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你们都听着,塞琉西人这么急的扑向阿淑尔,是想冲过这里回到叙利亚去,因为如果他们过不了底格里斯河,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亡一途。所以,敌人虽然已是一群败兵,但却还是一伙恶狼,我们万万不可大意,对付古斯里沙赫,我们的目的是痛击,是尽最大可能消灭塞琉西人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让他们既看到希望,又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明白吗?”
归师勿遏!
对付一支急于回家的残兵,单纯的围堵不是最佳的办法,因为那样只要激发起对方拼命作战的毅志,按照中国古代兵法上所记载的,作为占据优势的一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尾追不舍,层层截击,让对方在不间歇的逃窜中渐渐消磨殆尽。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五节 克拉奥帕特拉
更新时间:2008…12…30 0:17:00 本章字数:3180
栾布的设想没有不妥的地方。
古斯里沙赫的手里,还有一万余残兵,就算已经被追杀的狼狈不堪,但能最终从万里血海里逃得性命的,无一不是凶悍之辈,这样的一支军队,一旦拼命起来,战力也是不容小视的,而更现实的是,栾布的手里,兵力只有三千人。
这三千人中,还在拔出起码一半的兵力来守卫阿淑尔这座古城,万一让古斯里沙赫这个亡命的家伙杀进了城内,并得到补充的话,那后果可就太不堪设想了。
在栾布出发之时,傅戈给予他的命令就是占据阿淑尔城,守住这处在经济上、地理上、战略上都极为重要的城市。
只要阿淑尔在秦军手里,那么塞琉西王国的东、西两个部分就得不到顺畅的联络,这样的话对于联军扫荡和征服波斯高原相当的有利,在没有外界支援的情况下,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被塞琉西人武力征服的地区就会听话的臣服在秦国脚下。
武力虽然不是最好的征服工具,但见效无疑是最快的。
至于完全将这些地区归并到秦国的版图之中,傅戈暂时还没有这咋,打算,这倒不是他不想,而是秦国暂时还没有精力去管异邦的那摊子闲事。
一切等先解决了安条克三世这个讨厌的对手再说,塞琉西人在高附城和巴比伦城二次吃了败仗,安条克三世是绝不会善罢干休的。
大秦天启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200年)。
阿淑尔城下。
抬头凝望高耸的用底格里斯河里沙石堆砌的城墙,骑在疲惫战马上的古斯里沙赫眸中除了绝望之外,还是绝望。
从波斯波利斯到阿淑尔,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夜晚了,逃,再逃。
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在来到阿淑尔之前,古斯里沙赫满心以为他的苦难逃亡日子要到头了,但此时,他却绝望的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
阿淑尔城上。严阵以待的秦军士兵早已端起了他们手中最令人恐怖地武器——劲弩,对于秦军的这种强力杀人兵器,塞琉西人在高附城一战中已经领教得太多了,无数勇敢的士兵在密集的弩射下倒地,就算你拥有再强大的力量,也不能隔着百余步的距离将敌人放倒,但是,你不能。对手却能。
这就是技术上的优势,非人力所能弥补。
“王爷,秦军已沿着底格里斯河布下防线,我们怎么办?”负责先行开路的将领声音发颤,有气无力地回报道。
一想到马上再和秦军交战,塞琉西将士的心就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他们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高附城下、叶尔羌河谷的累累白骨。
“怎么,害怕了!秦狗有防备又怎么样,他们充其量也不过几千人,我们拼了性命冲过去的话。他们也挡不住。况且,你们都给我记住了,后退只有死路一条。要想活命,就只有从前面的秦狗身上踏过去。”
渐渐从绝望之中恢复过来的古斯里沙赫面色狰狞的嘶吼道,毕竟也是一方霸主雄才,塞琉西王国几乎一半的土地是他打下来地,在面临生死决择地关口,也就是古斯里沙赫,换个别人的话,早就已经弃了兵器投降了。
后有追兵,前有阻敌。
逃亡的塞琉西残军就是在这样一种困难地情况下开始了强渡底格里斯河的行动,八月又是上游来水最为丰富的季节。滂沱奔腾的河水如一股巨流般泄下,撞在岸边礁石上,飞溅起朵朵浪花。
冒着汹涌的浊浪,冒着对岸射来的箭雨,心怀回家渴望的塞琉西人开始了死亡的征途,不时有士兵从木筏上跌落河中,仓促中砍伐河岸山1谷里的树木扎成的木筏本来就不结实,经过浪头一冲,有地立马散了架。筏上的士兵仓皇叫喊着跌落河中,随即被卷入河底,只有少数命大的抱住了分散的木头,无助的被激流冲到下游。
“继续渡河,不许后退!”
