达》这部视觉盛宴,科技进步创造出的华丽纵然让林明阳惊叹,但却并没能让他感动。《阿凡达》技术上的巅峰位置毋庸置疑,但从电影本身来讲,却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缺乏原创性。抛开整个创意与《风中奇缘》的相似,在众多场景中都能找到《天空之城》的影子;灵魂之树下的治疗仪式和《幽灵公主》中湖边的一幕如出一辙;人形机器战甲不能追溯回高达也至少可以说和沃卓斯基的《黑客帝国》有部分雷同,而片中悬浮半空的哈里路亚山更是酷似徐克的《新蜀山》。
但是这部影片同时又透着“圈地运动”、“殖民扩张”、“越战”、“拆迁”、“森林砍伐”等很多历史血案和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的残酷影子,这份社会责任感,是让林明阳在卡梅隆无以伦比的电影技术**之外最佩服他的一点。尤其是电影中特意提到了人类“以恐怖主义对付恐怖主义”和“预先军事打击”的野蛮残忍,矛头直指当今的美国政府。
这份独立的电影精神让整部影片的内涵骤然拔高,而影片巧妙的比喻更是透出一种自省的意味,这在好莱坞电影之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剧本的最后,男主角杰克说了一句:“他们还会回来的,就像永不停歇的雨”
前世林明阳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些小小的诋毁。那时候他心想着美国人也太能扯了,不就是为了拍一个续集么,非得安上这样一个大义凛然的借口。而有了重生的体悟,林明阳再看到这句熟悉的话时,心中却是截然不同的感慨。
这句话让他想到了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著名演讲,在《给美国政府的答复》中,他这样说道:“白人酋长说,华盛顿的大酋长向我们友好致意…他的人民众多,犹如覆盖着广阔原野的青草,而我的人民稀少,就像风摧雨袭过后平原上稀疏的树木…他们愿意购买我们的土地,同时也愿意留下适量的土地让我们舒适的生存。这看来确实很公道,甚至很慷慨,因为红种人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尊重的权力。”
如果这位酋长生活在现代,他肯定能够猜到《阿凡达》故事的结局:印第安人再也守不住祖先的土地,那些白人殖民者端着他们的步枪,一波又一波地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位印第安人酋长叫做西雅图,美国西北部的最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写下这封信后,他最终还是率领部族,迁入政府指定的保护区,永远失去了祖祖辈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影片中潘多拉星球上的原住民纳威人的遭遇和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的遭遇是何等的相似,作为美国的“原住民”,第安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暴力犯罪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人口中受大学教育的比率则是平均值的1/2。
在一缕袅袅的咖啡清香中,林明阳开始了自己的陈述,在剧组里一向表现得漏*点四射的卡梅隆这时候则自觉安静的充当起了倾听者。
“在《阿凡达》的剧情中,我认为潘朵拉星球是个再明显不过的比喻,它富饶却危险,美丽而致命,吸引了无数自觉勇敢的探险者,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场游戏。500年前,探险者们受“黄金帝国”的诱惑和荷尔蒙的驱使铤而走险;而对于潘朵拉星球的掠夺者们来说,“阿凡达化身”的出现让生命——这种冒险活动的最低筹码也可以不被支付。”
“对于白人和其他没有切肤之痛的种族而言,这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游览新世界,骑六条腿的马,顺带泡土著妹妹。可是对于纳威人来说,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对于非洲土著来说,对于那些面对着火枪和大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的人来说,这长达500年的‘游戏’,亦如噩梦般残酷”
从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的短短第安人踪人口从4000万锐减95%,而50第安人,林明阳用噩梦这样的修辞比喻并不算过分。
“这部影片用来娱乐已经足够了,可我偏偏感觉您想说的还有很多。《阿凡达》可以算是一封迟来500年的3D版道歉信,却不够真诚。直到最后,您也不愿意让应该忏悔的人们好好忏悔,在应该残忍的时刻,没能残忍到底。”
一声轻声的叹息之后,林明阳继续说道:“其实在我看来,这猎杀的‘游戏’本就该在直升机坠落、女机师牺牲的那一刻结束——所有的反抗者都会死,生存下来的纳威人则永远也不能重拾他们的精神传统。再强劲的弓弩也不能射穿防弹玻璃,再伟大的猎手也无法对抗钢铁巨兽,再幸运的原住民也不可能拥有手榴弹。为了娱乐,您在电影剧情里硬生生的给了人们带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完美天生就带有缺憾,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
