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屠大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就是放在边上的铁石吗,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只能用来制作犁、锄等农具的,铁比不上青铜,太容易折断和破碎了,不合适锻造兵器。”
铁在申屠大这位兵造总工师的眼里竟是这样的不值一名,傅戈着实觉得不可思议,在想了想后,他又问道:“工师,我在陈郡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东的宛地锻造出来的铁制兵器,他们好象已经开始用铁来制作武器了。”
申屠大摇了摇头,坚定又自信的说道:“这我也听说了,不过关东的铁兵器和我们大秦的青铜武器相比,无论是锋利还是耐久程度都是远远不如的,因此,铁永远都不可能替代青铜,成为战场上的主宰。”
听申屠大这么一说,傅戈才明白自己原先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炼铁技术现在还处于初级水平,不知道是炉温的原因还是铁石原料有问题,总之一句话,以大秦匠师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能从铁石中提炼出生铁,这样的生铁太脆又易折,只能铸造普通的铁制农具使用。
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步都浸透着无数次失败的探索和教训,在炼铁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之前,工师们继续沿用已熟炼掌握的青铜锻造术,对于在战场上浴血撕杀的大秦将士来说,都是相当有好处的。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而落后的原因有时却是源于固步自封的沾沾自喜,申屠大对青铜器的迷恋代表着整个大秦工师对未知领域的排斥,当关东的工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将生铁精加工时,曾经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的大秦却落后了。
“申屠工师,我们这里有没有会炼铁的工匠?”傅戈不死心的追问道。
“禀丞相,在万余兵造匠师中,只有一个人会炼铁技艺,他叫申屠二。”申屠大不解的回答道,他不明白傅戈这位身居高位的丞相缘何会对铁这种东西如此的看重。
“申屠二,他是你的弟弟吗?能不能带我去见见他。”傅戈笑问道,申屠这个姓氏相当的少见,这申屠家族大概是专职打造一行的,识字估计不多,起名干脆就是老大、老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老三。
申屠大迟疑了一下,点头道:“丞相猜的是,我申屠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大秦的工师、工匠,舍弟就在这兵造最里面的一间打造室内,我这就领丞相去见他。”申屠大说罢,在前面领着傅戈一行弯弯曲曲的穿过好几处熔炉间,最后,几个人来到接近山坳深处的一处陈设简陋的小屋边上。
门开着,屋里面,一名头发胡须全白,看样子年近七旬的独臂工匠正光着精瘦的上身,敞着汗坐在烧得通红的炉窑前,他的神情专注而凝一,似乎面前只有在火光中的那一块通红通红的铁石。
“鼓风,继续加大火力!”
这老匠师嘶哑的吩咐道,声音里充满了自信和权威。
负责鼓风的两个新手工匠吃力的将皮囊鼓起,然后迅速的挤出里面的气体,风助火势,炉中的木炭熊熊燃烧,不断的提高温度,铁石只有在高温下才有可能融化为铁汁,然后按照模具的式样打造出成品。
这种鼓风炼铁的技术对温度的要求很高,一旦木炭燃烧得不充分,铁石在达不到溶点的情况下只能凝结成表面粗糙、带有渣滓的熟铁块,这种铁块只是半成品,还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锻打,才有可能成为可利用的铁块,在锻打的过程中,如果技艺不过关的话,这种易脆易断的铁块会损耗相当大。
瞧见这老工师的专注神情,傅戈不用再问就猜测到他便是申屠二。只不过令他不明白的是,这申屠二看上去比申屠大还要苍老许多,若不是刚才申屠大说明,傅戈都会认为两个人应该调换一下才正常。
瞧申屠二的年纪,最保守的推断也起码有三十余年了,按道理早应该是工师了,最起码也应当是丞,怎么还只是一个最基层的工匠。
“申屠工师,令弟——!”