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古斯里沙赫如同一头咆哮的困兽,不停的将身边的士兵推入到死亡的河流之中。
只要能在对岸站稳脚跟,占据滩头阵地,没了箭雨阻挡地渡河行动将会变得顺畅许多,只有这样,他们这支残军才能逃回去。
一次,二次,三次。
终于,在古斯里沙赫超出寻常几倍的坚韧毅力支撑下,在付出了超过三千人淹死或战死的代价之后,这支塞琉西军队来到了底格里斯河的西岸。
渡过了河也并不等于太平无事,栾布可没想着给古斯里沙赫什么好招待,一顿渡河箭雨只是第一道开胃菜,而读接下来准备的第二道是美味可口的点心。
拦腰大截击。
如果这个时候秦军选择堵住塞琉西人的正面,进行一场全歼行动的话,陷入绝境中的塞琉西士兵一定会拼命拿起武器以作殊死一搏的。
但现在,秦军选择了截击,这就让塞琉西人拼死的决心淡了,往前面冲的话还可能有一线生机,这个诱惑促使所有的士兵一门心思的向缺口涌去,至于与秦军交战的差使,反正只要跑得快就轮不到自己身上。
就这样,先期渡河的士兵在古里斯沙赫的带领下,一窝蜂的向西奔逃,而在军阵的中段和后方,还不及逃跑的老弱和伤兵则完完全全被抛弃了。
追杀没有停歇!
在塞琉西人西归的路途上,栾布已经布下了数处足以让古斯里沙赫恨得牙痒痒的陷井,这些阻止虽然不能将古斯里沙赫杀死,但却能让他的这支疲军越来越弱小。
至八月末,阿淑尔城下的战斗完全结束,斯役,秦军以三千将士阻击敌一万左右的归师,在付出了区区三百余士兵伤亡的代价之后,将敌军留下大半,等到古斯里沙赫回到安条克城时,他的身边只有不到二千人。
惨败,让塞琉西人对秦国的强大有了清醒的认识,也让他们对那支身着黑色战甲的军队心存畏惧。
当古斯里沙赫狼狈逃回安条克城之时,那位在巴比伦城下被秦军‘偷袭,的安条克三世大帝正在厉兵秣马,准备随时东征巴比伦,给不识相的秦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在失去了富庶的两河流域之后,安条克三世只能从叙利亚高原、小亚细亚一部征集可战的兵力,这让他颇费了一番苦心,由于八万精兵滞留在东都一带,内部空虚的塞琉西王国能够征聚的军队并不多。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安条克三世终于七拼八凑而成一支有五万士兵组成的复仇大军,其中包括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借来的二万军队。
说起来,托勒密王朝这次能够借兵给安条克三世,还与一桩政治婚姻有关,公元前204年,埃及的托勒密四世病死,其子只有五岁的托勒密五世即位,由于皇帝年纪太小,朝政由一帮大臣掌握,这些野心家企图趁着小皇帝年幼,长期把握政权,于是便与对埃及心存希翼的安条克三世勾结。
公元前200年,为了将埃及彻底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也为了抵御东方秦国强大的攻势,安条克三世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十四岁的克拉奥帕特拉嫁给年仅九岁的托勒密五世做皇后。
在无耻的政治交易面前,年轻人的婚姻自由就象一个飘浮在空中的气泡,看似美丽,但却经不起一点的风雨吹打。
对于这桩婚姻,九岁的托勒密五世不懂为什么身边会多了一个象姐姐一样的女人,而十四岁的克拉奥帕特拉虽然对男女之情已经朦朦胧胧了,但她却无法违抗父皇的命令。
通过这一场政治婚姻,安条克三世成功的将塞琉西(中国古籍称之为条支)王国与托勒密王国紧紧联系到了一起,在历史上,托勒密王朝的皇后俱都与克拉奥帕特拉这个姓氏有关,其中最为著名的无疑是公元前后的克拉奥帕特拉七世,她和凯撒部将安东尼的故事在后世被翻拍成电影,成为家喻知晓的一段故事。
