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神池-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觉新军舰和运输船的性能都非常好,于是兴奋起来。
四月中旬
王丰派遣两只大型军舰和四只大型货船开始启程,进行商贸运输,王丰的目标是江城省。
江城省位于铜川省的西部,是一个粮食大省,不过因为位于海边,粮食一直都没有地方贩卖,因此这里的粮食价格非常低廉,王丰早就看中了这里的粮食,准备派运输船到哪里去高阶收购粮食,然后把这些粮食拉回苍山湾,然后运到荒草山贩卖给游牧部族。
四只货船一次就运输了两万吨,如果顺利,这四只船可能就会是几只会生金蛋的鸡,以后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因为是能量石驱动,所以根本就不怕海匪,就是有些海匪追过来,也很快就被货船甩掉,除此之外,船还有晶石大炮,如果真的遇到攻击,就开炮还击,海匪本是乌合之众,根本就拿王丰的舰船没有任何办法。
随后,苍山湾海港开始建造更大型的运输船,并且在这些货船装备少量的晶石大炮和弩弓,这样就不用军舰护送了。
江城省距离苍山湾海港不足两千海里,所以王丰的舰船两天就四天就可以来往一次,贩卖的贸易开始给沿海的城镇带领好处,他们开始收集王丰需要的粮食、布匹等等东西,然后等待着王丰的商船到来,一股老儿贩卖给王丰。
王丰也从草原运来毛皮,药材,马匹、牲畜等贩卖给当地人。
当然,因为草原的马匹和牲畜现在产量还是不大,因此,目前主要还是王丰购买粮食贩卖皮毛等等。
不过王丰相信,用不着几年的时间,草原的牲畜和马匹肯定会再次繁荣起来,毕竟草原水草丰美,用不了多少时间,那些小马驹,小羊羔就会成长起来,这些小马驹、小羊羔一旦长大,他们就会快速繁殖,到时候,草原的牲畜就会重新繁荣起来。
因此天运帝国和波旁帝国禁运,王丰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几乎是货一到手就彻底脱销,而且价格还不错,因此王丰根本就没有理会阳城方面对自己的禁运。
正当帝国各方势力在暗中博弈之时,王丰把心思大部分放在了海商贸。
两年后。
王丰的苍山湾海港更加的完备,随着贸易的扩展也更加的繁荣了,此时海港周围已经聚集了百万居民,俨然成了第二庞大的据点。诺免费密云山后备据点也办的不错,不少蔑弃人在这里的确学到了不少种植技术,他们也开始在蔑弃人控制的区域开始种植,虽然产量还不高,但是已经能够基本满足蔑弃人的基本生活了。
这两年,张浩休养生息,全力发展张氏家族的实力,因此在张浩的领导下,张氏家族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张浩一边和孙楚眉来眼去的,一边向赵氏家族索要东南两省的控制权。
随着两家矛盾的激化,两家原本亲密的关系渐渐出现裂痕,双方虽然还没有直接对抗,但是暗地里小动作已经开始了。
城曲和东源两省原本本来就是属于东部,目前被赵波控制着,随着张氏家族实力的恢复,张家人不少人对这两个省有了想法。
王丰得知这些消息,心里暗笑:“等你们狗咬狗,等你们咬完了,我早就在海岛建立了势力了”。
几日后。
王丰开始对海岛仔细的进行了多次考察,然后王丰决定开始准备对海岛进行开发。
让王丰始料未及的是,王丰的提议在荒草山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不同意,就连张锋、李浩都不太同意移居海岛。
王丰知道,大家都对大海有着天然的恐惧,虽然这两年来王丰的海贸易不断扩大,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大海的恐惧,另外海岛还有蚊虫和毒虾,所以大家更是恐惧得不得了。
为了说服大家,王丰亲自去实地考察了一些麻黄岛。
果然是毒虾遍地,蚊虫漫天。尤其是有蚊花和毒虾草的地方。毒虾和血蚊密密麻麻的,让人不寒而栗。
那些海岛居民和海匪,一个个身穿厚衣,头戴面纱,主要就是防止血蚊和毒虾。
