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孟族人的稻谷是热带亚热带的作物,要想引种的北方困难相当的大,在历史上东南亚稻种引入到中国,还是在宋朝之时,就宋时的技术水平,也只是在岭南一带小面积种植,真正推广到江南一带则时间还要向后推移。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哪怕只将时间提前一天,都是莫大的功绩!”本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傅戈在抵达奥加拉巴(后世称之为仰光)没几天,就开始与当地的孟族头人接触,并许诺以重金招募孟族的种稻好手前往秦国进行试种实验。
成功了那是天大的喜讯,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历史的进程本来就是那样,抱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傅戈开始了他的农业科技推广计划。
不过,虽然在思想上对于未来科技的发展有那么一点模糊的印象,在原先的学校里也对什么杂交水稻有一个概念,但具体说到如何去做,则傅戈完全没有头绪可以查找,这年头既没有专业书籍可以翻译,也没有电脑百度大婶可以查找,唯一能依靠也就是一点运气了。
闲话少叙。
大秦天宏四年的五月二日。
对于出征到南方的秦远征军来说,是一个值得欢欣鼓舞和庆祝的日子,因为,从海路上进发的秦国海军顺利抵达了奥加拉巴港。
“傅帅,英布、栾布率海军战舰一百三十二艘,将士四千一百五十六人向你报到!”劈波斩浪、万里倾波,从英布、栾布黝黑的脸上,可以看得出他们这段日子可算是吃了不少的苦,毕竟,就算是十六世纪的欧洲航海家对于莫测的海途也是心存惧意的,更何况时间被前推了一千八百余年。
“二位将军辛苦了,快快下船,我已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只等着你们到达了!”
见到英布、栾布和一众雄纠纠气昂昂的海军将士,傅戈心中升腾起的是一股由衷的激动。开拓海疆,这个梦想在自己手中渐渐的变成了现实,虽然还只是第一步,但傅戈相信只要他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历史。
“禀傅帅,这一次出海,我军在哥罗富沙(即马六甲)、赫里(即印尼爪哇岛)等地取得并建立起了两个重要的补给地,并留驻了约九百名兵士,那里的土著力量比本州岛上的根子国军队还有不如,他们不会对我军构成什么威胁。”
“傅帅,我们在临近哥罗富沙的外海上还发现了几艘维达人的商船,当时,他们一见到我军船只有靠近的迹象,就立即弃了船只登上附近的海岛逃窜了,我们的向导不熟悉航道,一时也无法追赶,不过,据哥罗富沙的向导说,维达人的国度就在距离此处不足三百余里的海面上,听说那里是一个盛产宝石的丰饶国家。”
在酒宴上,英布和栾布不停的讲述着他们在这一趟海途中的见闻,种种离奇古怪的经历,还有那些从未被人发现的土著部落,以及掠夺到的奇珍异物,这些都让听者既好奇又刺激。
海上冒险的乐趣就象一次让人回味无穷的旅行,过程虽然辛苦,但事后回想起来,却是那样的令人难忘。
大秦水陆两军会聚于奥加拉巴,在当地孟族人的友好协助下,消耗了大量贮存食物的秦国海军得到了充足的补充。
随后,他们的目标直指更西方的古国 维达。
正文 第三百三十节 解放奴隶
更新时间:2008…12…30 0:14:41 本章字数:3138
维达。
在历史上,这个名字并不响亮,因为在维达文明之后,位于印度洋南方的这个盛产宝石和茶叶的岛国会有一段更辉煌的文明,那时它的名字叫锡兰。
而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在秦人对于这个国家的描述中,说法则更为形象 狮子国。
在秦国进入封建社会阶段,维达人还处于奴隶制时期,不止是维达,它北方的强邻孔雀王朝也同样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因此,在这里,人口的贩卖是合法的,只要买卖双方能商定一个合适的价钱,交易便发生了,至于奴隶本身是不是愿意,则根本不予考虑。
一场欢盛的酒宴,大家自是畅所欲言,参加者除了孟族地方部落头人之外,就只剩下了秦军中各级将领和参谋人员,对于南洋一带的风俗习惯,傅戈他们固然知之不多,而孟族人却是信手沾来。
“大秦尊贵的客人,有一句话我要告诉你们,英将军碰到的那些维达商船很可能贩运的不是货物,而是奴隶!”
