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俊越说思路越是清晰,他知道大舅所在的印刷厂是市里最大的一家,产能可是大的惊人!接受二舅的业务根本不在话下。“大舅,你只要跟二舅的印刷厂签个合同,二舅的印刷厂出样本,你们只要罩着着印刷就行,利润分成。至于怎么分,你俩商量,印挂历的铜版纸二舅厂出没问题吧?”后一句韩俊转头看了看金孝国。
忙不迭的点头,金孝国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韩俊的意思他已经明白了!“那这个定价该怎么弄?如果让市印刷厂来印,咱的利润恐怕……”
“嗨!二舅,现在市面上一本挂历可要十多块钱。咱的挂历可不能比他们的贱太多,我看8块钱就差不多,单位也能接受。咱可不是一般的挂历哦。而二舅你自己印刷厂的那5000册,就要对外宣称接受订做挂历的业务,收费一定要高,能收100绝不收80,挂历画上弄个私人照片啥的,声称全世界仅此一本,我就不信他们不抢破头!”
“着啊!”金孝国又是一拍大腿“你这一说我就明白了!等等我算算……”赶紧起身满屋子的找纸笔,可韩俊笑呵呵地说:“二舅,别找了,你算不出来的。我说的虽好,可这跑腿的事情,还得你亲自去干。你要先印上一些样本,然后拿到单位去给他们的工会领导看,时间紧任务重,最近有的你忙咯!”
“没问题!这点小事,难不倒你二舅!”此时的金孝国已经满脸红光,“劫后余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金晸诰笑眯眯地摸着韩俊的头连声说:“出息了,出息了,年轻人脑子就是灵啊。”
而韩世鹏则在一边微笑不语,心道“涨脸,真是涨脸!”不过嘴上却又问了一句:“不过……这法子能行?”
“一定行的!”还没等韩俊说,金孝国就兴冲冲地点了点头,他如何看不出里面所蕴含的巨大利益?
韩俊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其实全拜笔记所赐,根据上面的记载,这只不过是一种软性的广告,在91年,仅仅在电视放着“我们是害虫”的时候,有谁会想到利用挂历来给自己的单位企业做宣传?最多只是印制厂家打上自己的名号而已。
市场经济方兴未艾,计划经济影响犹存,几乎所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依然处于等、靠、要的状态,而这种形式的挂历一出,虽然作为现在的单位本身并不会太看重广告的作用,却依然会被这种企业“自我实现”的形式所吸引,按照笔记里的记载,这种形式的挂历在滨海市最早出现在93年末,韩俊却不知不觉间让它提前了两年!
而金孝国厂子虽然产能很低,但按照韩俊的提议,就从生产商转变成了销售商。金爱民,金孝国兄弟两人都干了印刷行业这么多年,里面的道道清楚的很。韩俊的法子不难让他们看到里面的商机。
“行啊!小俊,舅舅没白疼你,你可帮了大忙了!”金孝国搂过韩俊,使劲揉着他的脑袋。
“娘舅,娘舅,当外甥的,自然要出点力啦!”接着,韩俊忽然唱起了不知从哪听来的信天游“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哈哈~”几人笑成一团。
厨房里。
“妈,瞧他们高兴的。”金芳揉着面团,笑呵呵地跟母亲说着。
“你这孩子,你爸生日,能不高兴吗?”