海岛少量的居民都是群聚,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这两种毒虫做斗争,在聚集的地方周围派人反复的铲除蚊花和毒虾草,然而效果不佳。
王丰翻阅籍,很快就找到了一种专门灭杀血蚊的一种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叫灭蚊草,这种草在岛也生长得不少,只是这种草生长比较缓慢,不能够大量采集和使用。
除此之外,对付毒虾的毒虾花,王丰也找到了。
这种花生长在一种大树,开的花非常小,所以产量也不多。
王丰心想:“难怪岛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对方这些蚊虫和毒虾,主要就是药材没有办法大规模的生产,不过小爷有绿液,这点难不倒我”。
于是,王丰采集了不少开始在荒草山大规模的培植。
因为有绿液,所以培植这两只草本植物非常容易,等这些药材培养得差不多了,王丰就开始想办法。
有了药材,还需要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才行。毕竟蚊虫漫天飞,毒虾遍地爬。
王丰觉得对付蚊虫必须要把药材磨成粉末,用天鹰不停的空中撒,周而复始,用不着半个月就可以灭杀大多数蚊虫。
对付毒虾则需要想一些办法,必须把药丹制成石膏状,仍在海边,让那些毒虾自动爬过去舔食,最后全部毒死。
制定好了方案,王丰就开始命令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产药材。
与此同时,王丰开始命令水军做好进攻麻黄岛的准备。
之所以选中麻黄岛,完全是因为几个原因。
第一麻黄岛距离苍山湾最近。
第二麻黄岛不是很大,只有四万平方公里,岛的蚊虫多,毒虾少,便于王丰实施灭蚊计划。总体来说,王丰觉得灭蚊比灭虾要容易一些。
当然,王丰也做好了失败的打算,如果没有办法控制蚊虫和毒虾,王丰就准备彻底的放弃诱人的海岛计划。
因此,王丰准备用较小的麻黄岛做一个试验。
水军很快就清除了麻黄岛外围的海港,把海匪都赶进了深山密林中去,然后封锁了麻黄岛。
随后,王丰命人把十几万牛头人扔到海岛去,王丰的命令十分明确,那就是一条,见到人如果不投降就格杀勿论。对付这些海匪和海匪的亲属,王丰可不会客气。
当然为了避免伤亡,王丰特地让这些牛头人都服用了天雨花。
天雨花是天尸从神界带下来的解毒药物,所以,这些蚊虫和毒虾这点毒没有什么影响。与此同时王丰开始了大规模的灭蚊、灭虾计划。
飞梭和天鹰开始不停的在控制侦查和投放药物。
漫天遍野的抛洒灭蚊草的药粉和毒虾花的石膏状药物。
很快大批大批的蚊虫和毒虾死亡,短短半个多月后,整个麻黄岛的蚊虫和毒虾大多数就被消灭了。
与此同时。
地面的剿匪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许多海匪都跑到深山密林中去了。
这点王丰到不用担心,毕竟牛头人就是兽人,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适应野外的生存,果然经过两个多月的围剿,大多数海匪被剿灭。
很多海岛的居民开始投降。王丰也命令军队开始收编海岛的居民。
别看麻黄岛面积有四万多平方公里,但是实际的居民却是不多,只有近万人而已。
半月后。
王丰开始派遣十几万军队进入麻黄岛,并且麻黄岛的在麻黄、开吴、黄田三地建立据点,正是开始对麻黄岛进行开发。
王丰知道,虽然血蚊和毒蝎大规模的死亡,但是这是治标之法,所以军队登岛后就开始治本之策,王丰命令军队大规模的在海岛进行砍伐蚊花树和毒虾草行动。
一月后。
王丰又把荒草山所以牛头人都调到麻黄岛去砍伐蚊花树和毒虾草,几个月的努力后,麻黄岛的蚊虫和毒虾已经很少了。
随后,王丰在荒草山准备进行移民,准备先向麻黄岛移民五十万人。