费尽心力从托勒密王国借来二万援兵的安条克三世在见到古斯里沙赫这个王弟被秦人追杀得如此凄惨之后,一时怒不可遏。
失去了巴比伦,失去了波斯波利斯,失去了广阔的东方领土,塞琉西已经不再是强盛的塞琉西了,安条克三世明白,如果他不能在短时间内夺回失去的领土,他的王国会被消灭,他个人的威望也将会跌落到谷底。
安条克三世举兵希翼着报复,而他的对手,秦军的统帅傅戈(相比四世皇帝陛下这个称号,傅戈无疑更喜欢前面那个)正在巴比伦城内筹划着秦军在未来的长远计划。
在他的计划里,安条克三世和塞琉西王国是抹去不存在的一个角色,尽管他现在还有相当的实力,秦国未来的真正对手只有一个,罗马。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六节 小李广
更新时间:2008…12…30 0:17:08 本章字数:3266
放眼这个时代,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的,也只有正在崛起中的罗马共和国了,这倒不是说罗马人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社会发展形态已经凌驾于秦国之上了,而是说作为在历史上交映争辉的两大文明古国,彼此各有自己的长处,又各有自己的不足。
在公元前三世纪末二世纪初,如果说秦与罗马是站在金字塔最顶层的话,那么在它们之后,象塞琉西、埃及、马其顿、孔雀王朝这些国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国家,这种情况和二次大战后的冷战格局类似,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然后各自带着一帮小兄弟,两大阵营壁垒分明,明争暗斗。
是最强者,就不可能是朋友,就算在短时期内有可能合作,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裂痕,这一点傅戈看得非常清楚,作为一个拥有了二千余年知识的先知者,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那些微妙复杂的角力游戏,他并不陌生。
现在的合作只不过是登上拳台的预演,一场真正高手之间的较量,不能没有相应的垫场赛,秦国还没有彻底将安条克三世击垮,还没有稳定刚刚占领的大片领土,而罗马也还没有将迦太基这个纠缠了几十年的对方给完全摆平,最起码汉尼拔的存在让西庇阿和元老院的一众议员们坐立不安,吃饭不宁。
大秦天启元年九月二日。
经过将近一个多月的追击作战,秦主力骑军一部终于顺利抵达巴比伦城,率领这支先遣轻骑部队的正是‘凶名远扬,的李烈。
巴比伦。
伊丝塔尔城门口。
得到李烈骑军来到的消息,欣喜中的傅戈顾不得穿戴好衣服(既然已是皇帝,必要的着装还是不可避免的),便急急的带着一众亲卫赶了过来。
细算起来,他与李烈也已经好多年没有相见了,自打击溃匈奴人入侵地白登山一役后,李烈便一直率领着骑军部队在秦国的北疆草原上作战。鲜有回到咸阳的机会,而同时,傅戈也因为南征孔雀王朝而常年在外,因此,两人再也没有碰过面。
想不到,这一次,竟然能在距离咸阳数千、万里之外巴比伦城见面,这样的喜讯又如何能不让他喜出望外。
经过数十年的奔波风雨。一起转战八方的老兄弟渐渐的远去,彭越,这位以游击战术而闻名的风云人物已经故去,与他一同归于黄土地还有那商、李左车等一帮子赫赫有名的人物,楚汉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人淡忘。