不一会儿,金芳的姐姐妹妹们,陆续地来了……
第十二章 人多力量大
大舅已然挪用了公款,对于这件事来该担心的人是他,因此对韩俊提出的这个新颖的营销手段也特别的上心而且作为老供销,这种不仅前景看好而且极具操作性的方法立刻得到了他的认可。
但要将美好的蓝图转化为真实的行动,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仅靠弟弟一个人可不行,想到这里,金金爱民想了想,说道:“二弟,碱厂的老严是我同学,我找他帮忙搭上碱厂工会的线儿。”
金孝国点点头,一奶同胞的兄弟废话根本就不用说。
这时,韩世鹏也很是应景的说道:“公安这边我来找人,支队长跟我是战友!后勤那边他应该有熟人。”
正说着,大姨金英一家三口来了,见哥哥和妹夫都在,热情地跟大伙儿打着招呼。
“英子、大李回来啦,正好!你哥有事找你!”姜毕竟是老的辣,金爱民和韩世鹏的话说完,老爷子就立刻想到了自己的这些个女儿女婿。大女儿女婿都在滨海油漆厂工作,工人不少,女婿李海林大小也是个车间主任。
“二哥,啥事儿?”金英瞪着一双“家族传承”的大眼问道。
而他们的儿子李正则问了一圈儿好之后凑到韩俊身边拿指头戳股他道:“哥……带我去打游戏机吧。”
虽然大姨比妈妈要大两岁,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晚婚晚育,李正才上初二。看着胖乎乎的弟弟,韩俊笑笑,比了个食指放在嘴边示意他安静。
“你去帮咱妈干活,我找大李。”父子俩心有灵犀,老爷子一开口,金孝国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此时的他已经完全不见刚才的颓色,满面红光地拉着李林海说道:“有个任务安排给你……”
什么任务?自然是让他负责滨海油漆厂挂历推广牵线搭桥的任务了!
就这样如法炮制,在滨海经贸委的三姨夫赵大海,在造纸厂的小姨金胜男,和小姨夫唐明和,公交公司的金芳,化工厂的三姨金枝。都被安排了牵线搭桥的任务。
虽然他们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人,可毕竟有了熟人好办事,即便不能影响领导的决策,起码比完全陌生的人要更方便的见到想要见到的人!
韩俊心里暗自赞叹,笔记里的一段话曾经让他很迷惑,可今天见到这种情况,他才真正的理解。“在国内,人情关系是一个巨大的可利用资源,凭着人情关系,可以将以往很难办的事情轻而易举的解决。在事业的展过程中必须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关系网。”
见到这种情况的韩俊,又一次印证了笔记里的话,如果不是有这种关系的存在,仅仅靠二舅一个人,自己的法子即便可行,二舅却也无法分身,可大伙儿一起帮忙,推广挂历的问题就省时省力了许多,毕竟自己的这些姨妈姨夫们可都是在大单位呢。
想着笔记里对于各种关系的看重,想到自己平常老是给班主任添麻烦的事情,韩俊不免有些赧然,谁知道自己以后有没有求到班主任的时候?虽然只是个例子,可不管于谁,如果关系处的太差,倒时候自己就算有心求助也会羞于开口的。老话不是说“莫道蛇无角,成龙也未知”吗?
“听他们的讲话,还真是涨见识。”韩俊心里如是想到。
在听完金爱民和金孝国两人的讲述后,几个妹夫和妹妹都十分佩服金孝国的眼光,表示一定尽力,原本金孝国想说这事是韩俊的主意,却被韩世鹏用眼神制止,韩俊已经得意的不得了了,怎能让他把尾巴翘上天去?