听说要移民到海岛,所有人都不愿意,尤其是王氏族人,他们打死了也不愿意,王丰虽然是荒草山的统治者也不能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王氏族人,因此,王丰只好命令只好把当年孙楚失败后跑过来投靠了一些小家族集合起来,强行移民。
这些人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仿佛是要他们命一样。
移走了五十万人,荒草山还有八百多万人,此时王丰已经形成了两大基地,一个据点,和一个新开发的岛屿。
两大基地分别是荒草山基地,苍山湾基地,一个据点是密云山后备据点,一个新开发的岛屿就是麻黄岛。
新移居到麻黄岛的居民开始还十分恐惧,后来渐渐的也适应了,毕竟海岛土地肥沃,地盘很宽广,在军队的主持下,王丰把他们分三个聚集地,及麻黄、开吴和黄田。
牛头人也由剿匪转变成全面的铲除蚊花树和毒虾草,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大规模砍伐,这两种植物在麻黄岛内大面积减少,血蚊和毒虾也稀少起来,虽然偶有伤人,但是已经不足为惧了。
于是,王丰命令牛头人开始在麻黄岛修建道路。道路主要分为几条,主要道路都是以麻黄为中心,向北部的黄田,和东部的开吴进行开发。
随着道路的开通,各地乡镇也相继建立起来。
第七百五十八章 发展
在军队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欣欣向荣的海岛正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要想保证麻黄岛长治久安就必须根除蚊花树和毒虾草,于是大规模的除树、除草运动不时展开。军队和居民都参加了这一场浩浩荡荡的除害运动中。
王丰还鼓励居民种植灭蚊草和毒虾花,这样他们自己都可以消灭小规模的蚊虫和毒虾。
除此之外,王丰还鼓励居民饲养天雁和雪鹅,天雁是吃蚊虫的,雪鹅是吃毒虾的,只要这两只家禽大量饲养起来,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居民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当然,现在还得靠王丰,不时王丰还派遣天鹰和飞梭到处撒药粉,抑制蚊虫的繁殖。
又过了几个月。
麻黄岛上的蚊虫和毒虾就得到了消灭,虽然不能说根除,但是只要不让这两种植物大规模繁殖,就不害怕。
次年。
移居在海岛上的居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粮食产量当年就超过了荒草山。这让王丰喜出望外,兴奋不已。
其实这也不奇怪,荒草山盘底只有几百里地,人口密集,土地稀缺,自然不能和麻黄岛四万来平方公里相比。
与此同时,更多的牲畜被转移到海岛上,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在海岛上进行。
草场,农田被开垦出来,各种城镇也陆续建立起来。
随着乡镇的建立,麻黄岛渐渐的繁荣起来。
随后,王丰在海岛上找到了铁、铜、锡等矿产,王丰又把冶炼队拉到海岛上,随后食盐、茶叶等也开始落户海岛。
又一年后。
海岛上的食盐、茶叶、兵器产量就已经全面超过了荒草山。
随后王丰又进行了一次移民,再从荒草山移民了一百万人。
此前那些原本抵触移民的人不在抵触,有不少王氏家族的族人都自愿移民麻黄岛。
王丰不由得暗笑,发展才是硬道理。
随着不断有移民涌入麻黄岛,麻黄岛上才真正稳固下来。
几个月后。
麻黄岛上的居民增加到一百五十万,麻黄岛才开始展示它巨大的潜力。
次年四月。
王丰正是在麻黄城主持麻黄岛的规划建设。
目前麻黄岛有居民一百五十多万,并且还有几十万军队和二十万牛头人军团,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规划。
王丰和秦风协商了一些,觉得荒草山的模式不太符合麻黄的的规划,毕竟荒草山更像是一个战略据点,因为它随时面临敌人的威胁,所以荒草山非常注重防守,而麻黄岛则不然,因为帝国的水军不强,水军基地也距离遥远,周围只是一些海匪,只要用舰船和天鹰封锁海岛,这些海匪就无计可施,总体来说麻黄岛的安全形势是好的。