卡梅隆遗憾的耸耸肩:“电影毕竟是电影,消费者们永远有权利要求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永远有权利笑着走出电影院,去参加圣诞派对。那样沉重的主题不但消费者难以接受,就是作为投资人的你和默多克先生恐怕也不愿意看到影片最后变成一部讽刺现实的纪录片。”
林明阳点点头,一部商业性质的科幻大片能够拍到这种水平已经是绝无仅有,正所谓瑕不掩瑜,他刚才提到的那些问题严格的来说都不会不妨碍《阿凡达》成为影史上登峰造极的存在。
两人的讨论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当工作人员带着埃克斯走进卡梅隆的办公室的时候,他的脸上还带着观影后尚未消散的震撼。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连带着之前从林明阳那里“骗走”3亿美元的卡梅隆此时在埃克斯眼中也变得可爱了起来,而从彼此亲近交谈中埃克斯已经明显的表现出自己想要与卡梅隆结交的意愿。
而在见识了林明阳的豪爽和独特见解之后,卡梅隆也生出了与米高梅进一步合作的念头,当然这个念头想要成为现实估计还要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这并不妨碍卡梅隆借此机会向林明阳和埃克斯展示他在《阿凡达》拍摄期间发明的那些强大的拍摄技巧。
《阿凡达》最区别于以往电影拍摄的最大一点,就是采用了一套卡梅隆团队自主研发的3D摄影系统。这一点是卡梅隆最得意的地方,在他带领下,林明阳和埃克斯首先参观的就是这套拍摄系统的运行过程。
在卡梅隆的演示下,林明阳基本上弄清楚了这套系统的原理。它是通过两台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而这两台摄影机的镜头就酷似人类的双眼,可以提供不同视角的画面,因为装配有不同的滤镜,因而在被摄物进入镜头时就会移除图像的不同部分,传递给大脑一种视差错觉,建立起最终感官得到的三维视角。
在《阿凡达》的拍摄中,改进后的摄影机所获取的银幕呈现效果将更具深度,前景与背景会显现于不同的层面之上,也不再是以往那些移动的平面图像。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得到更棒更具动感的立体视效,同时也能令观赏电影的观众不再因为画面深层的抖动与快帧递进产生头晕,而这套设备也使直接拍摄3D电影变成现实。
林明阳对这套设备爱不释手,甚至还在卡梅隆的默许下亲自*摄了一段,算是小小的过了一把瘾。因为还要参观摄影棚,最后离开的时候,林明阳眼里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样的表情被卡梅隆和埃克斯看在眼里,心中确实截然不同的反应:卡梅隆心里有一种卓然的成就感,林明阳尽管年轻,但放眼好莱坞也算得上是有数的顶尖人物,这套设备能够受到他的青睐,至少能够证明卡梅隆选择的这条道路并没有出错;而埃克斯此时的感觉却有些怪怪的,他知道每每林明阳出现这样的表情,那就说明他心里已经有了别样的想法,至于这次林明阳又在心里打什么主意,埃克斯却是不得而知。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卡梅隆又向他们展示了真人表演同CG画面相映成趣的虚拟摄影棚。这里实际上其本身就是一块空地,但是通过显示器观看时就会发现已经有各式虚拟场景存在。导演可以通过虚拟摄影机来指挥演员的表演。演员类似于被放进一个充满CG物体的虚拟空间中,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令导演在真实世界拍片一样,任意选取各种摄影角度,控制协调CG物体的活动,在第一时间看到真人表演同虚拟场景结合后的视效。
关于这个系统,埃克斯之前就已经从那位负责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口中获知了个大概,而在林明阳身边负责讲解的卡梅隆直接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统统解释了一遍。他先从摄影棚顶部布满的140个数字摄像机开始讲起,以此为基础他搭建出了一套表演捕捉技术平台。
“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L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之后,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从而令CG场景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
从言语中不难听出,卡梅隆对于自己发明的这一套系统颇为自得,以前的传统做法都是先将演员的表演动作捕捉抓取后加入到数据库,然后再同虚拟场景进行搭配。卡梅隆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直观和快捷,不仅令演员可以同步与数字环境进行互动,同时也为导演进行有效指导调配行了极大方便。
“它就像一个强大的游戏引擎,如果我想在空中飞或是改变视角,我立刻就能办到。我还可以把整个场景变成50:1的模型布景,在里面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