而看着一家人齐心协力的样子,老爷子咧着嘴呵呵直笑。
不过韩俊却知道,舅舅姨妈们之所以兄弟姊妹同心,跟姥爷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从母亲金芳那里得知,姥爷金晸诰早先读过几年私塾,学的是老一代的国学,最为注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对子女的教育也是特别看重这几点。
韩俊小的时候姥爷曾经告诉过自己,这八个字就是“八端”,而现代骂人的话“王八蛋”实际上却是“忘八端”的误读。
现在的这种情况,在韩俊看来,是将“悌”字挥到了极致。
所谓“家和万事兴”,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老人开心的呢?到了这会儿,老爷子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李正刚上初二,正是个好玩的年纪,而且最为喜欢跟同样好玩的韩俊一起厮混,并且这个哥哥身手了得,跟韩俊在一起特别有安全感。
来了老半天,总想撺掇韩俊带他去打游戏机,可似乎韩俊根本不为所动,这可跟自己认识的“俊俊哥”不太一样了。见大人们还在没完没了的谈着他根本听不懂也毫不感兴趣的话,早就十分不耐的他,拽了拽韩俊的一角“俊俊哥,咱走吧。”
此时二舅的儿子金伟、三姨的女儿赵玉叶、小姨的儿子唐凯东也唧唧歪歪地围着韩俊打转转。换做以前,韩俊当个孩子头还是挺乐意的,他很喜欢被弟妹们崇拜的那种感觉。
只是现在“心有所属”的韩俊实在没有心思哄孩子们玩。可无奈家里人多,孩子又闹,终于被老妈责令带着弟妹们去另外一个单元的大舅家叫金成过来吃饭。
或许韩世鹏的命令韩俊还能违抗一下,可老妈的命令,他实在没那个胆子,只好领着一班小孩去大舅家。刚下楼,李正便说:“哥,成哥一定在家学习呢,咱去打扰不好吧,要不去打游戏机怎么样?”
金伟和赵玉叶都刚上初一,而唐凯东则是个小学四年纪的小屁孩,怎么玩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见三哥提出这么有建设性的意见,都连声附和。
韩俊看了一帮孩子一眼,恐吓他说:“算了吧,都快中午了,要玩我下午带你们去玩,你二姨可吩咐要叫成哥来家吃饭,你敢违抗你二姨的命令?小心你妈都保不住你。”自己老妈的威名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姥姥家那都是响当当的。
李正吐了吐舌头说:“好吧。”
一行五人溜溜来到隔壁单元,上了二楼,李正一马当先跑到门口使劲擂门,不一会儿屋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一开,韩俊却一怔。
只见金成的脸上戴了一副硕大的近视眼镜。要说老金家基因不错,六个小辈样子都不难看,而如果单纯论相貌,金成算是最好的一个,细眉大眼,高鼻梁,嘴唇略厚轮廓分明,一米七五的个子也不算矮,只是原本清秀的脸上架了一副极不协调的近视镜,让整个儿人看起来颇为滑稽。
“嗨,你们怎么才来?我还指望你们早点来救我呢。”开门见是弟妹们,金成赶紧把他们让进屋里。
韩俊见金成的眼镜滑稽,开起了他的玩笑:“哟,成哥,你咋变四眼了?”这话一出,不由的让几个小跟班笑成一团。
金成很不客气的给几个小屁孩一人一个暴栗,白了韩俊一眼:“少来笑话我,都他妈做题做的。”
“你不是挺爱学习的吗?我妈总拿你给我当榜样,完了,你在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已经完全坍塌了。”
“你当我愿意啊。高三了,任务实在太重了。我还羡慕你呢,体育特长生,高考有加分不说还不考数学。对了你们分班了吗?”