未等傅戈将问话说完,申屠大就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大人有所不知,二弟之所以会落到这般地步,还不是因为迷恋这铁石惹得祸,始皇二十三年,二弟因为锻造的一批铁兵器出了问题,差一点被杀头,后来命虽然保住了,可是他的一条右臂、一只眼睛却被废了,这就是他到现在还只是一名工匠的原因。”
听到申屠大这么一说,傅戈才发现,申屠二的一只右眼中眼珠已经没了,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窟窿,倏见分外惨人恐怖。
“啊!”虞姬已吓得花容失色,一下子扑到傅戈怀里,纵算在战场上如何的击鼓激昂,虞姬还是逃不开女孩子特有的对恐怖事物的惊惧。
注:今天大年三十,等会要去给父母拜年,所以只能一更了!见谅,大家在看书之余也去尽一尽为人子的孝道吧,近的买点东西回家,远的就打个电话,老晶希望大家新年都过得好!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节 任重道远
更新时间:2008…5…16 20:20:56 本章字数:2198
“那批铁器出了什么问题?”傅戈抱紧虞姬,心中却是止不住的好奇。
“我们的铁剑、铁戟硬度不如关东各国打造出来的兵器,当年,始皇帝派遣大将李信率二十万将士攻打楚国,结果被楚将项燕用诱敌深入之法杀得大败,在这场败仗中,担当李信军前锋一部的士兵用的就是刻有我二弟名字的铁剑,这些铁剑在与楚剑的拼斗中,多数折断不能使用。”申屠大说道。申屠家祖祖辈辈就是大秦兵造的匠师,到了他们兄弟两个这一代,申屠大继续专攻青铜武器的打造,而申屠二则走了另外一条路——铁器探究。
对于始皇二十三年秦攻楚的那场战役傅戈的印象深刻,这倒不是他记性好,而是此战是大秦统一战争期间唯一的一次大败仗,正是由此,在楚地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谚。
在傅戈询问申屠大的这期间,申屠二头也不抬,仿佛这些事情跟他无关似的,他只是熟炼的用一只左手把生铁块架到炽热的木炭上,经过一段时间,铁块表面渗上了一层碳粉,他又马上挥锤将铁块取出锻打,这样一来铁块就成了渗碳的钢片,然后打平了的钢片被折叠起来继续锻打。
对于这种原始之极的炼铁技艺,傅戈还真没有见过,现代化的高炉与这个比起来,当然先进的多,但是,若不是这一点一滴的技术上的创新,若没有象申屠二这样将一辈子的心血用在技术探索上的人,又怎么可能有以后的发展和成就。
“申屠匠师,你这种渗碳制钢的方法相当的好,不过,如果想要把铁器打制成刀剑的话,还必须要加热处理一下,即用清水淬其锋芒的话,这样才可以使打造出来的刀剑硬度更大,也更锋利。”傅戈道。
对于铁器的历史,他了解知道的也就一点皮毛,不过,就这一点点的皮毛,也足以让他可以在大秦兵造的匠师们面前炫耀一回了。
一旁的申屠大离得近,听得比较清晰,突然从傅戈这个打铁的‘门外汉’嘴里听到淬火这样专业的术语,申屠大一时甚为惊讶。
在惊异过后,申屠大开始向只顾着打铁的申屠二比划傅戈刚才话的意思,随后,申屠二转过脸,向傅戈投来怀疑的眼神,那意思就是:“淬火——,真的有用吗?”