说出这番话的是孟族的头人吴天汗哥,这位年纪已经一大把了的部落长老在秦军一到来就表现出了十足的合作诚意,这也让他的部族避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瓢人血淋淋的事实已经显现在孟族人面前,如果和秦军作对,将是怎样凄惨的下场,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部落长老,吴天汗哥已经打定了主意,只有绑上秦国这条大船,它的部族就不会被吞并,也许还能沾光强大也不一定。
“奴隶,还有这回事,那些奴隶贩子难道不怕奴隶们聚拢起来反抗吗?”秦军中的一些年轻将领不解的问道。
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奴隶一词已经远离陌生了,尤其在亲眼经历了那场大规模的反抗战事之后。任谁也不敢再把百姓往死路上逼了。
“将军们说笑了,在维达和孔雀王朝,奴隶买卖是合法的交易,是受到国家保护的。”吴天汗哥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仿佛看天外来客一般地对着那几个提高的秦军将校解释道。
吴天汗哥在擦汗,那厢傅戈同样也为自己部下的先进思想而汗颜,秦国在当时不仅文化、技术、科学等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比世界上其它各国早了千余年进入封建社会。
所以,一些在秦人看来很正常的东西,到了象维达、身毒这样的地方,就变成了天方夜谭般的笑话。
“傅帅,我大秦军威所在的地方,岂能容许贩卖奴隶这样的事情发生,请你下令发兵吧,我们去解救那些受苦受难地奴隶!”
年轻人的热血与冲动当真无法抵挡,未等傅戈想出什么奇思妙计,一些年轻的秦军将领借着酒劲就开始请缨求战了。
“放肆。打仗是军国大事。岂容你们随口一说,瞧瞧你们的样子,还不快些退下!”见傅戈脸上神情沉沉的好象在想什么。韩信这介,大将军赶忙打圈场道。
“诺!”
几个热血沸腾的家伙看到捅了马蜂窝,赶紧相互使了个眼色倒退着跑了过去。
宴席终于散去,等到傅戈起身回到军中寝帐时,已是月挂林梢了,直到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傅戈才始淡淡笑了笑,轻声喃语道:‘“解救奴隶,亏得这帮小子想得出来这么一个伟大的口号!”
“傅帅,你的意思是——!”跟在一旁的韩信猛一惊愕,脱口问道。
“大将军。你难道不认为‘解放奴隶’这个口号很适合用在接下来地战事中吗?我想没有什么比让奴隶们赢得自由更有号召力地了。”傅戈笑着反问道。
“可是,那样一来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冒和维达、身毒这样国家作战的危险,对于这些国家地君王贵族来说,奴隶是他们获得财富的保证,没了奴隶他们又怎么可能享受骄奢的生活。”在这些天里,韩信对于南洋诸国的基本概况也有了些了解,因此,对于适才热血青年们提出的那个冲血口号他并不认同。
“大将军。请问当我们的远征军将士登上维达或者身毒国的土地时,谁会对我们的行动抱以敌意,而谁又将是我们的同盟者?”
“敌对的当然是之前占据那里地王族,同盟者,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们会有同盟者吗?”
“当然,比如象孟族这样的弱小部落就是我们的同盟者,比如象奴隶那样的被压迫者也将是我们的同盟者,只要我们能够提供比他们原先更好一些的条件。”傅戈信心满满的说道。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对于想要进南亚次大陆站稳脚跟地秦军来说,这是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
不然的话,单单凭借一万出头一点的军队,就算能凭借武力如亚历山大大帝一般,纵算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疆域辽阔的帝国,也会在瞬间土崩瓦解。
秦国对于南亚的占领不是以土地为目的,而是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在这个前提下,给予一部分同盟者以利益,将他们绑在秦国的隆隆战车上,就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大将军,我曾听吴天汗哥长老说过一件事,在身毒国那里的人共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婆罗门,主要是那些代表神庙的宗教官员,第二等是刹帝利,就是那些王公将相,第三等人叫吠舍,主要是指一些平民,而最多的一部分人则被称为首陀罗,也就是奴隶。在这个国家的法律中,人一出生便决定了其高低贵贱,婆罗门是人世的主宰,首陀罗只能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劳役,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不能对高级种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罗门和刹帝利则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你说这样的制度公平吗?”