而且据点的形势显然不符合麻黄岛的规模,无论如何也没有建立一个几万平方公里的据点的啊。
于是王丰决定在麻黄岛采用郡县,整个麻黄岛设立成一个郡,下辖三个县府,既麻黄县府,开吴县府、黄田县府,郡府所在地为麻黄城。
各个县府下面设置乡镇,乡镇下面设置村寨,把麻黄岛建成和内地差不多的地方。
大体规划好后,王丰就开始命令军队开始开山劈路,修建道路和桥梁,把各地联系起来。
具体的管辖划分为,麻黄岛的南部划归麻黄县府管辖,下面设置二十几个乡镇,东部划分给开吴县府管辖,下设三十二个乡镇,西北部划分给黄田县府管辖,下设二十五个乡镇。
并且在黄田县府北部沿海地区建立了非常庞大的造船厂,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船将会是王丰最依靠的工具。
造船厂不但生产军舰,而是生产货船。
王丰还把大量的建造船只的能手都移到了这里,并且,王丰把黄田县府打造成为一个大型港口城市,以后麻黄岛主要的活物都通过麻黄岛来完成。
在麻黄岛的中部,王丰还开辟了大量的山地,进行茶叶、甘蔗、甜菜的种植,甘蔗和甜菜可是生产蔗糖,这些产品都是草原部族非常需要的。
荒草山虽然生产这些东西的,但是毕竟面积狭小,生产量有限,现在麻黄岛非常大,可以大规模的生产了。
在麻黄岛的西部海岸,王丰建立了大规模的海盐场,主要是建造大坝,拦阻海水。
在海水涨潮的时候,海水被冲进堤坝,海水退去后,海水就被堤坝阻隔掉,通过阳光的照射,蒸发掉海水,从而让海盐沉积下来,这是海盐的主要生产方式。
虽然王丰一直以矿盐为主,但是矿盐毕竟生产有限,海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物。
当然,海盐有着天然的局限性,那就是盛夏产盐高,寒冬产盐低。
另外,海盐还很不稳地,如果风浪太频繁,堤坝内的海水还没有蒸发掉,就又有海水涌进来,就算废了。除此之外,海盐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海盐中杂质非常多,要想过滤干净也非常麻烦。
不过,这点王丰倒是没有担心,毕竟海盐的过滤技术远远没有矿盐复杂,所以王丰目前采用的熬煮吸附过滤技术完全可以胜任。
果然,早期建立的盐场产盐量很少,主要是海风过于频繁,往往是堤坝内的海水还没有蒸发干,新的海潮又涌上来了。
往往是捣腾了好多天颗粒无收,不过王丰明白,一切都是摸索起家的,没有人天生就会干这些事情。
在麻黄岛的南部,王丰建立了大型渔场,这里不但有众多渔民打鱼,而且还开始开挖水池饲养水产。
在麻黄岛的东南侧,王丰建立了庞大的天鹰基地,到处收购天鹰蛋在此孵化,并且从小用灵药开始培养。
而且王丰还在这里修建了大型的飞梭基地,在这里大规模的建造飞梭。
随着麻黄岛的不断健全,麻黄岛的贸易也持续增加。
王丰天运帝国南部沿海省份进口粮食,布匹、药品、兵器和各种工具,并且向这些地方出口食盐、茶叶、药品、海鲜、马匹、牲畜、皮毛等等东西。
海上贸易持续发展,使得麻黄岛开始繁荣起来。
随后,王丰在麻黄城召开了高层会议,王氏家族的高层,还是有王丰手下的这些战将都参加了会议。
大家对麻黄岛的发展非常满意,对大海的畏惧也一扫而光。
会议后,王丰决定以后重点要由荒草山向海岛上转,从而确定了海岛战略。
起先不同意的人大部分都转过思想,非常赞同向海岛发展了。
随后,王丰渐渐的放弃了密云山据点,把王章调到了麻黄岛。
当然也不算是彻底放弃密云山据点,毕竟还有不少蔑弃人的青年在密云山据点学习农业种植,只是把重点转移到了麻黄岛。
有了麻黄岛这个后备岛屿,密云山后备据点根本就可以不屑设置了。
随后,王丰开始更多的关注麻黄岛的发展,虽然目前麻黄岛还比不上荒草山,但是从长期来看,麻黄岛的发展要比荒草山有前途得多,毕竟麻黄岛有几万平方公里,而是荒草方圆不过几百里,光从发展空间上看,麻黄岛就要有发展前途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