“还没,听说下个月要分的。”
“你们几个去屋里玩”金成吩咐几个小的自己去玩,跟他们虽然差的岁数不大,可实在没有啥共同话题,不过跟韩俊则不一样,俩人从小玩到大,感情不是一般的好。虽然金芳老是那金成来比韩俊,而韩俊的学习成绩一直也不如他,可金成却说俩人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优越感多少是有的,不过却不会伤及韩俊的自尊心。
“怎么还没分?那你选文选理?”金成问道。
韩俊本想说选理科,可转念一想,刚要出口的话却变成了:“谁知道为啥没分,我文科吧。”
“哦。”金成点点头:“也行了,我这理科选的,一堆卷子需要的演算太多了,太累了。文科好,美女多。”说着,狭促一笑。
“我们学校有吗?”韩俊打了个哈哈,他知道金成所在的滨海二中可是全滨海最好的学校,没有之一,据说美女如云,只是自己没机会而至于三中,除了听说有个白姓美女之外,再没听说过其他,加上他对女生也不太关注,就连那个大家公认的漂亮姑娘,他都没以证实一下大家的说法。
不过听到金成说到卷子的问题,韩俊心里一动随口说道:“成哥,我们学校有个带毕业班的老师,据说猜题特别准,过一阵我去高三那边弄套卷子来给你做做。”
金成脸一垮:“你怎么跟我妈似的?到处划拉?你看我那一堆。”说着,伸手一指自己的写字台,韩俊果然看到上面白茫茫一片全是试题。
“嘿!虱子多了不怕咬,你还差那几张?兄弟的一番好意啊。”
“行了行了。我还谢谢你了。你家离爷爷家不远早该来了吧?怎么现在才来,我还希望你早点来救我出题海呢。”抬头看了看表,金成有些埋怨道。
“这不来了嘛,今天姥爷生日,你也别太累,下午咱去打游戏机去。想来舅妈也不能说什么,礼拜天嘛。”
“好!”听到韩俊的话,金成还没说什么,李正先兴冲冲地言了。
哥俩看着一脸希冀的李正相视一笑。随便聊了一阵,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一同返回姥爷参加家宴。
阴霾既去,一顿热闹的家宴在欢声笑语中吃的那叫一个其乐融融。
ps:今天要回妈妈家,晚上恐怕回来的很晚,如果来不及明天7000字补回,我更新的章数看起来虽少,但好在量足吧?票票就投起来周推荐:249
本周点击:2550这也太惨了吧?你们的收藏推荐是我码字的动力,不如这样,从下周一开始,推荐每涨500,就加更一章,为期一周。大家看如何?我弄个投票,希望你能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步步生莲》'
第十三章 吃水不忘打井人
滨海碱厂位于滨海市四流北路78号,是以生产纯碱的大型国有化工企业,91年11月月已经完成工业总产值2。74亿元,销售额2。08亿元,实现利税2193万元。
面对如此出色的业绩,厂长祝正宇踌躇满志,不过有喜却也有忧,在生产业绩突飞猛进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毫无突破性的进展,不能两翼齐飞对于满腔热情的祝正宇来说难免感到有些遗憾。
11月18,一场秋雨过后,天刚刚放晴,工会主席梁庭岳带着蒸馏车间的主任严良来到了厂长办公室,将一本挂历放到了自己的桌子上。顿时让祝正宇的心情也如同当天的天气一样——雨过天晴!
看着那本挂历大红外皮上烫金的“滨海碱厂恭贺新禧”几个大字,以及全部由碱厂厂区构成的十二幅挂历图画,祝正宇当即拍板!将此挂历当做新年年货分到工人手中!并且预留出一部分当做礼品送给市里的领导以及各个兄弟单位!
简直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啊!
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厂为家的大前提下,这本挂历不就将这种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吗?祝正宇满意地看着这本挂历,还设身处地的为员工想到:“看,这挂历上的,就是我们厂!”多么自豪?多么有归属感?
不过至于员工会不会真的这么想,就不是他会去仔细考虑的了。
碱厂的挂历推广业务进展的出奇顺利,金爱民只是把印好的样本拿给严良一看,这位昔日的老同学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不就是厂长多次在职工大会上点到的“精神文明建设”吗?拍着胸脯给金爱民做了保证,送走他后,二话不说直接找到了工会主席梁庭岳,两人一起把这本挂历带给厂长看,果然得到了厂长的大力赞扬。
想到自己日后将得到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赏识,正想着如何进步的严良兴奋异常,当晚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金爱民,还请他一起出来喝上了两盅。
金爱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原本打算苦求这位同学帮忙,却无意间成了自己帮了他的大忙,一时间让金爱民有些哭笑不得,直叹人生的巧合如此之多,那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当然,这话他可不会说给严良听。
韩俊所提的这个点子,效果好的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11月10号到18号这短短的八天,金孝国只是通过报社买了许多各大工厂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