新的历史已经展开,又有一批新的人物登上舞台 。
或许,在许多年后的某一天,当一群年轻的学子偶然翻看起古籍时,才会让这一个个名字和他们的事迹一起重新鲜活得呈现在面前。
“傅帅,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与傅戈一样。李烈的神情也是无法自制。激动不已地他飞身跃下战马,如同一阵疾风般地来到傅戈的跟前。
不过,就在他张开双手想要拥抱的时候。身子却忽然又停了下来,他脸上地表情古怪,眼眸中希翼的火苗瞬间暗息了下去。
瞧见李烈的犹豫,傅戈明白李烈是顾虑到他皇帝的身份,才始收回了脚步,这样的隔阂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皇帝算什么,一个人人想要得到但却又不是人人能够得到的虚名罢了,没有实力,就算坐上这个位置又能怎样,还不是象傀儡一样任由他人摆布。
“我的李大将军。怎么,不认识了!”想到这里,傅戈毫不迟疑的一把将李烈魁梧的身躯揽了过来,猛烈摇晃着他地肩膀道。
“父亲,他便是传说中有三头六臂,能预算天地变化、能斗败诸路妖魔的傅戈傅元帅吗?怎么没看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
正在傅戈与李烈热烈拥抱的时候,一个嫩生生却又似乎带着无限失望的声音在耳边倏的响起。
“呃,你小子胡说什么,还不快快过来见过傅帅!”李烈转头。对着站在他身后的一个相貌俊朗的年轻郎中喝道。
“这位是——!”
眼见着这年轻人的眉眼与李烈有几分相似,傅戈心里就猜测到了八九不离十。
“李广,快过来见过傅帅,你小子在家不是天天嚷着要见吗?这回早算如愿了。”李烈笑呵呵地一把拉过腼腆的唇边还带着稚毛的年轻人。
李广,听到这个名字,傅戈只觉得脑袋轰了一下,一时间什么都不记得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历史上征战沙场一辈子李广将军威名令匈奴人闻风丧胆,他曾经箭射石虎,他曾经以十余人人吓退了匈奴数千追兵,他曾经孤身被匈奴人擒获但却又奇迹般逃脱。
“李广参见傅帅!”
虎父无犬子。
仅瞧李广的这身打扮,锁叶连环甲、红缨镔铁盔、藏青色腰带、还有悬于背后的满壶雕翎箭,加上手中持着的一对金丝宝雕弓,如此英姿勃发的少年英雄当真是世间少有。
“小李广,你父李将军有神射之名,今天我看到你也背着弓箭,不知射术如何呀!”傅戈朝着李广赞许的点了点头,问道。
历史上李广少年成名于汉文帝时期,当时由于汉文帝对匈奴执行的是和亲修好政策,因此边疆除了一些小磨擦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也因为如此,所以文帝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其实,李广不幸的又何止是他没有出生在楚汉相争时期,他要哀叹的应是为何自己生于文帝时期,若是能再晚生个几十年,到了汉武时期对匈奴大规模动武的那段岁月,对于一个骁勇的武将来说,封侯也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傅戈询问自己的箭术,李广骄傲的扬了扬眉,大声道:“傅帅,我李广敢言:百步之内,飞禽走兽,弦震则中;百步开外,十中八九;三百步时可中七八。”
李广这一句话,周围的军士齐声大哗,拉弓射箭与用弩机射弩箭不同,需要的除了精准的眼力之外,还有开山的臂力,臂力越大,射出的箭准星也越高。
有基于这因素,体能上先天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