傅戈的这番话当然不是从吴天汗哥处听得的,实际上,是他从后世的记忆里归纳出来的,而之所以有这么清晰的认识,倒还要感谢他的中学老师对印度历史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否则的话,傅戈断断不可能明确无误的将印度种姓制度给表达出来。
“以出身论英雄,当然不公平。”韩信脱口而出。
相比印度而言,秦国虽然已经过渡到了封建王朝,但以出身论英雄的观念却并不能一朝一夕消除,而这也是当初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原因所在。
韩信在淮阴家乡之时,因穷困而受胯下之辱,其拥有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出身不好。
所以,当傅戈把身毒国的《摩奴法典》中的规定说将出来时,韩信一时感同身受,激动得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
“既然不公平,那么就有人会心存愤懑,既然有人不满,那么只要我们能将这些人拉拢过来,就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对付敌对者的力量,大将军以为然否?”傅戈道。
“可是,维达、身毒这些地方距离我大秦毕竟太远了,我们的军队就目前为止,至多也只能扩展到奥加拉巴一带,所以,在身毒、维达我们的远征军的力量不可能占据优势地位,万一那些依附或者和我们同盟的势力以后自立的话,我们的解放行动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家的脚。”
韩信稍一沉吟,说出了他的忧虑。
确实,人种的不同带来的隔阂是很难消除的,孟族人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和秦国人交融到一起,是因为他们也一样是黄种人,而维达、身毒这些地方的人则不同,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更西方的欧洲,他们是属于高鼻子,蓝眼睛,浅色头发的白种雅利安人。
“哈哈,大将军多虑了,我可没有完全占领身毒那么大一个国家的野心,我大秦远征至南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掠夺再掠夺,只要是好的东西我就想要,只要是能够让我大秦子民活得更好更滋润的事情我都会去做,但是,如果有什么人想要威胁到我们的根本利益的话,那么在这种潜在的威胁发展起来之前,我会毫不犹豫的掐灭它。”
没有好处的事情,连傻子都不会去做,精明如傅戈般的人,当然也不会去做那些赚了面子却没有利益的事情。
身毒国的种姓制度既然会存在,那么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更何况,经过几个世纪的奴化教育,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已经对自己的处境习以为常了,他们认可了自己奴隶的身份,就算有人高喊着口号去解放他们,也未必会得到多少拥护与响应。
“我要的只是一个名义,只是一个出兵的响亮口号,我要的只是在敌国境内找寻那么一些不甘命运的同盟者,这就够了。”
出兵维达、身毒的计划已经制定,在接下来傅戈要等待的只是一次点燃导火索的机会。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节 泰米尔人
更新时间:2008…12…30 0:14:49 本章字数:3287
准备就绪,秦国远征军征伐维达、身毒的军事行动定于七月六日开始。
这一天,奥加拉巴港人头涌动,忙碌一片,随同秦国海军舰船第一批出海的军队中,不仅包括四千余经历了万里海航的水兵,还有三千五百名精锐的步卒,而率领这支水陆联军的统帅,正是筹措满志想要在南洋诸岛打开局面的秦国傅戈。
“大将军,留守奥加拉马巴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后方辎重、粮秣还有其它物资补给你多与蜀地的萧何沟通协调,一定要确保我大军初期征伐所需,至于以后嘛,你就耐心等我的好消息吧!”
“傅帅,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保重!”韩信眸中同样闪烁着希翼的光苗,昨晚,他和傅戈畅谈了一夜,一时受益良多。
说实话,在这一夜之前,韩信对于傅戈一力策划的这场南征军事行动还抱有些许保留态度,原因除了和国内那些叫嚣国家还不富裕,应当继续休养生息的保守派官员一样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韩信觉得征讨那些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秦国,且又在目前对秦国构不成威胁的蛮夷部族根本不值得。
如果说,征讨东方的根子国还能算上徐福求援这一条,那远征南洋则什么理由都没有,就算秦军真要打的话,也应该积蓄力量,选择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刀。
铁蹄远征千余里,只有那样才是最宏伟的征战场面,而在这海路上小打小闹又算得了什么,纵算能抢掠回大把的财富,也没有什么炫耀光彩的地方。
不过,在一夜长谈之后,韩信已然想通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长期没有战事滋润,其战力退化速度是相当快的。毕竟,光荣的历史只属于过去,不代表将来。
况且,以秦国当前的力量,打一场二场小规模战争的实力是有地,而支撑一场多达数十万人远征的庞大战役绝对没有可能,相比陆路动不动就出动数万骑军、数十万步卒的大场面,南征诸蛮的行动花费无疑要小得多。而且,这样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既让开拓了疆土,获取了财富,还让秦军在国内和平时期得到了锻炼。
“起航!”
临登战船,傅戈信心满满,憧憬无限。
虽然说这次南征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这个丞相穷兵黩武,好象他领导下的秦国除了打仗之外就不会干别的事情了,其实不然,清楚历史进程的他明白一点。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保持强烈地进取心,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保守也同样会挨打。
时时刻刻以老大自居的民族是无法长久屹立于时代前列的。秦国只有不断的开拓眼界,不断的吸取其它民族的长处,才能不再受困于地缘环境的限制。
由于青藏高原阻止,秦国要想向西方进军,只能选择两条道路,其一就是走北道,从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沿着后世蒙古人西征的路线征伐;其二则是向南占领东南亚特别是缅甸,获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并由此加入南洋海权争夺战中。进而争霸印度洋、并伺占窥伺非洲地东海洋甚至于古埃及一带。
衡量二条路线地得与失,清楚二千余年历史进程的傅戈自然更倾向于第二条,首先从北路征服的话,沉重地后勤补给负担是其一,陆路征讨漫长的补给线对于远征秦军来说是致命的弱点,而一旦中间的某一介,点上出了麻烦,那么最前端的军队就会出现士气低落、攻击无力的窘境。
在傅戈知晓的历史上,除了蒙古人那次变态征服之外,就算是公元七世纪最强大的唐王朝也只是把战线推进到