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者更是无数,本想着能沾傅戈这位新晋丞相光的临洮乡民万万没有想到,傅戈给予他们的竟是一场灾难。
满目疮痍,当目睹自己给故乡带来这样一场浩劫之时,傅戈心中除了万分的愧疚外,还有就是深深的自责。
临洮百姓的无辜伤亡,少年同伴林宝的战死,面对这一个个惨烈的场景,若傅戈只沉浸在击退匈奴的胜利喜悦中的话,那他就不是傅戈了。
若自己能在一早就预想到匈奴人重兵来犯的威胁,也许就能避免给临洮带来这场灾难,若自己不把设伏的地点放在临洮,这里的百姓就不会遭难,若自己不去多想匈奴人察觉异样怎么样,而是先将百姓撤离出城这一切也不会发生。
但是,这所有的假设都只是假设,结果已经发生,他再无法去更改。
要得到,就必须要有付出,这就是战场上血淋淋的规律,而在执行以和亲诱杀冒顿的这一计划中,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漏洞都将会使全盘计划付之东流。况且,以临洮千余百姓的牺牲换来大秦万万百姓的安宁,这样的‘交易’难道不值得吗?
因此,若是再有一次这样的选择的话,傅戈还会这么做。
“郦商,迁移临洮百姓的事情你去帮我办吧,记得一定要选咸阳城里最好的地段、盖上最结实的房子 !”
这就是傅戈能做的唯一补偿了,他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力量让这些乡民们下半辈子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傅帅放心,郦某一定做到。另外,驻守代郡的杨翁子将军到了。”郦商嗓子嘶哑的应答着,刚才城楼上惨烈的一幕让他无比的震撼。
“傅相,北方军团副将杨翁子拜见!”未等傅戈反应过来,从郦商身后闪出一个中等身材的四旬秦军将领,如风削般鲜明特征的脸庞,是其长期驻防边地留下的痕迹。
“嗯,久闻杨将军威名,却始终未曾一见,傅某实是遗憾万分,今日能有幸会面,当真是一大喜事!”
傅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第一次见面他对杨翁子的印象相当的不错,这是一个职业的军人,一个视国家和荣耀为生命的将领。
“愚将闻傅相统领各位将领浴血奋战,击杀匈奴单于冒顿、击溃匈奴三万余精锐大军,钦佩之余特来慰问,只可惜这一次大胜我北方军团将士无缘参加,实在遗憾得紧!”就在这城中,杨翁子放眼就能见到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大秦士兵,对于一个有过辉煌战功的将军来说,还有什么比大捷更让他动心的呢?
“将军若是有心杀敌,总会有机会的。”傅戈微笑着说道,杨翁子这次主动来到临洮,不管是试探还是真心投靠,对于急需良将相佐的他来说,都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自章邯兵败之后,秦国军中还有一抗傅系实力的将领就剩下杨翁子了,上一次三世皇帝子婴以诏书传杨翁子率军抵咸阳,目的就是以杨翁子来克制势力日渐强大的傅戈。而今,杨翁子一旦成为傅系人马中的一员,子婴心中的那一点野心应该彻底消弥了吧。
“傅相,上次之事我受旁人挑拔,误会了丞相!”杨翁子是何等样人,哪里会听不出傅戈话里的意思,急切之下他赶紧表露忠心。
“杨将军不必自责,眼下大秦四面受敌,危机重重,我等为臣子的当以国家大事为重,以大秦百姓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而不是为一己之私利徒动刀兵、自相残斗,当初我起兵诛灭赵高胡亥乱党势力的初衷就是这个,将军若是也有此愿,那我们何不协手并力,共同为秦国的复兴而努力!”傅戈慨然而答。
“国事为重、百姓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丞相的话句句在理,我杨翁子枉自年长丞相二十余载,却至今日才悟出为人臣的道理。”在说这句话时,杨翁子的目光里已有了敬服之色。如果说之前的一封急信让杨翁子对傅戈有了初步认识的话,这第一次的会面意义则是决定性的,它让原本尚有一丝犹豫的杨翁子彻底打消了顾虑。
只有融入到傅系的人马之中,他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才有重新披挂上战场与匈奴人一决高低的可能,才能弥补上一次长驱数百里却未能直捣匈奴王庭的遗憾。生命只有一次,杨翁子明白他已不年轻了,他急需要做的就是抓住从身前飘过的每一个机会。
正文 第一百七十节 未来战略
更新时间:2008…12…29 23:46:03 本章字数:3045
大秦新元初年十月十五日。
咸阳城的百姓迎来了在北方战场上得胜班师的秦国军队,大捷的消息虽然让百姓们着实兴奋了一阵,不过,他们的热情也很快的就消退了,毕竟,自打傅戈成为秦国新的主宰者之后,出征的秦国军队还一次也没有败过。
让百姓们为之津津乐道的是另外一件事,安阳公主嬴真回来了。
和亲,对于秦国来说是耻辱,对于秦国的百姓来说,在心理上也不能接受。
从虎口脱险回来的嬴真心情自是大好,终于掳获了傅戈的一颗‘芳心’,这让长久以来一直抱尝单相思之苦的嬴真笑逐颜开,秋波流转,更是美艳动人,倾倒无数军中男儿。
不过,离咸阳城越近,一向无所顾虑的嬴真心里却是打起了鼓:“小傅子,你说等会儿我见了虞姐怎么说?”