“你们两个,去山上泉眼取一桶水来。”申屠大也一样是将信将疑。
稍臾,清澈的泉水由木桶装着送到跟前,申屠二半信半疑的将一块通红的铁块放入水中,桶里立即冒出一股青烟。
等到青烟全部散尽,申屠二再从桶中取出铁块锻打时,明显的能够发现他的动作一下子变得快捷和省力了许多,感觉到这一变化的申屠二显出激动的神色。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还是有些不信的他又将另一块通红铁块放入泉水中,结果锻打时同样的效果产生了。
申屠二的锻铁技艺因为傅戈一句话的点拔而突破了瓶颈,这让苦思冥想了大半辈子的他怎么能不激动。
虽然说在春秋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干将、莫邪这样的神兵利器,但打造神兵的原材料却并不是一般的铁石,而是天赐的陨铁,陨铁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稀缺存在,根本无法大规模的开采,现在,若申屠二能探索出将铁石深度加工的技艺,或许将来有一天,真能成批量的锻造出百炼成钢的‘神兵’来。
当日日期盼的梦想就在前方召手时,申屠二如何还能克制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激浪。
“匠神在上,请受愚钝劣徒申屠二一拜!”
‘扑通’一声,激动万分的申屠二双膝颤抖向着傅戈就跪了下来,这一刻,他早已干涩的独眼中蓄满了泪水。为了能打造出合适作战的铁制武器,申屠二付出了太多太多,家人——,被连坐入狱,削籍为奴;自己也被断去一臂一眼,这一份痛他埋藏在心底许久许久,今天终于能得以释放了。
“老人家快快起来,这如何使得?”傅戈一边连声说着,一边急急携扶起申屠二。匠神——,这个称呼在匠师这一行里就比如皇帝一样,深知自己只不过剽窃了老祖宗的研究成果的傅戈汗颜还来不及,如何还能心安理得的接受申屠二这一跪。
“申屠大,等到马蹬、马戟的打造任务完成后,你负责抽调全兵造最好的匠师到这里来,他们将直接听从申屠二工师的命令,专门负责铁器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在安抚过激动的申屠二后,傅戈又吩咐道:“另外,李烈,你回咸阳后去查一查申屠工师的家眷在哪一家为奴,查明后立即恢复傅籍,听明白没有!”
工师,不错——,以申屠二的技能担当一个工师绰绰有余,由他来负责铁器的研发,应当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淬火技术的革新能够给冶铁技术带来一次飞跃,在这一基础上再经过柔化、锻造等工艺,或许铁器才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兵器。现在看来目前大秦铁器的生产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
要想更进一步,傅戈清楚当务之急还要解决铁器的硬度和坚韧度问题,这就必须提高炉火的温度,在这一点上,木炭的燃烧点不可能再提高了,唯一能想的就是用石炭,也就是后世称作煤的燃料。
与此同时,铁石矿的采探工作也必须跟上,否则的话,没有大量的原材料供给,成批量打造铁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看来,在目前的技术水平线上,铁器冶炼技术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一切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实现。
正文 第一百二十节 丝路梦想
更新时间:2008…5…16 20:20:56 本章字数:2286
PS:新年到,祝大家新年好!多多发财!嗯,更新投票。
大秦兵造,炼铁技术,工师申屠二,这一趟上林苑之前带给傅戈的震憾又何止是这些,更主要的是它们增添了他的信心。只要大秦还拥有这样庞大而细致的军工基地,只要大秦的工师多一点象申屠二这样的开拓型人才,击破强大的项羽、刘邦等诸侯军,重新统一破碎的国家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若真是到了那时候,傅戈更憧憬象历史上的汉武大帝一样,扫荡北方威胁日重的强悍匈奴,打通一条通往西方的波斯、罗马、埃及的‘丝绸之路’。