小傅子,这个称呼嬴真叫得亲热,自从在临洮城内半梦半醒中听林宝喊过这么一嗓子后,嬴真就牢牢的把它记住了。
对于与嬴真的这一趟意外的火热‘出轨’行动,说实话,傅戈还当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说辞来和虞姬解释,说什么呢?一时情急控制不住自己,还是为了国家大事不得不出卖色相,而无论是哪一种,都无法令人信服。
硬着头皮一路回归,傅戈的不安也是日渐加深,而他的这一份不安还无法和其它的军中将领同僚去说,因为在这些人眼里,娶上两个、甚至于五、六个老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秦的男儿从军上战场,伤亡者众,若是每个人只娶一个老婆,那大秦岂不要亡国灭种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件风流韵事若是他们自己不说,一时还不会被人知晓。
若是说将开去,那势必传得全军尽知。
八卦,古往今来都是好事者最喜爱的口头俚语,更何况,这一次的当事人竟然还是堂堂大秦国相和大秦公主。在娱乐业还远不发达的秦朝,象傅戈这样的人就是众人关注地焦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众人讨论和模仿的样板。
“大哥,你回来了?可受伤没有?”怕什么来什么。大军刚刚抵达咸阳城外的莆桥,前来慰军的虞姬就带着一干由自愿民众组成的‘啦啦队’迎了上来。
“妹子,我没事,你看这身体好着呢?”傅戈强笑道,面对虞姬信任和关切的目光,他象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一样心中阵阵发虚。
“我听说安阳公主也回来了,怎么没见到她地人影?”虞姬左顾右盼的问道。女人毕竟是女人,天生的敏感让虞姬瞬时从傅戈脸上察觉出了异样。
“嗯,公主,公主路上感了风寒。现在后面的车上?”傅戈满面通红。支吾说道。
“感了风寒,那快让郑医师瞧一瞧,莫耽误了身体!”虞姬微笑道。语气里似是对傅戈的不良反应毫无察觉。
“妹子,我有件事想和你说?”
说实话,正是虞姬的这一副无辜表情让傅戈突然间有了彻底坦白一切的念头,欺骗的压力太大了,压得他快要喘息不过来了,纸里终究是抱不住火的。
当夜,一个出轨男人开始了他的自白。
同样地情形若是换成了二千年之后,多半地结果是女主人公伤心欲绝,收拾衣物回转娘家,然后亲戚朋友乃至电视一顿哭诉。搏取同情票无数,而花心的男主人公则是遭遇社会的一致唾弃,承担起千古骂名。其最后地结果一般有两种,一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女性选择离婚各走各的,二是在历经过感情的风风雨雨之后,女主人公为了家庭原谅了花心老公,一段风波宣告结束。
不过,转换时空到了二千余年前,这个故事就有了新的版本。
在听罢傅戈的一番真挚剖析和陈词之后。虞姬竟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幽幽道:“大哥,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说过的我们一道去郊外的林子里居住的话了?现在,我就想让你陪着一起去。”
说上一句最打动他地话,一起回想过去的缠绵日子,让出轨的男人重新回到正途,重新燃烧起**,不需要去责怪什么,去细究那些个枝节,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面前这个还爱着的男人回到自己身边来,这就是虞姬最聪明可爱的地方。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生生死死,不离不弃。
这往昔的誓言与情话犹在耳边,当初的情景历历在幕,傅戈又怎么忘记?又怎能忘记。
“妹子想去的话,我们明天就去,不,现在就出发!”一心想着要补偿虞姬地傅戈言听计从,他清楚别看虞姬外表柔柔弱弱的,性子却是外柔内刚,这样的女人一旦下定了决心,可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
久别胜新婚,国事要紧,家事也要紧,若不能让虞姬和嬴真两个和睦相处,那一旦后院起火傅戈可有的受了。
上林苑。
欢愉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虽然冬天不是游玩的最佳时节,但对于忙里偷闲出来的傅戈和虞姬来说,这些日子却是感情升温的最好见证了。
滑雪、围炉取暖、相拥** ,在亲密无间的一次次温存接触中,傅戈终于一点点的打消了虞姬对于未来的恐惧,并让她对两人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同时,他们的努力也有了回报,一个盼望已久的小生命如期来到了。
“什么,你说,你是说有了?”面对一脸羞涩的虞姬,傅戈狂喜的一把抱紧了虞姬,紧紧的,再不松开。
“放手呀,别吓着了孩子!”虞姬嗔怪着,即将做母亲的喜悦洋漾在她的脸上,那是一种旁人无法领会和体会的幸福。
“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不知道?”傅戈傻傻的问道。
“还不是上一次在车里!”虞姬羞红了脸,当时的淫旎光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羞涩万分,如果要找一个形容词来说的话,或许只有疯狂两个字可以。
好几天的王子公主的童话生活过后,一切都将回归到现实中来。
咸阳城,丞相府。
傅系重要人物聚集一堂,卫尉司马亮、郎中令耶食其、廷尉冯正、博士伏生、相邦司马昌等文臣,韩信、耶商、李烈、耶疥等武将悉数到齐,让他们这些重要人物在百忙中赶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决定大秦在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会议在争论中开场,气氛实在热烈。
是仿照秦国统一六国的策略再一次的以横扫六合为目标,还是以北进为主攻方向,先彻底解决掉匈奴这个后患,然后等兵强马壮之时再出兵中原,这两种选择对于秦国来说,都是有利也有弊。
以关东为目标收复中原这个策略的好处在于有始皇帝统一的前鉴放着,众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连横、离间、远交近攻,这一个个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就是秦人的财富,况且,关东的形势现在也是暗流涌动,虽说项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搞裂土分封政策,暂时安定了各路诸侯,但只要形势有变,不甘受制于人的诸侯们一定会反戈相向。
而这一策略的弊端也存在,那就是以秦国现在的实力,单一击破关东的哪一路诸侯都不在话下,甚至于包括最为强大的项羽楚军,但是,一旦诸侯们象历史上发生的以合纵战略对付秦国的话,那么,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另外还有一点,始皇帝时的大秦还有经受住失败的底气,而现在的秦国却是没有,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傅戈的手里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后备军,一旦手中的这十万余精兵猛将有重大折损,他连补充的可能都没有。
没有预备役兵卒,这是貌似强大的秦军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难题,人员的补充不象其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别的地方调运,或者从敌人手里缴获,长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已经让秦国的军力到达了一个临界点,换句话说,现在就算傅戈想征兵他也没办法征到,除非他把女人和未满十七岁的男童给推上战场。
正是看到了这些不利之处,以冯正、司马昌和未曾与会的杨翁子为代表的一些傅系官员提出了另一个方略,那就是北击匈奴,乘着匈奴人为争夺单于之位相互争斗的机会,出动大军向北方挺进,以战养战,以资蓄资,这样一来既能长期消弥匈奴在北方的威胁,又可以使匈奴人的战马、牲蓄、奴隶成为秦国最好的补充。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节 向南向南
更新时间:2008…12…29 23:46:11 本章字数:3069
北伐匈奴!
若大秦真的能象历史上的大汉一样成功将匈奴人往西边的欧洲驱逐的话,完全占据了漠南、漠北草原和西域的秦国将会变得强大无比,那时将有数以万计的上等战马可供选择骑乘,还有数不清的来自各族的善战兵士加入到军队中。到那里,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不再是遥远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这一切真的能如此快的实现吗?大秦现在真的有国力支撑一场大规模的征服行动吗?
种种的疑问接踵而来,傅戈心中倏的涌动起些许的不安和烦躁,匈奴人真的这么好对付吗?吃一堑长一智,尽管吃了一个大亏,但匈奴的实力犹在,冒顿被杀和损失了五千余兵士对于拥有三十万带甲之士的匈奴人来说确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它并不致命。
“诸位大臣,将军们,北伐匈奴的策略我不赞成,这个战略看似如一张美丽的画饼,但却无法用来充饥,原因有三,一是匈奴人目前的实力犹在我秦国之上,若我军主动寻机作战,一时难以找到匈奴之主力,相反,倒有长途行军孤军深入被歼的风险;二是冒顿这一死,匈奴各部落争相为单于之位内斗,形势对我们是很有利,但反过来说,一旦我军北上作战,那匈奴人极有可能会摒弃内斗,转而一致对抗外敌,如此情况下我军就是再强,也挡不住急于复仇的匈奴骑兵;三是我大秦国内形势不充许,北伐匈奴势必劳师远征,这大军悬于国外,万一函谷关和秦岭这一线有激变的话,那大军回援不及,这关中根基可就危矣。”
说出这一番精辟见解的是司马亮,这位从棘原成功带回二万余北方军团精兵的卫尉大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事实上,在傅戈率军出征的这一段时间内。正是他主持了咸阳的政局,并且,牢牢的把守住了函谷和武关道,褒斜道这三处护卫关中地要道。
同时,在朝廷内部,附属于秦王子婴的最后一位得力官员内史韩谈也因为‘贪污问题,被御史内参,最终被免去了内史的官职,没有了弗谈这个出点子的干将。安阳公主嬴真也心归了傅戈,子婴由此彻彻底底的对权力死了心,他的精神寄托已完全放到了如何长生不老修道升仙上面。
“司马大人既否定了北伐匈奴的战略,那么对项羽的四十余万诸侯联军你又有什么好地破解办法?”持北伐观点的冯正、伏生等人当然不会轻易认输,他们抓住了东进战略的弱点大做文章。
四十余万诸侯联军,这么庞大的兵力确实听起来足够吓人,相比之下,秦国在关中的兵力只有十万出头一点,除去必须留守北方边境监视狼子野心匈奴人的三万将士外,真正能够拿出来投入作战的兵员只有七万左右。这样推算下来东进战略实施的话。势必会面临以少击众的战况。面对勇猛凶悍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