车行缓缓,衬着山林间的一点点夕阳余辉。一如这时每个人的心境,归心如箭,只盼着能早一些时候回家。
“大哥,我有些想吐,这一敞出来觉得好累——!”这回程的一路上,虞姬头枕着傅戈的臂膀,支起疲乏的身子,带着些困意说道。
“妹子难不成有喜了?”傅戈先是一惊,然后是喜出望外。
“你——,又取笑我?不跟你说了啦!”虞姬红颜娇羞,薄怒嗔骂,一时欢喜无限。
“不是呀,害得我空欢喜一场。”傅戈做出一付痛心疾首的样子。
“大哥,你真的想要个孩子吗?”虞姬怯怯的问道,瞧她这时的神情,哪还有半分战场上英姿飒爽的样子,分别就是一个担心没能怀上孩子而失宠于丈夫的小媳妇。
“妹子想哪里去了,我们两个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你知道还不知道我的心吗?不管有没有孩子,我的心始终在你这里,生生死死,不离不弃。”傅戈收起笑容,轻轻捧起虞姬的俏颜红唇,正正经经的一吻而下。
这一吻,海枯石烂,情定三生。
车队刚从兵造回到咸阳府中,忽然门外头就有人禀报说廷尉冯正求见。
这么晚了冯正能有什么事?还不是法家儒家那档事破事,这一路虞姬累了,傅戈正想回绝说不见,不想虞姬却先接他应了:“反正没什么事,就让廷尉大人进来吧!”对于虞姬的这一份细心、大度和体贴,傅戈由衷的投去感激的目光。
“傅相,你是不是在担心五千匹战马一时无法征集?”冯正开门见山,一语就道破来意。
冯正是大秦的廷尉,也就是最高的司法官,不过,他的职责范围内并不包括由太仆属下廪牺令负责的军马繁殖和征用事务。
自古以来,马牛在畜牧类中就有特殊地位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史有记载“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大秦的关中地区位于西北,与戎、狄、匈奴等游牧民族相临,得天独厚的相比关东六国在战马的供给上有优势,这也就是秦国的弩骑兵威振六国的原因之一,在始皇帝发动的统一战争过程中,也唯有紧临北地又胡服骑射的赵国能有与秦相抗的实力。
关中的北边和西边分别与匈奴、狄、戎等游牧民族接壤,蓄养马匹和交易牛马非常的普遍,大秦也专门设置了廪牺令来负责马务,但是,在关中腹地的咸阳,情况却远没有傅戈想象的乐观。
事实上,早在入驻咸阳之时,傅戈就命令太仆属下的厩苑令将大厩、左厩、中厩、官厩内的所有马匹都重新核对数目,然而让他万分失望的是咸阳的御厩的马匹数量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二千匹。
二千匹,虽然数目不算少了,除去一部分老弱和只能用来驾车、不能骑乘的马匹,能够被当成战马使用的估计不过一千三百余骑。
这个数量距离一支强大有力的骑军差距太大,时间已经非常紧迫,若再无法征集到足够多的战马的话,反击楚军的战略构想将只能是空中楼阁。
“廷尉猜得对,我正为此发愁,十万楚军占据汉中进攻关中在即,若不尽早锻炼出一支精骑,这大秦的最后一块江山就凶多吉少了。”傅戈目视冯正,对于当前的危局,他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冯正此人和其父一样,性情刚直,做事光明磊落,不会暗使心眼,他既然这么直言相问,那就不能遮遮掩掩,唯有直言相告才能让冯正诚心折服并出力相助。
冯正虽然不是亲信的傅系成员,但同为大秦的臣子,傅戈有理由相信冯正对于大秦的危难不会坐视不理,今天,既然冯正亲自登门并有此一问,那就表明他有了解决马匹难题的方法。
“若是有马的话,傅相真有信心击破十万楚军?”冯正眼中神色将信将疑,刘邦军竟然有十万之众,力量上的巨大悬殊让他开始不自信起来。
“若能在三日之内征集到五千匹上好的陇西战马,再能有半个月时间对将士加以训练,破敌又有何难?”深知骑兵攻击力的傅戈回答得信心百倍。
“好,傅相有这般自信,是我大秦之幸,是我关中数百万百姓之幸,正不才,今向傅相举荐一人,此人能为我大秦提供五千上好的战马。”冯正哈哈一笑,朗声道。
“谁竟能有如此能耐,一下子能供给五千匹战马?”傅戈惊异道。
“傅相,这个人就在门外,要不要请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